隨著中國的霧霾越來越受人關注,外國製藥巨頭也將主意打到了抗霾上。1月16日,日經中文網報導稱,由於需求旺盛,日本小林製藥將增產中藥(日本稱「漢方藥」)「清肺湯DUSMOCK」。該藥物據稱有應對PM2.5的作用,因此廣受中國遊客歡迎。
此外,為了應對中國遊客的需求,小林製藥還將在門店進行大力促銷,面向1月底的春節製作專用的店面促銷海報。海報上貼著因PM2.5而變得灰濛濛的天空照片,並用中文寫著「適合空氣汙染」。
報導稱,小林製藥計劃2017年生產「清肺湯DUSMOCK」約110萬包,同比增加30%。小林製藥將中藥生產外包給了奈良縣的專業企業。2017年將通過延長合作工廠的開工時間等應對增產。
「清肺湯DUSMOCK」是一種中藥,2014年9月上市,以40~50多歲的吸菸者為主要銷售對象。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和呼吸器官功能減弱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DUSMOCK」深受中國遊客歡迎(大阪市TSURUHA藥妝道頓堀中央店)
由於這種藥物混合了黃芩和桔梗等16種中草藥,據稱能增加支氣管黏膜分泌的氣道黏液,方便痰液流出。這種藥被認為能夠改善因吸菸和尾氣造成的支氣管炎及咳嗽。
該產品共有兩種型號,12袋裝的每盒不含稅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89.2元),24袋裝的每盒不含稅2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0.5元)。
日經中文網表示,2016年4~9月DUSMOCK的銷售額為4.3億日元(按出貨量計算),同比增長約40%。其中,面向訪日外國遊客的銷售額約為7400萬日元,同比增長28%。
報導稱,在中國遭遇嚴重空氣汙染等背景下,作為細顆粒物「PM2.5」的應對商品,「清肺湯DUSMOCK」成為中國遊客大量採購的對象。為了應對中國遊客的需求,小林製藥還將在門店進行大力促銷,面向1月底的春節製作專用的店面促銷海報。海報上貼著因PM2.5而變得灰濛濛的天空照片,並用中文寫著「適合空氣汙染」。小林製藥將在東京銀座、秋葉原和大阪心齋橋等中國遊客經常光顧地區的約60家藥妝店張貼這些海報。
不過,中藥是否能抗霾一直存在爭議。稍早前,一篇同仁堂中醫醫院醫生公布抗霾藥方的文章在網絡中廣泛傳播,該藥方名為抗霾清肺飲,包含金銀花、金蓮花、連翹、麥冬、薄荷、甘草等6種中藥。文章稱,藥品「具有清熱解毒、清肺利咽之功效,可有效緩解霧霾對肺部、呼吸道的傷害。每日一劑早晚分服。孕婦忌服,兒童減半」。
同時,該文還公布了一種名為同仁堂清肺防霾膏的膏方。文章介紹,膏方是一種具有營養滋補和預防治療綜合作用的稠厚的膏滋方劑,藥性緩和,口感好,藥力持久,通過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具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這篇介紹抗霾處方的文章在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後,迅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閱讀量達到十萬以上,點讚數也超過2000。一些網友認為,抗霾處方使用的中藥大多有清熱解毒功效,組合起來服用應該會有效果,可以去除體內的霧霾毒素;另一些網友則認為霧霾的有害物質被吸入後,很難靠藥物排出,該處方不會那麼「神奇」。還有一些網民表示,「不清楚有沒有效,反正是清肺的東西,喝點也無妨。」
就在數天前,河南中醫藥大學學工部一則向學生免費發放預防霧霾中藥湯劑的公告也因同樣原因引發爭議。
中藥到底能不能抗霾?參與研製該藥方的同仁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肖延齡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抗霾清肺飲無法阻止霧霾中的有害成分進入人體,但該藥方的重要作用在於清熱解毒、潤肺利咽,緩解霧霾天對人的咽喉、呼吸道的傷害。
肖延齡介紹,長期暴露在霧霾天中,氣管黏膜會受到刺激,產生咳嗽等症狀,服用此藥可緩解霧霾對人體的傷害。
對於清肺防霾膏,肖延齡介紹,該藥是半個月前針對霧霾而研發的。這款藥中含有川貝等中藥,因此價格較貴,一般需連續服用一個月,足夠一個月服用的膏方價格為1000多元。
陸軍總醫院中醫科的歐陽欣大夫表示,從抗霾清肺飲的藥方配置來看,確實可以治療風熱等引發的咳嗽症狀。該藥不可能阻止人體吸入霧霾,或者保護人體不受霧霾傷害,但對於緩解霧霾引起的咳嗽等症狀具有一定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授楊楨認為,中醫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因為各種呼吸道刺激物引發的局部刺激無外乎咽喉疼痛、癢、咳嗽、痰液和喘息,這些反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是一種警報,過度的反應同也使人體不舒服。抑制這些過度反應,是中藥非常肯定的治療作用。因此,霧霾引起的部分不適,可以使用中醫治療。」
但他同時表示,中醫治療對霧霾引起的深刻的病理變化,是不是有效,還有待研究,「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數據,目前得出結論,為時過早。」
綜合自日經中文網、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