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於5月21日在北京召開,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提交了三個提案,包括關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建議、關於推動我國疾控應急處理的建議及關於深化香港與內地在新時代的合作交流建議。
對於粵港澳灣區一體化建設方面,林龍安認為,大灣區必須通過推動更多便利措施,促進創新、加強人才流動,才能為實體發展注入強大新動力。
去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主持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時,公布8項便利港人及1項推動創科新措施,部份層面上與內地居民看齊。但在專業資格認證等方面仍未全面開放,當中包括醫生、律師、金融策劃師等等專業資格仍然受到限制,對促進灣區的人才交流有一定的影響。
林龍安認為,在推動人才流動方面應該把9個城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的人才優勢「強強聯合」,從而互補長短,帶動區域發展。具體措施建議有:
1.香港具備國際人才,而且眾多專業資格人才獲國際認證,可考慮放寬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專業人才於9個城市的執業資格,借鑑歐盟做法,於大灣區內訂立統一標準,推動專業資格的互認,在大灣區逐步打通信息流和人流,實現人才在區內自由流動。
2.推動通關便利化,廣東省已落實鼓勵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將於近期公布關於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的細節、擴大海關跨境快速通關對接項目(即「跨境一鎖計劃」)的實施範圍,以及正研究制定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的實施安排。雖然增加了吸引人才政策,但在細節上可以進一步優化。
3.現時,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近年不少內地企業赴港市,但總部設於大灣區內地的公司高管、特聘人才等頻繁往返內地,在出入境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各口岸可試行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便利化改革,向設立總部於大灣區內9 個城市和2個特區的高管、科研人員和特聘人才開啟通關綠色過關通道,便利他們乘乘車輛進出內地口岸,縮短過關時間。
4.住屋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便利措施雖然放寬了港人在內地置業,但僅限首套,而且在按揭方面亦未能做到全面放開,而且部份市更加設有限購的政策,對於工作地區置業的青年人有較大程度的阻礙。雖然部份地區已經推行共有產權房,將港澳青年納入可申購範圍,亦有年齡等不同類別的限制,而且推行的地方和數量不多,所以建議可酌情放寬港人於大灣區內購置一手物業或二手物業,並放寬港人於內地第二套物業按揭的條件。共有房屋亦應放寬申請條件,例如取消年齡的限制等等。
5.延長外傭籤證逗留內地期限,大型企業管理層、高端人才其生活方式平時都由家庭傭工照顧,隨著其家庭於內地生活時因外傭籤證而影響到其生活習慣,或造成其家庭不便於內地逗留,故此建議放寬外傭籤證條例,延長其逗留內地時間,或者提供一籤多行和延長逗留時間的方式,讓外傭便於留內地照顧其僱主家庭。
6.建立跨九城兩區的統一銀行帳戶系統,為區內居民和企業開立單一戶名下的多幣種多區域帳戶,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將大灣區視為特殊經濟/關稅地區,構建針對大灣區的匯率、利率形成機制,在大灣區實現資本自由流動。
此外,在深化香港與內地在新時代的合作交流方面,林龍安建議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香港跟內地金融合作,推動香港科研成果在內地轉化落地,加強香港跟內地交流平臺建設。
在推動我國疾控應急處理方面,林龍安表示,為未來重大緊急衛生事件部署好應急處理方案,減低重大危急衛生事件對百姓、對經濟的影響,應該將醫療防護裝備列入地方儲備,推動公立醫療系統建設和建全;提升並健全相關機制,促使防疫體系建設的制度化;扶助受影響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