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大代表林龍安:建議放寬港人在內地第二套物業按揭條件

2020-12-18 騰訊網

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於5月21日在北京召開,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提交了三個提案,包括關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建議、關於推動我國疾控應急處理的建議及關於深化香港與內地在新時代的合作交流建議。

對於粵港澳灣區一體化建設方面,林龍安認為,大灣區必須通過推動更多便利措施,促進創新、加強人才流動,才能為實體發展注入強大新動力。

去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主持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時,公布8項便利港人及1項推動創科新措施,部份層面上與內地居民看齊。但在專業資格認證等方面仍未全面開放,當中包括醫生、律師、金融策劃師等等專業資格仍然受到限制,對促進灣區的人才交流有一定的影響。

林龍安認為,在推動人才流動方面應該把9個城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的人才優勢「強強聯合」,從而互補長短,帶動區域發展。具體措施建議有:

1.香港具備國際人才,而且眾多專業資格人才獲國際認證,可考慮放寬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專業人才於9個城市的執業資格,借鑑歐盟做法,於大灣區內訂立統一標準,推動專業資格的互認,在大灣區逐步打通信息流和人流,實現人才在區內自由流動。

2.推動通關便利化,廣東省已落實鼓勵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將於近期公布關於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的細節、擴大海關跨境快速通關對接項目(即「跨境一鎖計劃」)的實施範圍,以及正研究制定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的實施安排。雖然增加了吸引人才政策,但在細節上可以進一步優化。

3.現時,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近年不少內地企業赴港市,但總部設於大灣區內地的公司高管、特聘人才等頻繁往返內地,在出入境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各口岸可試行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便利化改革,向設立總部於大灣區內9 個城市和2個特區的高管、科研人員和特聘人才開啟通關綠色過關通道,便利他們乘乘車輛進出內地口岸,縮短過關時間。

4.住屋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便利措施雖然放寬了港人在內地置業,但僅限首套,而且在按揭方面亦未能做到全面放開,而且部份市更加設有限購的政策,對於工作地區置業的青年人有較大程度的阻礙。雖然部份地區已經推行共有產權房,將港澳青年納入可申購範圍,亦有年齡等不同類別的限制,而且推行的地方和數量不多,所以建議可酌情放寬港人於大灣區內購置一手物業或二手物業,並放寬港人於內地第二套物業按揭的條件。共有房屋亦應放寬申請條件,例如取消年齡的限制等等。

5.延長外傭籤證逗留內地期限,大型企業管理層、高端人才其生活方式平時都由家庭傭工照顧,隨著其家庭於內地生活時因外傭籤證而影響到其生活習慣,或造成其家庭不便於內地逗留,故此建議放寬外傭籤證條例,延長其逗留內地時間,或者提供一籤多行和延長逗留時間的方式,讓外傭便於留內地照顧其僱主家庭。

6.建立跨九城兩區的統一銀行帳戶系統,為區內居民和企業開立單一戶名下的多幣種多區域帳戶,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將大灣區視為特殊經濟/關稅地區,構建針對大灣區的匯率、利率形成機制,在大灣區實現資本自由流動。

此外,在深化香港與內地在新時代的合作交流方面,林龍安建議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香港跟內地金融合作,推動香港科研成果在內地轉化落地,加強香港跟內地交流平臺建設。

在推動我國疾控應急處理方面,林龍安表示,為未來重大緊急衛生事件部署好應急處理方案,減低重大危急衛生事件對百姓、對經濟的影響,應該將醫療防護裝備列入地方儲備,推動公立醫療系統建設和建全;提升並健全相關機制,促使防疫體系建設的制度化;扶助受影響民營企業。

相關焦點

  • 香港:非住宅物業按貸成數今起寬至五成
    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宣布放寬非住宅物業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適用按揭成數上限上調10個百分點,一般個案的上限由四成上調至五成。此項修訂自8月20日起生效。鑑於疫情持續升溫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繼續影響營商信心,非住宅物業市場預期會持續受壓,認為現時適合放寬措施。
  • 香港人愛到內地買房子
    最近有統計表明,香港廣告額最高的商品是內地的房地產。  到內地買豪宅  從香港到深圳的火車上貼滿了深圳的房地產廣告;進了深圳的羅湖橋頭,醒目的戶外廣告介紹的還是深圳的房地產。其實,打港人主意的不僅是深圳,從香港的幾大中文報紙到兩家主要電視臺,珠江三角洲的房地產廣告鋪天蓋地。
  • 單牌車入內地或有新突破!
    新增發放通行大橋小汽車指標,放寬港珠澳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申請的條件和範圍。目前有資格通行大橋的車輛已經超過7萬輛。 三是相信港澳機動車檢驗信息並核發電子臨時牌證和駕駛許可。港澳入出內地營運小汽車新車6年免檢,與內地車輛享有同等車輛檢驗待遇。 香港
  • 香港或單向放寬粵澳居民抵港免隔離14日
    一直使用粵康碼及澳康碼的跨境市民應該不難發現,軟體中早已加入廣東到香港的選項,但該選項一直處於試運行狀態,所以粵港通關遲遲未能落實。據港媒報導,港府正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單向免檢」,擬放寬粵澳居民抵港後豁免14天強制檢疫;未來甚至擴大適用範圍至更多內地省市,最快下月成事。
  • 大灣區 · 近幾年香港人在內地買房的事
    「2016年香港平均樓價是11000港元/呎,中山市平均13000港元/呎。500萬港元你只能買一個臥室,但是在內地你可以買樓!」「雖然便宜,但是中山限購!外籍人士,包含港澳臺同胞如果想在中山購買住宅,必須滿足一個條件:祖籍是中山,限買一套。」
  • 為什麼香港人也熱衷於買惠州?9大原因話你知
    途中聊天,她說在香港買房壓力超大,她看上惠州的大樓盤,物業管理和環境也不錯,就買了。前幾年也有很多在香港上班,下班回深圳居住的情況,現在深圳房價與香港的差距越來越小,於是惠州、中山等地成了他們的選擇傾向。因政策原因,以前港人買房很多是一次性付清。
  • 6月1日香港機場放開,留學生們可經香港回國嗎?
    (2)香港國際機場跨境交通還沒有恢復香港國際機場轉機服務恢復了,但是入境政策仍然沒有放寬。按香港特區政府規定,禁止海外抵港,非香港居民入境的限制措施維持不變。1. 所有非香港居民由海外國家/地區乘搭飛機抵港,將不準入境。
  • 香港市民享內地戶籍待遇,可直接在深圳買房!
    跨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作》指出要加快皇崗口岸改造、推進香港國際機場與東莞港的深度合作《工作》對港人內地買房等民生政策也做出了明確指示,優化粵港澳居民在粵購房政策措施,進一步簡化香港居民購房流程,推動落實廣東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另外,《工作》提出,完善香港居民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考試等政策,保障香港居民隨l遷子女按規定享受居住地教育基本公共服務。
  • 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放開 這個地方房價要「爆」了?
    來源:數據寶作者: 謝碧媛 前幾日,來京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了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的16項新措施。此16項措施可謂覆蓋了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的諸多方面,引起多方熱議。
  •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雖然緊挨內地,不過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和內地有著諸多差別。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全世界用戶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的緊密融合。當內地用戶在熱議餘額寶、打車軟體時,香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又在幹什麼呢?
  • 內地與香港相比,有什麼抗疫優勢?
    香港由於電子支付並不發達,大部分港人依舊使用信用卡或者實體貨幣。我們知道,在之前多人被傳染新冠病毒的香港北角佛堂內,香港衛生人員就在水龍頭手柄、跪墊及經書上都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那麼實體貨幣由於頻繁流通,當然是存在著很高的病毒傳播風險。而信用卡大多是光滑平面,隨著在顧客和收銀員手中傳遞,自然也存在傳播病毒可能。
  • 香港最新通關措施解讀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並不代表該規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相反有關法律框架已加入彈性條款,容許政府視疫情發展,收緊或放寬甚至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以符合張弛有度的策略。
  • 月餅加價未影響港人購買 內地客赴港「掃餅」
    內地客鍾情港產月餅,加價亦無損到港「瘋購」月餅送禮的意欲。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通脹強勁,香港大部分連鎖餅家表示,蓮子、砂糖、食油等月餅原材料的來貨價暴漲,加上租金攀升,無可避免須加價4%至6%不等,但由於月餅是必備的應節食品,加價無損消費者吃月餅賞月的雅興。
  • 香港反對派拿12名偷渡逃犯大做文章,港媒斥:在搞徹頭徹尾的雙重標準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身負刑事案的12名港人偷渡臺灣時在內地海域被海警以涉嫌非法入境拘捕後,香港反對派大做文章,遭到輿論的強烈譴責。深圳公安13日正式公布12名潛逃港人涉嫌偷越國家邊境犯罪被刑事拘留。
  • 招收港人成為深圳公務員 將讓港人更了解內地丨香港一線
    至於公務員招收的要求需不需要進行審查,何建宗指出,這次招收條件之一是要擁護國家憲法,要擁護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是很基本的、很合理的要求,對於有心到內地發展、做國家公務員的港澳同胞來說,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因為作為中國人,這些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要求」。
  • 如何招聘香港人來內地工作?
    首先,香港較為常用的招聘網站有Jobs DB/Jobmarket/Indeed; 而專業性強、難招的管理人才、香港金融人才一般靠獵頭公司;如果想聘請開拓市場的開荒牛,挖角前先了解目標的網絡關係,可用領英。隨著目前中國內地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中國內地工作生活,香港地區也有很多人和大學生選擇來到內地發展,機會較多。
  • 香港新冠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港媒:港人湧入澳門「避疫」
    12月22日,香港東網報導稱,香港暴發第四波疫情,但港府反應緩慢,令疫情確診數字居高不下。近月不少港人更失去對港府信心,接連湧入澳門避疫。按澳門治安警察局數字顯示,今年港人入境澳門數字近月有反彈趨勢,由今年5月只有1235人入境,增加至今年10月已經有5.9萬人,增幅高達47倍。
  • 「港人特別是年輕人不要心存僥倖」丨香港一日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向會議作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修改意見的匯報。憲法法律委根據常委會會議的審議意見,提出了草案建議表決稿。「委員長會議決定,將草案建議表決稿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
  • 別再盲目追捧香港保險,250名內地人被坑走4億,香港警方出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內地客赴港購買4億安盛保險投連險暴雷」的事情?最近這個事情有了新的進展,包括1名律師、11位保險代理在內的24人涉詐騙和洗錢被捕。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詐騙集團在2013年底透過操控安盛保險公司的10多名保險經紀,向內地和香港200多名受害人推銷安盛的人壽保險的時候,還推銷了這個香港投資基金,並用利用「倫敦金」「保本回報」等投資術語令受害人放下戒心購買基金。
  • 香港人到粵港澳大灣區9市購房不再受限 惠州不限購 不需要社保沒有...
    會上同意16項措施,進一步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並加強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的流通。  這項措施可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2.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去年開始,香港電子錢包已經可以在內地包括大灣區廣泛使用,而覆蓋的實體商戶數目和交易量也持續上升。為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使用行動支付服務,特區政府與內地當局商討,作出政策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