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8日訊 紙短情長,對於支援武漢的外省醫護人員而言,家書更顯如此。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經派出6批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共計700餘人,他們不分年歲大小,從業幾十年的專家、醫生,剛參加工作不久的90後護士,他們來自河北全省不同地方,一起奮戰在戰「疫」一線。在他們的背後,都有著默默等待兒女、愛人、父母抗疫凱旋、安全歸家的親人。一封封家書流轉與燕趙與荊楚大地之間,傳遞著希望與愛。
17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讀到了兩封他們的家書,文體不同,文風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名字——愛!
張淑娟父親在知道其出徵武漢後,寫給她的家書
軍人父親賦詩鼓勵女兒支援武漢
第一封家書,由河北發往武漢,收信人張淑娟,是第一批河北捐鄂醫療隊隊員。她是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感染管理科的主管護師,1月27日她隨隊抵達武漢。這封信是其父親在知道其出徵武漢後,寫給她的:
武漢為父曾經在軍營
徵戰數載不了情
而今漢江遭瘟疫
代父披掛上陣衝前鋒
父輩曾是軍中豪
兒女當今穆桂英
張雨合
張父曾在武漢從軍15年,張淑娟5歲前也一直隨軍,直到父親轉業。「在武漢,保護好自己的每一個戰友。」這是父親給張淑娟下的「命令」。
來到武漢的20多天,張淑娟與院感組專家一起,調整了隔離病房布局,確保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醫療廢物通道完全分開,明晰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在日常工作中,張淑娟每天7時20分跟一批醫護人員一起進入病區,確認每一位醫護人員防護服穿戴合格,觀察病房內醫護過程操作流程,尋找可能存在的感染風險點,優化防護措施。張淑娟告訴記者:「疫情下,我們是守護醫護人員安全的屏障,要努力讓所有醫護人員的家屬們放心。」
醫院護理人員文言家信報平安
第二封家書,也是由武漢發往河北的,收信人是胡帥的父母、妻女。
胡帥,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院前急救科護師。他是河北支援湖北第三批醫療隊的一員,2月4日同100多名隊員一起,從石家莊飛往武漢。隨著醫療支援工作越來越順暢從容,14日,他便用一封家書,寄託對家人的思念:
「二月初,晨受任於在家中,遣吾往武漢,心甚喜,倉遽拾袍,拜別高堂妻兒,隨去往醫館,公送吾於舟車之上,餘拜謝之。」
「高堂在上,兒在此跪拜,父母諒兒,準去千裡之遙,救危難於武漢,囑兒應報國,不可心生惰慢,日復問,寒呼,食呼?兒羞愧難當,雙親已是花甲之年,仍繫心於吾,兒實乃不孝。叩首拜上,二老勿念,不孝子定當持安歸去故裡,侍於膝下,再次叩首拜上。」
胡帥今年31歲,從事護理行業八九年,這次出徵,家裡一歲多的女兒只能託付妻子。「這次來武漢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大規模的醫療援助工作。」胡帥介紹,2月4日出發前,他才告訴家人自己來漢支援,離別匆匆,有太多的話想對父母和愛人說,但如今千言萬語最後都只化為一句「我很好」。(記者湯光磊 通訊員孫磊兵 王體松)
【編輯:丁翾 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