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在評】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

2020-12-22 鎮江金山網

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

網評員|宅言

世界上最珍貴的書信是家書。古人云:家書抵萬金。因為家書捎來的,是父母的問候、親人的關愛和家鄉的溫情。

這幾天,在鎮江幹群團結戰「疫」的關鍵時期,一封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的《致全市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在網友的微信朋友圈中刷屏了,特別是很多企業家們紛紛感慨:這不是家書卻勝似家書啊!

這是一封特別暖心的信。「『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裡,可能就是一座山。』作為企業家,背負的壓力更大、承擔的責任更重」。書信一開頭就表達了對企業家的充分理解,讓人心生感動。「尤其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激烈』戰疫』中,廣大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甚至是生死攸關的考驗,負重前行、極為不易!」體諒與褒揚躍然紙上,句句都寫到了企業家們的心裡。

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言辭中肯,幾次「懇請」,呼籲企業人員排查不見底不復工、防控物資不到位不復工、隔離條件不完備不復工、防控措施不嚴實不復工、安全生產不達標不復工。

這是一封指導精準的信。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希望企業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機制,加強衛生整治、洗手消毒、飲食安全、人員密集場所等全流程管控。

這是一封堅定信心的信。信中號召企業家對勝利充滿希望,指出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市委、市政府將始終與廣大企業風雨同舟、共渡難關,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詩詞鑑賞:《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首詩作於公元757年,安史之亂讓大唐天下離亂,唐玄宗逃離長安至四川,叛軍安祿山佔領長安城。杜甫在前往寧夏途中,被叛軍抓獲囚禁於長安城,在水深火熱的牢獄生活中,偉大愛國詩人杜甫寫下這篇流傳千古的名詩。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不僅表達出深厚的憂國之情,更極深地賦予了思家之念。
  • 家書抵萬金
    在四川瀘州,一位名叫何白李的教育工作者自70歲始,堅持10多年以家書甚至自創家報的形式與遠在外地子孫溝通,在平樸、真情、無拘中教化引導著何氏後人。時隔30餘年,同樣來自瀘州的學者蘭永生讀到這批家書,認為「一旦公諸於世,必定照亮許多人的心靈」,由此開始長達近兩年的整理。記者近日獲悉,這批何氏家書,明年初將由巴蜀書社正式出版。
  • 家書萬金,寫給娘親
    張曉龍在海陽核電項目現場,洋洋灑灑寫下這封信。感謝母親自始至終尊重他的決定。北科綜合智慧能源項目正值設備安裝調試高峰,張福徵在項目部辦公室裡寫下這封家書。這封信從海興光伏領跑者項目寄出,黃碩說自己常年在外,有些話說不出口,要趁這個機會要寫下來。
  • 美版曾國藩家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傳承百年不衰的秘籍
    老洛克菲勒的智慧很多都寫在了給兒子的信裡,和曾國藩一樣,他的一生給兒女們寫了很多封家書。正如詩聖」杜甫在《春望》所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劉邦的《手敕太子文》、諸葛亮的《誡子書》……每一封家書都寄託著希望、見證著歷史、傳承著精神文化。
  • 買漫畫送孫女報公帳 民眾黨嗆蘇貞昌「家書抵萬金」
    民眾黨酸蘇貞昌「家書抵萬金」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翻攝民眾黨臉書)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昨日出席活動時使用三倍券買漫畫,卻被抓包打臺行政機構統編疑似打算報公帳。民眾黨今日也作圖回應蘇貞昌真是「家書抵萬金」。    針對蘇貞昌買漫畫打統編一事,有網友深夜於PTT發文表示,當初三倍券推出時,蘇還強調比現金好用,網友酸,現在蘇貞昌就親自示範給你看。
  • 最美家書抵萬金
    聽著這首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緒被拉回到從前……少時求學在外,書信成為我和父母溝通聯繫的主要方式,有一年回家我特意把讀書期間的家書稱了稱,足足3斤6兩。曾幾何時,鴻雁傳書成為我的期盼,那種「接到信的欣喜若狂、讀完信的酣暢淋漓、寫完信的如釋重負」之感而今卻不再有。放下鋤頭,拿起筆頭,家書記錄的是父母對孩子成人成長成才的殷殷期盼。
  • 一封家書抵萬金,感動了無數人!
    在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的故事中,有許多講到家書的故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
  • 曾元滄:勝似家書
    先全文照錄一封耄耋老人寄來上海的信——元滄同志:  您好。
  • 男人最溫柔的一面,都寫在這封家書裡
    「家書抵萬金」,以前,我們會把困惑和成長都寫在家書裡,父母則把自己的處事之道、教育理念、對孩子困惑的解答,匯成文字。有一些話,是我們永遠不會跟外人說的,家書裡,有一個人最溫暖溫柔的一面。一些大師的家書,更蘊含著不外傳的人生智慧,既打動人心,又飽含深意。
  • 先烈家書抵萬金
    作家梁衡在《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文中,將查茂德的與妻書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的家書一併提及,展現了「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條紅線,捨己為國」的宏闊題旨。霍山是我的第二故鄉,查茂德故居離我曾經工作的地方僅有幾裡路,我卻不知道他,這真是憾事。「霍山是紅軍的搖籃,烈士多,你不可能都知道。」縣政協的同志安慰我。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上海「中風險」小區封閉管理14天,他們寫下家書,細細讀來讓人淚目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久久難以入眠的夜晚,許多事情在腦海裡盤旋,許多身影在心底裡穿梭。一覺醒來,天亮了,但有些事有些人,永遠不會忘記。比如,在14天封閉期間寫過的家書。這些在特殊時期寫就的書信,是人間最美的事物,今天我們再回頭細細品讀這一封封家書,才會明白這段日子是怎麼走來的,是如何成長的?因為,我們有最真的情,最愛的人。
  • 190年前傅氏家書,傳遞濃濃思念
    萬水千山間,寫信的和收信的雖分居兩省,卻是實實在在的宗親,有著相同的祖先。 原來,廣漢這支傅姓家族是清初從湖廣省遷到四川的,他們收到信時已在川定居了上百年。收信後,他們隨即作了回復。
  • 「三封家書」:疫情防控裡的一抹暖色
    看到好幾個朋友轉發了《給千萬鄭州人的第二封信》,他也點了進去。 「這真的像是家人口吻寫的一封信,說到了心坎裡。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條留言都不捨得錯過。我覺得,政府為我們考慮,我們也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兒,按規定自我隔離。這封信,讓我這個異鄉人覺得很溫暖。」郝濤剛從老家南陽回到鄭州,隔離期間正覺得心煩意亂,此時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 寧大新生50多封家書被退
    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可尷尬的是,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原因竟是「95後」不會寫信了。
  • 《百年家書》|信中的話,紙上的字,都是想對你說的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去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最近,清代以來具有教化意義的百餘封珍貴家書集結成《百年家書》出版。百種家書據其內容,被分為五類,分別表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等相互扶持、相互關心的親情與態度。每種家書皆作精賅評語,以見普通家庭之血緣親情及家風家教。
  • 【親情家書】優秀家書選登️⑫——寫給爸媽、姐妹
    家書抵萬金。久盼方至的家書,之所以動人,最珍貴的大抵是字裡行間濃濃的家國情懷。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助推武義縣創建省級示範文明縣城工作,去年4月,縣婦聯組織開展向全縣廣大家庭和個人徵集家書活動。
  •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三湘都市報3月23日訊(記者 李琪)今天上午,湖南省委宣傳部將「湖南好人」證書和《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送到了圓滿完成任務、在長沙集中休養的137名湖南援湖北醫療隊員手上,為他們送上一份精神食糧。
  •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記者 鄒晨瑩 辜鵬博)今天上午,湖南省委宣傳部將「湖南好人」證書和《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送到了圓滿完成任務、在長沙集中休養的137名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手上,為他們送上一份精神食糧。
  • @父老鄉親,這封家書紙短情長
    @父老鄉親,這封家書紙短情長 2020-10-20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