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最溫柔的一面,都寫在這封家書裡

2021-02-23 十點讀書

你有多久沒有用筆寫過信了?

有了手機之後,我們把對一個人的想念、囑託,都切成了一段一段的語音,也隨時都知道對方的朋友圈動態,幾乎不會坐下來,耐心地講一講最近的生活,寫一寫最近的思考。

「家書抵萬金」,以前,我們會把困惑和成長都寫在家書裡,父母則把自己的處事之道、教育理念、對孩子困惑的解答,匯成文字。


有一些話,是我們永遠不會跟外人說的,家書裡,有一個人最溫暖溫柔的一面。

一些大師的家書,更蘊含著不外傳的人生智慧,既打動人心,又飽含深意。

其中有四本家書,人生在任何階段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梁啓超一家,被稱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他一生有十個子女,其中一女夭折,其餘的九個孩子,個個成才。

有建築學家、文學研究專家、圖書館學專家、火箭科學家,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這自然離不開梁啓超的悉心栽培。

他的成長中,既接受了中國的傳統教育,也接受了革新改良的思想,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既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又對新思想兼容並蓄。

他把思成、思永、思忠、思莊等四個孩子送到國外學習,這期間,梁啓超與子女有密切的書信來往。


在信中,他對孩子的諄諄囑託,既有「少年強則國強」的激勵,更有細心深切的關愛。

1928年1月22日,他給孩子們的信中寫道:「你們這些孩子真是養得嬌,三個禮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想外面留學生兩三個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

我進醫院有三個禮拜了,再不寫信,你們又不知道怎樣抱怨了,所以趁今天過年時,和你們談談。

可見,孩子們對這位父親的信有多重視、多期待。

《梁啓超家書》從他給孩子們的400多封信件中,選取了有關個人修養、修身治學等方面的內容。

在這本書裡,你會聽到梁啓超教育孩子的獨到之處,學會如何理解孩子,引導孩子。

長按識別二維碼,收聽《梁啓超家書》精講

當你的孩子已經在某個領域嶄露頭角時,作為父母,你會在家裡掛滿他的獎牌,鼓勵他追求更多的名利,還是告訴他如何維持一個人必要的真誠、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


金庸先生評論《傅雷家書》時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這句話,道破了傅雷教育兒子的基本精神。

1954年,傅聰出走,遠赴波蘭學習音樂。臨行前,傅雷給他的叮囑是:「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1954年直到1966年的十餘年間,傅雷夫婦和傅聰通信數百封。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妥善收藏,重點內容分類抄錄集冊。

十幾年後,上海音樂學院在一間裝雜物的小屋裡,發現了傅雷的遺物,裡面有傅聰給家裡的回信,加上傅雷給傅聰的去信,從此,《傅雷家書》成為中國人教育後代的模板。


在信中,父子談音樂,談中國詩篇境界,也談愛情婚姻、金錢觀,及生活的藝術。

書中蘊含無數生活智慧,他說:「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白巖松在書裡寫過這樣一個細節,他和妻子是同學,兩個人結婚的時候搬家,發現各自的書架上都有一本《傅雷家書》,這是他們一代人的必讀之書。

閱讀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父親如何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毫無保留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看到中國君子的養成。


更看到一段特殊的歷史中,個人的經歷與思考。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一些男人有了女兒之後,無論在外面多麼雷厲風行、叱吒風雲,只要回到女兒面前,就會變成妥妥的「女兒奴」。

一個愛女兒的爸爸,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都給她,更要把自己畢生所學都告訴她,以免她吃虧上當、走彎路。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也是一個這樣的爸爸,他是世界金融學、經濟學和資本市場研究領域最具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他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24堂財富課》是陳志武與和女兒陳笛的對話集,圍繞的主題是如何通過創業來快速獲取財富。

要通過創業致富,必須面對商業模式的選擇問題。

他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微軟、星巴克、沃爾瑪、戴爾等公司各自不同的商業模式,這些公司如何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在短時間內發展到巨大的規模。

當然,他也用失敗的商業模式,教會女兒如何「避雷」。

收聽《24堂財富課》精拆解讀,你會了解到許多著名企業及其創始人成功的秘密;知道商業世界的價值和倫理,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還會了解如何積累財富和引導孩子的財富觀,這些觀念會幫你和孩子破除思維限制、掌握財富教育的正確方法。

領取「十點聽書會員七天免費體驗卡」,即可收聽。

吉姆·羅傑斯是與巴菲特、索羅斯齊名的「三大投資家」之一,他和索羅斯一起創辦了量子基金,短短時間為自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37歲時,他就選擇了退出,之後一邊環球旅行,一邊做投資。

中年時,他有了兩個女兒,為了將自己的經驗和思考傳授給孩子們,他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寫成了12封信,字字珠璣,句句肺腑,傳達出「投資準則就等於做人道理」的智慧。


在信裡,他深度剖析了人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告訴女兒如何用投資者的視角來做出人生選擇。



俞敏洪將這本書推薦給中國的讀者,他說:「父母能夠留給孩子的遠不止物質方面的給予,更重要的那些看不見的東西。羅傑斯這樣一個優秀到一個人能做六個人工作的投資家,也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能,而是他們後天不斷的學習和勤奮工作得來的。」

看什麼書對自己更好?怎樣選擇專業?

女孩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為了男朋友換工作、換城市?


如何與不喜歡但必須要打交道的人相處?

收入少的時候如何做理財投資?

有了一定積蓄之後又該把錢放在哪裡?

這些問題,不僅孩子需要,成年人也同樣需要吉姆·羅傑斯的啟發。

這是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寫給自己女兒們的家書,也是一位投資家寫給年輕人的人生財富課程。你的財富觀念、投資觀念、甚至人生觀,都會因它發生改變。

領取「十點聽書會員七天免費體驗卡」,可收聽《最富足的投資》全本有聲書

真正有愛的人,永遠會把最溫柔、最有耐心的一面,留給最愛的人。


這幾本家書,更是句句箴言,篇篇精華,讓無數人受益。

梁啓超在家書中說:「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讀書何嘗不是如此,「莫問收穫,但問耕耘」,你讀過的書,總有一天會讓你表現的更出色!

領取「十點聽書會員七天免費體驗卡」,1000本優質好書,懂你想聽,還可加入《非暴力溝通》成長讀書營、《終身成長》讀書營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免費領取

相關焦點

  • 「三封家書」:疫情防控裡的一抹暖色
    看到好幾個朋友轉發了《給千萬鄭州人的第二封信》,他也點了進去。 「這真的像是家人口吻寫的一封信,說到了心坎裡。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條留言都不捨得錯過。我覺得,政府為我們考慮,我們也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兒,按規定自我隔離。這封信,讓我這個異鄉人覺得很溫暖。」郝濤剛從老家南陽回到鄭州,隔離期間正覺得心煩意亂,此時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為講好抗疫背後的感人故事,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湖南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了《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一書,從醫務人員、公安幹警、新聞記者、基層工作者和志願者等抗疫群體書寫的3000餘封抗疫家書中,精選81封彙編成冊。
  • 這封家書,寄自府學路27號
    寫一封家書給家人,傳達問候,遙寄思念。透過家書,他們或許會為你們在法大學習而驕傲,抑或為你們的成長而欣慰。開學那天,在校門外看法大似乎有點袖珍,但當我真正走入,一切都變得不同了。最出人意料的便是他的校園,磚紅色的樓宇莊嚴而古樸,廊腰縵回的設計讓校園略顯幽深,豐富的綠化讓生機勃勃不再只是個詞語。不登崇山不知何為高聳,不臨潭淵不知何為深邃,不品美酒不知何為甘醇,不入法大不知何為別有洞天。大師,是這座學校的代名詞。
  •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為講好抗疫背後的感人故事,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湖南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了《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一書,從醫務人員、公安民警、新聞記者、基層工作者和志願者等抗疫群體書寫的3000餘封抗疫家書中,精選81封彙編成冊。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寧大新生50多封家書被退
    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可尷尬的是,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原因竟是「95後」不會寫信了。
  • 從想媽媽到別給我存錢 於歡獄中寫出28封家書曝光
    入獄近3年,於歡給姑姑寫了近20封信,給媽媽寫了8封信。28封信,曝光了於歡在獄中點滴生活細節:學英語、學經濟管理、讀東野圭吾 、節約花費,在監獄裡還存下1000多元……經蘇銀霞和於秀榮同意,封面新聞記者翻看了其中一封信的內容。為保護隱私,另外27封信及於歡獄中生活,我們決定聽於秀榮和蘇銀霞口述。對話於秀榮A.
  • @父老鄉親,這封家書紙短情長
    @父老鄉親,這封家書紙短情長 2020-10-20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1封:家書,溫暖記憶的守護者
    接下來,在月子裡是無數次半夜起床,衝奶粉,換尿布的辛勞。可是看到女兒甜甜的笑臉,當聽到第一句奶聲奶氣的爸爸,我覺得,只要能讓她健康成長,無論付出什麼都值得……」         當看到這些文字和圖片時,我的記憶立刻鮮活了起來,回想起當時的興奮和緊張的心情。順著這種感覺,我打開了電腦,把彤彤出生到5歲時,每一年成長的照片視頻,都翻看了一遍。
  • 美版曾國藩家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傳承百年不衰的秘籍
    老洛克菲勒的智慧很多都寫在了給兒子的信裡,和曾國藩一樣,他的一生給兒女們寫了很多封家書。正如詩聖」杜甫在《春望》所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劉邦的《手敕太子文》、諸葛亮的《誡子書》……每一封家書都寄託著希望、見證著歷史、傳承著精神文化。
  • 民間故事|兩口子寫家書,你畫烏龜我畫大象,這招太絕了
    胡氏半信半疑,決定寫封信問問丈夫,到底在忙乎啥。 胡氏不會寫字,有心找先生幫忙寫封家書,但臉皮又破,怕夫妻那點事讓別人知道笑話,於是提筆畫畫,當作家書。 胡氏在紙上先畫了一棵大樹,旁邊又畫了個烏龜,然後畫了個燃燒的布頭,毛毛蟲,大棗,最後畫了個男人。然後託人把這封信送給丈夫。
  • 家書最溫情丨姚中文
    可在電話、視頻、微信便捷、快速、個性張揚的今天,誰還會去用筆寫一封家書呢?但我愚鈍、獨樹一幟,依然推崇提倡寫傳統的書信。如果用文學體裁和風格做比喻的話,家書像詩歌,更像詞和王實甫、湯顯祖的戲曲。特別是戀人情人、夫妻間的往來書信,又多似詞中的婉約派,纏綿悱惻,情絲萬縷,溝通著兩地情感,晾曬著靈魂衷腸,書信的溫度是炙熱的、燃燒的,千年萬載依然膾炙人口。寫家書是一種享受。寫家書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心中滿滿都是溫情、都是牽掛、都是愛。
  • 【鎮在評】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
    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網評員|宅言世界上最珍貴的書信是家書
  • 被稱為「聖經」的家書:摩根寫給兒子的信
    這是摩根給20歲的兒子寫的家書中的一段。美國歷史上有過許多曾經強大過的家族,但最終都衰弱了,而摩根家族則不然,始終屹立在財富的頂端。是什麼秘訣讓這樣一個偉大的家族長盛不衰?從被譽為「聖經」的家書中找到了一二。
  • 家書萬金,寫給娘親
    在國核院的大家庭裡長期駐外、異地工作的不在少數今天,他們用最直白的方式 一封家書寫給娘親 彌補無法陪伴的遺憾祝全天下的母親身體健康北科綜合智慧能源項目正值設備安裝調試高峰,張福徵在項目部辦公室裡寫下這封家書。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鄭彥星老師說,父親給自己班裡的學生用毛筆字寫家書,一寫就是15年。15年來,這已經成為了他們家的家書文化。鄭東玉先生是自發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的。父親剛開始寫的時候,鄭老師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好,簡單樸素,既新穎,又古樸。
  • 20歲大二INFP女孩寫的一封最能代表典型INFP性格特徵的家書
    2018.4.26,凌晨,決定開始寫這封"家書",但是腦子卻是一片空白,好像麻木了,什麼都找不到了。我一直都很好的隱藏著自己的想法,除了最親近的朋友,其餘人無法窺知一二,多是認為我敏感虛弱單純善良諸如此類中性的評定。講述漫長的這幾年無盡的思想和痛苦,我不知如何開口。我不想和別人分享內心真正的感受,我害怕別人知道我的存在,我認為能寫下來的,以給自己看的為最真實。
  • 美國前總統、愛因斯坦、菲茨傑拉德……這些名人家書裡都寫了什麼?
    書信最能呈現一個人的諸貌與真實。名人家書更是如此。讀愛因斯坦、傑斐遜、菲茨傑拉德等人傳世的家信,既能領略他們偉大的心智與人格,也能感受到凡人時刻——「我想要的不是你的成功。」「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主宰我悲喜的只有你。」「我強烈建議無論如何我們每年都能花一整個月在一起,這樣你就能感覺到,你有一個多麼寵你、愛你的父親。」
  • 名著導讀:《傅雷家書》考試資料
    5.這兩封家書,是針對兒子(A)時而寫的。 7.寫第二封信的目的是(提醒兒子在取得成功時要保持謙卑、不懼孤獨)。 8.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題詞是(堅強)。 9.可以概括第二封信的主題詞是(勝不驕、敗不餒)。
  • 「無論你們在家休息多久,工作崗位都為你們保留」 這封紙短情長的...
    「我相信每位優秀的三替家人都是有擔當的,不僅可以管好自己,也可以管好家人,同時還能幫助其他的親戚朋友。」近日,一封特殊的家書在朋友圈流傳開來,一句句平實的話語,讓那些因復工延期而為生計擔憂的來杭務工人員暖心、安心。這封家書,出自三替集團董事長陶曉鶯之手。深夜寫家書讓員工吃下定心丸這個春節,對於陶曉鶯來說是難得的悠閒。以往每年春節,都是三替最繁忙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