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2020-12-21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記者 鄒晨瑩 辜鵬博)今天上午,湖南省委宣傳部將「湖南好人」證書和《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送到了圓滿完成任務、在長沙集中休養的137名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手上,為他們送上一份精神食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先後派出19批次醫療隊1498人赴武漢和黃岡抗疫第一線,支援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一線,充分發揚「醫療湘軍」技術精湛和作風過硬的優勢,踐行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始終把疫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展現了湖湘兒女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無畏的奉獻精神。經湖南省委宣傳部研究決定,授予湖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湖南好人」榮譽稱號。

為講好抗疫背後的感人故事,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湖南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了《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一書,從醫務人員、公安民警、新聞記者、基層工作者和志願者等抗疫群體書寫的3000餘封抗疫家書中,精選81封彙編成冊。該書採用書信+圖片的方式,記錄了一個個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體現了湖南人民戰勝疫情的大愛無疆、堅強意志、拼搏精神和必勝信心,引發廣泛關注和好評,已發行7萬餘冊。

為弘揚抗疫精神,湖南省委宣傳部向凱旋的1498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頒發「湖南好人」證書、贈送圖書《你信大愛我信你——瀟湘家書·抗疫篇》。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讓抗疫戰士們讀一讀自己與戰友們飽含溫度的書信,別具深意。湖南每一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都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也是該書的最好讀者。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3月24日03版)

[責編:戴蓉]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把「家書」送給寫家書的人,你們是這本書最好的讀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先後派出19批次醫療隊1498人赴武漢和黃岡抗疫第一線,支援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醫療隊員們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一線,充分發揚「醫療湘軍」技術精湛和作風過硬的優勢,踐行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始終把疫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展現了湖湘兒女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無畏的奉獻精神。
  • 男人最溫柔的一面,都寫在這封家書裡
    你有多久沒有用筆寫過信了?有了手機之後,我們把對一個人的想念、囑託,都切成了一段一段的語音,也隨時都知道對方的朋友圈動態,幾乎不會坐下來,耐心地講一講最近的生活,寫一寫最近的思考。「家書抵萬金」,以前,我們會把困惑和成長都寫在家書裡,父母則把自己的處事之道、教育理念、對孩子困惑的解答,匯成文字。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鄭彥星老師說,父親給自己班裡的學生用毛筆字寫家書,一寫就是15年。15年來,這已經成為了他們家的家書文化。鄭東玉先生是自發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的。父親剛開始寫的時候,鄭老師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好,簡單樸素,既新穎,又古樸。
  • 讀這五本名家家書,領略人生的智慧
    今天為大家分享五本名家的家書,而這些家書中包含著他們濃濃的感情,同時也凝聚著他們做人、處事的智慧,這些都或多或少的會給予我們一些啟發。《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收集了曾國藩三十多年來給家人的書信,內容非常廣泛,小到生活瑣碎,大到治國方面。
  • 家書抵萬金
    在四川瀘州,一位名叫何白李的教育工作者自70歲始,堅持10多年以家書甚至自創家報的形式與遠在外地子孫溝通,在平樸、真情、無拘中教化引導著何氏後人。時隔30餘年,同樣來自瀘州的學者蘭永生讀到這批家書,認為「一旦公諸於世,必定照亮許多人的心靈」,由此開始長達近兩年的整理。記者近日獲悉,這批何氏家書,明年初將由巴蜀書社正式出版。
  • 第1封:家書,溫暖記憶的守護者
    當時作為讀者的我,感覺在成長路上,有這樣一個長輩耐心教導,掏心掏肺的說,一點一點灌輸正向的價值觀,分享經歷一直寫信,真是太幸福了!         現在,也許我的孩子們還小,還不太懂。但是,在未來,家書是可以穿越時空,打開記憶之門。讓孩子們通過家書,靜靜的了解到家庭當時經歷了哪些事情,父母的言行有哪些,父母的用心是什麼,作為父親當時的感悟和期望有哪些。
  • 《抗疫家書》免費電子書全網上線
    近日,反映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傳遞抗疫戰士真情大愛的《抗疫家書》一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電子版同步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方正圖書網以及學習強國、微信讀書、京東、噹噹、掌閱、咪咕、閱文、中文在線、新華書店等網絡平臺公開發布,供廣大讀者免費下載、閱讀。
  • 家風永流傳:「父母就是最好的一本家書」
    這位瀘州師範學校掌校時間最長的校長,在古稀之年堅持以家書方式教化、引導後人,時間長達13年,書寫30餘萬字,對子孫的愛護之心躍然紙上,其也如涓涓細流浸潤著子孫後代。「父親教導我們要勤儉、熱愛勞動……這些教誨讓我終生受益。」何白李四子、四川著名辭賦家何開四表示。而在紙質書信早已不復存在的當下,他認為家書還會存在於家庭的每個角落,「因為父母就是最好的一本家書。」
  • 名著導讀:《傅雷家書》考試資料
    5.這兩封家書,是針對兒子(A)時而寫的。B.隨遇而安 C.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13.傅雷翻譯過的作品有(ABC) A.人間喜劇 B.高老頭 C.歐也妮·葛朗臺 14.這本書是一部
  • 最美家書抵萬金
    聽著這首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緒被拉回到從前……少時求學在外,書信成為我和父母溝通聯繫的主要方式,有一年回家我特意把讀書期間的家書稱了稱,足足3斤6兩。曾幾何時,鴻雁傳書成為我的期盼,那種「接到信的欣喜若狂、讀完信的酣暢淋漓、寫完信的如釋重負」之感而今卻不再有。放下鋤頭,拿起筆頭,家書記錄的是父母對孩子成人成長成才的殷殷期盼。
  • 50米長卷,這是一封寫給衡水中學學子的家書!
    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是《衡中成人禮賦》,之所以有50米長,因為上面寫了1000多名衡中學子的名字。這幅長達50米的書法長卷,是鄭東玉先生送給今年高三學子的成人禮禮物。50米長,1000多名高三學子的名字,它震撼了每一個看到者、聽到者的心靈。而更讓我們震撼的是背後的故事,還有故事中的精神與文化。
  • 和雅校園 | 紙短情長,一封家書讀懂舐犢情深
    從前,時間很慢,車馬很遠,一封家書跨越山水才能送到親人手中,薄薄數頁紙,承載萬重情,寫信人飽含深意,讀信人滿懷感動,那是人之摯情在尺素之間的激蕩。用家書傳遞愛,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最為含蓄,但卻真摯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在電子通訊極為發達的當今時代,更具儀式感和紀念意義。
  • 【親情家書】優秀家書選登️⑫——寫給爸媽、姐妹
    現在我要在這封家書裡把我的幸福全部都告訴你們!爸爸媽媽,你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感到幸福。每當我考試考得差的時候,你們都會安慰我,鼓勵我;當我考得好的時候,你們會提醒我不要驕傲。天冷天熱,你們總不會忘了給我添衣減衣。特別是媽媽,你經常給我買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我是女孩子,當然會很開心。這些小事,讓我感受到了被愛的幸福。
  • 郭麒麟送于謙的生日禮物是一封家書 于謙的回信意味深長.
    在做客《一封家書》時,郭麒麟寫了一封信送給師父于謙,作為于謙五十歲的生日禮物。信一開頭就提起「于謙老師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過了今年的生日,您五十歲了。我也沒什麼特別合適的禮物給您。送煙,怕您抽完咳嗽;送酒,怕您喝完上頭;送捲髮棒吧,我又不了解。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給您寫封信吧,能抒發點真情實感。」
  • 家書最溫情丨姚中文
    可在電話、視頻、微信便捷、快速、個性張揚的今天,誰還會去用筆寫一封家書呢?但我愚鈍、獨樹一幟,依然推崇提倡寫傳統的書信。然而,更多的時候,家書是一種心意、一種願望、一種傳達、一種安慰,它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摯愛,傳承的是一脈相承、血濃於水的親情友情文化,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家書抵萬金!70歲老者 10餘年寫下30餘萬字家書
    在四川瀘州,一位名叫何白李的教育工作者自70歲始,堅持10多年以家書甚至自創家報的形式與遠在外地子孫溝通,在平樸、真情、無拘中教化引導著何氏後人。時隔30餘年,同樣來自瀘州的學者蘭永生讀到這批家書,認為「一旦公諸於世,必定照亮許多人的心靈」,由此開始長達近兩年的整理。記者近日獲悉,這批何氏家書,明年初將由巴蜀書社正式出版。
  • 逸聞|書商偽造晚清名臣家書,竟暢銷百年
    民國十四年(1925)上海共和書局出版的《胡林翼家書》,已流傳近百年。然而,經筆者考證,這本書是徹頭徹尾的偽書!胡林翼家書的兩個去向民國十四年上海共和書局出版的「清朝十大名人家書」,收入《胡林翼家書》一冊,署「虞山襟霞閣主編次」,內收胡氏自清道光二年(1822)至清鹹豐十年(1860)家書88封。
  • 原神家書難遞任務攻略怎麼玩 命定之星家書難遞任務流程
    原神命定之星家書難遞任務怎麼做?在原神的遊戲中,命定之星的家書難遞任務是很多玩家還沒有完成的新任務,大家知道怎麼做嗎,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原神命定之星家書難遞任務的玩法流程分享吧。原神家書難遞任務完成攻略
  • 這封家書,寄自府學路27號
    寫一封家書給家人,傳達問候,遙寄思念。透過家書,他們或許會為你們在法大學習而驕傲,抑或為你們的成長而欣慰。而這隨感,倒是處處有你的影子。這本子是你送給我的,素色,厚實,乾淨。自從讀書寫作開始,從未停止過摘錄,想想它也受了幾年摩搓。世界並不總是彩虹色,玻璃紙也不是永遠閃光。這是我題在封面的話。字跡頗為拙劣,也自有一番稚趣可言。
  • 上海「中風險」小區封閉管理14天,他們寫下家書,細細讀來讓人淚目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久久難以入眠的夜晚,許多事情在腦海裡盤旋,許多身影在心底裡穿梭。一覺醒來,天亮了,但有些事有些人,永遠不會忘記。比如,在14天封閉期間寫過的家書。這些在特殊時期寫就的書信,是人間最美的事物,今天我們再回頭細細品讀這一封封家書,才會明白這段日子是怎麼走來的,是如何成長的?因為,我們有最真的情,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