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最溫情丨姚中文

2021-03-01 沮水微瀾

家 書 最 溫 情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

一封家書足以讓人回味許久

家書是愛的載體、情的舟楫,家書是裝在信封中的信鴿、愛的飛渡。古往今來幾千年,在驛站碼頭郵箱郵局擺渡不停、穿梭不息。

寫信的感覺真好。可在電話、視頻、微信便捷、快速、個性張揚的今天,誰還會去用筆寫一封家書呢?但我愚鈍、獨樹一幟,依然推崇提倡寫傳統的書信。

家是每一個人的大後方,是內心深處永遠的牽掛—不管這個家是大而溫暖,還是小而破敗。在信息不發達的以前,書信往來則是每一個人與家之間的橋梁,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緊密聯繫的紐帶,其所傳承的是一脈親情和民族文化。手寫家書是千百年來唯一從遠方報平安和傳達感情的形式。今天,手寫家書雖已漸行漸遠,但是家書的魅力卻不會磨滅。我思念手寫家書的美好時光,回味讀信時的會心微笑……

家書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幾千年來,承載和綿延著生生不息的親情和友情文化。不管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古老歲月,還是「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的兩地日子,都道盡了相思相知情感的重要。家書在歷史中所起的作用之大是無以言表的。

然而,更多的時候,家書是一種心意、一種願望、一種傳達、一種安慰,它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摯愛,傳承的是一脈相承、血濃於水的親情友情文化,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如果用文學體裁和風格做比喻的話,家書像詩歌,更像詞和王實甫、湯顯祖的戲曲。特別是戀人情人、夫妻間的往來書信,又多似詞中的婉約派,纏綿悱惻,情絲萬縷,溝通著兩地情感,晾曬著靈魂衷腸,書信的溫度是炙熱的、燃燒的,千年萬載依然膾炙人口。

寫家書是一種享受。寫家書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心中滿滿都是溫情、都是牽掛、都是愛。而收信的時刻也是最美好的時刻,不管信中說的是什麼,牽掛叮囑、報喜報憂,或者僅僅是平常瑣事、簡單問候,但只要有了家和家人的訊息,那就是內心深處最幸福最安穩的時刻。

寫家書又是一種藝術—藝術釀造,藝術提純。生活中,即是夫妻也並非永遠是卿卿我我、纏綿悱惻。偶爾,倆人產生了誤會甚或矛盾,發生了口角、傷了和氣,誰也不想理誰,誰也不想見誰,以致不歡而散,陷入一種尷尬和冰涼的狀態。這時候如果硬著頭皮進行熱處理,顯得不合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巧處理,寫封書信,敞開心扉、打開心結、傳播知音。寫信時雖不見著面兒,可心裡裝著他(她)整個人兒,還是矛盾前的親切親情,鮮活可愛。不好開口的都開了口,不想說的話兒都說了出來,甚或主動道歉、主動檢討、主動承擔責任,積極伸出橄欖枝,放出和平鴿。寫好了,小心翼翼地摺疊好,又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緘好封口、寫好封皮,或走動跑步、或騎車飛馳,投進郵箱,回去後進入了期盼和等待的日子。

盼家書的心情讓人難忘。那是一種等待、一種焦急、一種寢食難安、坐臥不寧。信寄出去了,按照以往慣例,心中有了時間的概念,看著日曆,欲推著時間的針兒加速旋轉。約莫到了心中預定的那個日子,幾乎所有的心思都擰成等待,都在期盼郵遞員的出現,等待傳達室的呼喊,甚或無數次去看傳達室門前黑板上取信的通知。等待的時間過得特慢,大有度日如年的煎熬。可不是,太陽白花花照在當空不走,郵遞員遲遲不見,即使見了也常與己無關,空跑好多次,失望好幾回。等待!等待!看不見郵遞員的面,傳達室依然不喊不叫你的名字,甚或連你看也不看一眼,至於門房牆上的小黑板上依舊是他人的姓名,總不見自己的名字,心裡的滋味啊,真是「過盡千帆都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不見復關,悽淚漣漣」,「 空悲切」。

讀家書的感覺更好。等待中信收到了,心兒突突地跳著,快速地拆開,甚或手都在微微地抖動。看著信,就像看到了寫信人,熟悉的面孔、和藹的音容,一切都是親切的、鮮活的,就在面前紙上,讀信的眼光在字裡行間移動著,倆人面對面的交流著,親切、無聲、靜謐融融。讀到動情處,不禁心裡發熱,溢出淚花來,滴在紙上,渲開來,真情實感在墨暈中漣漪。纏綿動情的地方,反覆地看著,就像拉著他(她)的手,看著他(她)的容顏,甚或依偎著他(她)的身子,整個人兒都泡在了信裡邊,心都化了。信紙的溫度是家的溫度,更何況上邊還有從心裡生出手筆落在紙上的發燙的文字呢,那一個個黑色的符號串起來,流出一聲聲心音,又使那溫度驟然升高,燃燒,竄出一條條火舌,直灼讀信人的眼球,直舔讀信人的心。

你在讀信,有人在無形中讀你的表情變化,你的眼光順著信裡的文字在移動、跳躍,有人的眼光也在無形中跟著你的表情在移動和變化,期間,你笑了,那個人就在你的笑容裡,你哭了,那個人就泡在你的淚水裡,分享著你的體溫。同樣,寫信的家人或情人,寫在紙上的那些話是從心裡流出來的,它出現在紙上,你也就出現在了紙上,你就像煤礦下的煤溜子裡閃閃發光的煤塊一樣在寫信人的筆下流動著、閃光著,撞擊著他的心,你只是當時不知道罷了。但當你讀到來信的時候,你應該體會到他當時的心情。更重要的,這種相知相通相愛是默默的、靜靜的、不動聲色的,那種感覺是在心裡流淌的,誰也偷不去盜不走。

我喜歡手寫的家書,之所以特別眷戀,是因為那飽含情愫的濃墨靜靜滴落在紙上,或小楷、或行草,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橫平豎直、龍飛鳳舞、墨香繾綣。聞著紙墨的芬芳,在斟詞酌句的同時,想起家人的一顰一笑,想起家人的關懷掛念,想起在家時的美好時光……心中不由得泛起美好溫馨的漣漪。還因為寫信之前心裡早有了意思、有了情愫、有了衝動,甚或有了懸河般的語言,那語音是清亮的、明淨的、溫熱的,散發著我的體溫,冒著氣泡兒,就像血管裡的血液一樣流動,汩汩響,真的,不誆你。

朋友,寫封信吧,給家人、給親人、給兒女、給友人,更給愛人、給情人。它傳達聲情的效果,遠遠勝過電話微信的效果,不信?試試,一試就知道,定會開心微笑。

作者:姚中文

1956年生,耀州人。教師,銅川市作協會員,市國學分會會員,區作協會員,業餘創作三十餘年,發表作品數萬字,代表作長篇小說《風從小鎮吹過》,中篇小說《默默》、《不要問我咋稱呼》,短篇小說《六嫂》、《紙花店日月》、《三號樓子的故事》、《那支竹笛 那串紅辣椒》、《姚囤倉》;散文山之系列:《讀山》《聽山》《吻山》、《窗含西嶺》、《雪中梅園》、《三媽》、《家鄉的霧》、《暮遊錦陽湖》;詩歌《西部歌序》、《紅土地 金種子》、《生命的壯歌》、《山裡人》。主張文化養生,日有百千字,筆耕不輟。

沮水微瀾

[ 長按二維碼關注 ]

相關焦點

  • 寧大新生50多封家書被退
    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可尷尬的是,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原因竟是「95後」不會寫信了。
  • 工程進度|雅居樂金沙灣11月家書 溫情家音 初冬暖心而至
    微涼的天氣裡,雅居樂金沙灣始終感念每一位家人的堅定信任與溫情託付,以一箋家書,把家的所有期許與美好,如約溫暖送呈。建築是時間的刻度,傾注百分百的匠心,我們用精雕細琢鍛造品質,在築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用嚴謹落實的工序標準,將家園的理想藍圖細緻鐫刻成型。時光輪轉,家況煥新。在此,我們為您將截至目前的工程進度敬上, 所有美好蛻變,與您共同悅鑑。
  • 曾元滄:勝似家書
    故此,我始終把郭風先生寫給我的幾封信視為抵萬金的「家書」。沒錯呀,他大學畢業跟我出生剛好在一個年份,正是我的父輩呢。郭風老師肯定了我的《看山》《看溪》《看人》三篇散文,鼓勵我堅持寫家鄉……   啊——,不是家書,勝似家書。這「抵萬金」中,涵蓋了如何做人的寄語、如何為文的教導。切切實實的抵萬金!
  • 醫療隊員給8歲女兒祝賀生日的家書入藏檔案館
    「我最親愛的女兒,爸爸考慮許久,決定還是給你寫這封信,這也算是爸爸給你的8歲生日禮物吧。今天是爸爸參加戰疫戰鬥的第50天……」在淄博市檔案館珍藏的「抗擊疫情」檔案中,一封來自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家書中字裡行間流露出脈脈溫情。
  • 【鎮在評】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
    鎮江的這封信不是家書也抵「萬金」網評員|宅言世界上最珍貴的書信是家書
  • 28封廉潔家書,總有讓人潸然處 …
    一紙家書 承載著厚重思念 與綿密情感一聲叮囑傳遞著溫情提示與殷切期許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正家風、守家訓、重家教」的文化傳統,進一步豐富廉政教育形式,實現「家庭助廉、親情囑廉」,今年9月,北京二中院開展了以「清風寄語 家書話廉」為主題的廉潔家書徵文活動。
  • 《抗疫家書》免費電子書全網上線
    近日,反映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傳遞抗疫戰士真情大愛的《抗疫家書》一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電子版同步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方正圖書網以及學習強國、微信讀書、京東、噹噹、掌閱、咪咕、閱文、中文在線、新華書店等網絡平臺公開發布,供廣大讀者免費下載、閱讀。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一封家書寄鄉情 全國溫商將回鄉開年會收到別致邀請函
    遠承永嘉事功之精神,溫州商人崛起於改革開放之溫暖春風……」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溫商會長以及溫商代表陸續收到一封封別致又溫情的手寫「家書」邀請函。原來,第十七屆全國溫州商會年會暨慶祝異地溫州商會成立25周年系列活動,將於11月30日在溫州拉開序幕。為此,組委會精心設計製作了這份凸顯溫州深厚文化積澱,又充分體現溫州人濃濃家鄉情結的「家書」邀請函。
  • 第1封:家書,溫暖記憶的守護者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詞「家書」,之前看過一些名人寫給家人,尤其是寫給孩子們的信。都是充滿了溫情細膩的回憶。例如:曾國藩的家書,王陽明的家書,洛克菲勒的家書,都展現了一個和藹父輩對孩子們細細觀察,諄諄教導。他們都不是用單純道理上的說教,而是用親生經歷,像朋友般的耐心引導。
  • 勸廉家書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勸廉家書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2020-12-17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瀟湘家書」父親,謝謝您,謝您溫暖的臂彎
    【編者按】溫情寄尺素,家書抵萬金。家書,承載著思念,寄託著希望,傳遞著關懷,洋溢著濃濃的家國情懷。為挖掘家書在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優良家風中的獨特效能,推動形成愛國愛家、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風尚,湖南省文明委今年一季度在全省組織開展「瀟湘家書」活動。華聲在線即日起推出《瀟湘家書》專欄,刊載一批傳遞溫暖和正能量的家書。敬請關注,並歡迎賜稿。
  • 家書抵萬金
    家書,千百年來總是在細碎的嘮叨中傳遞著最溫暖的親情,閃爍著書寫者的智慧和思想光輝。無論是曾國藩家書的「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還是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在今日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 姚姚酸菜魚丨全單6.8折!300W人都愛吃的酸菜魚,終於來嘉興了!
    中國酸菜魚十大品牌怎麼拍照都好看的Tiffany藍最懂女生的輕奢小聚酸菜魚品牌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自從鄭彥星老師到衡中上班,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有時長,有時短,多數是座右銘之類的鼓勵性話語,比如今年春季,因為疫情學生居家上網課,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班的學生寫家書,鼓勵他們刻苦學習,這些家書隨著學習資料一起寄給了班裡的每一個孩子。
  • 熄燈號丨大家小家,愛永恆
    那天陽光正好,我站在最中間,只知道呆呆地看著鏡頭,父母挽著我的手臂,父親臉上是為兒子驕傲的笑容,母親則是一臉的關懷。但是時間在走,小家裡不變的是那份愛與牽掛,大家中不變的是中華人民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熱情和團結一心的溫情。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心懷感恩,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這份幸福,可以跨越時間,跨越距離,永恆常在。
  • 當治癒系音樂遇上「抗疫家書」 音樂讀書分享會在長沙舉行
    於充滿治癒的悠揚鋼琴曲中,一位位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深情朗讀分享了瀟湘抗疫家書,傳遞著溫情和積極向上的力量,在現場引發眾多讀者的共鳴。  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該場小型音樂會的彈奏曲目和抗疫家書皆來自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治癒系1去愛吧,像從未受過傷一樣——絕美流行鋼琴曲66首》和瀟湘家書·抗疫篇《你信大愛我信你》兩本圖書。
  • 舌尖上的江南春天(第一集-馬蘭)--民間生活達人姚先生
    隨風前言:    偶然間微信上認識江南楓格(姚先生)應該是三年前了,隨後就被他豐富多彩,熱愛生活
  • 男人最溫柔的一面,都寫在這封家書裡
    「家書抵萬金」,以前,我們會把困惑和成長都寫在家書裡,父母則把自己的處事之道、教育理念、對孩子困惑的解答,匯成文字。有一些話,是我們永遠不會跟外人說的,家書裡,有一個人最溫暖溫柔的一面。一些大師的家書,更蘊含著不外傳的人生智慧,既打動人心,又飽含深意。
  • 「雙進」工作丨超市購物一言不合上拳腳 法官溫情調解化幹戈
    「雙進」工作丨超市購物一言不合上拳腳 法官溫情調解化幹戈 2020-12-18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