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周穆王時期「宗周」是雒邑嗎?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

2021-01-13 騰訊網

周穆王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傳奇君王,有關他的事跡,當然不可能簡單聊完。然而,還是要結合我在這一系列文章中的主題來說,當然是要選與西安和洛陽這兩個城市相關的內容了。我想,很有可能我這篇文章會使一些特別熱愛西安的朋友不太滿意,更會有些地域黑認為我是要刻意地抹黑什麼!只能說,這已經是我這一系列文章中的第十篇,四五萬字寫下來,如果依舊有人覺得我實在厚彼薄此的話,只能說,您壓根就沒看我寫的是什麼了。

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在《穆天子傳》中曾經有記:「自宗周瀍水以西」的內容。我也特別註明了,個人認為這個很有可能是一個筆誤。然而在另外一部史書《後漢書·東夷列傳》中又有記:「後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在這裡面也提到了「宗周」一說,而這裡面所提到的「宗周」,也比較廣泛地被認為是「雒邑」。那麼,究竟這個「宗周」,或者說是在周穆王時期的「宗周」究竟是哪裡呢?

如果有朋友看過我之前的文章的話,應該會有印象,我是很認可在西周時期,「豐鎬」和「雒邑」分別是周王朝的「宗周」與「成周」這種說法的。當然,也始終有朋友試圖證明「成周」指的是「豐鎬」一說,在這上面,已經沒什麼討論的必要了。然而,在上篇文章中也聊到了,在周穆王時期「以下都於西鄭」,已經將設在「豐鎬」的國都轉移到了「西鄭」。那麼,如果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沒有什麼太大爭議的話,以我的觀點就是,此時的「豐鎬」,也自然而然地暫時失去了「宗周」的名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專門寫到過關於「豐鎬」的內容,也將我對於現有的「豐鎬遺址」規模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大的看法有了比較明確的闡述。簡單的總結就是,在周早期,對於「豐邑」和「鎬京」的建設並沒有完全按照標準的國都建制來建設,而是將部分功能,尤其是祭祀和宗廟留在了「周原」,所以,也始終有「宗周」是在現在陝西省寶雞市內「周原」的說法。同時,關於「宗周」的定義,也必然是與周氏宗廟所在相結合,所以,同樣是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曾天馬行空的設想,在周成王時期有可能是準備將「豐鎬」「周原」以城市群的方式連結出一個大「宗周」來。當然,這僅僅是我的一個想想罷了,毫無依據可言。

如果說周穆王已經「都於西鄭」,那原本就沒有(以現今的考古成果尚未發現)宗廟和祭祀配置的「豐鎬」,就肯定不能繼續被稱作「宗周」了。這樣看來,此時的「宗周」所在地只能有兩處,就是本身與「周原」距離很近的「西鄭」和早已是完全按照標準國都建制建設並經營百年的「雒邑」。

那麼,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提到的「宗周」究竟是哪裡呢?這就要從穆王時期周王朝內部的最大一次叛亂「徐國叛亂」聊起了。說起這個「徐國」,是一個非常古老部族,據傳,他的初代君王為在「夏禹」時治水立下大功的「伯益」之子——「嬴若木」。這也是有史記載的「嬴」姓的祖先,這與我前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嬴秦始源》「秦出東夷」一說就形成照應了。其封地就在現今山東省臨沂市的郯城縣,國號「徐」。同時作為「嬴姓十四氏」之一,這裡也被後世認為是天下徐氏的根源所在。從夏代開始,徐國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部族,在《韓非子》中記徐國疆域:「地五百裡」。在《詩經·大雅·常武》中記載周宣王伐徐:「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可見,當時徐國的勢力範圍已經在山東和安徽乃至江蘇一代。這對於當時的被封諸侯國而言,自然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勢力了。

具體關於徐國的內容,就不多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史書上記載,這個徐國的一代君王「徐偃王」曾經率領大軍發動過一次險些動搖周王朝統治的叛亂。關於這場叛亂,歷來有好多種說法,有的說是由於徐國的實力擴張太快,以至於「徐偃王」膨脹到犯下了「僭越」之罪。本身徐國就是一個橫跨千年的老邦國,到「偃王」已經31世,此時他將自己的「封君」改為「王」,同時逾制建築徐國都城。當時,周設在雒邑的王城且「方九裡」,而徐城的範圍據《漢·地理志》記載:「故徐國也,其城周十二裡。」從規模上已經大大超過了周王城。所以,周穆王組織了討伐軍對徐國發起了進攻。另一種說法是,在東方的眾多邦國不滿周穆王無心朝政,只顧著西行享樂,於是在徐國的率領下向周的國都發起了進攻!《後漢書》「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裡,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可見徐偃王的威望還是很高的!還有一些說法,大多與這兩種主流的相近,就不一一列舉。

究竟是僭越謀反還是被王室猜忌,這些就不過多討論。而這個徐國與本文主題相關的,則是一個事件,那就是《後漢書·東夷列傳》中記載的:「後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從字面上看,《後漢書》的說法是比較傾向與「叛亂」一說,就是「徐偃王」帥「九夷」之兵趁穆王西巡的當口去進攻「宗周」。這是周穆王時期的史書中第二次明確記載在「宗周」發生的大事了,那麼,這個被「徐偃王」進攻的「宗周」又究竟指的是哪裡呢?

就「西至河上」一說中的「河上」,源自《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是黃河邊的意思。那麼也就是說,徐國的軍隊是在進攻「宗周」時打到了黃河邊。而在此時,據《史記·秦本紀》中記載:「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裡以救亂。」也就是說,在「宗周」岌岌可危的時候,周穆王乘坐「造父」的「高鐵」一日千裡返回了「宗周」,扭轉了局勢。至於是自己打的,還是藉助或指揮「楚」來作戰的,也暫不多聊。重點還是在「宗周」。

我個人認為,此時的「宗周」,所指的應該就是雒邑。因為從史書上記載的情況,周穆王千裡馳援「宗周」,是因為「徐夷」已經攻到了黃河邊。從地理上看,能成為黃河邊的區域還是很多的。但是,能稱作「河上」的地方,卻是有特指的,那就是「鄭國」內的黃河邊。鄭國是在周宣王時期分封的「姬姓」諸侯國,本在現在陝西省渭南市,後由鄭武公遷於河南,就是現在的鄭州新鄭。兩處都臨黃河,那麼,這個「河上」肯定只能指的是現在的渭南或者鄭州了。然後,再看兩地與之間「宗周」的距離,鄭州與洛陽的距離差不多100公裡多點,到新鄭就算130-150公裡吧。那麼從渭南的鄭地算起到寶雞「周原」的話,差不多300公裡。按照周王朝時期的交通能力來看,這個距離確實有些遠了。如果要說打到了黃河邊就需要「千裡馳援」的話,似乎有些不太必要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詩經·鄭風》的形成時間。以現在大多數的觀點是,《鄭風》應該是主要成於東周和春秋時期,而在周幽王時期,鄭桓公就將族人遷至位於濟(濟水)、洛(洛水)、河(黃河)、潁(潁水)之間「虢國」,也就是現在鄭州的新密附近。所以,從「鄭風」成詩的時間上看,應該指的是遷徙之後的「鄭國」。還有就是,同樣在《詩經·鄭風·清人》中提到的兩個地名「彭」和「消」,這兩個古地名分別在現在鄭州的滎陽和中牟境內。由此也可見,當時所講「西至河上」,所指的也就是到了現在河南鄭州附近的黃河邊,而所威脅到的「宗周」,就應該是雒邑。

再有就是我在前一篇文中也提到了,如果按照《穆天子傳》中周穆王西徵的路線看,他是從雒邑出發,先向北,然後從河北經山西中北部一路向西而行,而並不是像現在西行的路線從陝西寶雞西出,類似於「隴海線」。那麼,且不說這個「一日千裡」是否合理,就算可信,參考陝西西部到河南中部的地形地貌,恐怕也只能依靠著廣茂的華北平原才能實現了。所以,如果結合《穆天子傳》的話,在考慮在其中之前已經提過的「瀍水以西」,也可見在周穆王時期的「宗周」應當就是指的雒邑了。

一直以來,「宗周」都幾乎是「豐鎬」的專屬稱謂,至於為什麼會有史書記載雒邑在周穆王時期會同時被稱作「成周」和「宗周」的情況,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多的佐證出現。既然沒有特別明確和極具說服力的論據出現,那我就聊一下我的看法。這就應該先說說在《史記·周本紀》篇末太史公的那段已經被多次提及的話:「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洛邑。」

我們不用再就這段話本身的註解討論了,我想說的是得看一下其身後的潛臺詞。重點就是那句:「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什麼意思?直譯過來,就是說現在的史學家們基本都認為在周武王伐紂之後,就遷都到雒邑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普遍的看法了呢?這個上面我們其實根本不得而知,而這種討論的論據,也很有可能和我們現在有些爭論的內容相近。想想西周初年至司馬遷著《史記》時雖然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史籍可考,但畢竟也已近千年。由於在西周時期,尤其是自穆王起,有明確史料記載的「遷都」就有兩次,且都是從「宗周」豐鎬遷出,所以,也可想在當時會產生一種觀點,那就是既然豐鎬已經不再作為固定的國都之一了,那麼將這個「宗周」的稱謂放在周王室宗廟建制完善的雒邑,也是無可厚非的。再者,自東周起,「宗周」也就是在雒邑了,加之經歷了文化昌盛,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對於那些文人的這種「習慣」,也是很有可能養成了。

那麼就我的認知下又是什麼樣的觀點呢?說句實在話,以個人理解,這個「宗周」,尤其是在「周穆王」時期的「宗周」,我還是認為並不是在雒邑的。當然,不排除在個別時刻雒邑確實具備了「宗周」的功能,但是,這種功能並不是周穆王時期才有,而是在周成王在位,雒邑的營造時期就已經有相應的建制了。還是我以往的看法,周王朝採用的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雙中心」,或者可以直接叫做「雙都制」!本身就是「雙中心」運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可能輕易地放棄其中之一而孤獨一擲的。這種政策影響了周一朝乃至中國往後的一兩千年。直到清末、民國,我們國家的政體也幾乎一致維持著「一都多京」制,就以同樣的道理。

所以,即便按記載,穆王將國都遷到了「西鄭」,那麼,原本屬於豐鎬的「宗周」身份也應該是隨著遷到了「西鄭」,而雒邑,則是始終擔負了「成周」位居天下之中而鞏固周王朝疆域穩定的政治作用!這一點上,我的觀點始終是沒有變化的。

過往相關:

【原創】穆王遷都西鄭,鎬京首失都位!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九)

【原創】王道微缺的周昭王,站在由盛轉衰的拐點!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八)

【原創】「成康之治」與「酆宮之朝」!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七)

相關焦點

  • 周穆王西遊到了埃及,西王母是法老的女兒,這種說法你信嗎
    由此可見,周穆王到埃及,我個人認為,絕對不可能,那麼,他到底去了哪兒,見到的西王母又是誰呢。我個人認為,發現周穆王最多也就到了新疆,見到的西王母很有可能是新疆遊牧部族的部落首領,我們從相關記載中只能得到的信息是,早在周穆王時期,新疆那嘎達已經有人生活了,但是文化並不發達,還處於原始社會的遊牧狀態。
  • 我的世界:怪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聊一聊MC中無人知曉的冷知識
    然而在這個世界當中,玩家們也是有敵人的,很多敵對生物都會從夜色誕生,來攻擊玩家,那麼今天小黃象就來聊一聊,遊戲中的冷知識,以及帶大家看一看,怪物眼中的世界都是什麼樣子的!怪物眼中的世界如果說我的世界這款遊戲當中,這個世界給你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很粗糙,整個世界基本上都是由馬賽克方塊組成的,但如果加上一些材質包和光影包的話,整個遊戲畫面會變得非常精緻。
  • 曾統一天下的東周王朝,最終為何偏安洛陽一成?
    一、西周王室的衰落在的時候,周人部落在西齊之地,一戰連八百王公滅商,他們的氣魄是何等的雄壯!縱觀大一統的朝代,大部分都逃脫不了三百年國運的束縛,而周朝以其八百年國運更是史無前例。歷史悠久的周王室是如何衰亡的?簡而言之,滅商紂,東進強化周,周昭王伐楚失軍,西進樹敵,亂亡周。
  • 聊一聊西安地鐵4號線的標識色「蒂芙尼藍」
    今天上午,西安地鐵4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西安地鐵4號線使用的標識色就是Tiffany,雍容典雅的蒂芙尼藍。一年前,有一次我和好友聊天,聊到了當時還未建成的4號線,我說4號線的那種藍綠色號線在那哪見過,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好友發來了一張照片。某知名方便麵品牌的藤椒牛肉麵。
  • 我們和觀眾聊了聊他們眼中的 Alec Soth 與展覽
    原創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SCOP索斯(Alec Soth)中國首次個展《我與你:埃裡克·索斯》在 SCoP 開幕兩個月以來,我們每天都能在展廳看到觀眾們在作品前認真駐足,很多朋友逛完展還在門口討論了起來,意猶未盡久久不願離去。
  • 聊一聊病理學的術語 | 高分化胰腺癌
    聊一聊病理學的術語 | 高分化胰腺癌 2020-10-29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和在京都開酒吧的已婚和尚聊了聊人生
    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光恩寺住持、IT公司老闆、酒吧老闆、父親,四個身份和諧共存於這位56歲的和尚身上。 ※師傅,給我一杯「色即是空」「寺廟太嚴肅,我先開一家酒吧吧,放鬆了才能思考人生。「我的酒吧風格跟他們完全不同。坊主BAR,名字上就已經表明是和尚開的酒吧,不用再刻意強調寺廟的元素。如果有客人對佛法感興趣,可以隨時跟我聊。」高秀說,「心理療法強調自由呼吸,設佛壇反而太像寺廟,恐怕也有點褻瀆佛法。」 羽田高秀特意強調,酒吧的葡萄酒全部產自日本,多達二百種,啤酒也以日本酒為主,還有全世界的威士忌達四百種。
  • 我採訪日本朋友,聊了聊他們眼中的中國與日本
    我的碩士導師堤教授研習「少林寺拳法」30年,在學術大會後也會和同好者切磋。有一次我給日本高中生教漢語,學生送我一包肉乾,這是孔子時候開始的「束脩」之禮。八九十年代以來,日本NHK和中國聯合攝製了《絲綢之路》紀錄片,很多日本國民都有深深的絲綢之路情節:佛教,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和日本;長安和洛陽更是京都、奈良的模板。以至於每次到西安旅行或出差,都能遇到日本旅行者。
  • 1932年,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為行都,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
    1932年,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為行都,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1932年,民國政府為了避免上海「一二八」戰火波及南京,就遷往洛陽臨時辦公。後來,洛陽的這段歷史被演繹為曾是洛陽的陪都。因而,網上關於洛陽曾是民國陪都的各類文章一直是層出不窮,更有自媒體作者將洛陽陪都歲月稱之為民國時期的「高光時刻」。嚴格意義上來講,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義的為行都,而非陪都。就當是而言,法律意義上的陪都是西安,又被稱之為「西京」。那麼,陪都和行都究竟有何區別?西安為何是陪都?
  • 聊一聊我用過的那些sk2(一)
    下面就我用過的這些,簡單的聊一聊喲。大名鼎鼎的神仙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哦。入門SK2的第一款產品,也是無限回購的產品。神仙水只是別稱,全稱是SK-II護膚精華露,其主要成分是Pitera、丁二醇、戊二醇、水、等。其中Pitera中含有維生素、胺基酸、有機酸,具有抗老化、促新陳代謝、美白、保溼的作用。
  • 聊一聊我用過的那些sk2(二)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上一期我們聊過SK2的神仙水、嫩膚清瑩露、胺基酸潔面泡沫,不知道有沒有給大家成功種草,這一期我們繼續聊一聊我用過的其他
  • 聊一聊日本刺青文化與本國的差異!
    說了很多國內的紋身文化今天歐文們也來聊一聊日本的紋身文化日式紋身也是在紋身圈子裡佔有一席之地的
  • 聊一聊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文官)
    漢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知名度也非常高,尤其是東漢末年那群雄紛爭的局面,令人感慨無限,但今天,我們不說漢朝的社會情況,而是帶著大家聊一聊看一看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供大家了解。西漢仿秦官制漢景帝時期曾對部分官職名稱做過修改,但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漢武帝時期太尉改名為大司馬,漢成帝時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漢哀帝時期改丞相為大司徒。
  • 聊一聊披薩的品牌與歷史
    本文為濟南高樓迷老K旗下帳號「泉城商業咖」首發撰文:七老爺最近,世界最大的披薩品牌之一的必勝客,其在美國最大的特許經銷商NPC國際公司宣布破產,超300家店鋪永久關閉,這一消息震驚了商業界。不過,有消息稱,中國門店並不受影響。下面,咱們就來聊一聊,披薩的品牌與歷史。
  • 中國422位皇帝被拉到一個微信群裡,你猜他們在聊些什麼呢?
    如果這個群聊一定要有一個開頭,那麼不如就讓嬴政來吧。也許嬴政看到這個422人的大群,會驚訝地感慨:「我大秦已經有421代皇帝了嗎?」 而此時劉邦就會出來反駁:「你可看看清楚吧!大家姓都不一樣啊!你後面可是我們大漢啦!」
  • 我們和《潮玩人類在哪裡》選手張突然聊了聊
    在節目一開始,三位發起人針對第一位參賽選手李雋的提問也做出過相應的闡釋:有關潮流,一千個人眼中或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和《潮玩人類在哪裡》選手張突然聊了聊,透過他參與節目的體驗,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張突然對此也表示,「我最開始去的時候,覺得我不是潮牌這一掛的,甚至和潮流有些遠
  • 群聊大全邀請掃碼直接進本地區群聊(微信群)
    微信群碼大全,附近的群聊|各地群|老鄉群(邀請入群),微信群二維碼哪裡找,搜索附近的群聊,附近的地區群 群聊大全,今天講的是微信群聊加入,如果想邀請好友加入到群聊,附近微信群快速添加,微信怎麼查找我想要的微信群加入?
  • 聊一聊漢靈帝所置「西園八校尉」中的八個校尉
    西園八校尉"顧名思義,有八個校尉組成,像袁紹、曹操這些三國時期的重要人都,曾經都是"西園八校尉"的一員。那麼這八個人都是誰呢?西園軍有哪些戰績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西園八校尉"的組成"西園八校尉"到底是由哪八個校尉組成,不同的史料有一些爭議。
  • 聊一聊國際國內知名的西服品牌!
    昨天說完面料,R先生今天要和大家來聊一聊西服的成衣品牌了,其實很多歐洲老牌的頂級小眾品牌很多國內的朋友都不是很熟悉,後面我們會專門給大家推送一偏歐洲頂級小眾的西服品牌
  • 胖子聊減肥,瘦子聊塑身 李淼專欄
    平時,我的微信運動裡面第一名一般動兩萬多步,偶爾三萬多步。簡單地心算一下:一公裡一千五百步,四十公裡六萬步,到了這個層次不是跑馬拉松還是啥?打開朋友圈,有人展示感嘆:「走了一萬步只能排兩百名!」可見他的朋友圈好多人跑了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