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說法,在澳大利亞到處都是中國製造,澳洲商場中,大到家具家電,小到牙籤螺絲,幾乎很難找到不是中國製造的東西, 可能連澳洲的國旗,大部分是產自中國,一些人甚至以為澳洲人民生活離不開中國。
那麼,澳洲採購商為什麼那麼喜歡購買「中國製造」呢?
只從中國採購:「只要你願意付高價就能得到好產品」澳大利亞一家B2B公司Quality Guestsupplies的主管Gary Halpin稱,他們的公司只從中國採購產品。該公司的主要客戶是澳大利亞的酒店,他們向酒店提供賓客用品。一般來說,他們與酒店的合作方式都是直接籤1-2年的供應合同。
他稱,他本可以去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因為這些國家的價格會更低,但是他沒有時間、精力去不了這麼多國家,而中國製造的產品範圍很廣,所以他選擇了中國,這也是最方便的選擇。
「再說了,如果我去這麼多國家找供應商,我老婆可能會不太高興。」Gary笑稱。
Gary 說:「外國人對中國產品有一種誤解,那就是中國生產的東西都是便宜的。但我意識到的是,你可以從中國得到質量非常高的產品,只要你願意為之付出足夠高的價錢。你只要告訴生產商你想要的是什麼類型、級別的產品,那就能得到哪種質量的產品。只要你付出更高價,你就能得到更好的。」
Gary還提到,澳大利亞人也從美國、歐洲買東西,希望獲得質量更高的產品。
他說:「比如義大利、法國,這些國家的產品製作精良、質量高,當然價格也昂貴。而中國也能夠製造出完全一樣的產品,但是由於人們對中國製造存在的『偏見』,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心理價位也會比較低。人們普遍喜歡價格較低但是質量相對上乘的中國產品。」
Gary說到,澳大利亞中小賣家很喜歡從中國採購,因為歐美國家的價格往往讓他們負擔不起。
酒店喜歡「體積更小」的產品Gary的客戶大部分是酒店,他們向酒店提供賓客用品。Gary稱,現在酒店想要最大程度上地省錢。「客戶最關心的總是價格,他們不想超出預算,因為他們還想回本,所以他們往往喜歡體積更小、也更便宜的產品,比如更小的肥皂。」Gary說道。
(Gary參觀其供應商的展示產品)
「要採購到五顏六色、更大體積、質量更好的產品很容易,但是等到你需要考慮預算時,你又會覺得它們的價格有點太貴了,所以製造商的成本很關鍵,你既需要保持低成本又要保持質量,這點很困難。」 Gary說道。
Gary提到,澳大利亞人購物時更注重品牌,他們會認定一些牌子的產品進行購買,因此提升企業的品牌認知度很重要。
澳大利亞最大的購物日是在聖誕節過後
Gary說,澳大利亞最大的購物日不是在聖誕節前或聖誕節當天,而是在人們所稱的節禮日(Boxing Day),也就是每年的12月26日——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據悉,這是個在大英國協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聖誕節禮物。
節禮日普遍被認為是購物日,因為在聖誕節過後的第一天,一般商家都會推出減價活動,這已經違背了節禮日的最初意義。
Gary表示,聖誕節之前包括當天,由於人們都會買禮物送人,所以所有商家都會藉此「哄抬物價」,而等到聖誕之後的第二天,所有產品都會開始大幅度打折,所以人們會在聖誕過後購買更多的東西。
電商在澳洲能否取代實體零售的地位?
Gary稱,在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電商平臺是eBay,另一個人們經常使用的交易平臺是gumtree(一個分類信息網站)。
「澳大利亞人喜歡網購,但也喜歡去實體店親自體驗,喜歡透過櫥窗瀏覽商品。」
Gary表示,實體店有實體店的優勢,去大型購物商場不僅可以購物、買生活用品,還可以喝咖啡、吃飯等等娛樂活動,但有些購物商場的人流量的確受到電商影響,沒有以前熱鬧了。
「現在可能人們都不會認為電商會取代實體零售的地位,但沒人知道10-15年之後會發生什麼。」Gary表示,實體零售已經有點過時了,而電商正在變得越來越「全能」。 如果零售商不跟上趨勢,最終會被淘汰。
(文/雨果網 康傑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