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就一直覺得女人天生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把女人歸為身份低下的那一類,甚至閨房女子從小接受的教導就是以男人為主,為討好男人為生。
現如今雖然男女平等,女性的角色也開始多樣化,不再是妻子、媽媽這個單一身份,但還是有很多女性活在傳統觀念中,凡事還是首先以丈夫、孩子為主,活得越來越沒有自我。
你生命圈的核心是誰?
一位寶媽描述自己的經歷,她說從孩子出生就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為了孩子更是放棄了工作。
後來孩子上幼兒園,她才又重新步入社會,但不管是年齡還是經驗、能力仿佛都與社會脫節,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卻還要加班,每天加完班回來要給家人做飯,還要輔導孩子學習,哄孩子睡覺,好不容易能睡覺了馬上又要早起。
她說雖然很勞累,但是孩子一天天長大卻是很欣慰。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各種叛逆,一句話說重了就要跟你懟,她說這樣下去自己看自己都像一個瘋子,她不知道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情況越來越糟糕?
正在愁眉苦臉之際,朋友帶她去了親子教育培訓班,老師上來就畫了一個同心圓,並且解釋圓的中心是「我」,靠近中心那一圈是家庭,家庭外一圈是工作,最外圈是社會。
然而她自己畫得同心圓,圓的中心是孩子,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自己。
這時候老師對著她說:「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把自己當回事。」
她想了想覺得確實有道理,每個人生命圈的核心都應該是自己,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影響圈外的人和事。
印度一位哲學家奧修曾說過:「愛是一種品質,是每個人內心寧靜的自然地流淌。」
為什麼河流會幹枯?因為人們只會向河流不停地取水,卻沒有想到要引進水流;為什麼人們會想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因為他有東西,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怎麼去分享給別人?
愛孩子的同時,請先學會愛自己
小文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除了接孩子上下學就是在家打掃衛生、做飯,閒下來的時候追追劇、感嘆下愛豆,由於生產後沒有刻意減肥,也不用去工作,所以對自己的形象也從來沒打理過,這就造成了自己越來越胖。
這天孩子放學回來,進門看到爸爸在,立馬就跟爸爸說下午要開家長會,爸爸說工作忙沒辦法請假,小文聽到後說那自己過去好了。
然後孩子就死活不願意,還跟小文吵了起來,孩子說:「我就跟老師說你們兩個都沒時間就好了,我不想讓你過去!」
小文反駁說:「你這不是撒謊嗎?反正我在家,為什麼不能去?老師批評你了怎麼辦?」
結果,孩子氣的把自己一直藏在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就是不想讓你去,同學們看到你經常嘲笑我有這麼個媽媽,人家粒粒的媽媽可漂亮了,還經常讓粒粒帶好吃的給我們,而且人家媽媽還會說英語。」
小文聽完覺得很尷尬,原本以為自己一心為孩子、一心為這個家,孩子和丈夫會很感激自己的付出,結果卻被嫌棄。
她說要不是孩子氣的把心裡話說出來,自己還真的要一直這樣下去。
後來小文就每天早起跑步,送走孩子做完家務後開始健身,每天也把自己收拾地簡單利索,她覺得整個人心情都變好了。
接著又給自己報了瑜伽班和輔導班,她覺得孩子既然英語成績不好,這麼在意英語,那她也得學好英語,萬一一家人出國旅遊再被孩子、老公嫌棄了怎麼辦?
孩子就是你的鏡子,他能觀察到你的一切言行舉止,如果你自己優秀了,那麼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成為自己的榜樣,讓周邊人都喜歡自己的父母。
所以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先愛自己,把自己當回事。
學會愛自己,才會有人愛你
很多女人本身並不差,但是自從結婚後有了孩子,就一心在孩子和丈夫身上打轉,把家庭看得比自己還重。
甚至有些女人為孩子和丈夫付出了一切,最後卻慘遭拋棄。
小文的孩子雖然不應該和媽媽這樣講話,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沒有人可以不看表面而去直接欣賞你的內在,如果連孩子都開始嫌棄你的時候,那你就已經很糟糕了。
有些人說:一旦結婚有了家庭,自己變成黃臉婆了,愛情總會變成親情,甚至最後連親情都沒有了。
他們把這句話當成撕渣男的語錄,還有那些婚後出軌小三的渣男,雖然有些男的確實渣,但還有部分男的,他其實很愛這個家庭。
記者採訪一些婚後出軌的男人,其中一個人是這樣說的:工作疲憊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本想著妻子能夠體貼點,結果卻看到一個頭髮不洗、臉不洗,亂糟糟身材發福的女人指著自己鼻子,不停地懷疑自己回來這麼晚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
看到孩子撲過來,滿心歡喜地要抱一下,妻子卻對著孩子破口大罵,每天回到家裡都是吵吵鬧鬧、雞飛狗跳,以前那個溫柔善良的妻子和現在自己看到的女人是同一個嗎?
婚姻出問題,雙方都有責任,男的問題確實大,但不得不說個人形象也是很重要的,這樣的妻子別說男人了,就連孩子都是嫌棄的。
孩子會跟同學互相攀比自己的媽媽,男人之間也會互相攀比自己的妻子。
如果把自己的外在收拾妥當,然後充實自己的內在,凡事不委屈自己,那麼整個人的氣質就會不一樣。
如果自己優秀了,還會擔心丈夫在外面找小三、孩子各種嫌棄自己嗎?如果自己優秀了,就算離婚了也有自己的底氣,所以要先學會愛自己,才會有人來愛你。
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對於一些女人來說,一旦結婚有了家庭,就會自然而然以家庭為主,當工作與家庭衝突時就會選擇放棄工作。
本以為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丈夫和公婆還有孩子會稱讚自己,結果到頭來一場空,言語上的稱讚其實沒什麼用處。
而把婚姻家庭太過當回事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問題,你就失去了全部。
先愛自己,再去愛孩子,再去愛家庭,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先豐富自己把自己變得優秀,再去影響孩子和家庭,自己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呢,又怎麼要求孩子長成參天大樹?
比如有的媽媽,每天一回到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是和好友每天吃吃喝喝,卻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看電視,要求孩子要好好學習;看見丈夫時也是各種挑剔,責怪丈夫不體貼、沒本事等等。
沒有人是完美的,優秀的人也都是每天不停學習完善自己,敢於挑戰自己的,所以你的不完美並不是缺點,放棄自我才是最可怕的,不要得到孩子和家人否定後,就對自己失去信心,或者焦慮不安,要試著找到真實的自己,然後去接納自己,這樣才會變得更好。
愛孩子、愛家人,先從愛自己開始,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這才是自己和家人都幸福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