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相愛,就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先學會愛自己是孩子的首要功課

2021-01-19 梟帆德國育兒

知乎有個高關注問題:「有安全感的人是什麼樣子」?

高贊回答是:「不在乎有的,不惦記沒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強扭的。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萬一什麼都不是了也無所謂。對得到適可而止,對失去心無畏懼。」

這不就是我們一直說的「君子坦蕩蕩麼」?是的,心下無戚戚就對了!

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來自於一個地方,那就是你的內心。而孩子的真正安全感最初則只能來自於父母(親密撫養人)

帶著娃帶著狗,走在慕尼黑大街上

一,爸媽相愛,不管對自己對孩子,都是最強大的能量

1,爸媽相愛,是孩子最有底氣的安全感

爸媽相愛,無論當時環境怎樣,無論物質條件多麼貧瘠,都不影響爸媽相愛!

記得大俠小時候,爸爸一人在城裡上班,下班後要騎車一個小時才能到家。小時候不記得挨餓,記得最多的就是小時候和弟弟一起挨揍,我和弟弟一直相依為命,老媽總是氣勢洶洶的樣子,兩個小人嚇得爬到樹上不敢下來,一直要等到天黑爸爸下班回家,我們姐倆才有救兵!有幾次我們倆坐在樹杈上都睡著了。

腦補一下,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先從樹上接兩個孩子回家,太值得畫一幅畫了簡直!

但是這樣的孩子並不缺乏安全感,相反,和媽媽玩各種鬥智鬥勇,和小夥伴們頑皮淘氣偷雞摸狗,每次爸爸總是會買給我們最新潮的自動鉛筆,爺爺家有個小賣部,我們總是有用不完的筆和本子,還一直有「花完再要」的零花錢。

後來大俠自己養孩子,我們家的兩個娃,和很多孩子相比,他們也成長得健康活潑,開朗自信,啥啥都不落後,哥哥和妹妹分別是對方最好的朋友,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優異,課外活動有自己的多年愛好,獨立自主,一路竄到青春期,即便在德國,也一直都榮列在被表揚的「別人家孩子」隊伍裡。

為孩子們定製他們最愛的藍莓麥片

2,爸媽相愛,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榜樣,先讓孩子學會愛自己。

看到爸媽相愛,孩子最先學會的就是愛自己!所謂的愛自己,就是知道自己很重要,懂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例如該學習時就能學好,該給爸媽提要求時,絕對不委屈不內疚也不會覺得自己不配!

記得小時候爸爸買了一個大大的收音機,傍晚經常來一群小夥伴一起收聽兒童節目,本來晚飯時是媽媽最愛聽的《楊家將》評書時間,媽媽就對爸爸說:「孩子們中午沒空聽,那我就中午聽重播,讓孩子們晚上聽他們的小喇叭節目!

現在大家人手一個手機,晚飯時,大家自覺都把手機放在樓上,老公會說:「都來和奶奶視頻聊一會兒」。 然後我們就一面吃飯一面聊聊各自的一天。

爸媽相愛,爸媽愛孩子,就是一家人好好的吃很多次飯,不是麼!

3,爸媽相愛,讓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是大愛,就是去愛他人,愛世界!

隨著年齡漸長,知道爸爸每天工作那麼拼命,是因為他是廠長,他要給大家發工資,他要幫助更多的人!

隨著我們大學畢業,隨著我們成家立業,大俠和弟弟也都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我們也自覺得像爸爸一樣,力所能及的幫更多的人,也努力的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儘自己最大的能量,就像我的爸媽一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先把自己活好,就有力量去愛他人,愛世界!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自私或者養了個白眼狼,其實這是因為孩子自己缺少愛,就像你如果只有一個愛吃的蘋果,讓你分享你肯定不願意,但是如果你有一筐蘋果,100個蘋果,讓你分給人家一個蘋果,你就會很大方!

愛他人,愛世界,先要自己有足夠的愛,分享也好,奉獻也好,包括慷慨也好,前提都是你自己要有,要富足,當自己很缺乏,很匱乏時,當然會自私,當然不捨得分享!

森林裡奔跑,8歲兒子陷在泥坑後

二:孩子的安全感是什麼?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範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說大可能會牽扯到很多方面的細節或感覺,說小,簡單三點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只要在情感/身體/社會關係三個方面有安全感,那麼這個孩子就肯定是個健康孩子!

一、情感的安全感:

(敢說話,敢表達,敢溝通,敢說不,敢提要求)

當孩子知道爸媽相愛,尤其知道爸媽愛自己時,他的情感上就是安全的,他就1,敢說話

2,敢表達

3,敢溝通

4,敢說不

5,敢提要求

孩子敢,因為孩子有底氣!是爸媽給他的安全感,也是爸媽的愛給他的底氣!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孩子什麼時候變得不敢說話了?一定是爸媽吵架了,或者爸媽大聲呵斥孩子後!

所以說如果爸媽不相愛,但是為了孩子有個名存實亡的家,即便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也沒有任何裨益,所以說,「單親家庭」並不僅僅只是爸媽離婚後才是,很多不離婚的父母也一樣給孩子的是單親家庭!

例如引導孩子「敢說話」,亦即孩子有身份的安全感,就是他知道他說話不會引發戰爭,不會引發呵斥和打罵,不會引發嘲笑和攻擊,也不會因為說錯話而被懲罰不準玩手機!

敢表達,敢溝通,敢說不,敢提要求,和敢說話一樣,這都是孩子有強大的安全感的表現,如果遇到事情孩子都能做到毫無顧慮的和爸媽求助,和爸媽商量,和爸媽一起解決問題,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心理不健全的孩子,就不會有那麼多一言不合就縱身一躍的孩子,就不會有那麼多被霸凌而不敢發聲的孩子,也不會有那麼多讓父母頭疼欲裂讓父母暴躁抓狂的孩子!

迪哥今年15歲,他和媽媽一樣曾經脾氣火爆,但是他比媽媽多了100分幽默,所以他經常開媽媽的玩笑,即便和媽媽吵架時,他也會用幽默來懟媽媽。

記得有一次他10歲生日前,媽媽和他因為時間安排問題大吵一架,最後娘倆抱頭痛哭,迪哥一面擦鼻涕一面說:「媽媽原來你也會哭啊,我一直以為你是聖鬥士根本沒有眼淚這個設置」,一句話我們娘倆又破涕為笑了!

愛孩子,就是好好和他們一起吃很多次飯

二、身體的安全感:

(敢行動,敢保護自己,敢行使自己的權利,敢對抗不公待遇)

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不僅敢說話敢表達,有身體的安全感他還敢行動。

例如一個健康自信的孩子,他在遊樂場懂得排隊,懂得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還懂得帶領一群小孩捉謎藏。也就是說,他敢想敢做,敢幹敢行動。

敢保護自己亦即他不會對別人的欺負聽之任之或逆來順受,相反,他敢發聲,敢對抗,懂得保護自己,這樣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長。

敢行使自己的權利,敢對抗不公待遇,這一定要從小就要植入孩子的內心,孩子進了幼兒園,小學,他就要學會獨立面對生猛的叢林世界,這時他就必須要學會獨立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小時候甜妞一直胖乎乎的,小學時她和閨蜜裡歐妮兩個學霸,但都有點小胖,據說兩個小妞都遇到過小男生喊她們倆「小胖子」。媽媽問她怎麼處理的,甜妞笑的也和大俠差不多:「我和裡歐妮都會去踹他們的,喊一次,踢他們屁股一次」!

媽媽又小心的問:「你有沒有因為自己胖自卑過?」

甜妞看著媽媽像個外星人:「媽媽,我哪有空自卑,我的運動量比他們男生都多多了,你看我現在不是瘦了麼?」(甜妞12歲時通過運動和控制飲食減重8公交,現在已經成功躋身苗條行列了)

一家人一起到餐廳吃早餐

三、社會關係的安全感:

(獨立個體,人和人平等,有愛和被愛的能量,有最信賴的人)

只要前面兩條做到了,這一關是自然而然提升的!

在德國養兒育女15年,除了自己養孩子的摸爬滾打,大俠還留心關注過周圍的很多孩子,發現德國父母對於「把孩子當作一個單獨個體」這件事,做得的確很好!

孩子從一出生就培養他是個單獨個體的意識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爸媽就會準備好他自己的房間,他自己的床,他自己的童車,他自己的衣服細軟,除了公用的客廳和爸媽,他自己的東西他都有權利自己選擇,決定,處理!

舉個最簡單例子,兩歲或三歲,孩子要過生日了,爸媽就會問孩子生日主題是選星球大戰還是小馬保利,如果你家男生要過獨角獸主題的生日,爸媽也不能勸阻嘲笑或者呵斥,而是要全情做到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做主,自己承擔!

甜妞有個很好的同學,她們都叫他fafa, 他的父親是雷根斯堡市足球隊的教練,弟弟現在也是隊員之一。但是fafa從小隻玩女生喜歡的小馬和獨角獸,而且7歲生日爬梯邀請的小夥伴全是女生!

我這個好事加八卦的媽也小心問過,他的媽媽笑得一臉燦爛:我家兒子就是像個女孩子,我們也引導過他,但是他堅持己見,我們也不能強迫他,再說我們都覺得也沒啥,反正他自己選擇,自己做主!

記得我們家也討論過,如果迪哥有一天有些特別癖好啥的,我老公的態度也是:「不管他將來是啥成為啥,都是我們100分愛的兒子,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餐廳,孩子們會學到很多

三,關於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1,爸媽相愛,爸媽愛自己,把自己活好,自然有力氣去愛孩子!

2,孩子感受到情感,身體,人際關係關係的安全,也就是能得到健康的安全感

3,最後再囉嗦一句就是讓孩子得到「無條件的愛」!#愛是個動詞#

超簡單「無條件的愛」

對孩子無條件,也就是孩子很乖,很懂禮貌,很為爸媽長臉時你要愛他,他調皮搗蛋,把你氣得七竅生煙,你恨不得胖揍他一頓時,你都一樣要愛他!對自己無條件,自己心情好時,自己諸事順遂時,自己看著孩子愛不夠時,我們要愛他!自己很累時,很煩時,恨不得和這個世界打一架時,我們也要愛孩子。對愛無條件,無論花多少錢,多少時間,或者花你多少力氣,只要你想用它愛孩子,那麼就要做到不計成本,不計得失,不計前嫌,還有不計後果的去愛孩子!

PS: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爸媽不用焦慮,慢一點,晚一點,或者差一點,都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只要我們秉著真心愛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的原則,假以時日,相信我們都將擁有健康陽光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杜江霍思燕的愛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相愛,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在有愛的家庭,嗯哼變得懂事又自信。周國平說過:一個家庭和睦,父母相愛,孩子能在有愛和快樂的氛圍中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心理健康,情商良好。2、孩子的舉動,都能折射出父母的樣子。我覺得,看了父母的恩愛日常,能夠明白愛的定義,也能學會去和去愛,如何去表達愛。前不久看到一個很暖心的新聞:媽媽在產房生二胎,大寶趴在門口守護著媽媽,寸步不離。在新生兒被抱出來後,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只有大寶一個人在產房外呼喊,等待媽媽出來。事後,媽媽說:「當自己一個人躺在冰冷的病床上,聽見兒子在門外的呼喊,心裡一直暖暖的。」
  • 孩子的安全感怎麼培養
    除此以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脾氣容易暴躁,內心像是沒有寄託和可依靠的東西,他們往往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更多的時候會通過暴力解決問題,比如哭鬧、打滾等。有部分孩子儘管關了口腔敏感期,依舊錶現出愛吃手的行為。缺乏安全感導致這些孩子需要尋求外部的物品來轉移注意力。
  • 關注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以及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安全感而出現不一樣的行為,特別粘人,總纏在父母身邊。可是爸媽卻沒有理解孩子的情緒,往往認為是孩子的壞習慣,從而採用不恰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倘若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愛孩子的同時,請先學會愛自己
    因為人們只會向河流不停地取水,卻沒有想到要引進水流;為什麼人們會想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因為他有東西,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怎麼去分享給別人?愛孩子的同時,請先學會愛自己小文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除了接孩子上下學就是在家打掃衛生、做飯,閒下來的時候追追劇、感嘆下愛豆,由於生產後沒有刻意減肥,也不用去工作,所以對自己的形象也從來沒打理過,這就造成了自己越來越胖。
  • 應該強迫孩子學會分享嗎?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自我效能感也比較低,他/她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質疑寶爸媽對自己的愛。越來越多寶爸媽重視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摔倒了大哭,扶起來安撫;寶寶分離焦慮,不能悄悄離開……但很多寶爸媽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為最傷害孩子。01有一次周末,我帶女兒到小區樓下玩,同時帶了幾件玩具給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麼?就是你
    你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前幾天剛買的樂高或者是價格不菲的芭比娃娃。但其實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父母。沒錯,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父母比任何玩具都更能讓孩子著迷和喜歡。情感引導式教育《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就提出了一個有效的方法:情感引導式教育。與傳統教育方法相比,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滿關愛,也更符合邏輯和人性。
  • 孩子膽小怕事缺安全感,爸媽怎麼做孩子才好?3個小細節你得懂
    是啊,這大概說的就是安心這個詞吧,人在什麼時候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心呢?就連大人也不一定能做到吧,更何況是孩子呢?換個角度想想,若父母在孩子 的成長過程中,給足了孩子想要的安全感,孩子長大後是不是真的就能做到了安心甚至是心安呢?讓我們來深究安全感這個詞,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對人類有著多大的作用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種信念,一種相信,只要你信任這個世界,包括信任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母嬰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 男人愛他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愛他的妻子,幸福就是如此簡單
    「父母牌」「哪個時刻你覺得自己特別孤獨?」「被父母秀一臉的時候」。 你吃或者不吃,狗糧就在那裡 吃完晚飯,我爸對我說:你不出去就把碗洗了,我跟你媽下樓散散步。爸媽結婚二十年,我媽從來沒有自己剪過指甲前兩天看我媽腳指甲長了,問她咋還不剪呢?我媽風輕雲淡地來一句:你爸最近忙,沒空給我剪。我拿你當爸,你拿我當空氣?
  • 孩子愛撒嬌?心理專家認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孩子撒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心理學家曾經對200多個家庭進行過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孩子愛撒嬌的重大動機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孩子感受到的愛並不充足,他還需要更多來自於父母的關愛。不過父母的愛和孩子需要的愛並不是同一個意義,有些愛撒嬌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是經常在一起的,父母覺得已經給了孩子很多的關心了,但是孩子卻還是很愛撒嬌,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他們通過撒嬌,來尋求父母的關注,以求得到更多的安全感。比如孩子自己犯錯了,撒嬌讓媽媽抱一抱自己,如果媽媽答應了,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還是被愛的,對安全感的需要導致孩子需要向媽媽或者爸爸撒嬌來確定自己是被愛的。
  • 音頻講座 | 家庭教育專家馮伊娜老師:怎樣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由精銳學霸幫提供 怎樣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而建立了良好內在安全感的孩子,則會與自己、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應對挫折的能力也更強。 不是世界安全了,我們才能有安全感,而是我們先有了內在的安全感,再紛亂的世界,在我們的心中也有一處安寧所在。 2.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 養多冠語錄|愛孩子,先從學會愛自己開始
    誰放棄孩子都能過上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是放棄責任換來的自由,但媽媽卻沒有撤退可言,寧願放棄自由也不捨得放下拿命換來的孩子。而且媽媽是沒有假期的,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我很愛我的孩子,但我也愛自己,不想因為母親這個身份失去自己原有的生活。得空的時候,我也會逛街、看電影,珍惜和朋友難得一聚的時間,偶爾一次的放縱又有什麼大不了呢?但是誰說媽媽不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呢?我們從前也只是個少女,被疼愛,被人呵護。
  • 如何分齡補足孩子的安全感?
    新手媽媽首先需要學會的就是去觀察孩子,判斷孩子的需求,跟隨母性,積累自己的經驗。在孩子大哭時,學會去分辨孩子是餓了,渴了還是困了、拉了?給孩子洗澡、換尿布時,孩子喜歡如何被對待?根據孩子的情緒,來識別周遭的環境,孩子是否適應與喜歡。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與孩子同步互動。
  • 培養孩子安全感,應滿足孩子的「戀懷」,培養安全型依戀是目標
    朋友最近很煩惱,今年本來已經準備和孩子分床睡,結果這幾天孩子日夜哭鬧,每天半夜醒來敲父母的門,就是不肯走。家長被逼無奈買了許多玩偶,讓孩子抱著睡覺才有點成效。而且他家小孩不管做什麼都不能離不開父母,只有看到爸爸媽媽出現在自己視線範圍內才能安心,連工作日去上班的時候,孩子都要無理取鬧的折磨上半天才肯罷休。
  • 別把孩子丟給手機養!心理師:要這樣做孩子才會更愛爸媽
    這幾年,手機、平板幾乎成為了爸媽最好的保母幫手,無論何時何地,孩子哭鬧起來,只要拿出手機、平板,就彷彿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讓孩子專注於那塊小小的板子
  • 安全感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講,安全感就是讓他擁有自信滿滿的笑容
    小寶從小就是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正因為如此,他才願意主動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闖一闖,做個勇敢的孩子!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要從寶寶出生那一天就開始了哦!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是,當寶寶要抱抱的時候,媽媽就立即滿足他,給他大大的擁抱和熱情的笑容;當寶寶在自己玩耍的時候,媽媽也不要去打擾他。以孩子的意願為主,讓他知道你就在他需要的地方靜靜的陪伴著。
  •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找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身上最常見的特點,就是好發脾氣、愛打人、容易憤怒、情緒上把控不住。在節目中,媽媽採訪中所展現出來的情況,比如:家中就這一個男孩很受寵;孩子小時候跟自己不親近;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等,都讓人感受到媽媽的安全性不足,導致她的行為也傳達給了孩子,孩子行為的背後,比如攻擊性很強、愛打人、外表看似霸道的娃,內心卻很脆弱,這何嘗不是孩子內心安全感不足的體現。
  • 孩子沒有安全感有多苦?《泡沫之夏》說盡了難堪,安全感是剛需
    所以,有很多的人覺得夏沫這個角色很多的時候是冷血無情,但是實際上,在夏沫與歐辰進行談戀愛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夏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是因為自己的不安全感,無論哪一次與歐辰吵架,不管對錯,不管是否是自己的責任,夏沫都會自己先開始認錯低頭。因為夏沫的安全感就是歐辰,為了擁有安全感,夏沫什麼都願意先低頭。
  • 「你爸媽不要你了!」管不住嘴的人,請你遠離我的孩子!
    「你爸媽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媽撿來的」、「你爸爸媽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看到這些話你們是不是也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部分大人動不動對小孩子說的一些話,本以為都2020年,不會再聽到,沒想到還是我太天真了。
  • 心理學家:孩子睡覺姿勢或暗藏「玄機」,有種姿勢表明缺乏安全感
    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等稍微長大一點,就變得愛粘著媽媽,媽媽一離開視線就哇哇哭個不停。有時,媽媽去上廁所,孩子還會爬到廁所門口,只為看媽媽一眼。看到孩子這樣「死心塌地」地對媽媽,不免有些感動。但從孩子自身的成長來看,這也反映了孩子內心對於安全感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