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器春秋藏

2020-12-21 楊奉昭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每到一個地方的博物館,總會去慢慢欣賞,靜靜品讀,看著釉色和器形,或俊逸風雅, 或玉潤奢華的、或簡約清婉,或奔放大氣,一眼千年,驚豔天下,真可謂:「釉色乾坤繪,華器春秋藏「。

中國更是因為瓷器之故,讓世界各國家喻戶曉。所以,中國在世界人的眼中就是那個充滿東方神韻美的「CHINA」。

中國最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史籍記載稱:「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已經有近兩千多年歷史。每一朝的瓷器,都在記錄那個時代文化與歷史發展的高峰,都在我們眼前綻放一個盛世的萬丈光芒。

我一直覺得瓷器富含著諸多的文化意義,這其中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文情懷、匠心精神集於一身大成之作,並匯聚美學書法,甚至帶有禪意的絕世臻品。

正如《青花瓷》中所唱到: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無論歌中所提到的青花瓷,抑或汝、官、哥、定、鈞等五大名窯的瓷器,都在生生不息的窯火中,誕生出一部部流傳春秋萬載的不朽絕品,綿延傳承,自有況味。

所謂:「瓷器之成,窯火是賴」,瓷器好不好,就靠一把火。正如明代宋應星曾在《天工開物》中所言:「共計一坯工力 ,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 這些精美瓷器流傳千年的背後,呈現的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化的堅守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更有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

對於每個歷史時期,瓷器有著寓意美好之吉物,它代表一朝盛世的繁榮,可謂:瓶中風雲事 歷朝盛世知。

如今,對於現代人來說,瓷器不光富有傳統內涵的文化魅力,更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和市場價值,在過去的歲月如此,在當代的盛世裡依然會熠熠生輝。

中國人向來崇尚自然和諧,天人合一,並具有詩情雅意的浪漫情懷,心裡升騰的是,求真求美、希冀好運、祈福平安、盼望團圓的美好願望,而這些資器便能夠富含這些萬千意象,承載如此深厚底蘊的文化之物。

瓷器之成,是靈感與巧思碰撞,是妙筆與匠藝邂逅,將書法與畫作與瓷器相結合便蘊意出這世間最為巧妙的靈思,呈現出玉潤、風雅、貴氣、炫彩等不同曼妙身姿,令人產生賞心悅目的觀感。

對於懂瓷器的人來說,必能傳世於把玩中得藏珍之樂,於裝飾中令居室生輝;。饋贈他人以美好寓意,收藏予已得價值厚重。

對於一個不是特別懂瓷器的我來說,卻是在讀一部中華美學與歷史的典藉,賞之有舒心悅目之感,觀之得歷史風雲之事。

猶如:靜賞一段歲月美好,卷讀一部歷史恢宏.。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品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
  • 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創燒出粉青、梅子青兩種釉色,代表著我國青釉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粉青釉工藝粉青釉以鐵為呈色劑並含有少量的錳、鈦,在生胎上掛石灰鹼釉經過1180℃—1230℃的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
  • 「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釉色濃翠瑩潤,如青梅色澤,故而得名。梅子青釉與粉青釉同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色調可同翡翠媲美。含鐵量、燒成溫度和玻璃化程度比粉青釉高。 淡黃釉瓷器創燒於雍正時期,其著色劑為氧化銻,由於其釉色比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傳統澆黃釉淺淡,故名"淡黃釉"。
  • 如何識別瓷器釉色,看這篇就夠了
    瓷器的釉彩開始比較單一,隨著瓷業的發展與科技進步,由開始的一種釉彩的素瓷發展到多種釉彩的彩瓷,詳細區分名稱很多。青釉是中國瓷器最早、也是體系最為龐大的顏色釉,有20多種派生的青釉顏色。青釉並不是單純的青色,多為青中泛黃、泛灰或者泛綠。青釉始見於商代中期,此後歷代都有燒造。
  • 中華瑰寶丨青花瓷:國風之美
    瓷器是中華國寶,世界珍品,而瓷器中的青花瓷可謂寶中之寶。那麼,什麼是青花瓷呢?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故事將軍瓶西蜀文化體驗館珍品之一,瓷器直口、短碩、豐肩、垂直長腹、淺圈足,寶珠頂蓋形似將軍盔帽而得名。它體型周正規矩,畫工飄逸,層次分明,青花發色淡雅,紋飾精細,瓷質瑩潔剔透,釉色完備,胎胚堅白細潤,胎體勻稱輕薄,亮青釉面,時有類似明宣德青花的橘皮皺紋之美。
  • 中漢拍賣:秋季專拍中那些大雅之風,明代青花瓷器的瑰麗之態!
    這場遠早於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發現為萬物復甦的明代帶來了各方面的變化,政治的開放、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融,同時帶來了一種影響到後世中國、乃至世界審美的神秘染料——蘇麻離青。這種低錳高鐵類的鈷料與中國傳統的瓷器達成了完美的結合,其呈色濃重青翠,且色性安定,落於精淘細制的高嶺土瓷胎上,呈現出無法複製的瑰麗之態,在明以前只是鳳毛麟角的青花瓷器,因為永樂帝朱棣授意下的數次遠航,得到了極大的改進與豐富的創新,逐漸推廣並成為中國瓷器中的著名品類,乃至為全世界所嘆服與喜愛。
  • 發現中國古陶瓷之美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從古陶瓷的歷史、造型、裝飾、胎體、釉彩、燒造上尋找美的元素,探尋古陶瓷歷史對於器物審美觀念的影響,發現古陶瓷線條構圖之美、紋飾圖案之美、色彩變幻之美、工藝技法之美,進而判別古陶瓷器物的雅俗美醜。了解了欣賞一件古代陶瓷器物的基本步驟後,我們又如何一步一步去辨別它們的雅俗美醜,如何來完成古陶瓷的藝術審美呢?
  • 一起欣賞中國單色釉瓷器的美,千百年都不會有審美疲勞的經典之色
    在唐代以前,中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不過從藝術角度來說,這一大段時間瓷器的造型、色彩較為拙樸實用,多和現代人的審美觀有距離,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單色釉瓷器出在宋元明清時期。清乾隆霽藍釉鸚鵡耳扁瓶雍正、乾隆年間,製作了一批覆古瓷器,兩位皇帝對古器物的鐘愛與鑑賞,引發靈感創造擬古形飾之瓷器。此件霽藍釉扁壺依循漢代古青銅器及陶器風格,典雅簡樸,即屬這批作品之一。
  • 獨特瓷器工藝造型,中國釉宮廷御製藝術精品
    此壺釉色斑斕奪目,紫紅斑相交輝映,晶瑩光潤,為窯變釉中之上品。雍正朝窯變釉瓶多為精緻小品,此壺器形碩大規正,為同類器中僅見的大型重器。唯一較為接近的例子為清宮舊藏一件仿鈞釉瓶(高24公分),同樣飾三周弦紋,該例釉色以紅藍斑為主,釉面略帶暗啞,見1999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圖版177號。
  • 紫砂壺裝飾——泥繪之美!
    泥繪顧名思義即是『將泥在紫砂壺等器物上進行繪畫』,其是將紫砂泥調成漿狀,用毛筆在有一定溼度的壺坯上繪製詩文短句、花鳥山水等,素淨精緻,耐讀耐看,文氣十足。泥繪又分為『本色泥繪』與『異色泥繪』,其流行於清初17世紀晚期,要求作者須具有書法繪畫、貼塑的藝術功底,才能取得良好的藝術效果紫砂藝人僅善制壺,但缺乏繪畫技能,泥繪裝飾須請書 畫家擬稿,勾畫填繪。
  • 來「宸賞」,看看皇家用的瓷器
    尋找不同維度的中國美中國美是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因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真正的中國美不單只是外在美,更是在驀然回首中,那歷史的厚重感,只有去感悟和思考,才能「喚醒」和「照亮」。如今,隨著我們的民族的崛起,世界開始看到中國美和中國文化巨大的生命力。
  • 磁州窯之美
    磁州窯,宋元時期中國北方代表性民間窯場,窯址位於河北省磁縣,古稱磁州,以地名命名。該窯出產白瓷、黑瓷以及白地釉下彩繪瓷。白瓷比定窯瓷器裝飾多樣,運用劃花、剔花、綠斑、褐斑、珍珠地劃花等工藝。器形以盤、碗、罐、瓶為主,還有瓷枕和玩具;胎質有兩種:一種質較堅細呈灰白色,一種質粗松呈紅褐色;釉色白中微帶黃,上有黑、褐花紋,裡面多數不掛釉;繪製花紋的方法有繪花、繪劃花、剔花和珍珠地劃花等,花紋複雜
  • 不一樣的「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茶葉末彩瓷釉色彩瓷又分為釉下彩與釉上彩兩大類,在坯胎上畫好花紋圖案後再施釉入窯燒制的叫釉下彩。在坯胎上施釉後入窯燒制好的瓷器上加以彩繪,又以爐火烘燒而成的叫釉上彩。就是在同一器物上用黃、綠、白或黃、綠、蘭、褐等基本釉色同時交錯使用,而以黃、綠、白為主的低溫彩釉陶器就是「唐三彩」。青花
  • 日本這家博物館為何獨愛中國之美?
    此外,還有大量中國佛教畫、雕塑、青銅器和瓷器等。:以「寶物」之名聚集中外名品;以專題展聚焦中國文化。以「寶物」之名:脫離智識的譜系京都國立博物館在展示中國藝術時的重要方式之一為:將中國文物與世界文物並列,展示中國文物背後的獨特文化,以及它那奧妙的、或沉靜或壯麗的多姿之美。且此類展覽並無明確的藝術主題,亦不著眼於某一人物、某一時代,或某一現象,更不對文物作詳實的描述、對比、分析。
  • 元青花瓷器什麼紋飾最好看
    它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中國瓷器重釉色、輕彩繪的傳統,將繪畫技法與瓷器裝飾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明、清兩代絢麗多彩的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為元代景德鎮陶瓷的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的「瓷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元青花紋飾的題材。元青花瓷器裝飾圖案密滿,紋飾繁而不亂。它的題材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動物、植物等。
  • 中國藝術品賞析之陶瓷
    這些展廳裡的文物,都包含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藝術靈魂、時代特徵、人文背景等,是璀璨的中國文化裡重要的部分。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該去了解一些傳統工藝並且知道它們一直存在的意義。文化體現在點點滴滴裡,是幾千年來所有國人的智慧結晶,創新的同時不能忘記傳承。篩選、整理了文字,重新選配了合適的圖片,以記之。
  • 中國文物商店藏寶大觀之——揚州文物商店:高古瓷器
    通體施青黃色釉,釉色純正滋潤。器身繪多層青花紋飾。蒜頭上繪蓮瓣,肩部繪一周卷草紋,腹部繪折枝梅花和月牙。青花發色濃重,鐵鏽痕明顯。通體施青白釉,圈足內不施釉。這是目前揚州出土的唯一一對完整的元青花瓷器。
  • 大英博物館之中國瓷器館
    在大英博物館中除了單獨的中國館之外,瓷器館是被另外列出來的一個展區。也許是因為瓷器數量太多了原因吧,整整站了一個大大的展廳。下圖中這個龍壁,是中國館進館時的一個標誌。可見中國館在大英博物館中的重要地位。
  • 瓷器=China?史上最全的中國瓷器知識
    以後,瓷器由中國傳播到其他國家,中國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國」的稱號。1、夏、商、周朝時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虛的遺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種款式,有灰陶、黑陶、紅陶、彩陶、白陶,以及帶釉的硬陶,這些陶器上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關係。青器的成本高只能為貴族享用,廣大民眾的各種生活器皿只能採用陶器。
  • 蓋婭傳說X捨得酒業 | 取中華文化之精粹,將東方之美呈於世界
    蓋婭傳說X捨得酒業亮相蓋婭傳說·熊英2021春夏系列中國國際時裝周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