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手工藝之美:彩色木紋桌&撞色對杯

2021-02-08 設計癖


Schemata Architects 公司來自日本東京,之前設計癖曾報導過的極具個性的超輕質海綿桌便出自他們之手。他們將參加 2016 年米蘭設計周,並攜新作於兩場獨立的展覽上首次亮相。其中一場將在米蘭三年展(Triennale di Milano)期間,參與「亞洲 alamak!設計展」。



本次他們帶來了兩款產品:「彩色神社桌」(coloring_shrine table)、twintsugi 陶瓷杯,它們均帶著對日本的傳統手工藝的探索。



彩色神社桌的靈感來源於日本傳統的神社桌,在帶有紋理的木材上塗以三層不同顏色的塗料。這種傳統的木藝工藝叫做「udukuri」,對塗漆表面進行打磨直到平整,並露出自然的木紋圖案。



twintsugi 陶瓷杯則是對 kintsugi 工藝的探索,利用金、銀、鉑金的漆料對破碎陶瓷進行修補,這種方法能在陶瓷上留下精緻的「風景」。設計師結合現代技術,將兩隻杯子打造出相似的拼接紋理,好像一對雙胞胎。



關於「亞洲 alamak!設計展」:alamak!是東南亞一帶(也包括日本)的常用口頭語,意為「大大的驚喜!」。此展出邀請來自亞洲的 12 位設計師表達對「亞洲設計」的理解,也將作為米蘭三年展的「21 世紀.設計後的設計」(21st century.design after design)的一部分,展出時間為 2016 年 4 月 12 日—9 月 12 日。


圖片來源:Schemata Architects

產品名稱: 「彩色神社桌」& twintsugi 陶瓷杯

設       計: Schemata Architects

狀       態: 原型




相關焦點

  • 《日本手工藝》: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對器物之美的追尋
    生於1889年的柳宗悅,是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宗教哲學家,被譽為日本的「民藝學之父」,日本現代設計理念深受他的影響。他一直倡導手工藝的優秀傳統,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引進西方先進的機械製造,手工藝日漸式微,是他倡導日本民眾精湛的手工技藝不能丟,因為它不僅集實用之美和健全之美於一身,還是一個民族的傳統之根和文化之根,是由一個國家和地區特定的自然和歷史決定的,丟掉了它,就相當於丟掉了自己的根。《日本手工藝》,是他在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等人的陪同下,探訪全國大街小巷民間工藝之後的匠心之作。
  • 日本傳統手工藝——尾張七寶的新舊融合
    因其燒制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也有日本「景泰藍」之稱。16世紀末(即日本慶長年間),日本工藝美術家及其工匠們,在模仿學習製作中國「景泰藍」(琺瑯器)工藝品(明代萬曆年間創製)中,於不經意間竟然製造出屬於具有自己民族風格並被其命名為「七寶燒」的藝術品。尾張則是日本愛知縣的一個古老地名。
  • 傳統手工藝之羽毛扇
    在這些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中,我最喜歡的非羽毛扇莫屬了。如果你散步時在高淳老街的羽毛扇店鋪前經過,也許有機會看到玻璃窗後手工藝人們用嫻熟的手法復原羽毛扇製作的傳統手工藝。相信只要你見過,就會打心底佩服這樣一種匠心。
  • 中國600種對日本235種,閒聊中日傳統手工藝
    今天,我們就聊聊日本的傳統手工藝。一、中日傳統手工藝對比1、日本手工藝總覽在日本的235種傳統手工藝中,織物有38種,印染13種,繩、包之類的其它紡織品5種,陶瓷器31種,漆器某燒2、中國手工藝總覽早在1996年,中國科學院就開啟了中國傳統工藝保護開發項目,整個項目前後歷時20年,最後匯總成一部20冊的《中國傳統工藝全集》。
  • 細工花簪,來自日本的傳統手工藝,製作簡單,美的挪不開眼... ...
    つまみ細工,也就是俗稱的細工花,
  • 【不完美設計】知名設計師+手工藝人=?
    「不完美設計」項目合作計劃與瓜地馬拉、越南和印度等國家的手工藝匠人建立可持續的商業合作關係。
  • 木紋鋁方通廠家的古色古香的裝飾之美
    木紋鋁方通廠家的木紋鋁方通建材產品,經常活躍在各大類型的建築物中,展現著古代社會建築的古色古香的裝飾之美,就這樣久而久之,木紋鋁方通建材產品被現代的人們運用開來,因此也得到了一個極大的曝光率。因為木紋鋁方通廠家,它具有多種類型的木紋色卡進行挑選,不僅有線下的木紋色卡,也有線上的木紋色卡,極大地方便了客戶進行木紋色號的挑選。這種木紋色卡風格種類不僅多,還不會重複,色卡的風格色卡種類有光面的木紋、砂面的木紋、浮雕款的木紋、素色系的木紋、深色系的木紋等,這些木紋色卡的風格種類都能展現古典古代社會建築物的古色古香的韻味,把人一下子拉入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韻味建築當中來。
  • 防疫結合傳統工藝 日本手工藝口罩成為人氣商品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23日電綜合外媒消息,目前,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口罩成了民眾必備商品。因該國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等人都曾配戴當地傳統工藝口罩出席記者會,傳統手工口罩逐漸成為人氣商品。
  • 義大利三大傳統手工藝的堅守 卡羅德「勺子」鋼琴重拾拼貼之美
    當下,很多國家手工藝瀕臨失傳,手工匠人成為「瀕危」職業。而在義大利,傳統手工藝卻保存相對較好,尤其義大利三大傳統手工技藝——馬賽克鑲嵌、拼貼、鐵藝,仍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受到世界名流的追捧。在義大利,馬賽克鑲嵌、拼貼、鐵藝工藝產品必須滿足當地、手工、傳統、原始、生態及沒有太多機械加工等六個要素。目前,這三大手工藝主要涉及建築、家居、首飾、皮具、樂器等多個行業。「Mosaque」(「馬賽克」鑲嵌工藝)一詞於公元前一世紀誕生於羅馬,而其真正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紀的西西里島,在此處發現了史上最早以玻璃與大理石小方塊鑲嵌而成的圖案。
  • 傳統手工藝融入當代家具設計,每一款都美的如此獨特
    點擊播放 GIF 0.3M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家專注於用傳統手工藝製作家具的工作室 —— EWE Studio ,該工作室是由 Manuel Bañó 、 AgeEWE 位於墨西哥,受墨西哥手工藝傳統文化薰陶,EWE 只做限量版精品家具,每個工匠都能將玻璃、木材、金屬等常見的材料,打造成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EWE Studio 的最新系列 Sincretismo 採用墨西哥當地的木材、大理石及石材等材料,使用傳統手工雕刻方法,製造了這些獨特的家具,一起來看一下吧!
  • 義大利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nbsp&nbsp&nbsp&nbsp影像中國&nbsp&nbsp&nbsp&nbsp核心閱讀&nbsp&nbsp&nbsp&nbsp製衣、皮具、鑄鐘、制琴……在義大利各地,人們時常能看到延續上百年的手工藝老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手工藝的存續造成挑戰。
  • 中式庭院都在用的仿古木紋漆~東方經典優雅之美
    中式庭院都在用的仿古木紋漆~東方經典之美以明清江南時期為代表的江南園林藝術,是我國中式庭院的代表作之一。新中式庭院設計建造結合了傳統中式庭院的精髓,又融入現代元素設計,新中式庭院仿古木紋漆裝飾效果圖山川風景,為靈氣,傳統風貌,為墅形。新中式庭院別墅,融傳統中式庭院精髓,將中式建築文化的通達之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 唯美日式和風 源自日本手工藝的精緻腕錶
    世界上的每個民族幾乎都有其引以為豪的手工藝,這些工藝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流傳至今。我們鄰國日本的手工藝以其細緻精巧聞名於世。遠在歐洲的腕錶品牌也看中了這一點,遂將其創新地移植到腕錶之上,呈現出方寸間的日式和風。
  • 木紋金起源於中國唐代,在日本產生,卻在西方國家得到發展
    木紋金茶具全套木紋金起源於中國唐代的堆漆工藝,被日本沿用至金屬工藝領域,作為神秘的皇室工藝流傳至今。它的構思來源於中國,在日本產生,但真正發展卻是在西方國家。17世紀左右,日本鑄劍師Dembei Shoami(1651~1728) 在鍛造刀劍過程中模仿堆朱漆藝,發明了木紋金屬工藝。他將多層金屬結合在一起,經過裁切、扭曲、鍛打之後,使金屬不同層次的顏色展現在同一平面之上。Shoami最初將木紋金用於刀劍的配件上,後來其它工匠利用這種工藝製造刀具以及刀具飾物之外的器物,例如各種器皿。
  • 日本星巴克情人節推出限定隨身杯!這漸變少女粉也太美了啊!
    每年這個時候愛搞事情的日本星爸爸一定會發動攻勢,推出吸睛又吸金的情人節限定隨身杯,今年也不例外,迷人漸變少女粉杯子全新推出!355ml/3300円在青森·津輕地區限定販售的彩色琉璃杯真的是美爆了!這系列杯子同樣採用日本傳統技藝,使用傳統漁業用工藝「浮玉」和「宙吹」製成,晶瑩剔透的光澤感在陽光下真的美的令人心動。不過要集齊這4款彩色琉璃杯真的不容易哦,因為每款杯子都只在特定店鋪銷售。
  • 造物的溫度——書海暢遊日本手工藝
    最近在逛書店的時候偶爾翻到一本介紹日本手工藝的書,打開一看便愛不釋手。在這個不能出去旅行的假期中,閱讀這樣一本書便仿佛身在異鄉。未來的某天,當我們親身來到書中介紹的地方,手中真實地捧起當初讀到的那個精巧的工藝品時,心情也會大不一樣吧。書上說:「人類只會愛上能用手觸碰的東西」。
  • 「YASLAN」把來自於自然的氣息融入家居生活——木紋牆布
    中國人對木製品一直是青睞有加,這源於中國傳統的木質文化,對木色本身的素淨舒心,通透本然的自然本色的追求。當永恆的經典色彩與木紋相遇,又會在生活空間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溫柔優雅的米色加入木紋中,簡潔的線條,簡單的顏色,營造出別致優雅的時尚空間。
  • 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首次走進青島校園
    近日,「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活動在青島市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啟動。此次蠟染進校園活動由青島、安順兩市文化和旅遊、教育主管部門聯合主辦,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
  • TOD'S於韓國發布NO CODE SHOEKER 03,探索科技與手工藝的和諧之道
    日本演員大谷亮平-NO CODE作為TOD』S集團的一個全新品牌,關注創新與科技,以社會變遷為研究主旨,將科技與手工藝的全新理念融會貫通。、不同背景、來自全球各地的專業權威人士,探索科技與手工藝的和諧之美,將新新人類生活理念及科技感自然糅合於產品設計中,為NO CODE全新產品新理念注入活力。
  • 與而品牌創始人樺玥霖攜傳統非遺作品參加義大利手工藝展
    樺玥霖表示,自己在義大利學習生活多年,深知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殿堂,當地傳統手工藝有著很好的傳承和發展,這與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非遺文化有著非常契合之處,於是有了攜中國手工藝參展的想法。在樺玥霖看來,家鄉雲南離天空很近,山川在雲裡,天地萬物在心裡。花開花落,雲聚雲散,默默訴說著生命。雲南的靈氣和義大利五年遊學賦予她設計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