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不用碰面就可以做胃鏡?無接觸式檢查是怎樣實現的?近日,帶著這些疑問,健康時報記者實地探訪解放軍總醫院,以現場直播的形式為我們揭曉疫情期如何安全地做胃鏡。
醫患全程不接觸,隔空做胃鏡真的可以實現
「請您取下口罩,拿出膠囊用水吞服,吞服過程中避免牙齒咬到膠囊。」
「請您進行左側臥位。」
「現在檢查已經結束,您可以起身離開檢查床,我跟您說一下檢查後注意事項。」
(圖為解放軍總醫院「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翰解決方案演示現場)
直播畫面中,一邊是記者在檢查室拍攝的受檢者聽著語音提示吞服膠囊、翻身,另一邊是隔壁操控室的鏡頭裡操作員熟練的操作著手裡的操作杆。
受檢者胃內圖像在操作員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清晰可見,受檢者體位和磁球位置通過攝像頭也在這臺電腦上同步呈現。
「完全顛覆了我對胃鏡檢查的印象!」現場近距離看完整個檢查過程後記者表示,「他(受檢者)只是隨水吞服了一顆膠囊,根據提示翻了幾次身,15分鐘後,胃鏡檢查就完成了。」
據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令狐恩強教授介紹,「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翰解決方案是以安翰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核心技術為基礎,通過物理空間隔離和交互解決方案,在既能實現醫患間無延時的實時溝通、又有隔離保障的檢查環境中,完成系統化、全方位的胃部疾病檢查。
胃部疾病不能拖,及時檢查對症治療很重要
「疫情期間,內鏡中心只對急診患者、危重症患者開放,普通內鏡檢查都延後了。」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柴寧莉介紹說,「現在儘管疫情逐步穩定,但很多患者心裡仍然有顧慮不敢來檢查,這就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誤。」
「對廣大患者而言,胃不舒服了,千萬不能忍一忍、扛一扛、養一養,這樣很容易把小病拖成了大病。」令狐恩強教授補充道。在其看來,胃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甚至可以說非常隱匿。臨床上,醫生也很難界定哪些症狀就一定是胃癌或者可能是胃癌,必須要通過胃鏡等檢查才能確定。
(圖為解放軍總醫院醫生進行「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翰解決方案操作演示)
「現在為了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消除大家的安全顧慮,我們推出了『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翰解決方案,讓醫患不見面就能進行胃鏡檢查,切斷了潛在的交叉感染可能性。就我們醫院臨床開展情況來看,效果還是很好的,現在已經常規進行了。」令狐恩強教授表示:「希望這種『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翰解決方案在更多醫院推行,滿足更多百姓的安全和健康需求,實現胃部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