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我們小區一進門就有個垃圾堆,感覺特別不舒服。」市民張先生近日致電本報新聞熱線13671686848,稱所在的澳門路660弄小區裡出現一個「廢品回收站」,每天都堆了不少垃圾,而且,小區裡收廢品的人越來越多,幾乎要成為拾荒者的樂園。而筆者通過物業、居委會了解到,這些拾荒者其實是小區的保潔人員及其家屬,已在小區工作、居住了十餘年。物業方面表示,將加強管理監督,還居民一個乾淨、美好的家園。
筆者走訪了澳門路660弄,在靠近西康路一側的邊門處,不少雜物隨意堆放在了進出口的走道上,亂糟糟得像一個垃圾堆。筆者見到,這些雜物中有破爛的席夢思床墊,洗衣機和一些麻袋,此外,還有輛滿載木板的廢氣三輪車停放在側。一名居民指出,這裡就是小區的「廢品回收站」。
當時,有三名身著藍色工作服的保潔人員正在進行廢品打包整理。其中一人稱,自己是小區保潔人員,已在這個小區幹了十五年。「我也住在這裡,每天掃完地後就收收廢品補貼家用,單靠物業發的工資不夠的。」她指了指「廢品回收站」後的一處平房說道。
這一點得到了小區物業單位上海燎原物業有限公司的證實。「我們小區一共有3個保潔人員,她們和家人都住在平房裡,平時會收廢品。」物業分管負責人管黎明說道。
小區保潔人員打掃之餘收賣廢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採訪中,一些居民對此表示理解,但也不應該破壞環境。「在小區門口囤積廢品,進進出出都看得到,而且佔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居民蔡阿姨說道。
澳門路居委會張書記也表示,廢品堆放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像今年春節期間,一些廢品回收站停收了,他們的廢品就堆著。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萬一著火了後果不堪設想啊。」張書記說,他們曾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最終,幾名居委會幹部只能自己上,幫助保潔人員一同清理廢品回收站。
據悉,早在2012年時,長壽路街道城市管理科也接到過居民類似投訴,並曾聯合居委會、小區物業一起同保潔人員召開過協調會議。當時,保潔人員承諾將完成一日兩次清掃,並每日都清理廢品,避免堆積。但一段時間以後又故態復萌。
長壽路街道城市管理科科長季洪雷與居委會、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要求他們每天都定時清理廢品,做到不佔道,不影響居民。同時,我們也會加強巡視監管,起到督促作用。」管黎明稱,如果保潔人員還是不改正的話,物業公司將下達「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