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路一小區淪為"拾荒者樂園" 保潔人員兼職收廢品

2021-01-08 東方網

  東方網3月2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我們小區一進門就有個垃圾堆,感覺特別不舒服。」市民張先生近日致電本報新聞熱線13671686848,稱所在的澳門路660弄小區裡出現一個「廢品回收站」,每天都堆了不少垃圾,而且,小區裡收廢品的人越來越多,幾乎要成為拾荒者的樂園。而筆者通過物業、居委會了解到,這些拾荒者其實是小區的保潔人員及其家屬,已在小區工作、居住了十餘年。物業方面表示,將加強管理監督,還居民一個乾淨、美好的家園。

  筆者走訪了澳門路660弄,在靠近西康路一側的邊門處,不少雜物隨意堆放在了進出口的走道上,亂糟糟得像一個垃圾堆。筆者見到,這些雜物中有破爛的席夢思床墊,洗衣機和一些麻袋,此外,還有輛滿載木板的廢氣三輪車停放在側。一名居民指出,這裡就是小區的「廢品回收站」。

  當時,有三名身著藍色工作服的保潔人員正在進行廢品打包整理。其中一人稱,自己是小區保潔人員,已在這個小區幹了十五年。「我也住在這裡,每天掃完地後就收收廢品補貼家用,單靠物業發的工資不夠的。」她指了指「廢品回收站」後的一處平房說道。

  這一點得到了小區物業單位上海燎原物業有限公司的證實。「我們小區一共有3個保潔人員,她們和家人都住在平房裡,平時會收廢品。」物業分管負責人管黎明說道。

  小區保潔人員打掃之餘收賣廢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採訪中,一些居民對此表示理解,但也不應該破壞環境。「在小區門口囤積廢品,進進出出都看得到,而且佔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居民蔡阿姨說道。

  澳門路居委會張書記也表示,廢品堆放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像今年春節期間,一些廢品回收站停收了,他們的廢品就堆著。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萬一著火了後果不堪設想啊。」張書記說,他們曾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最終,幾名居委會幹部只能自己上,幫助保潔人員一同清理廢品回收站。

  據悉,早在2012年時,長壽路街道城市管理科也接到過居民類似投訴,並曾聯合居委會、小區物業一起同保潔人員召開過協調會議。當時,保潔人員承諾將完成一日兩次清掃,並每日都清理廢品,避免堆積。但一段時間以後又故態復萌。

  長壽路街道城市管理科科長季洪雷與居委會、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要求他們每天都定時清理廢品,做到不佔道,不影響居民。同時,我們也會加強巡視監管,起到督促作用。」管黎明稱,如果保潔人員還是不改正的話,物業公司將下達「逐客令」。

相關焦點

  • 收廢品的人,小瞧不得……
    原來,這個小夥子之前靠撿垃圾生活,後來,他利用廢品創作出了很多精美工藝品,引發公眾關注,從一個「收廢品的人」,變成了一位「環保藝術家」。他的經歷顛覆了很多人對「拾荒者」的印象——「骯髒」、「沒有技術含量」,是社會底層的低收入者。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
  • 不要小瞧那個收廢品的人
    原來,這個小夥子之前靠撿垃圾生活,後來,他利用廢品創作出了很多精美工藝品,引發公眾關注,從一個「收廢品的人」,變成了一位「環保藝術家」。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在北京六環外,就有個叫冷水村的地方,這裡聚居了25戶拾荒者。從2007年開始,作者就在村子裡進行了多年的田野調查,寫成《廢品生活》一書。
  • 撿垃圾年入百萬:不要小瞧那個收廢品的人
    原來,這個小夥子之前靠撿垃圾生活,後來,他利用廢品創作出了很多精美工藝品,引發公眾關注,從一個「收廢品的人」,變成了一位「環保藝術家」。他的經歷顛覆了很多人對「拾荒者」的印象——「骯髒」「沒有技術含量」,是社會底層的低收入者。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
  • 城市拾荒者的「江湖」:有夫婦月入2.5萬,在中國過「美國時間」
    他研究拾荒者隊伍20餘年,他曾做過調查,國務院批准的663座城市中,拾荒者這一群體有約230萬人。 2016年,北京通過垃圾處理廠處理和拾荒者處理的垃圾體量基本相同,均為760萬噸左右。處理每噸垃圾需要500元人民幣,如果沒有拾荒者隊伍,北京當年的垃圾處理支出將增加38億元。
  • 當廢品賣了還是進回收箱?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56歲的孫元芳住在李滄區,她日常穿梭在幾個居民社區幹著回收廢品的工作。去年的「雙11」,她單日最多收過800斤廢紙箱,今年的「雙11」戰線拉長,被扔掉的廢紙箱並未出現去年那樣的單日爆棚景象,但幾乎每天都能收五六百斤。周軍是嶗山區勁松七路一個廢品收購點負責人,日常負責附近多個小區的廢品收購。
  •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60多歲的老楊是贛榆人,來新浦收廢品有些年頭,平時租住在火車站附近的平房裡。
  • 獨居老人愛撿廢品:想給女兒多攢錢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說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但鄰居們說:「如果能賣早就賣了,在家裡堆了幾年的廢品都是根本賣不出去的舊衣服。」
  • 延吉園丁新村小區裡,建了個「廢品收購站」
    3月18日,家住延吉市園丁新村的許先生撥打延邊晨報熱線電話2900119反映,該小區內有居民將撿拾到的廢品堆積在小區院內,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屋裡屋外都是「寶」廢品堆滿兩間房當日,記者來到該小區進行實地了解。在4號樓西側的一樓,記者遠遠就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各種廢品。
  • 廢舊問答:廢品回收的利潤?農村收廢品怎麼收?
    問題4:都說收廢品是投資小利潤高的行業,有些收廢品的卻喊賠本了,到底賺不賺錢呢?解答: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存在通貨不同利的情況,經營的好就會盈利經營不好就會虧損,這個不止是廢品行業其次呢,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說現在很多人都在悶聲發大財,坐著不起眼或者很多人看不懂的生意卻賺的盆滿缽滿,一般都會謙虛性回答。問題5:想在農村收廢品,流動的,單收一哪種好?
  • 收廢品大媽一天收800斤紙箱
    「雙11效應」在短時間內讓電商爆了單,讓快遞爆了倉,而當近40億件快遞打包上路之後,「雙11」最後一站點爆的就是廢品市場。 「雙11」之後的這幾天,記者在北京採訪的多位市民都表示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雙11效應」已經直接映照在小區的垃圾桶邊。52歲的甘繼紅(化名)住在北京豐臺區,她日常穿梭在幾個居民社區幹著回收廢品的工作。去年的「雙11」,她單日最多收過1噸廢紙箱。今年的「雙11」戰線拉長,被扔掉的廢紙箱並未出現去年那樣的單日爆棚景象,但幾乎每天都能收個400公斤。
  • 春節前保潔服務火爆:兼職擦玻璃 月入一兩萬
    春節前保潔服務火爆:兼職擦玻璃 月入一兩萬 原標題:   文/片 本報記者 王倩  剛進臘月一周多  已為十多戶擦好玻璃  14日下午,家政保潔從業者周女士來到偉東新都小區一戶居民家中,戶主預約了擦玻璃的服務。這是周女士14日服務的第二家客戶,而近半個月時間,她也開始進入到工作的高峰期。  周女士服務的這戶居民是她的老客戶,連續兩年,春節前都是由周女士來擦玻璃。
  • 關注廢立寶就能賣廢品?新密收廢紙的都玩起了高科技!省心、省時、又省事!
    小區裡轉上兩三圈也找不到一個要是在以前收廢品的大爺經常在門口路過不是高嗓門就是大喇叭一聽就就知道是收廢品的來了很多人對收廢品的印象年齡通常比較大但是現在通過廢立寶下單後快速上門的回收人員很可能是一個帥哥哦
  • 【微友互動】老人過分收廢品疑是儲物癖
  • 靠收廢品月賺2萬?廢品回收「一本萬利」,比白領賺的還多
    最先要做的事是收集廢品。這份工作要是能找到門路的話,其實每個月賺的很多,有網友表示,他的二姨親戚每天推著車在小區裡轉來轉去,雖然收拾的很乾淨,但也經常能淘到不少好東西。尤其是那些買了報廢家電、家具,裡面好的零件一拆就可以轉手賣給維修。何況如今有許多年輕人,生活中用不到的東西,都懶得自己拿出來賣,全丟給廢品商,往往是給幾個錢,他們就答應了。
  • 深圳廢品回收價位
    深圳廢品回收價位 4 賽迪顧問半導體事業部分析師 嶽婷;2010年中國模擬IC將近2000億元[N];中國電子報;2006年 3 陳翊;;生產者延伸責任與我國出口貿易[J];對外經貿實務;2006年09期 阜陽閒置庫存電子產品回收,廢棄賓館拆除回收站,記者注意到,雖然崇文區的小區附近一般都可見到統一標誌的
  • 首府4萬物業人員做好每日保潔服務
    從大年三十至今,首府2970個小區、4萬餘名物業人員放棄休假,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織牢織密小區疫情防控網。2月4日,記者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了解到,連日來,全市600多個物業服務企業全力投入到2970個小區(大廈)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對電梯、樓道、大廳、公共通道門把手、健身器材等公共部位和共有設施設備增加消毒頻次,加強通風、保潔工作。
  • 男子偷摩託車200塊賤賣廢品站,得知價值後悔死,只因賣得太便宜
    民警在監控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名體貌特徵與唐某非常相似的男子,從一棟居民樓的拐角處推了一輛摩託車出來,又從另一段監控視頻中看到,男子騎著摩託車拐進了唐某家的位置。由此一來,民警基本確定了唐某作案的嫌疑。民警表示後他們初步鎖定犯罪嫌疑人 ,就住在他們轄區的一個村子裡。然後經過他們一個星期的蹲守,最終將犯罪嫌疑人唐某抓獲。
  • 廢品換禮品!這11個小區已經開始試點,看看有沒有你家!
    在龍湖領墅小區,廢品兌換的攤位前擺放著食用油、大米、紙巾等一些生活用品,宣傳海報上寫明了廢品回收的種類及對應的價格。居民馬先生聽說小區內有廢品兌換活動,特意拿上家裡的廢舊燈泡前來諮詢,工作人員給他兌換了一袋口罩。馬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家裡的廢電池、廢燈泡不知道怎麼處理,現在可以拿來換些實用的生活用品,同時又能減少汙染,我覺得很好!」
  • 物業「站」出來管社區廢品回收 這個社區每天回收廢品1噸
    到樓下就看到一位居民拎著個大口袋,正往外掏打包好的兩大捆紙箱,稱重、付錢,分分鐘就完成了一單廢品回收。記者從豐臺區新村街道怡海花園社區獲悉,為了方便居民實現垃圾減量,社區物業「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引入專業廢品回收機構,15年來在社區垃圾分類中把好了頭一關,現在平均每天能夠回收廢品1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