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6招改善「怕冷」體質,寒冬手腳冰涼的人有救了

2021-02-12 生命時報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即使不停地喝熱水、穿再多衣服,還是覺得手腳冷;就算進入溫暖的地方,手腳也要很久才能暖和過來。

為什麼手腳冰冷的總是你?《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給你一個科學的解釋,教手腳冰涼的人幾個暖身絕招,今年不靠暖寶寶、熱水袋,一樣享受溫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 郭 昕

我們的皮膚表面有冷、熱受體細胞,可以隨著外界溫度而調節體表溫度。

一般來說,人體遇冷之後,為了自我保護,血液自然會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流向四肢的血量就會減少,導致手腳發冷。

絕大多數人的手腳冰涼都屬於這一類,其中女生對溫度變化更敏感。

《柳葉刀》一項研究顯示,女性的體表溫度比男性低1.5度,但女性的體核溫度比男人高0.3度,加上女性血壓低,因此女人的手腳普遍比男人冷。

吸菸、肥胖、體弱等原因導致的末梢循環差,長時間久坐不利於血液循環,也可能表現為手腳冰涼。

中醫認為,手腳冰冷主要和陽氣不足或肝氣不舒有關。

手腳冰涼同時還伴有全身怕冷,同一溫度下穿得總比別人多,這類人需要「溫陽」;手腳只是摸上去涼,但自己並不覺得冷,甚至臉上還紅撲撲的,應疏肝解鬱。

適當多吃些牛肉、羊肉、雞肉,烹調時加入辛溫的蔥、胡椒等調味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水果可吃桃、葡萄,少吃西瓜、梨等;少吃冷飲。

動則生陽,平時依據個人愛好、體力強弱選擇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佳,如瑜伽、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中醫講「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布於後背,所以要多曬背部,藉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

每晚睡覺前泡腳,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 ,效果會更好。每周泡一到兩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和起來。

艾灸可祛除體內陰寒病邪,恢復陽氣。具體可艾灸3個穴位。

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艾灸該穴位可增強陽氣,驅散寒溼,提高機體免疫力。

位於小腿上,當腿彎曲時可看到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這就是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便是足三裡。足三裡為養生保健第一要穴,民間有「艾灸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艾灸該穴有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的作用。

在肚臍下四橫指處。艾灸關元穴可治療一切陽虛證,對畏寒怕冷效果尤佳。

經常心情不暢、煩躁易怒、手腳冰涼的人,要早起早睡,不要熬夜。《黃帝內經》記載:「人臥則血歸於肝」,凌晨1點至3點肝經當令,此時是調養肝經的最佳時機。

如果經常手腳冰涼,甚至冷到煞白、發紫,怎樣也暖不起來,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建議及時就醫。

甲減患者缺少甲狀腺激素會導致機體產熱能力下降,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減」,就會讓你機體產熱能力下降,基礎代謝降低,出現乏力、四肢冰冷、脫髮、嗜睡等情況。

大部分貧血的人都容易出現皮膚蒼白、乏力、心悸、手腳冰涼,而且以女性多見。

血糖的異常也會影響到周圍動脈,從而影響供血,導致手腳冰涼。

這是一種血管性疾病,可以導致末梢血管痙攣,從而影響血流。寒冷時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兩手握拳1分鐘,在彎曲狀態下放開,也可誘發上述症狀。

疾病導致的手腳冰涼應及時就醫,其他原因導致的手腳冰冷注意改變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

本文編輯:張杰

等等,右下角點個  再走👇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相關焦點

  • 怕冷,手腳經常冰涼,屬於什麼體質?吃什麼食物調理比較好
    時值秋季,總能看到一些很怕冷的人把自己裹得很嚴實,不吹空調,還總是喝熱水。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怕冷的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到了秋冬季節不僅怕冷,而且還總是手腳冰涼。那麼怕冷,手腳經常冰涼的人,屬於什麼體質,可以吃些什麼調理?
  • 手腳冰涼的人有救了!7招讓你暖上整個秋冬
    為啥手腳冰涼找上你01 陽氣不足陽氣具有溫養的功能,陽氣虛衰就無法溫煦人體,特別是處於四肢末端的手腳就更得不到陽氣。身體本身的陽氣並不虛衰,但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陽氣瘀滯在體內,不能達到手腳。這種人只是手腳發涼,身體軀幹部分是不怕冷的,甚至怕熱。
  • 冬季手腳冰涼?教你5招改善「冷血」體質
    一到冬天,聽說你也是「冷血」體質?!——手腳先涼,恰似未穿秋褲遇寒流……但為什麼哆哆嗦嗦的總是你?
  • 手腳冰涼的原因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經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 ,又該如何調理呢?我國中醫對於手腳冰涼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調理。
  • 手腳冰涼超怕冷,可能是這些「習慣」惹的禍!常吃3道菜,幫你熬過寒冬
    如今已是11月中旬,冬意越來越濃,但有的人看起來依舊火力十足,似乎一點兒也不怕冷;而有的人卻總是凍得哆哆嗦嗦、手腳冰涼,早早地就裹上了大衣、羽絨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不同的人群及身體狀態對寒冷的敏感性會有所差異。正常情況下,老年人比年輕人怕冷、大多數女性會比男性怕冷、運動前比運動後怕冷、飢餓時會比吃飽時更怕冷。
  • 【健康】秋冬手腳冰涼怎麼辦?6招教你溫暖過冬
    :手腳冰涼。不少人都有手腳冰涼的煩惱,即使穿的再多,沒有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也還是感覺仿佛活在冰窖裡,那麼該如何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呢?首先得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會手腳冰涼,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沒人疼;有人說手腳冰涼是體寒;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患了病,手腳冰涼到底是啥原因?
  • 天冷了,改善手腳冰涼就用這幾招!
    天氣逐漸轉涼,很多人又開始出現了手腳冰冷的現象,那麼手腳冰冷是怎麼回事?它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哪些方式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畏寒怕冷?如何改善怕冷體質?
    冬季是一年四季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很多的人都非常怕冷,尤其是許多女性!你們知道怕冷是什麼體質嗎,不同體質的人該怎麼對抗寒冷呢?體內寒越大,陽氣相對越不足,身體機能就越來越不能夠應對內邪、外邪的侵襲,人也就越「怕冷」。同樣是陽虛,怕冷的表現也有不同。有些人在夏天怕冷甚至超過了冬天,那多半是表陽虛。症狀如下:比如不能吹電風扇,更不能開空調,甚至於坐車不能開車窗;穿的比平常人要多,出著汗發著抖。
  • 【健康】天冷了,改善手腳冰涼就用這幾招!
    有哪些方式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呢?  冬天手腳冰涼是常見的現象,主要原因一是由於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    虛寒體質的人應該多注意溫補,改善怕冷的體質,還應該多注意補鐵補血,血氣充足,就會增強抵抗力。血液量不足是造成手腳冰涼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鐵是參與造血的重要元素,選擇一些安全的補鐵劑,能有效祛寒保暖。當然,均衡的飲食習慣也是促進體內造血的重要條件,在補充鐵質的時候千萬不能只注重單一營養的攝取。  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雞蛋黃、黃豆、芝麻醬、木耳、蘑菇、海帶、大棗等。
  • 手腳冰涼?多半是「虛」了
    意思是夏天的時候人們的身體很好,可一進入秋天就會感覺虛一些,尤其是女性盆友們,手腳冰涼,氣虛無力,動不動就感冒。人們常說「手腳冰涼沒人疼」,這明顯是不科學的,那為什麼會手腳冰涼,中醫有哪些緩解和調理的方法?
  • 「華夏上工國醫堂」天氣轉寒手腳冰涼,多是陽虛的症狀,中醫教你兩招!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經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
  • 一碗益氣補血湯,改善秋冬手腳冰涼!
    天氣慢慢冷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手腳冰涼,從內往外的透著涼氣,怎麼捂也捂不過來,穿多少都不管用,而且此時吃薑容易上火。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手腳發涼大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二是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等。
  • 天氣轉寒手腳冰涼,多是陽虛的症狀,支你兩招!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經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 ,又該如何調理呢?中醫對於手腳冰涼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調理。在這裡,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調理手腳冰涼的方法。中醫體質學上把很多人怕冷,手腳冰涼的現象稱為陽虛體質。
  • 男人手腳冰涼怎麼回事 這樣做可以緩解
    這一類人身體本身的陽氣並不虛衰,但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陽氣瘀滯在體內,不能達到手腳,出現發涼的情況,一般這種人只是手腳發涼,他們的身體部分是不會怕冷的,而是非常的怕熱。如果你是身體氣血不暢導致的手腳冰涼,那麼可以按一些穴位,氣衝穴位於大腿根內側,此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 茶養生:冬季13款改善手腳冰涼暖身茶
  • 很多人天一冷就手腳冰涼,應該這樣調理!
    體質虛寒、體型瘦小的人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
  • 改善手腳冰涼的穴位都有哪些?
    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
  • 手腳冰涼有救了!一碗四紅湯,讓你整個秋冬暖暖的……
    紅棗 養胃、安神,格外是鮮棗,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鈣鐵,中年女人骨質疏鬆較嚴峻,多吃紅棗可改善。紅糖 活血散寒、補血益氣。中醫處方中,紅糖是最佳的藥引子,60克紅糖、6克大棗加上15克老薑煮成水,替代茶飲,對月經不調、閉經等婦科疾病具有極好的效果。
  • 冬天怕冷吃什麼好,經常吃點這類食物,改善手腳冰涼
    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天都有手腳冰涼的毛病,晚上睡在被窩裡往往會蜷縮成一團,感覺手腳就像冰塊一樣,十分難受,而且往往會因此而影響睡眠質量。這種現象在老年人和女性人群中尤其常見。這類人群一定要多運動,在飲食上也有一些改善的建議。
  • 一碗益氣補血湯,改善秋冬手腳冰涼
    天氣慢慢冷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手腳冰涼,從內往外的透著涼氣,怎麼捂也捂不過來,穿多少都不管用,而且此時吃薑容易上火。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手腳發涼大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二是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