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觀察團
走到上市關口,滴滴今年在出行領域頻繁出擊,被外界解讀為試圖打破低成長性質疑。除了快的新出租、青菜拼車外,新的打車業務花小豬同樣被寄予厚望。
自今年3月開始低調運營,花小豬直到7月才正式被滴滴官宣,產品定位於下沉市場和年輕群體,打出了社交裂變的牌,憑藉低價戰略在朋友圈紅極一時。然而好景不長,花小豬很快就合規問題接連遭遇約談、叫停危機。與此同時,低價的花小豬也沒能讓消費者滿意,針對花小豬侵犯隱私、營銷騷擾、司機態度差的投訴量激增,反映出業務運營中的更多暗雷。
合規存疑、投訴激增之下,花小豬能夠撐起滴滴新成長點的重任麼?
01
花小豬被多地約談、叫停 滴滴重走違規老路?
自上線至今,運營資質問題成為花小豬的定時炸彈。7月中旬以來,天津、深圳、南京、合肥、青島、日照、煙臺、諸城、阜新、北京等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門均表示,花小豬打車未取得相關資質即開展網約車服務,涉嫌違規經營。
進入9月份,花小豬違規風波持續發酵。9月1日,據新浪科技最新報導,北京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稱,花小豬App目前在北京未取得運營資質。9月4日,鄭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正式約談滴滴公司鄭州分公司負責人,責令滴滴公司對「花小豬」網絡打車平臺停止宣傳,停止運營,停止一切招攬活動,並立即進行整改,執法支隊將視其整改情況做進一步的處理。
根據2016年出臺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網約車企業合規運營需實現「三證合一」:網約車企業要在當地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司機方面,需要考取《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司機駕駛車輛需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
在運營資質方面,滴滴表示,花小豬其在滴滴擁有的運營資質下運營。但問題在於,作為一個獨立品牌和APP,「花小豬」能否與滴滴共用一個網約車資質?另外,花小豬的運營公司為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與滴滴運營主體並無直接關係。即便滴滴後來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花小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但其運營資質也並不明確。
最起碼從各地處理情況來看,花小豬的上述「資質「並未得到交管部門的認可。例如,淄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就核實稱,「花小豬打車」平臺並未在淄博市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不具備網約車經營資質,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司機方面,目前「花小豬」司機準入門檻較低,只需將滴滴車主APP中的人車信息授權用於註冊即可。但對於司機是否具備「雙證」,沒有進一步說明。
交管部門的處理意見也暴露了花小豬司機門檻低的問題。8月底,南京交通部門共查獲5輛掛靠「花小豬」平臺涉嫌非法營運的黑車,對駕駛員涉嫌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的行為,給予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而花小豬這種自行運營,隨後因違規被罰、叫停的路子,與幾年前滴滴走的路線如出一轍,因此被業內認為走上了滴滴的違規老路。
在網約車發展初期,滴滴、快滴等公司在網約車大戰中出現不少違規現象,直接導致《辦法》誕生。而直到2018年8月,滴滴還被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約談,要求滴滴不得再向非法網約車提供派單服務。同時要求滴滴採取措施,立即清理掉不符合規定的網約車。
經過這麼多年,特別是順風車事件之後,滴滴已經「All in安全」,不應在合規和安全問題上出現漏洞。可以判定,花小豬打車接下來的重中之重也應是合規和安全。
02
侵犯隱私、營銷騷擾等投訴大增
除了合規問題,花小豬低價路線走得也不順利,近期投訴量大增。金融觀察團發現,在21聚投訴上,關於花小豬的投訴帖為65個,多涉及侵犯隱私、騷擾簡訊、亂加費用等等,其中一個聯合投訴貼,針對「營銷騷擾」問題;在新浪黑貓投訴上,花小豬投訴帖高達295個,涉及打車乘客不付款、司機不接乘客、隱私洩露等等。
其中,關於隱私洩露、營銷騷擾的投訴帖最多。例如,在「花小豬營銷騷擾」聯名投訴貼中,多人投訴花小豬簡訊惡意騷擾。
其中,投訴人徐先生稱,「滴滴出行旗下產品花小豬每天24小時無節制對我發送註冊帳號信息,已對我產生很嚴重的影響,也對我個人信息產生洩露。」投訴人孫運好則稱,「花小豬打車平臺從未註冊過APP,頻繁收到推送簡訊,侵犯隱私。」
而筆者同樣遇到了類似事件。儘管從來未在花小豬打過車,但筆者依舊收到了營銷簡訊。在花小豬小程序註冊過程中,頁面顯示「點擊即表示同意花小豬法律條款與隱私政策」。在《個人信息保護及隱私政策》中,花小豬打車由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並未提到花小豬的主體。
這兩年,因隱私洩露導致的人身、財產受損事件屢見不鮮,監管部門也在抓緊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滴滴將個人信息與旗下品牌同步,用於頻繁營銷的行為是否欠缺思考?
除了隱私洩露問題,投訴帖進一步暴露出花小豬的司機服務水平較差。多名乘客投訴司機接單後取消、態度惡劣、不來接乘客、物品丟失不處理、坐地起價等等問題。
例如,黑貓投訴有乘客稱,「花小豬司機坐地叫價亂收費並惡意取消訂單,造成乘客損失要求賠償。」還有乘客稱,「花小豬打車軟體,司機無故取消訂單。接單然後一秒鐘取消訂單。神操作。」
此外,還有不少司機投訴花小豬客服不作為、乘客不付款等問題。而上面這些問題,均反映出花小豬在擴張過程中存在漏洞,值得深思。
結語
儘管多次否認,但滴滴上市將近的消息已是業內共識。畢竟對於背後的資本來說,套現的需求一直存在,時間越久越急迫。但滴滴已成立八年,多次被質疑缺乏成長性,想要繼續做大估值並不容易。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滴滴估值約為542億美元,相對於頂峰期的600億美元已經縮水不少。
而花小豬推出之初,不少業內人士將其視為滴滴打開下沉市場、提升估值的一把利劍。然而,目前來看,花小豬前有合規問題堵截,後有用戶投訴追趕,若不跨過這兩道坎,走精細化、規範化運營路線的話,滴滴想要靠花小豬這趟新車跑出名堂,恐怕還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