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跨界做口罩「寬進嚴出」

2020-12-15 環球網

原標題:短期轉產門檻不高 形成鏈條有待時日 企業跨界做口罩「寬進嚴出」

本報記者 李司坤

自A股新年開盤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衛生領域對醫療防護用品需求劇增,在醫療用品企業加班加點擴大產量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跨界」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A股醫療板塊和「口罩概念股」連日受到熱捧。不過,在10日A股收盤後,口罩概念指數下跌為3.14%,而其此前5日漲幅達20.57%,近20日漲幅為60.3%。專業人士表示,企業短期「跨界」生產口罩等普通衛生防護用品門檻並不高,我國的工業潛力也很大,但未來持續形成產業尚需全產業鏈的提升與積累。

超3000家企業新增「口罩防護服」等業務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跨界」生產防疫物資,比亞迪、中石化、富士康均加入了口罩生產大軍。2月9日傍晚,廣汽部件第一臺口罩生產線樣機已經製造完畢,通過一條高速的口罩自動生產線,成卷的無紡布被自動切割成口罩的外形,疊壓後自動焊接耳帶,經過消毒等程序包裝成品,待2月10日調試完畢後即可生產。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近700家為科技推廣、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企業。

除了上述跨界廠家,一批生產紙尿褲、內衣等與口罩關係更為密切產品的廠家,也在經過員工培訓、改造新生產線後,紛紛開始轉產口罩。

近日,爹地寶貝、三槍內衣、紅豆服飾、水星家紡等一批棉紡企業均停下了紙尿褲、內衣等產品的原定生產計劃,連夜改做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水星家紡宣布,其10條被服生產線已改為了防護服生產線,日產能2000套。三槍集團已將第一批符合規格的5000件防護服交往前線。從事母嬰領域生產的企業爹地寶貝從1月28日接到政府部門意見開始進行口罩的規劃轉產,預計首批生產線本月中旬即可投產,各產線的規劃產能已提速至250萬隻/天。

與國際巨頭差多遠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此次疫情除了顯示出中國衛生防護用品在產能上的應急生產能力外,也暴露出高端衛護產品對國際品牌的依賴。在防護口罩方面,僅僅3M和霍尼韋爾兩家就在國內擁有大量市場份額。儘管口罩只是3M和霍尼韋爾的副業,卻佔據中國口罩市場第一和第三把交椅。除口罩外,3M公司的護目鏡、面屏等醫療防護設備國內需求也很大

中國品牌網發布的《2020年度口罩行業十大品牌排行榜》顯示,國內口罩品牌前五名依次分別是3M、綠盾、霍尼韋爾、優唯斯和三次元。除綠盾外,另外四家都是清一色的外資品牌,這樣的局面已經延續多年。

有業內人士向預測,如果按照防霾口罩領域計算,3M口罩可能佔有國內市場大概90%的份額。據3M公司介紹,相較於普通口罩,該公司產品的技術優勢為高效靜電濾棉技術,在保障呼吸的同時可提高過濾顆粒物的效率。不過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雷利民此前曾表示,國內口罩生產商同國外廠商技術差距並不大,但在品牌上相差非常遠。

成立於1885年的霍尼韋爾總市值高達1224億美元,為世界五百強的百強企業,擁有航空航天集團、智能建築科技集團、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四大業務部門。相關統計顯示,當前我國超半數個體衛生防護用品企業都停留在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陳舊生產方式上。

防護服方面,中國各級疾控部門及醫院廣泛使用的一次性防護服多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生產的特衛強材料的防護服。杜邦是全球最大的防護服生產商之一,此次疫情發生後,杜邦通過國內外資源,向中國市場投放了100多萬件防護服。而我國國內一些企業在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通過「全球採購」的形式從國外購買的防護服,也是杜邦的產品為主。

產業鏈條尚需構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在節後幾個交易日,資本對可以生產口罩或者防護服的一些企業都出現了持續的炒作,除了口罩、防護服以外,還有相關的藥品、醫療器械,以及一些化學原料企業都受到這輪行情的帶動,但疫情對這些企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生產醫用防護用品的工業潛力很大,生產口罩嚴格地說從工藝角度不難,主要問題是兩頭,「一個是上遊的石化原料和材料的保證,石化產品就是調整工藝配比的問題,比較容易,從下遊來看,在紡織領域比較好操作。但需要把口罩領域需要的一套流程、必要的技術專業標準以及生產流程、管理流程學過來。」不過趙英也提醒到,現在馬上培訓出一套工人隊伍來,也還是很難的。

浙江隆泰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吳康平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防護服生產的工藝不複雜,難在供應鏈。「防護服生產要用到的面料是美國杜邦公司一個專門做防護服的面料,受工信部調配,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弄到。國產有些面料也能用,但是沒貨,造成中間商提價,一件防護成本就要80元人民幣。」此外,防護服裡面有橡皮筋、拉鏈等配套件,但由於目前配套工廠不讓復工,導致配套困難。這是整個鏈條的問題,不是某一個單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深圳自考中的「寬進嚴出」指的是什麼
    #深圳自考#,那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時一定會看到「寬進嚴出」這個詞,那什麼是「寬進嚴出」呢?一、「寬進」深圳自考「寬進」指的是:入學門檻,自考是無入學考試;參加自考的考生是不受年齡、區域、已受教育等的限制,也就是說只要你是中國公民均可到深圳自考本科報名網進行網上預報名。
  • 金德包裝跨界做口罩
    3月11日,孝南區確定第一批覆工復產企業,金德包裝在列。  籌備復工復產時,姜仁滿千方百計買來6000隻口罩。拿到口罩一摸,他急了——只有三層無紡布,沒有熔噴布,根本達不到防疫要求。  何不自己生產呢?前期買口罩時,姜仁滿了解到,整個孝感尚無一家生產口罩的企業,市場需求明擺著!更重要的是,跨界做口罩,有助於金德包裝主營業務的升級。
  • 每天30萬隻,這家企業「跨界」生產醫用口罩:「我們有優勢」
    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為了緩解當前防疫物資短缺壓力,紛紛「跨界」生產。【銀鴿投資啟動口罩生產計劃,加班加點組裝設備】今日,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銀鴿投資正計劃啟動兩條口罩生產線設備,待生產線正式投產後可生產醫用防護口罩每日30萬隻,將助力緩解當前防疫物資供應短缺的壓力。
  • 格力10億元做口罩 千億現金流是跨界憑仗?
    同時,外界還看到董明珠在會議上著重強調,目前格力已經研發出了「可以殺滅新冠病毒的空氣淨化器」,這很符合董明珠的作風,銷售出身的她喜歡抓住一切市場機會。但空氣淨化器相較於口罩的市場需求而言,顯然要弱很多。從格力銷售口罩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反饋不錯。
  • 由「嚴進寬管」轉向「寬進嚴管」 多措減負煥髮長三角小餐飲生機
    「政策體現了證照分離改革要求,秉承了『寬進嚴管』的原則,將『三小』行業納入多證合一管理並沒有降低對經營者的要求,監管力度反而強化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積極探索監管新模式小餐飲的準入門檻雖然有所降低,但相關部門在其經營過程中的監管更加嚴格,治理逐漸由「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
  • 包裝廠跨界生產口罩的風險淺析
    導語:要問現在什麼生意最好做,當然是口罩生意!現在口罩成了硬通貨,只要有口罩,就能換成現金,但有現金卻不一定能買到口罩。隨著海外疫情的大面積爆發,中國人摘口罩的時間也將繼續延長。現在口罩價格依然水漲船高,一罩難求。有不少包裝人看到口罩的商機,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那麼,包裝廠跨界生產口罩,到底能賺多少錢?有沒有風險?
  • 我國4所「嚴進嚴出」大學,學生順利畢業好難,老師:為學生負責
    通常來說,我國的大學普遍都是「嚴進寬出」,但是有些大學可不一樣。文/小玲教育相信大家回想自己的高中時期,特別是高三的時候,都會自動先給記憶中上一層「灰色」濾鏡吧!有些大學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教育質量,實行了「嚴進嚴出」的策略,對這些大學來說,不僅想考進來不容易,考進來能順利畢業的都是學霸,今天就給大家介紹4所我國的「嚴進嚴出」的大學,學生順利畢業好難,老師:為學生負責!
  • 汕頭知名玩具公司跨界做口罩,這波「轉型」操作驚呆了……
    廣東泰恩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嚴控品質確保防疫物資符合出口標準作為國內醫用器械產品的品牌生產企業以及汕頭市最大的醫用口罩生產廠家,泰恩康在疫情發生後,被列為工信部確定的首批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廣東泰恩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口罩日產量達150萬隻。受訪者供圖為了助力企業擴大產能,汕頭市各級部門全力幫助其解決設備、用工、原材料、資金等問題,市工信局先後調撥、協調熔噴布等原材料和8臺生產設備;市財政提前預撥500萬元,作為企業應急啟動資金。目前,泰恩康已啟用30條生產線,每天24小時不停歇生產作業,口罩日產量達150萬隻。
  • 喬治白跨界生產口罩 賺快錢還是長遠布局
    實際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家服裝企業都新增了產業線,跨界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產品,這其中有何緣故?該業務又能否成為服裝行業長期的利潤增長點?3月16日晚間,喬治白髮布公告稱,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公司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將開展生產、銷售口罩業務,並於近日完成了經營範圍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營業執照。
  • 陣容強大,不只搜於特,東莞147家企業「跨界」生產醫用物資!
    「跨界」,是當下企業應對疫情的一個「熱詞」,如比亞迪、廣汽紛紛「跨界」生產起口罩,在東莞也有一批企業開始「跨界」,或生產口罩、或生產護目鏡、或生產防護服、或生產防護面罩,參與到這一場新冠肺炎戰「疫」當中。
  • LV洗手液、勞斯萊斯呼吸機、五菱牌口罩……火速跨界轉產,他們憑...
    「跨界」造口罩的,還有比亞迪、富士康、均勝電子、美的集團、格力地產、安吉爾、中石化......各路車企不甘落後,電子科技公司紛紛跟上,連造紙尿褲、搞建築和搞能源管理的都參與進來了,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比亞迪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
  • 奧森跨界做口罩日產30萬隻 服飾公司變更經營範圍 緊急改造生產車間
    從生產服裝到跨界做口罩,陳正洪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溫州服飾企業突破現有狀況的一個縮影。   20天籌備一家公司生產口罩為緩解社會各界對口罩的需求,此前,市服裝商會牽頭成立口罩轉產聯盟,一批傳統的服裝、紡織企業積極轉型生產口罩,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溫州伯捷服飾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
  • 新聞「全歐了」:這些企業跨界抗疫,迪奧牌消毒液了解一下?
    口罩、消毒液、防護服、呼吸機……一時間,這些都成了緊俏貨。原本的生產線跟不上怎麼辦?於是乎,一些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便開始跨界生產防疫物資。 綜合《北京商報》、新華社、《中國證券報》報導,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在這次疫情中,中國有多家製造業企業成功「跨界」轉產抗疫物資,引起廣泛關注。如比亞迪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中石化宣布開始生產口罩等。
  • 嚴式、寬式國際音標與漢語拼音對照表
    「嚴式」與「寬式」 「嚴式音標」用來記錄「音素」,音標寫在方括號 [ ] 之間。「寬式音標」用來記錄「音位」,音標寫在兩斜槓 / / 之間。所謂「嚴」,就是發音有微小的差別也要用不同的符號來記錄,語言學上稱這些不同發音為「音素」。
  • 大學「退學率」排名TOP4,都是嚴進嚴出的高校,順利畢業不容易!
    上海交通大學近幾年在全國排名中逐步上升,這可能也是對學生嚴進嚴出的結果有關。看到以上這些數據,我們可能會產生疑問,苦讀三年,好不容易考上了這麼好的學校,為什麼會有學生出現退學情況,不能正常畢業呢?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1、近年來各高校實行嚴進嚴出的畢業制度。從中國高校的退學率來看,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高校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大學中脫穎而出,跟學校的嚴格管理離不開關係。
  • 口罩0.1元,熔噴布1000元沒人要,口罩行業要跨界衛品了?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16萬家經營範圍含「口罩」、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下稱「口罩相關企業」)。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我國口罩相關企業新增註冊70802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255.84%。
  • 「跨界」遇上「跨越」,德州一企業完成首條全自動口罩機生產線
    3月10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全自動口罩機生產線下線完成交付,標著這家以生產汽車試驗設備的公司,成功完成德州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從0到1的突破。而這場「跨界轉型」,僅僅用了27天時間。「目前產品正在陸續交付中,正常情況下一天能完成6套自動口罩機設備。」凱帝斯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希城表示。
  • 繼續擴大口罩產能!德州又有兩家企業為口罩生產強勢助力
    山東聚福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書磊這臺設備是我們研發製造的,生產能力是一天10萬片口罩,我們計劃儘快生產出10臺,全部用於口罩生產。山東聚福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註冊於今年2月份,是大國重器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 要想教育好男孩,應該寬嚴相濟,父母如何把握好嚴與寬的尺度?
    兒童教育學家和幼教工作者普遍認為:對男孩應當寬嚴相濟。該嚴的時候嚴,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起應有的威信;該寬的時候寬,孩子才能夠不被束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有很多父母在教育過程中,要麼對孩子過於放縱,要麼對孩子過於嚴格,沒有把握不好寬與嚴的度,因而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想培養好一個的男孩,父母要一定做到兩點,才能把握好"嚴格『』和「寬容」的度。01、對孩子嚴格但不專制。
  • 超3000家企業「跨界抗疫」!中石化加油站賣醫療器械、車企速產消毒...
    粵企跨界熱情最高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64個行業的所屬企業變更了經營範圍,新增上述熱門經營範圍。其中,零售、批發企業數量居首,佔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商務服務業,研究實驗、衛生以及專業技術服務業等行業跨界數量也位居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