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0日,「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GFM2020)」在德清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聯盟聯合召開,旨在探討未來的城市、未來的出行、未來的汽車如何為居民提供更加經濟、便捷、安全、科技友好的新出行方式。下面是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
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 敖煜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今天,這麼多領導、專家、企業家和各界朋友能夠相聚在這裡,參加2020全球未來出行大會,這讓我們德清蓬蓽生輝。在這裡,我謹代表中共德清縣委、德清縣人民政府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德清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藉此機會,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德清。德清地方不大、人口不多,形象地說就是中國的版圖、香港的面積、澳門的人口,但與全國其他2800多個縣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潛力,確實是個好地方。德清的「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德清歷史悠久。我們的縣名就來源於宋代詩人葛應龍《左顧亭記》中的詩句:「縣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號德清」。在建縣1800年的時間裡,孕育了遊子文化、防風文化、瓷之源文化等一大批優質文化資源,湧現了一代詞宗沈約、唐朝詩人孟郊、紅學大師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第二,德清區位優越。位於長三角腹地,是浙蘇滬、杭嘉湖的「空間地理中心」,也是杭州都市圈建設的核心區。德清有高速、有高鐵、有水運港口、有全國首個擁有三字代碼的通用機場,交通十分便捷。從德清出發,高鐵13分鐘到杭州、1個小時到南京、1.5個小時到上海,今年底通車的「杭州二繞」將縣域三分之二劃入其中,杭德城際輕軌項目正有序推進。第三,德清環境優美。是國家級生態縣,有好山好水,「好山」指的就是「全球最值得一去45個地方」之一的莫幹山,「好水」指的就是江南最大原生態溼地下渚湖。這些年,我們執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成為了踐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踐典範。第四,德清充滿希望。在最新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中,綜合實力排名第36位,科技創新第35位。這些年,我們在平臺建設、產業發展、改革創新等方面都邁出堅實步伐,打造了國家級高新區、國際旅遊度假區、省級經開區三個高能級平臺,形成了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綠色家居為主導產業,地理信息、人工智慧、通航智造為戰略新興產業的「3+3」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我們的綜合改革、科技創新走在全國前列,落地了123項國家和省重要改革試點,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院校共建了23家研究院,形成了高端研究院集群,是一個「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之城。
以上是德清的基本情況。今天會議的主題是「未來出行」,這與我們集全縣之力打造的「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息息相關。接下來,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示範區建設的有關情況。
德清是目前全球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擁有千尋位置、浙江國遙等近400家地信企業,形成了涵蓋數據測繪採集、處理、應用等內容的完整產業生態鏈,去年地信小鎮營業收入突破200億、稅收破16億,連續六年翻番增長。2018年,我們成功舉辦了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落戶了大會的永久會址。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重要講話時宣布,「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這個中心就落地在今天我們所在的這片區域。
基於地理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和良好交通區位,我們及時捕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口機遇」,2018年11月,順勢而為提出打造「全國首個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在國家相關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眾多業界專家、企業家朋友的大力支持下,示範區建設不斷進階升級。2019年6月,德清獲批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同年12月,成為住建部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和機制建設試點;今年9月,成為交通強國試點單位。可以說,通過近兩年時間的打造,示範區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蛻變。具體來說,主要實現了四個方面的突破。
一、打造了「全域開放測試」的德清環境。與其它擁有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地方相比,德清的測試環境更開放、更全面。我們有場景豐富的封閉測試場。去年10月,我們建成啟用了172畝的封閉測試場一期項目,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公共性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覆蓋道路、交通、通訊、社區、用戶等場景。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又全面啟動二期建設,全方位提升測試範圍、場景和時速等能力,建成後將包含30種以上的城市元素,覆蓋100多種測試主場景,測試時速達120公裡每小時,可滿足高速切入等10餘種測試項。我們有覆蓋全域的開放測試道路。堅持「智慧的路」與「聰明的車」相結合,按照「重點補強+連線成片」的思路,深耕細作智能化路側技術覆蓋提升,年底前將完成197公裡智能化道路改造,範圍覆蓋城鄉所有主幹道。同時,我們著眼全域,在全省率先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並選取各類地形和應用場景,劃定949公裡智能網聯汽車允許開放測試道路,開放裡程為全國最長。在此基礎上,我們系統布局了智慧交通十大場景,自動駕駛重卡測試、無人配送車、無人清掃車、無人巴士等已投入應用。我們有集成聯通的數據平臺。依託城市大腦、省域空間治理數位化系統等平臺,我們正在積極構建車路協同的「神經中樞」——雲控平臺,從路端、車端、地圖、場景管理等多維度完善軟體基礎,全面融合車路協同數據、城市數據、設備數據,建立集感知、研判、調度、驗證、分析、評價於一體的測試應用生態,明年上半年將建成並投入使用。
二、形成了「車聯網+地理信息」的德清方案。立足德清地理信息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我們在全國首創並發布了支持開展自動駕駛測試服務的七條意見,破題探索自動駕駛多技術融合、多部門協同發展,在地圖採集製作、地圖數據多種保密技術和傳輸服務等方面突破了業內壁壘。特別是在提供高精度自動駕駛地圖數據方面開展先行先試,運用地理信息關鍵技術,組織開展了覆蓋德清全域、滿足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數據採集,並無償提供給進入德清開展自動駕駛測試的車企、地圖供應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開發商等。而且從地理信息的精度來看,全國是在1:25000,一般縣域是1:500,在德清可以做到「釐米級」的車道級導航。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雙向400公裡開放道路和封閉測試場的地理信息數據採集,並提供給多家企業免費使用。
接下來,隨著北鬥完成全球組網「窗口效應」的發揮,我們將在「車聯網+地理信息」基礎上,深入推進「車聯網+地理信息+北鬥」跨界融合,全面提升「高精度定位、高精準時間、高清晰圖像」能力,為大規模、多場景的車聯網場景應用提供技術支撐。這裡我向大家透露一下,經過前期的積極對接爭取,浙江省北鬥產業園落戶德清工作目前已經正式啟動。
三、探索了「運營規制創新」的德清實踐。從示範區啟動建設開始,我們就構建了「政府+機構+企業」多方主導、相互促進的開放運作模式。政府層面,我們從政策和體制角度發力,重點推動智能交通與自動駕駛規制創新,特別是在全域開放測試的技術評定、產品標準、上路許可等方面率先探索,發布了國內首個在城市級開展車聯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指導性地方標準規範——《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規範》;我們從提升示範區建設能級出發,先行啟動了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創建,雖然前段時間國家把第三塊牌子發給了湖南長沙(前兩塊分別是江蘇無錫、天津西青),但我們非常有信心拿到接下來的第四塊牌子。機構層面,堅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引進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專門負責產業資源布局和封閉測試場、開放道路等運營管理。企業層面,目前已經向華為、福特汽車、百度、千尋位置、吉利汽車、蔚來汽車等18家企業頒發了開放道路測試牌照,向中通快遞、德邦物流和贏徹科技頒發了道路運輸許可證,形成了開放合作的良好局面。
兩年的實踐證明,「政府+機構+企業」多方協同的運作機制是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我們將持之以恆用好「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來建設發展示範區,也希望廣大車企、平臺運營商後續能夠更廣泛地參與到德清的開放測試、應用場景等商業化運營中來。
四、厚植了「產業集聚發展」的德清優勢。我們按照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將優勢資源向示範區重點傾斜,形成了「以平臺為承載、創新為驅動、政策為支撐」的產業發展生態,目前已集聚起中車啟航新能源汽車、氫谷新能源汽車、上海車創等一批汽車零部件、專車製造領域的標誌性項目。圍繞平臺承載。我們在砂村和智能生態城區塊布局了車聯智造「萬畝平臺」。目前已開發建設2595畝,啟動了新一代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園、智慧出行創業創新產業園建設,正在敞開大門開展招商。此外,平臺內還有可開發土地面積近8000畝,空間充裕。所以,只要是好項目,到德清就不缺空間、不缺用地。圍繞創新驅動。引進落地了車聯網實驗室及檢測中心、萊茵自動駕駛測試與應用實驗室、華為車聯網聯合創新實驗室、華為鯤鵬產業人才培養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的科研機構,為產業項目落地搭建了集研發、孵化、中試、量產於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圍繞政策支撐。我們設立500億元的產業基金,整合推出人才新政4.0版,出臺扶持車聯網產業發展創新政策,對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在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上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以上就是我們示範區建設的相關情況,下一步,德清將牢牢聚焦「打造全國領先的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目標,集全縣之力把示範區建設好、發展好。我們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朋友們能夠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德清示範區建設,多為我們把脈問診、出謀劃策;我們誠摯地歡迎,大家把更多好資源投向德清,把更多好機會介紹給德清,把更多好項目落地到德清;我們也承諾,任何一個好項目,只要信任德清,別的地方能給的,德清將對標國際慣例、對標先進城市標準再「加一點」力度,對重點投資項目、高端創新項目、高層次人才項目給予「N+1」的支持。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
(註: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作為參考資料,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