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底色:提質增速,多元開花

2020-12-21 騰訊網

今年以疫情開年,其後房住不炒首次被寫入規劃文件,因城施策成為調控的主要方式,三道紅線落地,「五限」口子收緊,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劃上句點。可以說,在房地產歷史上,今年是環境最為特殊也最為複雜的一年。

如果要在今年的房地產行業篩選標杆樣本,碧桂園一定在列:業績增長穩健,財務指標健康,土地儲備廣泛,多元業務開花。分析碧桂園全年業績表現,不僅能梳理其穩中有進的原因,也能為其他房企的發展提供參考。

01 多線並舉,高築護城河

上半年,疫情打亂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節奏,房企上半年的銷售業績波動明顯。碧桂園綜合運用線上直營購房平臺鳳凰雲、電商直播等多種渠道,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購房者線下看房動力不足的短板。銷售方式的創新,對於碧桂園銷售業績的恢復大有裨益。

今年3月,疫情的行業影響仍在,碧桂園率先突圍,實現權益銷售額470.4億元,環比增長124.9%,同比增長4.2%。其後,碧桂園月度銷售額繼續穩步提升,4-6月分別達到490億元、561億元和609億元。今年9月,碧桂園抓住「金九」機遇期,搶收權益銷售額逾646億元,創年內新高。

今年1-11月,碧桂園超越疫情影響,穩中有進,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額5579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181億元。根據克而瑞的數據,碧桂園前11月獲得全口徑銷售額7703億元,穩居行業首位。

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就提出「提質控速,行穩致遠」的公司戰略,而今成效漸顯。

12月7日,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健康榜發布,碧桂園上榜「卓越」檔位,財務健康狀況趕超96%的上市房企。今年中報顯示,碧桂園淨負債率58.1%,低於同期50家典型上市房企94.2%的淨負債率均值。至今,碧桂園已連續12年保持淨負債率低於70%。

碧桂園今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碧桂園上半年借貸餘額為3420億元,環比下降7.5%,債務壓力減小;融資成本低於5.9%,環比下降0.5%,融資難度進一步降低;現金餘額約2055.2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的10.5%。在《2020上半年中國上市房企現金排行TOP50》榜單上,碧桂園現金總額排名第一。

手有餘糧,落子不慌。到今年6月底,碧桂園的國內權益貨值合計約23404萬億元,可滿足未來四年以上的銷售需求。根據觀點指數研究院數據,今年前11月,碧桂園新增全口徑土儲7368萬平方米,居房企新增土儲排行榜首位。

到6月底,碧桂園的項目總數已達2689個,遍布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34個縣/鄉鎮和海外市場,實現一到六線全覆蓋。

業績新高,財務健康,倉廩豐實,布局合理,在行業調整的大背景下,碧桂園的地產主業穩中有進,機器人和現代農業兩大多元業務也逐漸開花結果。

到今年9月,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餘項,其中700多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逾120項,在關鍵領域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在研機器人50餘款,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10餘款進入產品化階段,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碧桂園的農業版圖輪廓也更加清晰。從農業研發到自營生鮮超市碧優選,碧桂園正在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商。今年3月,碧桂園農業收購華大基因農業80%股權,被視為碧桂園打通現代農業的研發端、生產端和銷售端的重要舉措。

02 展望未來,夢創新空間

經過28年的探索耕耘,碧桂園打造出「一率五力」的護城河,即高效率、產品力、成本力、科技力、服務力和營銷力。堅守「一率五力」,碧桂園的行業領軍地位得以確立;守正創新,碧桂園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博。

今年以來,房地產從規模為王,向質量為王轉變的趨勢更加明晰。碧桂園2018年就預見了這一行業大勢,提出「提質控速,行穩致遠」的新戰略,提前布局,佔領先機。

疫情改變甚至重塑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安全、健康、舒適、多功能的人居環境成為新剛需。碧桂園挖掘出日照和通風兩大核心痛點,圍繞日照和通風對健康住宅體系進行全面升級,滿足居民的新需求。其中反映了碧桂園對市場動向的敏銳度,以及產品設計和落地的高效性。

居住是房子的本質功能,創造健康、舒適、便捷的人居環境,正是碧桂園的不懈追求,也是其產品力的重要體現。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的銷售和管理費用約135億元,僅佔收入的7.3%,同比下降27.9%。嚴把成本關,未來對碧桂園穩健財務生命線大有裨益。

節流可以充實盈餘,但要做大做強,還要開源。碧桂園另闢蹊徑,多元布局,發力機器人和現代農業兩大新業務。2018年啟動機器人業務和現代農業業務之後,與地產主業協同並進。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機器人業務和現代農業均可圈可點。碧桂園巨大的房地產業務體量,為機器人和現代農業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經過不斷的磨合和升級,未來三大業務將實現巨大的協同效應,共同提升碧桂園的業務效率,拓展業務邊界,打造更完整的泛房地產業務閉環。

夯實基礎,砥礪前行。在產品力、成本力、科技力和服務力的共同推動下,碧桂園「行穩致遠」,引領行業發展的步伐,必將更加矯健,也更加從容。

相關焦點

  • 慢下來的碧桂園:地產主業增速腰斬 核心機器人業務兩年三次換帥
    地產主業增速大幅下滑,核心機器人業務頻頻換帥,力圖圍繞地產打造高科技產業版圖的碧桂園如何完成「大象轉身」?2019年初,碧桂園(2007.hk)將機器人與現代農業確立為房地產之外的兩大核心業務,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也公開放話圍繞地產打造高科技產業版圖,包括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以及機器人餐廳,碧桂園能否完成「大象轉身」?
  • 保利地產前十一月賣房數據解讀:累計銷售增速高於萬科、碧桂園
    11月的籤約金額增速遠高於籤約面積8.60%的增速,每平米單價提升明顯。公司各月單價如下:前十一月公司累計實現籤約金額4630.42億元,同比增加10.32%。籤約金額增速略低於籤約面積10.66%的增速。
  • 房企們的多元發展碧桂園創投牽手保利資本設50億產業鏈基金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房企們的多元發展,碧桂園創投牽手保利資本設50億產業鏈基金 在牽手保利資本之前,碧桂園創投已經活躍了很長一段時間。碧桂園創投風頭正盛。碧桂園創投及保利地產相關負責人在5月26日均向時代財經表示,在多輪溝通之後,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在行業判斷、投資策略、團隊文化等多方面達成了高度的認同,並最終促成了雙方的正式合作。
  • 碧桂園2019年關鍵詞:穩
    就拿「資優生」代表碧桂園來說,其去年一整年銷售額高達7715億元,遠超同行,成功以優異的成績,穿越樓市的「牛熊」。「資優生」創佳績,並非不用努力,只是更注重策略。實際上,碧桂園這一整年,緊跟大趨勢,走的也是「穩」字路線。
  • 「硬核」碧桂園:年中多榜單位列行業TOP3
    高增長和高銷售回款率是碧桂園保持高現金資源的武器。碧桂園連續5年回款高於90%,在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籠約2509.3億元,權益回款率達到94%。正是憑藉著強大的自我造血能力,碧桂園的帳面現金遙遙領先同行。在財務健康方面,碧桂園堅持行穩致遠的經營,以愈漸穩健的財務水平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 碧桂園的變與不變:多元創新構建未來雙翼 財務穩健收穫發展紅利
    除了銷售業績維持前列不變,碧桂園也維持了相對穩健的財務水平,自2018年中期提出「行穩致遠」的發展思路,碧桂園一直重視維護現金流安全,並關注企業負債規模,確保企業處於可控、安全的境地。在近日濟安金信和中指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健康榜中,碧桂園被評最高的「卓越」檔。此外,碧桂園年內還被多家投行及研究機構上調評級,穆迪於9月18日上調碧桂園評級至投資級Baa3,展望穩定;9月2日,標普也將碧桂園的評級由「BB+/穩定」調升至「BB+/正面」。
  • 又是碧桂園!3次拿下行業TOP1,這次有何不一樣?
    最後出場的是碧桂園——3月27日,碧桂園發布了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碧桂園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額5522億元,同比增長10%,銷售面積62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2%。沒錯,從銷售面積來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行業龍頭的碧桂園,再次坐上了2019年房企TOP榜的頭把交椅。
  • 碧桂園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機器人」夢
    對於這一句話,碧桂園(02007)創始人楊國強深諳其道,他常說,碧桂園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都在變。回顧該集團近些年發展歷程,其也算是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論:2015年,通過一系列區域裂變深耕市場,實現規模快速擴張;2018年下半年,走在政策前面提出「行穩致遠」戰略,向管理要效益;2019年1月,提出「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新定位,駛入多元布局、協同發展新航道。
  • 何以行穩,何以致遠,揭秘長期主義碧桂園的成功邏輯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2020年初,由於受疫情的衝擊,房地產行業開始整體出現下滑趨勢,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的同比增速下跌較為明顯,曾一度創下歷史最低紀錄。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於龐大成長體量的碧桂園依然保持超過3%的增速,抗風險能力和韌性顯而易見。能夠在市場震蕩時依然穩健增長,也源於碧桂園對於市場風向的精準判斷。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健康人居的關注進一步升級,也激發了全行業對於「好房」標準的全新思考,「綠色、健康、智慧」等指數成為衡量住宅價值的關鍵詞。
  • 碧桂園「高科技綜合性企業」已現雛形 轉身從製造邁向智造
    自上而下,碧桂園一直都擁有強執行力是業內的共識。在提出「一率五力」、全周期競爭力後,碧桂園正在逐漸成為一家以內生增長動力為主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縱觀2020,碧桂園面對疫情「黑天鵝」能實現穩定業績增長的背後,一方面得益於碧桂園優質且均衡的土地儲備與布局,另一方面,碧桂園懂得積極擁抱市場變化,並以科技力賦能,通過線上營銷、直播賣房等一系列營銷創新抓住市場熱度、找到新的營銷突破口。
  • 碧桂園服務2019年收購7家物業公司 營收近百億淨利增八成
    佛山日報訊 記者呂嘉怡報導:在香港上市的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服務」)日前發布2019年度業績公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45億元,同比增長106.03%;實現淨利潤17.18億元,同比增加83.9%。
  • 碧桂園大事件 | 北京大學面試邀請已送達句容碧桂園學校,繼牛津...
    碧桂園大事件 | 北京大學面試邀請已送達句容碧桂園學校,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後再創佳績!,博實樂教育集團旗下K12國際化學校,創辦於2013年9月,毗鄰碧桂園鳳凰城、寧句輕軌黃梅站(在建),佔地約201畝。
  • 碧桂園扶貧:讓老百姓有一技之長
    轉變來源於碧桂園集團的就業扶貧舉措。2020年4月,碧桂園集團在佛山涼山州兩地黨政聯席會議上捐贈2000萬用於幫扶涼山州昭覺縣,與三岔河鄉三河村、尼地鄉署覺窪五村籤訂結對幫扶協議,並派出扶貧人員長期駐村幫扶,其中包括了職業技能培訓、發展文旅扶貧產業等,助力兩村199戶974人脫貧。
  • 碧桂園的看漲空間有多大?|公司觀察
    根據規定,未「越線」的綠色檔房企,有息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5%,黃色檔房企(一個指標越線)和橙色檔房企(兩個指標越線)上限為10%和5%,紅色(三個指標均越線)檔房企則不能新增有息債務。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的有息負債還出現了下降,由2019年底的3696億元下降至3420.4億元,下降了7.5%。
  • 碧桂園集團首個海外高星級酒店,馬來西亞鳳凰酒店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柔佛州州務大臣拿督斯裡卡立諾丁、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蘇柏垣等在內的近400位中外嘉賓及媒體齊聚碧桂園森林城市,共同見證碧桂園鳳凰國際首家海外酒店的華麗綻放。
  • 碧桂園轉型大年穩坐TOP1,豐厚鋪墊再戰城鎮化
    而且,有兩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或能說明碧桂園把高質量發展的訴求擺在了很關鍵的位置。第一個細節,涉及到碧桂園的經營是否足夠紮實:碧桂園2019年5522億的銷售數據,完全是權益口徑之下的,從2018年7月起,碧桂園就不再公布全口徑的銷售數據。
  • 智能餐飲時代到來 碧桂園首家無人餐廳開業
    據悉,碧桂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系,旗下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1月12日在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區花城匯廣場開業,實現了從中央廚房到冷鏈運輸,再到店面餐飲機器人的全系統搭建與運營,這在國內尚屬首家。
  • 機器人+現代農業之於碧桂園,究竟有著哪些實質性意義?
    對於這一句話,碧桂園(02007)創始人楊國強深諳其道,他常說,碧桂園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都在變。回顧該集團近些年發展歷程,其也算是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論:2015年,通過一系列區域裂變深耕市場,實現規模快速擴張;2018年下半年,走在政策前面提出「行穩致遠」戰略,向管理要效益;2019年1月,提出「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新定位,駛入多元布局、協同發展新航道。
  • 莫斌:疫情影響肯定有 碧桂園有足夠空間調整
    照此推算,2020年碧桂園權益銷售目標為6074.22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與去年相若。疫情對碧桂園的影響一定有,但得益於一至六線的均衡布局,碧桂園有足夠的空間去調整。   目前,除湖北之外,碧桂園97%的線下售樓部已經恢復正常營業100%開放,在建工地標段工程也恢復了95.2%多。   據時代財經了解,過去2018年,碧桂園在湖北區域項目數量為104個,貢獻了4%的權益銷售額。
  • 佛山資本2020聚變:美的、碧桂園產業鏈效應顯現 註冊制改革助推...
    美的、碧桂園產業鏈「效應」顯著通過各個上市公司的主業和類型,可以看到佛山的各類標籤,但製造業,無疑是佛山市上市公司的主流。2019年,順德區GDP為3523.18億元,增速7.1%,南海區GDP為3176.62億元,增速6.9%。兩區上市公司多為資本「新貴」和新興產業,不過,在這些上市公司背後,都擺脫不了碧桂園和美的集團的身影。距離順德碧桂園總部不足3公裡的商業區,隨處可見「碧桂園員工、家屬折扣」的促銷字樣,這一效應在資本市場也頗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