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於寫作的百科全書《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2020-12-12 於噹噹呀

最近花了些時間讀了師北宸老師的《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一書 ,感受頗深,受益良多。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關於寫作卻不僅僅局限於寫作的書 ,主要探討寫作的功能價值 ,並也探索和研究寫作在情感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價值 ,旨在增進行動。作者講述了他和寫作之間的種種故事,把他一路走來收穫的與寫作有關的各種技能一一在書中做了介紹和披露 。

作者首先打破了關於大家困於寫作條條框框的心魔 ,寫作首先是走心,然後用邏輯清晰,語言簡潔的話說清楚一件事情就行了 。好的文章 在發出去的那一刻就開始了社交行為 ,它是最棒的外交家,吸引無數人關注你 ,連接你 ,行文至此,作者就順便講了講如何社交 ,除了要主動提供幫助,真誠地傾聽外,要把偶像當做普通人那樣去關懷 ,因為再成功的人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都是肉體凡胎 。社交怎麼能缺少圈子呢 ,你要提前下功夫做足功課 、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更高層次的群體裡最差的人,這樣你就會不斷的成長 。

作者在這本書中掀開了大神的面紗,拋開了高大的人設 ,以自己為例,認為誠實比完美更重要 ,因為只有誠實才讓人有底氣,並認為真實是最大的自信 。接下來你可以學到許多公關知識 ,不過要推銷的是自己這個產品 ,首先你可能要用簡單清晰,沒有威脅,而且有趣,新奇的方式打動買家(讀者)的鱷魚腦 ,然後給自己寫一張說明書 ,為自己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包裝 ,為了讓自己這個商品做到最好 ,你必須每天拿出四小時來鍛鍊你的手藝 ,突破恐懼,堅守信念 。為了讓你進步的更加快速 ,你必須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還要有隨時隨地記筆記的習慣 ,寫日記主要為了反省和計劃 ,而隨時隨地記筆記是為了捕捉不期而遇的靈感 。具備了以上這些,你就會得到寫作的真諦和秘籍 ,簡單易行的 寫作方法叫做萬能寫作法 ,只有觀點,案例和總結三個核心元素 。

看到這裡,你可能心中竊喜 ,終於取到真經了 ,於是開始實踐 ,你要允許自己寫出全世界最爛的文字,也可以瞎寫 ,但是如果是寫給別人看的話,要注意關照到讀者的內心需求,因為寫作就是一場對話之旅,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 。你可能激動的寫了三天就發現自己寫不下去了 ,給自己找了各種藉口 ,這也是作者早就意料之中的事情 ,你可能需要給你煮一杯香濃的咖啡或泡一杯芳香馥鬱的茶,讓寫作來一點儀式感 ,也需要找到你的目標 ,因為寫作的路上沒有那麼容易成功 ,1000字者輸出輸出 要有10萬字的輸入 ,你也要隨時隨地尋找靈感,記錄可以寫作的任何素材 ,不要害怕被人批評,擔心被退稿 ,你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 ,這樣你就會突破限制 。最後一個秘籍是,如果不知道怎麼寫,不妨倒過來想 。這真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樣看起來容易多了 !而且還可以運用到許多方面 !。

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 ,我就像個醉漢跟著一位輕功卓絕的大師尋寶,一路跌跌撞撞 ,又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 ,因為這本書雖然閱讀難度不高 ,但作者其實用感性的手法寫了一本極其理性的書 ,步步為營,循循善誘的娓娓道來 ,看似簡單,但你想要跟上作者的思維和腳步並不容易 ,所以我不得不時時停下來 , 回頭再看 ,並積極思考 。

這是一本形散而神不散的書 ,每一個章節可以單獨來看 ,但是如果從第一章開始往後看的話,你就會覺得有些燒腦 ,因為每一章之間看上去沒有太多的聯繫 ,讀第一遍的時候,我很有一些蒙,時不時要停下來問一下自己,我這是在讀一本關於什麼主題的書 ,讀了三遍以後才發現 ,這是老師用心良苦的把在寫作道路上必備的技能都告訴我們了 ,還為我們堵死了所有的退路 。

在這本書中,作者勇於披露自己的缺點 ,讓人覺得作者不但是勇者,更是一位智者 。書中旁徵博引 ,舉了許多的例子 ,引進了很多前沿的觀念和思想,比如在傾聽的時候,你是屬於讀者型,還是聽者型呢 ,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提高和別人的溝通技巧 。

在讀到《是偶像也是普通人》這一章節的時候 ,我感受到作者是一個心思細膩、敏感,非常替人著想的 人。把偶象也當做普通人一樣去關懷 ,這對於提高人的共情能力有著非常好的幫助 。

在看到作者每周為了寫好一篇一千多字的專欄文章,居然會花六小時去閱讀與這一話題相關的背景資料時,覺得作者非常的敬業、不易,同時,也為以後想要從事寫作的人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

讀這本書的時候,內心不斷有些聲音蹦出來 ,就像書裡說的那樣 ,那些模糊的,呼之欲出的,似是而非的,就差捅一下窗戶紙就可以明白的道理終於明白了。最開心的就是知道了內向的人原來也有自己的長處,最受啟發的是講了「以終為始,設計你十年以後的個人履歷 」這個觀念 ,這個章節讓我明白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最有共鳴的話是作者寫給炳哥的信中的那段關於寫作的話 。作者在30歲就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了 ,我覺得他很幸運 。因為我現在才找到 。

我在寫作中一直困惑於拆解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啊,設計》這部紀錄片 ,我看到其中關於一個橘子的拆解 ,才領悟到拆解的真諦是要把一個東西拆解到最細的顆粒 。這對我以後拆解文章很有好處 。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寫晨間日記 ,反省每天的言行 ,也開始為一天的工作做計劃,並隨時攜帶紙和筆 ,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一次靈感的到來 。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 ,它囊括了在寫作過程中所有需要的技能 ,每一次讀來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但是我覺得 ,老師的寶藏遠遠不止這些 ,老師應該還會繼續出書 ,好戲才剛剛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相關焦點

  • 《精進寫作》:教你成為一名寫作高手
    文 |晴風圖 |網絡你喜歡寫作嗎?自從畢業後,你還寫作嗎?相信有很多人,已經很久都沒有再寫過了,也相信有很多人加入了寫作的行業,不斷優化自己。其實關於寫作,我是這樣理解的:寫作就是倒逼自己輸入。01 寫作是一項人人必備的技能近日,看了一本好書叫《精進寫作》,是由作者弘丹所著。而這本書裡詳細介紹了什麼是寫作,寫作的邏輯,以及如何才能寫作好一篇文章。
  • 2020年書單,自我提升,認知、閱讀和寫作,一個都不能少
    在上一篇書單裡,我推薦的是育兒類書籍,這篇書單,我將推薦的是自我提升類書籍。我把自我提升分為認知、閱讀和寫作三個部分。我認為認知決定是一個人自我提升首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認知有誤,那麼必定會影響他的言行,而閱讀是提升認知的「超能力」。
  • 在「十點讀書」精進寫作,掌握寫作秘籍,悄悄拔尖驚豔自己
    文 // 琅琅學寫作有沒有秘籍?有,肯定有。在加入「十點讀書」寫作訓練營之前,我不知道寫文有秘籍,秘籍是什麼?所以,就算我手握秘籍也不知道那就是法寶。加入「十點讀書」精進寫作,說是偶然,也是必然。具體如下:秘籍1:愛上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不用去懷疑,這是真的。如果你自己本身就喜歡寫作、熱愛寫作,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具備天然動力。你要做的只是保持熱愛,不要寫著寫著覺得好難,就見異思遷,隨便被一個叫「小三」的勾走,比如畫畫、音樂。
  • (一位INFJ關於文學與寫作修煉自我的思考)
    其實,文學最初最重要的是其治療功能——人通過法術性的語言(口語與寫作)獲得精神的自我救贖與自我確認。但給予文學療愈實踐的更多的卻是精神醫學領域。從「敘事治療」、「藝術治療」和「能量治療」等大量的新興治療方式爭奇鬥豔。心理學家運用啟而不發、誘而不宣的方式,引導患者通過寫作發揮想像力進行自我打開和突破,外化問題,理清思路,疏通情感,自我療愈。
  • 寫作小白,怎樣才能提筆就寫,遇到寫作困難該如何克服?
    於是我想找一本零基礎寫作的書,了解一下寫作,在各大平臺瀏覽了無數寫作的書籍之後,買了《從零開始學寫作》。《從零開始學寫作》 是一本給寫作者的工具書,適用於寫作小白、要精進寫作水平的人等。這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書,內容包括新媒體的寫作,怎麼克服寫作中的困難,怎麼寫標題,開頭和結尾,以及文章的框架應該怎麼搭建,如何修改文章,書評影評的寫法等。每一個章節都值得細細閱讀好幾遍。
  • 寫作是生命的自我進步
    寫作是生命的自我進步作者 | 何景瑞 當今有很多人天天喊著生活太累,甚至是「無聊」或「沒意思」,把寶貴的時間消磨在麻將和醉酒中,身在福中不知福,有點幸福的過了頭,正在浪費人生。人生是一種生活態度,我每當閒歇時,一有空兒,都把熱情寫作當成最好的休息習慣,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根本沒空歇著,沒工夫累,我感到很幸福和快樂。現實的社會,知識爆炸到瞬息萬變,信息迭代速度越來越快,給寫作創造了機遇和空間,人們精神層面上的需求擴大化,社會充滿正能量,激發了我的寫作熱情。
  • 觀察|復旦創意寫作師生,如何從一本有關寫作的小說說開去
    一本有關寫作的小說《我的朋友阿波羅》是努涅斯創作的第七部小說,涉及的主題包括師生關係、作家與讀者的關係、醫患關係、自殺、婚外情、販賣婦女、雛妓等嚴肅而沉重的話題。它曾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類),併入圍同年布克獎短名單。今年10月,這部作品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
  • 《非虛構的藝術》:不適合寫作新手閱讀,但熱愛寫作的你一定要讀
    近些年來隨著《真實故事計劃》等一大波以真實故事為創作原型的工作號面世,非虛構寫作成為了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創作方式。非虛構寫作稿件的稿費一般也都比較可觀,因此很多創作新手也開始把寫作目標轉向了非虛構寫作。但是非虛構寫作究竟是如何寫作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下面這本書了。
  • 《成為作家》:克服寫作的4種困難,普通人也可以寫作
    在2020年,想要get到寫作這項技能,所以搜羅了很多關於寫作的書,並且已經著手看了。前兩天剛看完《成為作家》,這本書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提供了很多練習寫作的方法,還為寫作初期會遇到的4種困難提供了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它為有寫作夢想的普通人點燃了希望。
  • 《關於寫作》,你只需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去寫,為文思開一扇窗
    但有些規律還是可以遵循的,跟著大師學寫作,根據他們教的方法,多練習,總好過閉門造車。那一個初學寫作的普通人,如何在寫作的汪洋大海中去乘風破浪呢?答案盡在美國作家安.拉莫特所著的《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這本書中。這是一本有時讓你捧腹大笑,有時讓你感動淚目,在你驚嘆作者坦率的文筆時,卻又不由自主被她精闢的闡述而折服的書。
  • 三分鐘掌握寫作邏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木希地,ID:filmscre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用了兩周時間,讀了一本關於如何有邏輯地寫作文案的書,叫《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這本書是除了《金字塔原理》原理外,我讀的第二本關於寫作邏輯方面的書。它相對於只是講金字塔原理來說,這本書涵蓋範圍更廣,思考也更全面,是想要訓練邏輯寫作思維的人值得一讀的書。
  • 我的2021年寫作書單,重新梳理寫作人生
    於是,在2021年,我希望對自己過去10年的寫作經歷做一個全盤的總結、升華與突破,以便更好地前進。 下面,分享出我2021年的10本寫作書單,包含寫作初心、成為作家、文案寫作、新媒體寫作等諸多方面,這些書籍都是我認為極為有價值研讀的。我將以紙質書的形式閱讀,並做好筆記和讀書感悟,直至年終梳理出自己的寫作體系。
  • 《寫作7堂課》:讓寫作成為你人生最值得的投資
    我以前對此話不以為然,直到遇見《寫作7堂課》。在書的開篇,作者秋葉大叔就問了一個直擊人心的問題:「如果寫作不能幫你賺錢,那你還會學習寫作嗎?」難道學習寫作不就是為了掙錢嗎?我心裡的回答是肯定的。可大叔卻說:如果寫作只是為了賺點稿費,那是低估了寫作的意義。《寫作7堂課》的作者秋葉大叔是一名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強調要注重寫作的「系統思維」。對於從事寫作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靠一篇文章去掙稿費,而是懂得寫作背後的底層邏輯和系統思維。寫作,其實是人生路上的一項重要投資!
  • 讓寫作變得有趣,並成為你的睡後收入的一些小技巧
    前段時間 ,讀了池莉的一本寫女兒的書,她想讓女兒也學著成為作家,可女兒一句話懟得她無語,「我不想過你這樣枯燥的生活,你每天都在桌前寫寫寫,太沒有自由了。」看到這本書後,我差點崩了,是啊,我每天都是讀呀寫呀,這有什麼意義?
  • 精讀筆記|一文讀透《學會寫作》
    《學會寫作》是柳楊傾力打造讓寫作小白在寫作中通過寫作獲得個人的成就感和影響力的,讓你從提筆就怕,無從下筆到能夠持續寫下去,這本書能指導我們掌握寫作技巧不難,能讓你從什麼都不會寫,到不知道什麼,蛻變成寫作能手,成為一個真正會寫作的人!
  • 一場關於心靈的寫作——表達和療愈
    我以前看過一本臺灣版的書《心靈寫作》,這個系列還有《狂野寫作》、《療愈寫作》。我很喜歡這本書,也曾經深度的踐行過。這次書單裡提到了《寫出我心》,我在搜索書籍信息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和《心靈寫作》是同一本書。
  • 如何讓你的英語寫作達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
    不必擔心,接下來小編會為你推薦一本書,它將為你營造一個全英的學習環境,助你在寫作道路上取得質的飛躍,甚至愛上英語寫作!這本書的名字叫做The Elements of Style《風格的要素》。可能有的同學早已有所耳聞,因為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英語寫作指南,在出國留學生中享有廣泛的聲譽。
  • 寫作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可以坦誠面對自己
    寫作2020年一共是53周,今天是滴49周的最後一天。每周的一篇周度總結數字一直從1開始到目前的49,感覺就像是昨天一樣,然而過程中卻又是覺得每一天都是瑣碎又綿長。從2018年開始堅持每周都寫一篇文章來進行自我梳理,其中涵蓋了目標執行情況的周度總結和一些讀書心得體會,以及其他的一些感悟心得等等。寫作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加清楚的能夠看清自己內心是什麼狀態,對過去的反省和對未來的希望。這種方式就像是一個交心的朋友一般,可以坦誠地吐露心聲,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種獨處的方式。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所以搭建骨架也就成為寫作的第一層次,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兩種:框架式寫作和聯機式寫作。框架式寫作,也叫結構化思考,是一種通用能力。只有先搭好整體的知識框架,才能寫得又快又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每次寫作文之前,語文老師總是要求我們,列好大綱。
  • 關於寫作的隨想,讓我們擁抱寫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讀書寫作也好,還是打坐修道也罷,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發生「質」的飛躍。也許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寫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可是古人卻說「文章本無成,妙手偶得之」,看看那些「四書」「五經」「楚辭」「漢賦」,再看看那些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我們在為先輩們為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所做貢獻讚嘆不已的同時,更應該為自己提筆忘字不會寫作而深刻反思,究竟是我們的知識水平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