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薊玉林正在打掃別墅。 吳婷婷 攝
中新網12月17日電 題:「土坯房」到「雙層別墅」:高原牧民「小日子」裡的「大變化」
作者 吳婷婷 孫睿
從34平方土坯房到154平方的雙層別墅,從小屏黑白電視機到液晶電視,從永久牌「二八」自行車到轎車……2016年,薊玉林一家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希望村搬到了柏樹山新村,「新」「變」是他家這五年生活的形容詞。
「入冬了,氣溫越來越低,可我心裡頭熱乎著呢!想想這五年來家裡的變化,我心裡特別滿足。」談起這五年的變化,薊玉林喜上眉梢。
「走,進我家看看」「這是一個地下室,這是廚房和客廳,走,我帶你們上樓,樓上陽臺太陽曬的好……」薊玉林高興地對記者說,家裡有地暖、有自來水,出門還能騎著電動車去買菜,周末還能一家人開車出去玩。
走進薊玉林家的院子,一字擺放的復古老物件,引人注目。
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薊玉林家中,屋內盡顯寬敞明亮,屋內的液晶電視機、雙開門冰箱一應俱全,盆栽鮮花把房屋裝扮得更加溫馨,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
「以前住的是土坯房,得用扁擔去挑井水,燒煤取暖,交通也不方便。現在的房子裡有自來水、天然氣、地暖,網絡通了,出門進城有公交車。」薊玉林對新家讚不絕口。
「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咯,跟從前沒法比呀。」薊玉林的妻子趙希紅沏說。
薊玉林家中有20畝土地,其中10畝已流轉承包,10畝自家種土豆和小麥等,閒暇時,他和妻子外出打零工。
中午時分,太陽從落地窗照射到二樓的客廳,薊玉林泡杯茶,倚靠在沙發上,翻看書籍,享受著愜意的生活。他說:「在這麼好的房子裡住著,日子過的好著哩。」
「這是我們在希望村居住的老房子,又小又破舊,現在都拆掉了,你看,我家二樓的陽臺這裡陽光曬的多熱和。」他拿著手機給我們翻看他以前居住的房子,他說,「現在變化太大了,和以前的日子可是大不一樣咯,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
「風雨同舟攜手同行」,這是他和妻子的合照上,刻著的一句話。「老婆也是和我一起苦出來的,現在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感謝有你!」他對著妻子說。
院子裡,搭了一個溫棚,裡面種上了新鮮的蔬菜。「你看,油麥菜長得綠油油的,多好」「這顆是葡萄樹,今年還掛果了,美得很……」
帶著五年變化的喜悅,薊玉林一家邁進新的生活,日子越過越好。
據了解,青海涉藏六州三分之一的農牧民在縣城集中安置,三分之一在鄉鎮集中安置,三分之一在建設新村集中安置,農牧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惠及5.2萬戶20萬人。四年集中攻堅任務全面完成,14.55萬戶、5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人口如期清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