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很多論壇和貼吧中都有關於列寧是德國間諜的說法,他們依靠的文件是《西遜文獻》,按照《西遜文獻》的描述,列寧是一位德國派遣的間諜,他依靠德國提供的5000萬金馬克來組織革命運動,德國人的目的是讓列寧推翻現任沙皇俄國政權,使得德國擺脫兩線作戰的命運。而且這件事是由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親自批准的。
在德國的安排下,列寧等革命黨人得以從蘇黎世登上德國專列回到俄國。此後列寧發動十月革命,奪取政權,建立了蘇聯政府。在革命勝利之後,列寧和德國籤訂《布列斯特—立託夫斯克和約》,在這個合約中,列寧割讓一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和近五千萬居民,被德國佔領的區域佔有蘇聯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
這份條約也被認為是列寧「賣國」的證據之一。當然這些傳言不會只在中國的網絡甚囂塵上,甚至在俄羅斯早就是很多民間人士的看法,甚至還有一部俄羅斯電影《誰為列寧付錢?世界秘密》講述這個故事,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西遜文獻》的真實性
《西遜文獻》也被叫做《西遜文件》,它是1918年美國外交官艾佳德·西遜在彼得格勒花了2.5萬美元買過來的,這也是列寧被稱為「德國間諜」的根據,這份文件裡面詳細記載了德國的總參謀部是如何資助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還有德國如何命令布爾什維克為自己效力。這也是很多人污衊列寧的來源。
很可惜的是這份文件是偽造的,這是歷史學界公認的事實,作為反對蘇聯的美國歷史學家喬治·肯南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份文件,他的結論是《西遜文獻》是偽造的,是由幾個不同印表機搞出來的文件。俄羅斯歷史學家斯塔爾採夫認為這一文件出自記者費爾迪南德·奧先朵夫斯基,他在1917年到1918年之間為了150份有關布爾什維克和德國聯合的陰謀文件。
而且俄羅斯的官方教科書《俄羅斯歷史(1900~1945)》明確地表示,列寧是「德國間諜」是俄國臨時政府指使一些報刊發布的假消息,目的是把列寧取道德國回國的事情捏造成列寧受到德國的資助和指令回國,這是因為當時布爾什維克已經取得民眾的擁戴,俄國臨時政府十分恐慌,於是就想攻擊列寧等人。
在1917年7月4日,就有布爾什維克黨人阿列克謝斯基和社會民主黨人班克拉託夫指責列寧等人是「德國間諜」。還有伊爾莫列科前去「自首」,他自稱受到德國總參謀部的指令和列寧接觸。實際上伊爾莫列科應該是俄國臨時政府安排的人,因為德國和列寧接觸的人是亞歷山大·帕爾烏斯,此人是一個為德國效力的俄國移民。
所以《西遜文獻》本身就是一本假書,再加上1917年臨時政府時期,報刊不斷捏造假消息,於是在後世很多人沒有經過具體的考證,就相信這些文件,確信列寧是「德國間諜」,並且大肆傳播,實際上這些人還比不上100多年前的俄國人有辨識度,最低他們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列寧回國的真相
1917年3月份,沙皇俄國政權被推翻,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成立。列寧正旅居於瑞士的蘇黎世,他在得知消息後迫切地想要回到俄國,他甚至想要旅居瑞典的加涅茨基想辦法找一個瑞典聾啞人的證件,企圖從瑞典借道回到俄國。
二月革命之後,德國方面也需要把反戰的俄國僑民運回俄國,以此加速俄國的反戰趨勢,從而使得俄國退出一次世界大戰,同時德國也需要交換在俄國境內的德國人和奧匈帝國人,德國首相授權給駐瑞士首都伯爾尼的德國公使馮·羅姆貝格讓他接觸俄國僑民,通知俄國僑民可以從德國借道回歸俄國。而且瑞士方面的社會黨人格裡姆充當了俄國臨時政府和德國之間的中間人。
在1917年3月18日,俄國臨時政府同意這項決定。在俄國和德國達成協議後,列寧當時決定就借道德國回到祖國俄國,他派出普拉滕和德國公使談判,讓俄國的政治僑民可以取道德國回歸俄國,德國公使同意了這一建議,允許列寧等政治僑民藉由德國的專列回國。
但是這一舉措在當時就已經遭到了很多人的疑慮,他們認為會產生極其惡劣的政治影響,為了減少影響,列寧在出發前特意在伯爾尼舉行會議,解釋自己乘坐德國專列的原因,並且還擬定了一份過境協議。而且在路上列寧為了避嫌,在德國專列上拒絕和德國任何官員交流,三個陪同的德國官員都是與普拉滕交流,連德國社會黨人都沒有進入列寧的車廂。
此後列寧在德國扎斯尼茨下車,乘坐輪船來到瑞典的特雷斯堡,然後在瑞典乘坐火車來到託爾捏奧車站,正式回到俄國。再回到俄國後,列寧和其他革命者寫了一份公告,把取道德國回國的原因和路上的經過都在當時的報紙《政治報》上發表。
結語
革命導師列寧完成了十月革命,他給世界帶來煥然一新的樣貌,而且十月革命的成功也是人民的選擇,如今有些人卻把一場人民完成的革命描繪成人民受到外國陰謀欺騙、最終成為可憐的犧牲品的事情,這不就是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的理念。
在這些人看來世界上都是陰謀和欺騙,處處都是假的,但是創造歷史的人是群眾和百姓,並不是一兩個人憑藉一個陰謀就能夠改變世界的,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場影響深遠的革命,他塑造了當今世界的樣貌,而且也是俄國在當時的歷史選擇必然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