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22:08 |椒江發布
「
多希望喊一聲「翁佳浩!」
立馬就有一個人答:「到!」
」
翁佳浩出事的那幾天,當年一個中隊的戰友們再一次火速「集合」。
「兄弟,我來了!」在深圳的副班長陳文貴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百安村海關,27日一抵達事發地點,就加入到搜尋隊伍中。
在高速上,陳文貴反覆念叨著翁佳浩的名字,也不斷回想起他的身影。2017年9月,翁佳浩光榮入伍,服役於武警廣東總隊雲浮支隊。在部隊裡,他表現優異,當兵第一年就被評為「優秀義務兵」,第二年更是被中隊黨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到2019年9月退出現役期間,翁佳浩以卓越的成績,給這位老班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希望還能和在部隊一樣
喊一聲「翁佳浩!」
立馬就有一個人答:「到!」
「從他下連隊分到我們班開始,我們就一直生活在一起,我是看著他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的。」回憶起在部隊的點點滴滴,再鐵血的硬漢也忍不住哽咽不已,他多麼希望現在還能和在部隊一樣,喊一聲「翁佳浩!」立馬就有一個人魚躍而起,精神抖擻地應答:「到!」
事發的那幾天,陳文貴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戰友們都想通過他,了解翁佳浩的最新消息。「佳浩是班裡很受歡迎的人,技能過硬、待人以誠,誰有事叫他,他都無二話。」除了待人友善,在中隊時,翁佳浩還兼任過訓犬員,犬的餵養、訓練,犬舍的打理、清掃,他總是衝在前面。「周末大家都去玩了,佳浩就自己呆在犬舍,他總說,這些警犬就像他的小兄弟,真誠樸實,令人信賴。」
他時常給
90多歲的孤寡老奶奶塞早飯
回憶起3年前,翁佳浩初到部隊的場景,那個高高瘦瘦但從不服輸的背影,一直浮現在班長吳旭防的腦海中。「他來當兵一直都很刻苦訓練,努力工作。還記得剛來當兵時,他體能比較弱,就晚上經常加班練體能。有一天,我問他辛不辛苦,他回答,『人家可以我肯定沒問題,軍人只有練就過硬本領,戰時才能上得去。』這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努力爭當尖兵的他,始終有一種不服輸的氣概。」吳旭防還透露,營區附近有位90多歲的孤寡老奶奶,早上經常來中隊門口站著,翁佳浩每次看到後,都會給這個奶奶塞點早飯。
因為受傷無法參加訓練,翁佳浩主動到廚房幫忙
「端午節上午他還給我發微信,想不到這竟然是和他最後一次問候。」 高丹陽是翁佳浩服役期間所在的羅定中隊原中隊長,失去這麼一位戰友、一名好兵,他痛心不已。「佳浩在中隊服役期間的表現一直非常優秀,中隊本想讓他留隊轉士官,但他考慮到家庭原因,遺憾選擇了退伍。」
好兄弟,這些年多謝你的照顧
你放心,咱爸咱媽就交給我們了
「他就像我的親大哥一樣——」賴瑋榮是翁佳浩的同年兵,說起自己的昔日好兄弟,電話那頭的賴瑋榮失了聲。翁佳浩比賴瑋榮早到部隊幾天,當賴瑋榮剛到部隊的時候,懵懵懂懂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是翁佳浩帶著他,一點一滴開始熟悉部隊生活。
有一次出外勤,需要去幫助駐地村民清理魚塘水葫蘆,不會遊泳的賴瑋榮待在岸邊手足無措。「那天佳浩問我怎麼不下去,我說我不會遊泳,沒想到他二話不說就下水幫我把我的那一份做了。」賴瑋榮說,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遇到困難,他就會想起佳浩,而佳浩也總是第一個慷慨相助。
「飛躍飛躍,加油!加油!」翁佳浩昔日的加油聲還在戰友黃飛躍的耳畔邊迴響。黃飛躍說,自己不是個有耐心的人,在剛開始接觸武器拆裝的時候,翁佳浩是前幾名,而自己總是倒數。「佳浩他很細心,每當看到我焦躁時,就會把他的槍枝移到我這邊來訓練,陪伴我、鼓勵我,耐心地跟我分享心得和技巧,幫助我突破瓶頸。」
翁佳浩的口頭禪:
「讓我來,我去吧,交給我了。」
「去年我的腿摔傷了,行動不方便,每次第一個來扶我的是他,給我送飯送水最積極的也是他。」戰友鄧水彬說,平時佳浩總是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不管做什麼他總是第一個衝上前,「我這個戰友永遠都是一副古道熱腸,一副不怕吃苦、永不言棄的樣子。」
在翁佳浩出事後,戰友華鑫榮忍不住將他與翁佳浩所有的聊天記錄、所有的語音都聽了一遍,「讓我來,我去吧,交給我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些都是翁佳浩的口頭禪。記得去年夏天,馬上要半年考核,可是班裡的菜地還不像樣,為了給單位爭榮譽,給班級爭光,翁佳浩經常在休息時間自己跑到去菜地加班,除草、澆水、修整土地,樣樣幹得非常專心,哪怕脖子被太陽曬出來一圈圈的紅印,也沒有打消他的積極性。
「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真的想再為你剪一次頭髮。」華鑫榮默默低語,卻堅定有力,他想要為佳浩剪一個全部隊最帥的髮型。「在部隊裡,我經常幫他剪頭髮,他是個185的個子,每次幫他剪頭髮我手臂都要抬很高,時間久了比較酸痛,佳浩發現後,每次剪頭髮都往前坐,還低著頭。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笑著說,『沒事,這樣坐挺舒服的。』真的很為別人著想。」
幫助快遞小哥 歸隊超時挨批
去年7月,有一次翁佳浩請假外出時,幫助快遞小哥,歸隊超時挨批,在中隊集合開飯時被指導員王凱雄點名批評,還作了檢討。後來,一同外出的戰友張嘉林向指導員報告了超假原由。原來當天請假歸隊,在途經羅定市環市西路時,一名快遞小哥騎車摔倒致小腿骨折,翁佳浩和張嘉林看見後,立即將其扶往安全地帶,並撿回他的手機讓他聯繫家人,直到快遞小哥的家裡人到後,才迅速跑回中隊,因此耽誤了時間。雖被「冤枉」批評,但佳浩從未帶有負面情緒,依然「我行我素」、古道熱腸。
關於佳浩的故事,還有很多
想對他說的話,也一直說不完
戰友們商量著找個時間
去台州看望佳浩的長輩
「以後過年過節
都要看看咱爸咱媽」
推薦閱讀
全媒體記者:王涵雪
通訊員:武警雲浮支隊劉學斌
小 編:王涵雪
責 編:王 寅
監 制:吳敏東
轉載請註明出處
路上多禮讓,道寬心更寬。
1594303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