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抗糖真能抗衰老嗎」成為網絡熱門話題,人們對於糖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關注。糖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糖分攝入不足,會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但同時,過量攝入糖分又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減糖成為當下趨勢,無糖食品作為一種低熱量、對機體血糖影響較小的健康產品倍受公眾青睞。但是,包裝上寫著「無糖」就真的不含糖嗎?
無糖食品,一般指不含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等。
依據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無糖或不含糖」是指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高於0.5g/100g(固體)或0.5g/100ml(液體)。
為了保持無糖食品的口感,甜味劑就成了替代添加糖的最好選擇。甜味劑是指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其甜度高、能量低,還可減少因糖攝入帶來的齲齒風險。按來源可以將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按營養價值可以將甜味劑分為營養型和非營養型甜味劑,熱值相當於蔗糖熱值2%以上的稱為營養型甜味劑,而低於其2%的為非營養型甜味劑。
目前,我國批准使用的甜味劑有二十種,包括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所批准使用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和甜蜜素等,都有長期安全使用的歷史。
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允許使用的甜味劑品種及使用範圍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體規定。這些規定都是基於科學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的,只要按標準使用,是有安全保障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也在較長時間嚴謹的科學評價下,提出了每日允許攝入量(ADI),認為按照ADI值正常攝入甜味劑,不存在安全問題。
面對「無糖食品」,在購買時應該參考成分表、熱量表。有些食品雖然無蔗糖,但可能含有葡萄糖或者其它一些糖類。而另外一些「無糖食品」,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並不低。
「四個最嚴」駐防線,重典治亂保食安
來源:哈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伊吾縣融媒體中心
(脫貧攻堅公益片)
(別看只是小小鳥 任意捕捉不得了)
編輯:付蓉 責編:石彩荷
審核: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