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顯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秋水,編輯:李思思,36氪經授權發布。

街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

但實際上,你真的懂漢服裡的門道嗎?這些穿漢服的年輕人,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它不是漢代服飾,而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往上還可追溯到華夏文化、華夏民族,是漢族禮儀文化的傳承載體。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漢服愛好者的故事:他們之中有的人因為喜愛漢服而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有的人乾脆直接投身於漢服事業,為了傳播漢服文化而奮鬥。

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與漢服結緣,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離離29歲 女 中學語文老師

我接觸漢服10年了。

十年前,穿漢服的人少,市場上也沒這麼多好看的款式。我根據自己對漢服的理解畫了張圖,想要和閨蜜去市場買布料自己做漢服。

最後雖然因為學習緊張不了了之,但為自己定製一套漢服的想法就一直埋藏在我心裡。

後來,我去西安上大學,這個城市有非常適合漢服愛好者發展的土壤。

經喜歡漢服的學姐介紹,我們去了西安布料市場,看到喜歡的布料就買下來,找裁縫幫忙定製漢服。

西安的某次漢服巡遊活動

十年前的種子就這麼發芽了。

來料加工在各個行業都很普遍——自己提供材料,商家進行加工得到成品。

我一般在淘寶或者微博上找能來料加工的裁縫,選擇的標準是裁縫的做工、成品版型、好評度。

不過自製一套漢服的成本可不低。一套漢服的原材料成本包括面料、裡料、輔料(花邊扣子之類的)、工費、過水費等。

如果是真絲布料的短衫,以花羅為例,布料就要500元至700元、工費200元,整件衣服僅成本就要1000元左右。

棉布化纖布料相對便宜,短衫成本在300元左右。

某平臺的漢服來料加工價格

來料加工比較繁瑣、成本也不低,所以我還是更願意買漢服成品,偶爾看到喜歡的布料再做一兩件。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會喜歡漢服?」

我的回答也很簡單,穿上漢服後整個人感覺都會不一樣。

從布料、形制、妝造,甚至到琵琶,都是我因為熱愛漢服才去了解的。

我喜歡形制正確的正品漢服,可以在生活中的各種場合穿。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老師,教書時我也會穿漢服。我還在學校內開選修課,跟學生講漢服和傳統文化。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改良漢服,對此我並不認可。

電商平臺上所銷售的各類漢服

實際上,漢服有飛機袖、窄袖、短打半袖,都很方便。

如果非要強調輕便,大可直接穿T恤、短褲。漢服既然能存在幾千年,它必然是可以適應不同的生活場景的。

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漢服行業都是屬於賣方市場,今年宋制井噴的現象就表示行業慢慢向買方市場變化。

最近還出現了20元以內、形制正確的圓領衫

所謂的改良漢服就是在打著漢服的名義賺錢。

既然已經改良了,為什麼不叫自己為漢元素時裝呢?不就是打了漢服tag,可以賣貴點嗎?

我喜歡復原款,也能接受時尚的設計,漢服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但不能脫離形制的「骨架」。

「漢洋折衷」就是形制正確的漢服用新的穿法來呈現,搭配非漢服風格的小物。

我可以接受這樣的搭配,但是必須是形制正確的正規漢服。

漢服圈內有鄙視鏈,吹毛求疵讓漢服變味

@洛離洛離_23歲 女 漢服獨立攝影師

漢服圈裡有「鄙視鏈」:比如正統的看不起改良的、宋明漢服看不起魏晉唐漢服……

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又追捧起了漢洋折衷的漢服搭配:如明制漢服和禮帽、飾品進行自由搭配。

還有很多商家還推出了飛機袖衫、兩片旋裙,也是主打日常的漢服款式。

很多商家都會出雙繞短曲裾、三饒長曲裾等款式,這在之前幾年算是業內比較認可正規漢服形制。

我的漢服寫真作品

但這幾年,又有人根據一些資料,質疑曲裾形制是改良後的漢服,不夠正統。

對於正統漢服,一直沒有定數。

但我覺得,大家對於正統的計較,甚至遠遠超過了對漢服的熱愛,有點過於吹毛求疵了。

我一開始入漢服的「坑」,也並不是被所謂的正統漢服吸引的。

2011年,我在高中同學的QQ空間第一次看到了漢服,感覺她穿著特別有範兒,又精緻,就入了漢服的坑。

第二年,我馬上入手了一套漢服。當初我什麼都不懂,那套漢服算是踩雷,買到了棲鳳閣——算是影樓裝,不是正規的漢服。

很多剛剛接觸漢服的萌新都會這樣,錯把影樓寫真的衣服,當做漢服。

我大學學的是數字媒體藝術,其中包括了攝影課。出於興趣,我就拍攝了一些關於漢服的圖片。

不過我水平不高,也不會後期,沒想過自己畢業後還會從事漢服攝影的工作。

我有個朋友,買了很多漢服,也會簡單妝造。我倆常常在休假時去山裡拍照漢服寫真。

拍一組照片不到兩個小時,但來回車程卻要近10小時。雖然很辛苦,但我們依然樂此不疲。

後來我開始在一些平臺發拍攝的成片,就有人來詢問約拍,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拍照賺錢。

我們的流程一般告知客人約片費用、底片成片費用、衣服妝造費用、出片時間等。

如果客人有漢服、並且可以自理妝造,我們就直接商定拍攝場地、拍攝時間,然後根據衣服帶合適的道具。

一般來講,漢服約拍費用在500元至1200元,而非漢服則會便宜一點。

我們在進行漢服寫真拍攝

我的客源大多來自微博、好友推薦。很多客人還會在拍攝時帶零食、自己做的點心和我們分享。

印象最深的妹子已經在我這拍攝了十五組片子,幾個月前我還去她家中給她拍了漢服孕照。

我拍攝的取景地大多在西安各景點,偶爾也去外地旅拍,大部分是外景。

我們一般選取外景,尤其喜歡花的元素。開春時,有桃花、杏花、紫葉李,夏天則主要伴隨些荷花。

大唐芙蓉園

有些客人更喜歡建築元素,我們就去青龍寺、大唐芙蓉園、宣平裡等地方拍攝,具體根據客人需求定。

疫情後,大家隔離封閉,也對漢服攝影帶來不小打擊。

很多客妹被迫改時間、妝娘工作室進不去、景區關閉,不過大家也不是很著急,疫情總是有結束的時候。

投機做漢服會虧死,把興趣變成創業項目並不容易

姚先生32歲 男漢服社區平臺創業者

創業的初衷,純粹因為自己喜歡,也想給漢服同袍們做一款社區產品,能讓大家玩得開心。

19年4月,我去參加了一次西安的「中國華服日」,活動現場見到了上千位同袍。

百度上關於「同袍」的名詞解釋

當時很感動,原本以為是小眾、不起眼的愛好,原來有這麼多年輕人熱愛著,我就想,這是一個可以投身的事業了。

但真開始創業時,還是遇到了重重困難。

我曾在今日頭條、最右等公司都帶過運營團隊,自認為有非常豐富的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經驗。

作為一款漢服社區產品的創始人

我始終認為我們就是個小創業公司

運營和自己研發app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後者需要成熟的團隊,而不能只是因為熱愛,一腔熱血就上了。

寫app難、推廣app更難。

很多人是聽說漢服行業暴利,才來這個行業創業。但真的入門後才知道,只有大品牌、好做工、好設計才能保持穩定的客源、以及穩定的流量。

微博上不乏和漢服有關的「致富經」

如果只是靠投機,而不了解漢服、以及喜歡漢服的群體,那麼一定虧錢虧到哭。

比如今年疫情,2月份很多紡織廠停工,導致漢服行業也受到很大影響。工廠出不了產品、大家也無法出門拍照,無論是電商、攝影等,都停滯了。

2019年底,我創業做了漢服社區平臺

一直到今年4月,疫情基本控制,我們平臺上才又開始活躍起來了。

漢服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因美入坑,因文化而深愛」。漢服的群體很多元化,大家都有不同的審美觀點。

萌新、入門、資深、老鳥……隨著用戶對漢服了解的加深,對漢服的體制要求也會有所區別,會開始逐漸追求正統漢服。

我覺得沒必要爭吵,背後精神很相似。萌新因為漢服美入坑,背後也是對東方審美的認同。

漢服同袍之間的行禮

就像每一個認識漢字的中國人,讀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樣的句子,會油然而生覺得很美。

很多漢服都可以日常穿著,今年宋制漢服受到很多人歡迎,就因為宋制漢服不繁瑣,哪怕上班也可以穿。

宋制漢服

在我的眼裡,改良漢服不是漢服,只是中華風元素的時裝、漢元素時裝,和牛仔褲、T恤沒有任何區別。

一些沒入坑的用戶望而卻步、覺得「漢服圈」太嘈雜,也沒有必要。

我堅定看好漢服行業,因為圈內有太多可愛的商家、同袍:

大家都願意攢零花錢買漢服、願意向更多人安利漢服、願意通過漢服來了解中華文化。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近年來漢服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商家們越來越多,互相通過好作品來競爭,良性循環已成為不可阻撓之勢。

200元漢服最受歡迎,但正統漢服絕不止這個價

敖珞珈 35歲 女 京渝堂漢服商家

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疑問:

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為什麼漢族卻沒有?

一次機緣巧合,2009年我接觸到漢服同袍,並一眼就喜歡上漢服,隨後開始嘗試自己做漢服。

我的漢服工作室是一家比較有特色的腰部漢服商家。

幾年前,我拍過一組湯圓姐姐的照片表情包

在網上火過一陣子

當時是2017年,孩子的突然降臨,打亂了我的生活、工作節奏,我的生意也做的不太好。

此外,我剛生完寶寶,身材胖了不少,很難買衣服,而大碼的漢服在當時是一個空白。

我就想把大碼與漢服結合,讓每個懷孕了的、生過孩子的媽媽,都能夠有好看的漢服,就做了嘗試。

拍完照,我自己覺得效果不錯,開心之餘還拍了表情包給大家玩,沒想到這反而很快讓我在朋友圈「火」了。

我拍攝的大碼漢服

漢服行業發展到現在,產業鏈上已經和其他品種的服裝並軌。

一套漢服從設計、打樣、測款、製作、拍攝到上架銷售的流程,和傳統服裝沒太大的區別。

很多人都說漢服是個暴利行業,這是對我們天大的誤解。

任何一個新興行業的利潤空間都較大,原因並不是產品有多賺錢,而是競爭的對手較少、有先發優勢。

漢服的成本並不低,面料好的漢服價格達到數千元。

網上賣的上萬元一件的漢服

但目前市場上賣得好的,還是那些非正統、帶中華元素的服裝,200元以下的最受歡迎。

那些甚至算不上漢服,但他們的價格較低,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客單價。

那些把漢服工藝誇大的商家,多少有些貓膩:號稱絕版漢服,也只是因為原創商家不再生產同款,是一種炒作價格的方式。

漢服裡的旗袍、秀禾服、時裝等工藝已經爐火純青,並沒什麼特殊的。

我們喜歡漢服,更重要的是她所承載的文化,如果沒有這層標籤,即便是再好看的衣服,終究也被新的潮流替代。

秀禾服為清末民初女子所穿襖裙,在國內的真正興起還歸功於電視劇《橘子紅了》裡周迅飾演的「秀禾」設計的服裝。

漢服圈內還有很多原生態商家——那些只為同袍服務的商家。

他們大多本身是由於喜歡漢服文化而成為商家,但自己的產業鏈不夠成熟。

我越了解市場,越覺得原生態漢服商家面臨的壓力不小。

他們只看見同袍顧客,但更大的市場卻沒開拓,這樣會有更市場化的漢服商家佔據市場份額。

現在有些商家甚至會苛責顧客不懂行,不懂漢服,但我覺得過度執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對於不了解的顧客,更需要我們來普及正統漢服。

如果一味追求復原,難道我們還要從養蠶、種棉花、紡布、染色回溯?

作為熱愛漢服的商家,更需要了解漢服的歷史,對傳統文化有敬畏之心,同時也要向市場多學習,了解顧客需要什麼。

我們做的不僅是商品,也代表了時代對前人的理解和當下的運用。

為後人留下印記,是當下原創漢服同袍商家應該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中概股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但瑞幸事件致命的負面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家公司及其相關投資機構的帳面損失,更在於它讓中國公司多年來在外建立的信譽大幅受損。 不少中概股公司變得緊張焦慮。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36氪說,但自從瑞幸財務造假被抓典型後,公司不敢再輕視做空機構。為了避免被做空機構盯上,他所在公司財務團隊已經連續加班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自查和規範。「怎麼能不緊張?再出現類似事件,性質就太惡劣了。」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韓妝退潮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作者:何意,36氪經授權發布。 從愛茉莉太平洋發布的最新財報來看,關店傳聞似乎與其業績表現不無關係。 2020年第二季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4.7%至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營業利潤下降67.2%至36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六年,公號改變命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2012年8月17日,悶熱潮溼的廣州,一隻「蝴蝶」悄然扇動翅膀,沒過多久,在中文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掀起一股劇烈而持久的風暴。 這隻「蝴蝶」名叫微信公眾平臺,六年間,它孵化出超過2000萬個大大小小的公號,徹底改變了內容傳播的生態格局,也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Tutu (Edmund),36氪經授權發布。 現代社會,我們真的衣食無憂了嗎? 可能未必。 或許生活在幾十年後的孩子們翻開歷史書,會驚奇的對我們說:「爺爺奶奶你們看啊,以前的人居然還要靠殺掉活的動物來吃肉,這也太殘忍了!」
  • 一文解讀谷歌三起反壟斷訴訟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新浪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鑑於這些大科技公司在今天的生活中所扮演的巨大角色,這些訴訟案件的規模將更大,同時也更複雜。 目前,搜索巨頭谷歌正面臨著幾起來自美國州和聯邦層面的反壟斷訴訟。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再回首,有些事件讓彼時的我們陷入興奮、彷徨、悲慟、期待等複雜情緒,也在整個行業發展軌跡上留下節點,終結過往,影響未來。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Iger)突然向包括 36 氪在內的中國記者發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廣東、北京和上海現在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你們復工了嗎?電影院開門了嗎?」 隔離在美國家中的艾格很操心太平洋彼岸的疫情。儘管 69 歲的他在今年 2 月已經「光榮退役」,結束了執掌迪士尼 15 年的 CEO 生涯,把這個位置交給了 61 歲的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
  • 王興,又投了一個兄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王興又出手了。「我們這一代創業者的使命,是讓Premium的中國品牌,真正佔領全球消費者的心智。」 他透露怒喵科技有兩個特點——未來感和潮流感,用設計回應時代的文化潮流。就目前的招聘信息來看,怒喵科技主要招聘一批年輕的原畫師、原型師和潮玩音樂方面的買手或藝術家,團隊新成員都是90後甚至是95後,其首批產品將於8月26日正式發布。
  • 雀巢咖啡,被逼到了角落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作者:何意,36氪經授權發布。 「精品速溶咖啡的銷量暴漲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遠不止於此。」 對於80後、90後而言,最早對咖啡的認知幾乎都來自雀巢。一大罐褐色的咖啡粉粒,加一大罐白色的咖啡伴侶,是上佳的送禮選擇,也是洋氣的代表。
  • 中國洗髮水廝殺風雲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 館長,出品 IC 實驗室,36氪經授權發布。 從「清潔」到「去屑」再到「防脫」,年輕人的頭髮都經歷了什麼? 作為一個奔三的男青年,本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日益後退的髮際線。
  • 天津商業觀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地產志」(ID:CRRCHINA),作者:CRR,36氪經授權發布。 天津,這座地處北方、臨近首都的特大城市,因漕運而生,因近代聞名,擁有與傳統北方城市不同的城市文化。 雖然都是和京滬一樣的直轄市,但是天津的商業發展始終並沒有躋身於強一線位置。
  • 小米這回大意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楓冉、沙行,編輯:胡劉繼、廖影,36氪經授權發布。 02 鮮明的「性價比」標籤 2012年,小米推出第一部微電影《我們的150克青春》,聯合創始人黃江吉穿了一件印著「Adiaos」的T恤,遭到了另一位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調侃:"名牌呀,A DIAO S(一個屌絲)。" 雷軍當時發微博稱,「喜歡阿屌絲T恤這個創意。現在就開始設計,馬上生產。」
  • 寵物「氪金」肥了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年紀輕輕,貓狗雙全」成了這屆年輕人定義人生贏家的一大標準。 自己可以省吃儉用,貓主子和狗主子們卻必須過上舒適奢侈的生活。鏟史官們可以不在雙十二給自己買件羽絨服,卻不會忘了給寵物添置冬裝,順便再下單一些口糧。 中國寵物經濟市場火熱。2019年,國內寵物市場規模邁入2000億元大關。預計2024年,中國將有4.455億隻寵物,市場規模達4495億元。
  • 微博的囚徒困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魏婕,編輯:黎明,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新浪微博得罪了音樂圈。 「新浪微博演出信息限流,書籍分享會也限流,都要花錢買頭條,窮瘋了吧。」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跳海大院」(ID:meerjump),作者:院辦小龍,36氪經授權發布。 不算眾所周知的是,大院的根據地從地鐵口出來還要步行1.2公裡17分鐘,由於實在受不了這漫長又炙熱的獨自修行,在入職的第二天我開通了共享單車的會員。 But一年過去後,不知道是街道整改還是幹嘛,這已是第12天從地鐵口出來,我找不到一輛共享單車了。
  • 好萊塢的終曲,流媒體的下半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在流媒體及新冠疫情的多重合力衝擊下,好萊塢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傳統電影已死」已成為諸多好萊塢資深業內人士的共識。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RET睿意德」(ID:retweixin),36氪經授權發布。 2018的初冬,RET環球商務考察去到了日本關西地區,這次考察我們以大阪為中心,針對關西地區的商業項目展開考察研究。
  • 韓國獨角獸盤點(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entureSquare」(ID:venturesquare),作者:林祖權,36氪經授權發布。 韓國獨角獸盤點(上)介紹了截至 2018 年進入獨角獸榜單的公司,本篇中篇將介紹 2019 年的新晉獨角獸公司。2019 年是韓國獨角獸企業增長最快的一年,共新產生了 5 家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