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籤約作家、菏澤市作協副主席宋長徵力作《鄉間食味》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
本書為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籤約作品,也是宋長徵「鄉間系列三部曲」之一,與其已出版的《鄉間遊戲》互為映照、補充。全書以鄉間食味這一最日常的切口入手,分為炊具部、風俗部、犧牲部、作料部四個部分,描寫魯西南與炊事相關的器物、風俗以及飲食相關的傳說與流變,對傳統鄉間飲食風物做出了一次比較清晰而完整的梳理,呈現出一幅充滿野趣的鄉村生活圖景。這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深入探究,復原先民生活的悲喜,也是對每個現代人濃濃鄉愁的精神撫慰,為我們記錄鄉村漸漸將要逝去的傳統風俗、器具和味道,帶我們跟著炊煙的方向回家。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獲悉,從2016年底, 宋長徵就開始遊走在魯西南的大地上,與鄉間的老者對話,查找各種相關資料,最終寫出《鄉間食味》這樣一本既有著厚重歷史感,又和當下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鄉間炊事冊頁。考證翔實豐厚,書寫詩意生動。風箱、做飯的大鐵鍋、柳木案板、撈麵條的笊籬,卷大蔥的煎餅、一吃就停不下來的饊子、集市上最愛的點心、紅白事中佔據重要位置的禮薄長啥樣,陪著我們長大的雞鴨豬狗都去哪裡了,那些形成我們獨特味覺的各種香料都有什麼好玩的故事。一本書在手,帶你回到那個魂牽夢繞的故鄉。
捧讀此書,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不覺被一張張妙趣橫生、惟妙惟肖的彩色插圖所吸引,它們由擅長中原農耕時代鄉俗畫創作的國家一級美術師王世會創作,筆法細膩,細節生動,人物逼真,充滿童真童趣,展示出鄉村生活的詩意、鄉間炊具的拙樸和鄉風民俗的淳樸,讓讀者對農耕文明時期的生活有更直觀的了解。
宋長徵是成武縣孫寺鎮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理髮師, 白天在鎮上理髮,夜晚安心侍奉文字,外在靜默,內在豐盈,且文如其人。其作品曾獲多種文學獎項,散文集《住進一粒糧食》獲山東省第三屆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另著有散文集《鄉間遊戲》《慢時光,牽牛而過》《一群羊走在村莊的上空》。《鄉間食味》出版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邱華棟稱,宋長徵是一個有散文雄心的人,從《鄉間遊戲》開始,便著手於對鄉村細部的勾勒。在此書中,他借用鄉間食味對炊事進行了一次近乎完整的梳理,從食物、器皿的發端寫起,到傳統風物和現代日常,呈現出一幅充滿野趣的鄉村生活圖景;魯迅文學院副院長、著名作家、高級編輯徐可則表示,民以食為天,宋長徵在做一次有關人間風味的溯源,考據翔實豐厚,書寫詩意靈動。尤其以其身處鄉間的身份,從一個最為日常的側面進入,將曾經為現代生活做出巨大付出的鄉村現實畫面呈現於讀者面前。嫋嫋炊煙,是遊子心中的一抹鄉愁。宋長徵書寫鄉愁,也在記錄鄉村。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友燕
【來源:牡丹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