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食味》:故鄉是一種酶,附著在胃壁上的是故鄉的食物

2020-12-13 澎湃新聞

王世會 畫

點心記:黑暗中的甜

文/宋長徵

老屋寂靜,坐落在時間的中央,等我造訪。門鎖著,鎖與不鎖沒有什麼區別,我丟下書包,只稍稍用力,就把舊年的那道門檻取下。這是我進入老屋的最好方式,就如現在,當我坐在屏幕前,就出現了童年清晰的一幕。

暮色透過木格窗欞,輕輕的腳步聲驚醒一隻正在覓食的家鼠。有時我想,我的童年是不是也像一隻躡手躡腳的老鼠,出現在時光的某個角落,我要尋覓這人間的暖,也需要一些糧食來充填飢餓的肚腹。木箱放在老屋的一角,開始用來盛放母親的妝奩或衣物,後來用來放置姐姐們的衣服和一些家織土布。之所以叫土布,無非是勾勒一些井狀或者河流波紋的圖案,藉以表達我們樸素的信仰,地瓜花,石榴花,或者芝麻花,寓意瓜瓞延綿,人丁興旺。

我能想到的甜,就是在黑暗中抿住舌尖,像火焰上的一粒糖,像齒頰間吹過一場浩蕩的春風,哦——或者像沒有痛苦的死去,浮在時間的水面上,漸行漸遠,一直向繁花似錦的時間深處漂流。

村莊裡的點心,一是作為走親訪友的禮物,騎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叮噹作響,車把上掛著一個人造革皮包或者一隻土籃,裡面無非是幾隻冷硬的饅頭,還有幾封快要顛碎了的點心。一是用來祭拜天地或先祖,燃一炷香,三拜九叩,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和睦平安。正月十五一過,這才輪到了我們。一層一層打開,口水就要溢出嗓子眼。

我懷疑母親極度吝嗇,把點心隱藏在木箱的某個角落。我費力地踩著一隻板凳,搖晃中那隻家鼠仿佛也繃緊了神經。它已經鑽進洞穴,黑豆一樣的小眼睛打量著我這個莫名其妙的小活物。木箱上面是堆放的棉被,我需要漲紅臉龐用肩膀抵住,才能將一隻近乎偷竊的手臂伸進去。指尖在觸摸,昨天摳開的小洞能明確探知出來。

——我只需要一塊小小的點心,只要一小塊就能滿足我對甜的欲望。暮色漸濃,我用牙齒輕咬這黑暗中的甜,用以度過艱澀與孤獨的童年。

點心一詞的來歷充滿正能量。相傳東晉時期的一位將軍,心疼將士們浴血沙場,一道軍令,命火頭軍烘製士兵家鄉的糕點,河南的,山東的,江西的,但凡能說出名來就要使出渾身解數。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在這茫茫的徵途上,除卻金戈鐵馬竟然還有一縷故鄉的味道,莫思鄉,思鄉人斷腸。這是馬革裹屍的點點心意,說起來讓人悲傷。

我們村的點心,大多是從不遠處的葛廟集上購買的。有大青果,造型粗礪,一身裹滿白砂糖,質輕,一咬一口空氣。有白橘餅,形似柿餅,掛的是糖不是霜。有蜜餞,長成水餃的模樣,咬來一口蜜意,似乎甜得有點離譜。我最喜愛的還是蜜三刀,分為大三刀和小三刀,叫蜜三刀肯定塗了蜜,甜而不膩,酥而不爛。

村人習慣稱蜜三刀為三刀子,聽起來像是面前站著一個臉有刀疤的莽漢。實則不然,據傳蜜三刀最早產於距離我們村三百裡的徐州。話說北宋年間,老饕蘇東坡在徐州任職,和雲龍山上的隱士張山人過從甚密。一日,蘇大爺和張山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蘇大爺興之所至,顯擺起剛到手的一把寶刀,在飲鶴泉的青石井欄上連砍三刀,留下三道深深的刀痕,而寶刀無恙。恰在這時,侍從送來茶食糕點,看起來誘人可口。有人起鬨,說蘇大爺才高八鬥給點心起個名吧,於是才有了蜜三刀之稱。

這多少有些牽強附會,無非是借名士之名免費為自家生意做廣告。

我理解這樣的初心,卻不能理解母親為什麼把僅有的兩包點心隱藏在木箱的角落。多年來我有過很多次揣測,是為了留作走親戚的禮物,還是留給身陷病痛的父親?鄉間的日子瘠薄,我們很多年似乎都在刀刃上行走,一個窮字,幾乎涵蓋了我的童年記憶。但你不能勸慰肚腹間生長出來的另一隻手,它在試探。第一次,母親竟然沒有發覺,我把木箱裡的衣物、土布規整如初,把木箱上面疊壓的被子整好,一轉身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第二次,母親仍然沒有發覺,我輕車熟路找到同樣的地方,從鼠洞大小的小口裡摸出一塊蜜三刀,讓舌尖再一次颳起春天的風潮。第三次,第四次……兩包點心到底多少有點讓我在一瞬間惶惑。好像那是一個甜蜜的洞口,源源不斷的甜在黑暗中流溢,一絲絲,一縷縷,成了上天賜予的點點心意,以滿足我貧瘠的童年。

點心,正餐之外的甜蜜補充,翻開《紅樓夢》,碧粳粥、山藥糕、豆腐皮的包子、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慄粉糕、菱粉糕、雞油捲兒、螃蟹餡小餃兒、松穰鵝油卷,林林總總,把一座大觀園經營成了一座人間點心鋪子,怪不得鶯聲燕語,甜甜糯糯,最終卻也落得「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如此說來,葛廟集上的燒餅、肉盒子也算點心。每逢趕集,我會像看家狗一樣等在母親歸來的路上。路旁溝渠裡的野花在開,田野裡的麥子瘋長,奔忙的蜜蜂蝴蝶在醞釀一場又一場花事。我伏在青草叢中,眼看著一位位過客,直到看見母親的身影。你知道的,只有母親不會讓你失落,打開人造皮革的提包,燒餅、肉盒,不多不少正好兩個,可以過渡到下一次集市。

由此可見,點心不但入史,也可承載文學。唐傳奇《板橋三娘子》有記:「有頃,雞鳴,諸客欲發,三娘子先起點燈,置新作燒餅於食床上,與諸客點心。」這裡的點心暗含陰謀,作為一種詭譎的道具出現,讓人心驚。

故事說汴州西有一家板橋店,老闆是一位叫三娘子的寡婦。徐州客人趙季和有一日路過此處,順便歇歇腳。三娘子待客甚厚,夜深時喊來諸客飲酒。多虧趙季和長了一個心眼,才發現驚天秘密。

「至二更許,諸客醉倦,各就寢。三娘子歸室,閉關息燭。人皆熟睡,獨季和轉展不寐。隔壁聞三娘子悉窣,若動物之聲。偶於隙中窺之,即見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燭挑明之,後於巾廂中,取一副耒耜,並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於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則牽牛駕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來去數出。又於廂中,取出一裹蕎麥子,受於小人種之。」

憑空幻變,灶前耕田,且須臾春秋,收穫了穀物磨成面,製成有巫蠱之力的燒餅。吃了燒餅的客人「忽一時踣地,作驢鳴,須臾皆變驢矣。三娘子盡驅入店後,而盡沒其貨財」。趙季和驚出一身冷汗。

再次投宿,趙季和帶了和三娘子一模一樣的燒餅,趁三娘子出門的間隙置換。「才入口,三娘子據地作驢聲,即立變為驢,甚壯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過路客趙季和收穫了一頭健驢,遊走在風雨路上。這是典型的因果之報,借一張燒餅寄託了民間願想,若起歹意,天必懲戒。

我已經忘記我偷食點心的伎倆被母親發現時的場景,無非是摳索著手指站在黑暗中羞紅了臉。母親臥床的那一年,我問,為什麼把點心藏在木箱裡?母親說,你看咱家的羊,好好的草放在地上不吃,你給系在高處,它想辦法也會吃到。

我默言,在無邊的沉默中舌尖泛起一縷清澈的甜,亦有隱隱的酸楚。

選自《鄉間食味》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籤約作品,也是「鄉間系列三部曲」之一,分為炊具部、風俗部、犧牲部、作料部四個部分,。描寫魯西南與炊事相關的器物、風俗以及飲食相關的傳說與流變,對傳統鄉間飲食風物做出了一次比較清晰而完整的梳理,呈現出一幅充滿野趣的鄉村生活圖景。這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深入探究,復原先民生活的悲喜,也是對每個現代人濃濃鄉愁的精神撫慰。

作者簡介:

宋長徵,山東省籤約作家。素描鄉村物事,勾勒民間冷暖,感觸大地心音,聆聽天籟私語。作品曾獲多種文學獎項,散文集《住進一粒糧食》獲山東省第三屆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另著有散文集《鄉間遊戲》《慢時光,牽牛而過》《一群羊走在村莊的上空》。

插畫作者簡介:

王世會,山東梁山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美協會員,北京榮寶齋畫院馬海方工作室畫家。擅長中原農耕時代的鄉俗畫創作,同時擅長水滸畫的創作。歷年發表作品2000 餘件,出版專著和與人合作出書近20餘冊。央視多次對其藝術創作進行報導,多次獲國家級、省級獎項。 

《鄉間食味》宋長徵著 黃山書社 2020年10月出版

 

相關焦點

  • 宋長徵散文集《鄉間食味》出版
    日前,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籤約作家、菏澤市作協副主席宋長徵力作《鄉間食味》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本書為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籤約作品,也是宋長徵「鄉間系列三部曲」之一,與其已出版的《鄉間遊戲》互為映照、補充。
  • 〖耘香食話〗故鄉的山黃皮
    扣鴨,小時候吃過,美味非常。不過,外婆離開我們都快40年了吧,當年的滋味,很渺遠了。        把鴨子與去皮綠豆調味醃製後,隔水蒸上半天,上桌前取出爛熟的鴨子,衝入雞湯,撒上芹葉蔥花,拌勻即成。味入骨髓,湯透異香。雖說不及外婆的手藝,但在我看來,已是絕味。
  • 故鄉的黑蘿蔔
    離開家鄉十幾年,最能引起思鄉情緒的要算是故鄉的食物了。前段時間胃口不好,吃不下什麼,倒是嘴饞起故鄉的黑蘿蔔,於是在QQ上寫了個信息:「故鄉的黑蘿蔔啊!」---這句話只有家鄉的人才看得懂,果然,熱心的老鄉看見了,特意幫我從家鄉捎來了一些黑蘿蔔,我如獲至寶,小心地在冰箱裡保存起來,每天吃一點,似乎這是從外星來的食物一樣。­
  • 親愛的故鄉,創作的源泉
    至於,在故鄉的這片熱土上,曾經丟失了多少流血的腳印?總之,在我深愛的這片故鄉的土地上,我看到了那紅彤彤的太陽溫暖著大地,看到了那閃閃的星光點綴著夜色。這裡有鮮花的盛開,蝴蝶的飛舞,有天真孩子們玩耍的快樂,也有父老鄉親們可愛的眼神和藹可親的笑容。在故鄉的一樹、一草、一木和每一個角落裡,都充滿著美好與快樂,希望與夢想。夢想雖不見得都是偉大事業的起點,但每種偉大事業必定源於一種夢想。
  • 【方便麵碗上附有一層蠟,會附著在胃壁上】是真的嗎?
    【流言】泡麵都經過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劑)。BHT本身即是一種致癌物質,會引起肝腫大、染色體異常以及降低繁殖率。方便麵碗上附有一層蠟,由於我們腸胃無法消化蠟,它會附著在胃壁上,所以吃碗裝方便麵的時候最好用瓷碗來泡食。【這是假的!】【真相】至少10年前的網絡上已經在流傳這個謠言,權衡利弊,沒有碗麵廠家願意在碗面的碗內加一層蠟。即使真的有蠟,也不會附在胃壁上而是隨著其他殘渣一起被排出。
  • 懷念故鄉的星空
    故鄉的星空我的故鄉在大荔,但我出生在西安,只記得六七歲童年時在故鄉生活了一年。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故鄉的星空。那年夏天,一個晴朗的晚上,表哥趕著一輛馬車接我去二十多裡外的姑媽家,我躺在車上,仰望著星空,深邃的蒼穹繁星點點,一輪明月像玉盤似的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透過路邊筆直的白楊樹的縫隙斑駁的灑在鄉間的土路上,蛙聲,夏蟲的鳴叫聲次起彼伏,在幽靜的夜晚格外的清脆,傳出很遠,路邊的玉米地半人多高,葉子在月光下範著亮光,黑吖吖一片。
  • 千山萬水走過,最難忘的還是故鄉的味道
    寫下他們,是怕有一天,我會忘記故鄉的樣子。」而同樣在做這件事的人,還有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2》和《風味人間》的總導演陳曉卿。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點擊觀看陳曉卿採訪視頻↑與其說他們在懷念故鄉的食物,不如說他們在回憶自己的成長。」而他想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把各地的美味用最好的鏡頭記錄下來,用食物給大家描繪一個美味的故鄉。有了珍貴的影像,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依然能感受到故鄉的味道和牽絆。
  • 茶是故鄉濃
    喜歡喝綠茶的情結由來已久,在清山綠水的故鄉,綠茶是我們不可缺少的飲品。
  • 把故鄉裝進行囊
    工作的同事來自五湖四海,偶爾回趟家帶回來各自故鄉的特產,分享著屬於自己和家鄉的故事,那時就想著,都是一群內心溫柔的人兒呀。還記得之前熱播的一檔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曾一度引起民眾的熱議反響。一道道各具特色的菜餚背後不僅是當地文化的縮影,更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見證。導演陳曉卿說,好的食物能讓心靈得到慰藉,而非「簡單的口舌之歡」。
  • 故鄉的味道,叫做家.
    食物藏著難以言喻的情愫和記憶,才會在每逢佳節,牽扯出太多思念。人在外,你能記憶的、能懷念的,一定是那地道的家鄉味。  家鄉麵食風味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麵食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食物 炒好的肉醬澆在煮好的麵條上,配以切好的蔬菜絲,味在分宜,食物的烹製是一種智慧,飲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呈現。 7.
  • 油脈 ‖ 湯暉 : 草木故鄉
    只記得是在一次筆會途中,我在一片草地上發現它的。我驚喜地蹲下來,小心翼翼地輕撫它。隨行的人不懂我的心思,淡淡地說,這就是一種肥田的草,春天的農田裡多得去了。是呀,童年的我也不以為然,只是懵懂地看著它們一大片地絢爛著田地和我的眼睛。我的家鄉在洞庭湖畔,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 童年故鄉與蜆
    今天,家鄉變了,人們已把撈蜆當成是休閒中體驗生活的一種樂趣。 一碗飯,一碗湯,有女長大嫁讀崗。一日兩餐蜆做菜,一年四季蜆煲湯。    這是童年時代新塘附近流傳的一首民謠。讀崗,東江北岸一個環水面江的小村就是我的故鄉,一個以產蜆聞名的地方。
  • 年貨特輯︱當他方的故鄉味遇見你的故鄉,或許是新年裡最溫暖的祝福
    我們想與故鄉分享,也是對辛苦了一年的自己的犒勞。中國最好的紫米產自雲南墨江,而墨江最好的紫米,來自哈尼族純淨的高山上。如今,哈尼族的高山梯田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土地種植這千年的紫米稻種。遵循自然規律,一年一熟。紫米的種皮有一層紫色胚芽,煮飯熬粥,清新油亮,糯香十足。蒸食的紫米最有韌度,泡在甜品裡食用佳。
  • 【闢謠】方便麵碗上附有一層蠟無法被消化,會附著在胃壁上
    流言泡麵都經過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劑)。BHT本身即是一種致癌物質,會引起肝腫大、染色體異常以及降低繁殖率。方便麵碗上附有一層蠟,由於我們腸胃無法消化蠟,它會附著在胃壁上,所以吃碗裝方便麵的時候最好用瓷碗來泡食。真相至少10年前的網絡上已經在流傳這個謠言,權衡利弊,沒有碗麵廠家願意在碗面的碗內加一層蠟。即使真的有蠟,也不會附在胃壁上而是隨著其他殘渣一起被排出。
  • 故鄉的味道 · 沙茶麵
    看汪曾祺先生筆下的吃食,居家減肥的娃娃饞哭了,忍不住東施效顰,寫一段我故鄉的美食。身為一個在南中國和北美洲四處遊蕩著長大的人,想理直氣壯的喊出個故鄉其實有些底氣不足,廈門算一個。所以寫寫沙茶麵,吃得不多也不精,勝在時間線長,過程跌宕,情節安排溫暖復古。沙茶,一說為沙爹音譯,源自印尼馬來一帶,其原本特點鹹鮮辛,是下南洋的閩南人帶回來的異國味道。
  • 在路上的「故鄉」
    疫情數據逐漸好轉,798藝術區裡的迎春花開了,北京的街道上,早晚高峰期開始堵車了。復工成為一個被反覆提及的話題,疫情結束後,很多人又會重歸流動和奔波,故鄉又會變為他鄉。在路上的日子裡,讓我們從已經舉辦的三屆「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作品中,一起去感受那些屬於故鄉的魂繞夢牽。
  • 【美惠社】長沙推薦美食 故鄉烤肉 99元搶門市價335元3-4人餐!故鄉牛排+雪花牛肉+精品牛肉粒+厚切豬五花+故鄉培根....
    長沙美食店 清新優雅的原木色  昏黃色的掛燈設計 每一桌都配有吸油煙機強勁的性能讓食客暢享無煙就餐環境愛美的小仙女再也不用擔心吃完烤肉後身上會有殘留的食物味道啦這份牛肉粒可以說是無肉不歡人的最愛了烤熟之後每嚼一下都噗嗤冒肉汁厚切的牛肉嚼勁十足,與融進肉裡的小料味這感覺簡直太美好!!
  • 味覺故鄉丨白鷺歸返海島時,也捎回了鄉愁的味道
    在島上長大的孩子鮮少有機會識別山珍,四季餐桌上卻從未缺過海味。或許真是海島溫潤的氣候水土滋長了惰性,在對待食物上,人們總是儘可能地將化繁為簡,大多不喜濃油赤醬的厚重口感,也從未考慮精巧的擺盤品相。幹煎清蒸醬油水,關於家裡餐桌上海鮮的記憶早已牢牢地印下了這三種烹法。
  • 初中作文:不一樣的故鄉
    我扭頭看向那條鄉間小道,蔓延至林間深處,溪水叮咚鳴聲上下「是啊,變化好大」我回答到。此番回到我闊別三年的家鄉,已是,到鄉翻似爛柯人般也。過去的路是泥濘不堪,現在是平坦的柏油路,宛如老年人對年輕的青壯年代替這兒曾經就是我住過的村窩窩,可現在卻已經成為,兩個省份的交通要道了,人們建立起高速站,日子也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
  • 還記得你的故鄉嗎?8幅鄉村油畫,濃濃故鄉情
    「曾經我覺得都市的繁華會讓我永遠迷戀,我曾以為都市的喧譁和夜夜點亮的華燈才是我的歸宿,我曾對故鄉沒有一絲回歸的念想,當我真的覺得自己已經適應城市的時候,那濃濃的故鄉情卻開始拉扯著我的思念……」鄉村油畫在他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帶著濃濃「土味」的鄉村油畫,彈落菸灰時他又望了望那幅油畫:「你還記得你的故鄉嗎?我怕忘記,這幅油畫總是能勾起家鄉記憶,讓我回味濃濃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