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難成團,自疊重垂簷,但得燈一盞,映木通紅燃。2020冰雪季,雪鄉準備就緒,向四方遊客發出邀請函,11月20日正式開園。
還猶豫什麼,整理好行裝,來現實中的「童話世界」走一遭,賞雪、玩雪、拍雪,這裡有中國最厚的雪,幾乎能滿足你所有對雪的期待。
按照省《大雪鄉景區總體規劃》的部署,雪鄉穩步推進旅遊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旅遊業態。今年推出新的旅遊項目,豐富了「夜生活」,更加注重遊客與雪互動的體驗性,在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方面都進行了不同程度提檔升級,讓遊客更深層次、多角度地感受雪鄉文化。
來賞雪景沉浸式的
是從遙遠國度飛來的白色精靈?是天使翅膀上落下的白絨毛?還是嚴冬特意為大地準備的白被子?
在雪鄉,遊客不僅可以盡情欣賞巧奪天工的雪景,還可通過多種沉浸式體驗領略雪鄉獨有的風光。
在亞雪公路「給力雪」處,今年新建了觀景臺和觀光棧道,提升了亞雪公路遊客觀賞體驗感。
步入雪鄉文化展覽館、雪景之源攝影觀賞區、棒槌山寨、雪鄉梅園、森林小火車記憶廣場……愛好人文景觀的遊客,可體味不一樣的雪鄉文化。
登上雪鄉羊草山山頂,映入遊客眼帘的便是中華祈福園·太陽神鼓景點。太陽神鼓製作精美,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神鼓鼓面直徑16.5米,榮獲2020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之最大立式鼓造型雕塑」。遊客可以敲響鼓面,許下願望,討個好彩頭。
雪鄉故裏白松車站民俗村位於距雪鄉景區9.8公裡處,原為林業木材採伐生產工區。這裡以1:1模式還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林業工人的生產生活場景,為遊客提供了絕佳的東北林區民俗體驗地,板夾泥房、木刻楞房、地窨子等特色建築均可進入參觀體驗。同時,該景點集中展現了雪鄉的林業文化、年文化、獵戶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遊客沉浸其中,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雪鄉民俗生活的變遷。
品美食呀東北「硬菜」
雪韻大街是橫貫雪鄉南北兩端的一條景觀大道,是賞雪、拍雪的最佳去處,沿街室外一個個別具特色的攤位成為吃貨們得必到打卡地。五顏六色的食物配上潔白無瑕的雪,十足「煙火氣」撲面而來。
特色小吃除傳統燒烤外,還有熱氣騰騰的黏豆包、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極具東北風味的馬迭爾冰棍、冰糖葫蘆、凍柿子、凍梨……讓人大呼過癮,流連忘返。
體驗完小吃,絕對不能錯過的是具有鮮明東北地方特色的「硬菜」。鐵鍋燉冷水魚、特色燒烤、自助火鍋……必須嘗嘗。雪鄉菜餚以燉、炒、醬、烤等烹調方法為主,色重味濃,都是以當地居民自己種植的蔬菜、林間採摘的山野菜及自己餵養的家禽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烹飪。《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讓「雪鄉八大燉」名揚天下。尤其是鐵鍋燉冷水魚,「七葷八素」的菜品加上原生態的冷水魚,加入老湯,再把玉米面大餅子烀在鍋壁上,咕嘟咕嘟地燉爛糊了,連湯帶菜,吃得叫一個熱火朝天。
純天然生長的蕨菜、黃花菜、猴腿兒、蘑菇、刺五加等山野菜和中草藥製作成的菜品,綠色、生態、健康,質地新鮮、營養豐富,自然風味濃鬱。這些菜品在雪鄉不僅家家都可以品嘗到,遊客還可以將經過加工保存的山野菜作為伴手禮饋贈親朋好友。
服務升級越夜越美麗
遊玩了一天,滿身疲倦,此時最想在舒服的房間裡睡一個好覺。在雪鄉,不論是民宿還是賓館,都盡全力提供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
日前,中國雪鄉民宿協會代表370餘家當地酒店、民宿發出了服務倡議和承諾:要讓遊客時刻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保證菜品材料新鮮、價格合理;積極優化服務設施,提高住宿品質;健全防疫提示標識,保持衛生乾淨清潔,及時通風,每日對各公共區域進行消毒。
為提升景區服務質量,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日前,雪鄉對景區管理及從業人員、滑雪教練員、酒店管理及從業人員、民宿管理及從業人員共400人次開展了集中培訓。設置《經營業戶轉變經營理念提升服務質量》《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景區公共衛生及日常防疫工作》《景區安全》等課程,為工作人員提供優質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雪鄉還對景區智慧講解稿、溫馨提示等內容進行完善並重新錄製,重新製作景區各項標識,使其更能體現景區特色,展現東北民俗文化。Wi-fi全覆蓋,高清直播、智慧導覽、智慧講解、諮詢服務電話、實名制刷臉入園等服務項目日趨完善。
夜色中的雪鄉別有一番風味。朦朧的燈光將白雪映襯得十分嬌羞,燈光和雪色交融,美輪美奐。今年,雪鄉瞄準晚6到10點的「黃金四小時」,讓「夜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不僅延長了雪鄉福鹿文創產品店、雪鄉主題郵局、冬奧會旅遊產品旗艦店、雪鄉黑森旗艦店等店鋪和沿街攤位的營業時間;推出了大秧歌巡迴表演、花車巡遊、篝火晚會等免費參與項目;推出了劇場專場演出、夢幻家園特色二人轉表演、HAPPY雪世界等;還建設了萬嘉戴斯溫泉酒店、愛尚雪音樂酒吧、P城酒吧等夜間休閒體驗項目。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夜晚,遊客們組起長長的隊伍,跟著秧歌隊的鼓點情不自禁地扭起來,篝火晚會、舞獅子、二人轉、廣場集體舞……來過的遊客都說,雪鄉天天像過年。
來源 | 龍江森工集團融媒體中心
記者 | 劉賀 劉奇飛
責編 | 馬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