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木谷被指非法集資傳銷:發行81億「時間資產」可兌人民幣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泰木谷」被指非法集資、傳銷:發行81億「時間資產」可兌換人民幣 一年多獲客500萬人

中國網財經4月8日訊(記者 凌薇)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卻迅速躥紅的「泰木谷」電商平臺,近期屢被投訴涉嫌「非法集資、傳銷」。

日前,「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發布的一則「訴求件」顯示,消費者武某投訴「泰木谷」所屬企業福建嘉會泰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福建嘉會泰木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傳銷、非法募捐,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臺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目前正在辦理該「訴求件」。

除此之外,據媒體報導,近日已有多位消費者反映在「泰木谷」購買到了生產資質不全的保健品、人參、白酒等產品,而該平臺通過多種「做任務返利」的營銷模式,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這也引發了消費者對其「傳銷、非法集資」的質疑。

據介紹,「泰木谷」為福建嘉會泰木公司旗下,利用移動終端技術(手機)為APP載體,通過社交軟體營銷的專業平臺。

「泰木谷」被投訴「非法集資、傳銷、非法募捐」

公司官網顯示,福建嘉會泰木公司成立於20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上線「泰木谷商城」,一年多時間發展了500多萬「高黏性用戶」,全網下載安裝量超1000萬,並與各地活躍用戶聯合在全國330個城市設立了4.2萬多個「泰木谷」線下服務網點,日最高定單成交18萬多單,日業績最高銷售額3047萬。截至2020年2月,公司電商平臺實現總銷售額超5億元人民幣。

來源:福建嘉會泰木公司官網

然而,在「泰木谷」迅速躥紅的同時,其背後的企業福建嘉會泰木公司卻頻頻遭到質疑。

「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2020年3月24日發布一則「訴求件」,「訴求人」武某直指福建嘉會泰木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傳銷、發行代幣融資等問題。

據該訴求人介紹,「泰木谷」在平臺內設立了「時間銀行」板塊,並發行81億「時間資產」,用於誘導消費、拉人頭等平臺營銷行為。

據了解,「時間資產」是「泰木谷」主要的營銷模式,簡單說,用戶在泰木谷商城買東西、做任務、拉人頭都可以獲得「貢獻值」,「貢獻值」可以兌換成「時間資產」(個人當天貢獻值/當天平臺所有人貢獻值總量*當天時間資產的贈送量=個人的時間資產),後者通過一定的方式,就能轉化成用戶收益最終提現。

據上述「訴求件」表示,「泰木谷」的「時間資產」設定發行時間21,797天,通過「每天贈送量越來越少、平臺用90%的收益去『燃燒』(註銷)『時間資產』」等方式,為「時間資產」提升稀缺性,而這些方式,均與比特幣等虛擬代幣的發行、運營方式存在一定相似性。

訴求人據此指出,「泰木谷」涉嫌進行代幣發行,並從事人民幣與代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

而此前有媒體報導,有不少老年用戶在「泰木谷」上通過完成所謂的「時間資產」任務——在平臺上購買價格很便宜、質量也較差的商品,以獲得「貢獻值」、「紅包」,希望以此來兌換「時間資產」獲利,但實際上從來沒提現成功過。

對此,福建嘉會泰木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時表示,「只要達到提現額度,一般都能實現正常提現,『時間資產』的提現額度實際上是很低的。」

此外,公司工作人員還表示,「公司經常收到其他人向工商局的投訴,質疑我們企業是直銷或傳銷,公司都有到當地分管的工商局對此進行解釋。」該工作人員強調,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福建嘉會泰木公司屬於直銷或傳銷企業,「泰木谷」APP上也沒有任何收費的入口。

前述「訴求件」還投訴「泰木谷」利用疫情騙取捐款:「泰木谷平臺沒有公開募捐資格,也沒有公開捐款帳目憑證」。

中國網財經記者進入泰木谷募捐網站發現,該頁面「商品詳情」一欄顯示:應疫區人民所需,泰木谷平臺發起愛心蔬菜及口罩等救災物資的捐贈活動,產品每份100元,返1元紅包及5000貢獻值。截止目前,該商品的付款界面顯示已售出27137件,募集到的捐贈數額高達271.37萬元。

該平臺究竟有沒有募捐資格?已經募捐的款項目前如何處理?對此,公司工作人員在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時表示,在疫情期間,公司捐款、捐物共計應該是500多萬元,有直接捐給當地,也有通過一些機關單位進行捐贈,都有相關的捐贈證明。

來源: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

來源:「泰木谷」商城

據《慈善法》第22條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慈善法》第23條規定,慈善組織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並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中國網財經記者在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並未查到福建嘉會泰木公司的募捐資格。

天眼查顯示,福建嘉會泰木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應用軟體開發;網絡與信息安全軟體開發;軟體運行維護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的投資;保健食品批發;保健食品零售等。林佳盛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理、執行董事,林佳盛和徐士華都是持股35%的最終受益人;劉正榮、林楷、阮小英分別持股10%。

「泰木谷」遭微信平臺禁用 工作人員稱「惡意投訴所致」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截止目前,「泰木谷」相關網站已無法在微信平臺打開,所打開頁面顯示「網頁包含違法或違規內容,被多人投訴,為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使用」。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包括同行業的競爭和一些惡意的投訴在微信平臺累計到一定數量,微信平臺就會對相應的網址進行封閉,無法通過微信進行轉發、分享相應的產品連結等。但公司並未做違規違法之事,也沒有詐騙任何客戶的錢財,『泰木谷』目前在全國的註冊會員已達600多萬。」

從微信平臺打開「泰木谷」官方網站截圖

「泰木谷」官網最新公告顯示:公司於4月1日正式啟動運行自主開發的一款溝通工具「爻信APP」。據工作人員介紹,開發爻信APP,主要考慮到公司目前已擁有較大的用戶群體,也希望能有一種適合於內部用戶群的通訊工具。

記者搜索到名為「爻信APP」的微信公眾號,該帳號主體是深圳市集德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集德才網絡公司」)。天眼查顯示,深圳市集德才網絡公司成立於2019年11月26日,與福建嘉會泰木公司並無股權關係。

4月1日,「爻信APP」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消息稱,爻信APP於當日9時13份14秒正式啟動運行,公告並強調,「爻信APP」是以獲取相應的「價值」為切入點,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即時交流的平臺。此前,「爻信APP」微信公眾號曾發文指出,用戶可以通過在「爻信APP」中分享、點讚、評論他人的動態文章來獲取貢獻值,從而轉化成「時間資產」。

「泰木谷」商城銷售多款未備案保健食品

記者搜索「泰木谷」商城發現,該平臺有銷售「益庭健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鈣膠囊」、「益庭健葛根苦瓜鉻膠囊」、「益庭健褪黑素B6膠囊」、「金動力牌維康鈣軟膠囊」、「金動力牌大豆磷脂膠囊」、「長白源維生素C蜂膠粉膠囊」等多款標註為保健食品的產品,涉及「益庭健」、「金動力」、「長白源」等品牌。

其中,除了「長白源維生素C蜂膠粉膠囊」,上述所列舉的剩餘5款產品生產企業都是威海紫光金奧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威海紫光金奧力公司」)。天眼查顯示,威海紫光金奧力公司曾於2016年2月份獲得2個保健食品生產許可,不過上述產品並不在該企業的保健食品許可內容中。

記者於4月8日晚間再打開上述產品的銷售連結時,顯示該產品已下架或者不存在。

來源:「泰木谷」商城

威海紫光金奧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行政許可(來源:天眼查)

而「長白源維生素C蜂膠粉膠囊」在其產品銷售頁面,更出現了「每天吃兩粒,遠離動脈硬化」、「適用於心腦血管、糖尿病、胃炎、胃潰瘍、免疫力低下者」等不當廣告語。

來源:「泰木谷」商城

中國網財經記者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查詢保健品備案號,上述幾款產品也並未在備案名單中。

泰木谷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中國網財經時表示,「目前平臺上銷售的『鯢泰牛奶小分子肽片』、『斯可萊駱駝初乳蛋白粉』等產品大部分都屬於食品,如果是保健品的話,平臺一定會要求廠家提交相應的產品資質。另外,所有產品的包裝上都會很明顯的標註是食品還是保健品。」

相關焦點

  • 「泰木谷」被指非法集資、傳銷:發行81億「時間資產」可兌換人民幣...
    中國網財經4月8日訊(記者 凌薇)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卻迅速躥紅的「泰木谷」電商平臺,近期屢被投訴涉嫌「非法集資、傳銷」。日前,「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發布的一則「訴求件」顯示,消費者武某投訴「泰木谷」所屬企業福建嘉會泰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福建嘉會泰木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傳銷、非法募捐,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臺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目前正在辦理該「訴求件」。
  • 「泰木谷」APP「時間投資」涉騙局,安天移動安全已作風險提示
    「泰木谷」APP「時間投資」涉騙局早在今年6月,在針對部分高危行業風險應用進行檢測和分析時,安天移動安全風險應用監測預警平臺發現,一款名為「泰木谷」的APP涉嫌虛擬貨幣發行,「拉人頭」註冊等騙局。安天移動安全通過檢測分析發現,「泰木谷」APP的核心經營模式被包裝為所謂的「時間資產」,用戶利用零碎時間,通過做任務、商城購物、「拉人頭」註冊等方式獲得「貢獻值」,「貢獻值」可以兌換為「時間資產」,而「時間資產」具備「虛擬資產」的特性,不僅可以按照一系列複雜的規則進行交易和變現,還可以用於商城消費。
  • 售賣無批文保健品 泰木谷的「時間投資」究竟是啥?
    「我父親說,他是泰木谷平臺會員,在商城買東西可以享受優惠,人參價格雖不到100元,但可以獲得平臺上的時間資產。」張先生介紹道。  「當時我的意識是,他好像陷到了傳銷組織,查看他的訂單記錄,他為了獲得時間資產而連續購買了5000多元的保健品、食品。現在最擔心的是,這些東西到底(含有)什麼?對人體有沒有傷害。」
  • 「泰木谷」項目多人投訴,官方回復:立案偵查中
    儘管投資收益超級誘人,但「蜜糖」之下遍布陷阱,今天我們要來分析的項目就是這樣一個「蜜糖」項目——時間銀行泰木谷。8月中旬,多名用戶向小編反應說「泰木谷」平臺出現登錄異常現象,且用戶根本無法正常使用。看樣子 ,「泰木谷」涼涼無疑~打著「時間銀行」的幌子,幹著傳銷詐騙勾當據了解,「泰木谷」利用所謂的時間概念,在平臺內設立了「時間銀行」板塊,發行81億「時間資產」,用於誘導消費、
  • 可你還是不信丨無路可套「泰木谷」
    說實話,這樣的騙局遲早都會崩盤跑路的,因為這也是傳銷資金盤之一,是以龐氏騙局為核心設計的,拆東牆補西牆,後進場的補償先進場的,換湯不換藥而已。毫無疑問,隨著進場的人越來越多,發行的「時間資產」越來越多,分享利益的人就越來越多。
  • 「Utopia烏託邦」借「區塊鏈」噱頭斂財 涉傳銷和非法集資
    傳銷概念層出不窮,手段紛繁複雜。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噱頭的傳銷騙局層出不窮。近日,鷹鑑發現一家叫做「Utopia」(烏託邦)的平臺就假借「區塊鏈」噱頭,以「存幣生息」的模式,大肆拉人頭,發展下線,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建議大家遠離。
  • 日本傳銷公司「Japan Life」14人被捕,非法集資約2100億日元、部分...
    共同社9月18日消息,關於開展磁力項圈等傳銷活動、負債約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而破產的「Japan Life」公司(東京),東京警視廳等聯合專案組18日以騙取客戶資金為由,逮捕了涉嫌詐騙的前董事長山口隆祥(78歲,東京都文京區)、其女兒前社長山口Hiromi(48歲
  • 實錘:「泰木谷」徹底崩盤了 公司負責人承認APP被公安查封
    「泰木谷app」等公眾號因涉嫌違規分銷等行為被屏蔽》為標題的文章,預警福建嘉會泰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會泰木公司)旗下的「泰木谷」APP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過去7個月後,該公司徹底崩盤。目前,嘉會泰木公司因涉嫌犯罪已經被警方查處,「泰木谷」APP也已經無法打開。
  • 【關注】實錘:「泰木谷」徹底崩盤了 公司負責人承認APP被公安查封
    「泰木谷app」等公眾號因涉嫌違規分銷等行為被屏蔽》為標題的文章,預警福建嘉會泰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會泰木公司)旗下的「泰木谷」APP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過去7個月後,該公司徹底崩盤。目前,嘉會泰木公司因涉嫌犯罪已經被警方查處,「泰木谷」APP也已經無法打開。
  • 非法集資50億 1.6萬人受害!剛剛 法院判了
    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被告人吳友建指使言禹公司提供虛假債權資料,由「壹理財」「旺財貓」等融資平臺包裝成各種理財產品,連同「壹鹽雙創」平臺虛構的投資項目、「中金華泰」平臺虛構的應收帳款、信成基金違規發行的基金產品等,採用投放廣告、發放宣傳單、冠名賽事等方式公開宣傳,承諾高額回報,通過門店、網際網路等途徑非法集資共計50億餘元。
  • 「泰木谷」「GEC環保幣」等幾十個網際網路項目,遠離!
    1,鏈易交易所,已經不能提幣了,非法網站在韓國,跑路 2,美盛理財,是騙局,已經騙了不少人。 3,「中國紅梅集團」創始人之一白景龍都判刑了,詐騙還在繼續,遠離。 4,雲頂託管,有人被騙6萬多。
  • 「泰木谷app」等公眾號因涉嫌違規分銷等行為被屏蔽
    1月14日,有網友後臺留言諮詢「泰木谷是不是傳銷?」。鷹鑑通過調查發現,「泰木谷」又稱「泰木谷時間銀行」。該平臺涉嫌打著區塊鏈名義,設計了一套極其複雜的制度,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拉人頭裂變的方式,吸引會員購買商城上的商品。
  • 被指販售三無產品與涉嫌傳銷,泰木谷遭調查或面臨崩盤
    泰木谷疑遭官方調查該媒體報導稱,經測試,可正常註冊新用戶。但該APP已被列為了「不良」應用程式。安裝時,手機系統提示「該應用含不良信息」。輿情觀察網通過下載「泰木谷」時,該程序確實遭到了警告,被認為風險軟體,建議立即卸載!
  • 「康仁富硒」原始股實為「忽悠」款項流向個人帳戶 涉嫌非法集資
    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在我國呈現出一種新的動向,一些企業打著合法經營的旗號巧立名目,在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社會不特點人群中,利用其求財心切的心態公開募集資金,包裝投資項目承諾一年還本付息、公開兜售原始股鼓勵發展下線……這些到底是股權投資還是非法集資?
  • 炒虛擬貨幣同時被控集資詐騙罪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怎麼辦?
    同時推廣下線會員購買xx幣可獲得一定比例的推薦獎,推廣下線會員人數在一定數量且購買xx幣,可獲得一定比例的團隊獎勵。獎勵都是平臺根據下線會員購買xx幣的比例而返還的xx幣……就是這樣一種模式,L與A、B最終被定為集資詐騙罪,其餘發展下線的人員被定為組織、領導傳銷罪。
  •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21名被告人被判刑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57億
  • 這金融平臺非法集資超50億,創始人被判無期,實際損失超16億
    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該院宣判被告單位上海鹽商集團有限公司,被告人吳友建、孔祥國等7人集資詐騙一案,對鹽商集團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人民幣7000萬元;對吳友建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3000萬元;對孔祥國等其餘6名被告人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5年不等刑罰,並處20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罰金。
  • 善林金融非法集資737億大案一審結束四大吸金...
    對善林金融公司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5億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對周伯雲、田景升(編者註:善林金融原執行總裁)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7000萬元、800萬元;3。對翟中奇等其餘10名被告人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六年不等刑罰,並處25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罰金。
  • 非法募資近600億!一平臺母公司集資詐騙案宣判,高管被判無期
    據悉,本案中「資邦系」平臺向近300萬名投資人非法募資近600億元。至案發,造成11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50.4億餘元。其餘三名被告人盧偉、陶蕾、官小平,則以集資詐騙罪,分別被法庭當庭判處有期徒刑14年至10年不等,並處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
  • 宜春人,非法集資套路深,小心這些「坑」!
    2.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和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3.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 4.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