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熟,是做個不好相處的人

2021-02-26 噹噹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外表可以越來越隨和,但骨子裡一定要越來越挑剔。可以偶爾遷就,但不要永遠那麼百搭,一輩子那麼短,千萬不要讓任何人和任何事消耗你、損傷你。」

深以為然。

那些講「為人處世」的道理,總是教導我們,要溫和、善良、忍讓、合群,等等,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合格的「成年人」。

殊不知,真正成熟的,恰恰是那些不溫和、不忍讓,也不合群的人。

文 | 琳墨  來源 | 碧讀好書(ID:renshengbidu)

成熟的人,不太好說話

常常聽到有人問:「我很溫和,為什麼別人卻越來越不把我當回事呢?」

這個問題,可以用白巖松在演講中說的一句話來回答:

話有點扎心,也有點出人意料;但仔細想想,卻堪稱真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對人「有求必應」,以求得和諧的人際關係:

哥們一句「江湖救急」,哪怕自己吃著泡麵,也要從信用卡、花唄中東挪西湊,供他周轉;

同事一句「幫個忙唄」,就算下班後想去看電影,也還是默默坐下來改方案,改PPT……

泡麵難吃,帳單難還,盼了許久的電影錯過了首映,種種難受與心酸,也只有自己知道。

演員郭冬臨,曾在春晚上演過一個小品,叫《有事您說話》。小品中,他的口頭禪是「有事您說話」。

大家見他這麼「上趕著」為人「服務」,紛紛不客氣起來,鄰居找他抗白菜,同事找他買火車票,領導要他去聯繫買車皮。

但其實,他並不認識鐵路部門的人,火車票是他連夜排隊花高價買的。

所以,買火車車皮這種需要門路的事,他怎麼辦得到?

小品最後,郭冬臨垂頭喪氣,有苦難言,卻還是說不出一個「不」字。

好說話當然不是缺點,但這個「好」應該是有底限的。當他人所託之事,超出了我們的能力,或者讓我們受委屈了,那就要果斷回絕。

成熟的人,懂得把自己放在首位,有些人和事,TA可以「來者不拒」,但有的人和事,一定會保持距離。

三毛說:

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

所以,別那麼好說話了,該拒絕時,就直接說「不」。

成熟的人,不太懂事

很認同蔡康永說的那句話:

「容忍會導致我們不被在意,不在意會使我們失去活著的滋味。」

如果說,世上有什麼被高估的美德,那「懂事」一定是其中之一。

因為,太過懂事,也就必須要「扛事」,而扛的事,大概率下,以「忍」為代價。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提問者是一位丈夫,他以「妻子太不懂事了,我該怎麼辦?」為標題,講述事情經過。

他說,他和妻子結婚時,妻子體諒他創業艱難,主動提出不要彩禮。

父母聽說後,沒有表示反對,他自己更是覺得妻子很懂事,慶幸認識了一位好姑娘。

十年後,他弟弟結婚,他父母東拼西湊,拿出20萬把二兒媳娶回了家。

他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直到有一次,妻子聽到弟媳婦在小區裡和人議論,說她是個「倒貼的」,妻子情緒崩了,好幾天都悶悶不樂,甚至還提出了離婚。

他才意識到,原來妻子並不「懂事」,還是在計較錢。

從提問裡,看得出這位丈夫對妻子的失望,可是他卻根本沒考慮到,妻子的失望,勝過他百倍。

因為愛他,妻子才會0彩禮嫁他;因為無法接受被區別對待,妻子才會崩潰。

說到底,妻子計較的,不是錢,而是「人心」。

作家獨木舟說:

「生活裡有一點,我不是太喜歡,那就是它總讓懂事的人來承擔糟糕的感受和結果。」

太懂事的人,總是為別人著想,總是用自己的善良、大方,體貼,免除別人的難處;

太懂事的人,看不到自己,總是把一切光鮮和美好,讓給別人,永遠讓自己吃最後一顆糖。

而真正成熟的人,會明白,該拿的必須拿,該要的必須要,千萬不能委屈自己,因為,不願為難他人,那被為難的,就一定是自己。

記住,以後別太懂事了,你越懂事,別人會越不懂事;你越忍事,別人會認為你沒事。

成熟的人,不太合群

人在年輕時,會非常注重「社交」。

甲的牌局,TA不缺席;乙的酒局,TA必到場;丙的棋局,也有TA的影子。

就像一隻花蝴蝶,整日圍著花兒轉,不管它是全開的、半開的,還是花骨朵。

要問TA為什麼這麼做?

TA的回答一定是:混圈子,就是攢人脈,就是求進步和謀發展。

真的是這樣嗎?作家李尚龍,講過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他自己的經歷。

大學時期,他非常迷戀社交,常常到各個社團轉悠,美其名曰「混個臉熟」,常常累得一身汗。

當然好處也是有的,他拿到了很多牛人、大咖的聯繫方式。

他常常給這些人送禮物,還陪聊,以為大家感情很好。

但後來,當他不會填寫「入黨申請書」,發簡訊向其中一位請教時,得到的回覆是三個冷冰冰的字:「我沒空。」

李尚龍給這次「烏龍事件」的總結是:

「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讓對方幫自己的根本條件,是你能提供等價的回報。」

確實如此。社交的本質,其實是「同等交換」。

越成熟的人,越不合群。

因為TA知道,與其在自己根基不穩、實力尚淺時四處攀附,不如離熱鬧場合遠一點,好好沉澱自己。

成熟的人更是懂得,「優秀」才是唯一的宣傳語。

一旦自己擁有了光芒,甚至成為了無可替代的那一個,那TA即使遠離「江湖」,江湖上也依舊到處都是TA的名片。

周國平說: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成年人最好的社交觀是:

不在吃吃喝喝中虛度光陰,不在玩玩鬧鬧中消耗時間,而是在享受孤獨中,增值自己、修煉自己,然後擇日起飛,驚豔所有人。

好相處的人,一定是「好說話、懂事、合群的人」,反之,就是不好相處的人。

但,我們來這世上一遭,僅僅只求「做人成功」嗎?顯然不是。

楊絳說:「世界是我們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不好說話,不懂事,不合群,可能會失去人緣、友誼和讚賞。

但,敢於拒絕、不忍讓、不過多社交的人,才是真正愛自己,也愛生活的人。

這樣的人,是個長期主義者,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願我們,都能在歷繁蕪世事中過好自己。

作者:琳墨,碧讀好書(ID:renshengbidu),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必讀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好相處的女人!
    女人如果太好相處,得到的只會是自己的疲憊和他人的漠視,做個不好相處的女人
  • 成年人真正的成熟,是從這三個狀態開始
    人不是生而成熟。成熟並不是說一個人跨入了成年人的門檻就算是成熟了,成熟,是從內心的成熟。有的人說:真正的成熟,是一個人經歷了一段痛苦而又困難的時期,痛徹心扉後又重新站起來。寧願人還是幼稚點好,因為成熟,多多少少是多了一份責任,少了一份天真。
  • 真正成熟的人,都有這4個特點,你成熟嗎?
    在我看來決定一個人的思想成熟並非年齡的長度,而是經歷的密度。那些逆天改命天之驕子的年輕人,哪一個不是一面陽光,一面悲傷,從泥潭當中爬出來的。那如何看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呢?要看這個人的四個特點,看看你身上有沒有。第一個特點,包容性強。凡是和感情相關的人和事,他全都不在乎。
  • 真正「成熟」的人,最是「無情」
    一個人從稚嫩,青澀慢慢蛻變,最後,變成一個成熟的人,要歷經千千萬萬個過程。回想起兒時的記憶是那麼的青澀懵懂,讓人難以忘懷,那個時候年輕不懂事,別人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可以幹擾自己很久。但是等到成熟之後卻發現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很久之前就聽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你覺得自己越來越冷漠了,就已經代表你的內心已經開始慢慢變得成熟。
  • 一個人真正成熟,從放棄做「好人」開始
    他對你說「你真是個好人」;你借錢給朋友。他對你說「你真是個好人」;你周圍的人總愛麻煩你。他們對你說「你真是個好人」。「助人為樂」是種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顆善良的心,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善良還必須帶點鋒芒,「助人為樂」更不能成為別人道德綁架的藉口。一個人真正成熟,不會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來達到社交的目的。而是學會拒絕,讓自己開心並處理好人際關係。
  • "越成熟的人,越懂和父母好好相處"
    當你懂得怎樣與父母相處時,那便是你成熟的標誌。——小悅1.前兩天,閨蜜請我吃了一頓法國大餐,因為我幫她做了一件四海八荒最尷尬的事:陪相親。閨蜜過去也是這樣的人,叛逆得不得了,爸媽讓做的事,她一件不做。不讓她做的事,她做的異常起勁,還不時炫耀一下自己的特立獨行。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發現自己和父母相處的模式,一次次地被複製在她的親密關係裡。過去和她吵架的是爸媽,後來忍受她的就成了各個前男友。
  • 年輕人走向成熟的4個表現,做一個真正的成年人,克服緊張自卑
    「你能不能像我一樣成熟一點?」「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上面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很耳熟?是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在內心浮現過這樣的獨白,當我們遇到了一些人做了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後,我們總是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
  • 一個人真正成熟起來的八個跡象
    什麼是成熟?有人說,當你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成熟起來的;還有人說,當你覺得曾經的自己是多麼幼稚的時候,你就開始變成熟了....... 我不知道怎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熟,但我知道,真正的成熟,需要年齡的增長,需要閱歷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歷練。
  • 真正愛你的人,相處不累
    真正愛你的人,相處不累,從第一次相見,就覺是故人重逢,就像賈寶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見面,寶玉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嗔怪他胡說,可寶玉還是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 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一個真正成熟應該是思想上的,只有思想上成熟了,他在行動上才會表現出來成熟。一個人成熟的點也是分為很多方面的。比如說有些人他在思考人生的時候很成熟,有些人他在工作上會很成熟,有些人他在對待感情的時候會很成熟,有些人他在看待大局觀念的時候會很成熟,每一個人成熟的點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針對的點也是不一樣的。
  • 成熟的情侶是這樣相處的
    兩個人在一起,都想好好走下去對不對,所有相處模式就顯得十分重要慢慢的兩人相處久了,到雙方都非常熟悉彼此,知道對方吃東西的口味、穿衣服的風格,但其實仍然有很多方面是陌生的,換句話說,就是還有很多方面是可以去製造新鮮感的。
  •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把情緒都寫在臉上
    那些不知道如何掩飾自己的情緒,整天把自己的情緒寫在臉上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人。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得罪別人,而自己卻還不自知。在人際交往之中,沒有人是來看你的臉色的,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關注你的情緒,所以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亂發脾氣,不要把情緒都寫在臉上,才是真正有涵養的人。
  •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很「絕情」
    懵懂無知少女嘴裡的成熟男人真的是成熟嗎?其實不然,他們才不是成熟男人呢,成熟的男人往往是非常非常絕情的。這種絕情並不是一個貶義詞,這種絕情是指的他們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女生,以及什麼樣的女生適合自己,在合適的女人的身上,他們才會寄放感情,在他們認為不合適的女生身上,成熟的絕情男人是不給女生一點希望的。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微博上有個熱點話題:人成熟的標誌之一,是失去傾訴欲。以前的我們,話題打開總是有說不完的東西,和閨蜜說八卦吐槽男友到凌晨2點,和兄弟徹夜推杯換盞,聊理想聊人生。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觀察這三個方面就可以了
    人的成熟是多方位的,不僅指個體在生理上的成長,更是指心理上的變化。想要成熟,思想就得有所改變,從以前的單一思維向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並且成熟的人,可以靈活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心理學上的成熟,是指個體的發展水平有了更高層次。我們總認為成年即成熟,但其實二者並不對等。
  • 真正成熟的人,從三個「失去」開始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九月 · 主播 | 楚翹來源 | 碧讀好書(ID:renshengbidu)
  • 人到中年,真正成熟的人,很少會向別人傾訴這些「心事」
    成熟不僅是一種年齡,還是一種心理狀態。成熟的人不會整天想著滿腔心事與誰訴說,因為他們知道有些東西只能自己慢慢消化。人到中年,真正成熟的人,很少會向別人傾訴這些「心事」:痛苦的回憶人到中年,曾經多少經歷了一些坎坷和波折,難免有些痛苦的回憶。
  • 真正成熟的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網上有個話題:一個人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悄悄換了種性格?最高贊的留言深入人心:與其說一個人性格不再如初,不如說如今的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是性格變了,是內心更通透了。近些年漸漸懂得,年齡增加了閱歷,閱歷磨練了心智,真正的成熟,是在走向人群時又保持獨立,在通曉世故後還能守好本心。
  • 真正成熟的人,卻總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的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
    近些年來漸漸明白,年齡增加了閱歷,閱歷磨練了心智,真正的成熟,是在走向人群時又保持獨立,在通曉世故後還能守好本心。如同有一種人:與人相處十分友善,但平日裡卻總是獨來獨往。正如有句老話所說: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歷圓滑而彌天真,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才是真正的智者。真正成熟的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獨來獨往是處世時的清醒周國平說: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 一個人成熟的真正標誌是:學會拒絕
    對於一個人的評價,我們有時候會用到這幾個詞:幼稚,成熟,消極,樂觀。今天我要說的就是成熟,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只有成熟了,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承擔人生的責任。成熟,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是指人或者事物成長到一種比較完備的階段,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