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KUANGACOFFEE
現在玩手衝的人越來越多,
手衝器具也越來越多,
經常有人會問我們咖啡師。
在家做手衝要挑選怎樣的手衝器具?
Kuanga桑今天就來講講手衝器具~
當我們在挑選濾器時,要糾結的其實有兩個部分 — 濾器本身(或者說濾杯),以及濾器裡面的濾紙。
要選什麼形狀、什麼材質,甚至是……什麼顏色?
關於濾器
咖啡濾器是用來託住濾紙,讓濾紙可以有效地分離咖啡渣與咖啡液體,也就是個「託架」。
乍看之下,形形色色的濾器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漏鬥形物體,要如何分辯它們的不同呢?
濾器的材質大致上可以分成:塑料、陶瓷、玻璃,以及金屬。
塑料材質的最大優點是便宜和方便,但保溫性較差。
陶瓷濾杯保溫性佳,由於水碰到陶瓷表面的瞬間溫度會降低,所以需要事先預熱,然而陶瓷保溫性佳,加熱一次後,就能維持很久。
銅製濾杯不管是導熱性、保溫性都非常出色,但是價格偏高且保存不易,因此使用後一定要將水分擦乾並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Q: 那麼不同材質是否會帶來風味上的差異?
A: 形狀相同而材質不同的濾器,所衝泡出的咖啡風味是會稍有差異,但還不至於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暫不把材質對風味的影響作為最重要的考量。
手衝器具發展至今,濾杯形狀也多種多樣,圓錐形、扇形還有蛋糕型濾杯和V型濾杯。
扇形濾杯的特點是,側面傾斜,底部平整。由於孔洞偏小,所以萃取速度較慢,萃取時間長,如果用細水流衝煮,會過度萃取,釋放咖啡的苦味。偏重口的咖友可以嘗試這種濾杯。
碗形濾杯完全是另一種新的設計,形狀可愛,萃取的咖啡具有調和甜、酸、苦風味的魅力。它與其他濾杯最大的區別在於杯內的紋路,可以調節水的流速,杯外的紋路單純只是在設計上提供不同的視覺感官。
V型濾杯衝出的咖啡,香氣明顯,易突出單品咖啡豆的風味。比如耶加雪菲的水果風味,哥倫比亞的酸甜苦香均衡堅果風味,黃金曼特寧,香醇濃鬱,均可利用V型濾杯將其香氣完全展示出來。
濾器的另一個重大的作用,就是對流速的控制啦!
流速決定了水跟咖啡接觸的時間以及方式。基本上想要有很穩定衝泡品質,可以選擇流速比較慢的濾器,因為流速慢,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加水。
因此,可以選擇下方洞比較小的濾器,基本上1~3個小洞的,都可以入手。
而如果你是器具控,那基本上每種都會入手...想剁手! T T
實際上,咖啡濾杯只要能滿足過濾、通氣、保溫三個基本條件,就能做出上好的咖啡。
關於濾紙
很久很久以前……
人們是用布來過濾咖啡(很像聖誕節吊起來的襪子有木有?)。
而到了1908年,德國的Melitta女士發明了使用」紙」來當作過濾媒介。由於它的便利性與風味的穩定性,自此,濾紙就流行開來。濾紙的目的就是把咖啡渣渣留在濾器當中,把美味的咖啡過濾出來,這樣我們就不會喝到一大口一大口的咖啡渣。
過濾媒介目前有三種:濾紙、濾布、以及金屬濾網
相比起來孔洞最大,可以讓更多的物質通過,喝起來甚至可以有細粉帶來的顆粒感;油脂的存在,能夠將更多的風味因子帶入杯中,令香氣和風味更加豐富多樣;油脂容易氧化,隨著時間和溫度的改變,咖啡的味道變化更加明顯。給出最豐富的咖啡風味。但同時,細粉會造成口感上的幹擾與影響。所以也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咖啡喝起來不夠乾淨。
濾布最大的特性就是其纖維會隨著水量膨脹和縮小,就如同可以調整的排氣開關一樣,完全沒有細粉,口感上非常的乾淨。但是濾布的軟肋就是保養不容易,濾布使用完必須得煮過、擰乾、放進冰箱。絨布上絕不能留下任何咖啡渣,為了防止絨布上的咖啡痕跡產生氧化和異味,而且使用十次跟使用一百次,過濾的狀態與流速是不一樣的,這也增加了衝泡的困難性。
濾紙的好處就是穩定!過濾出來的咖啡乾淨度超高,使用非常方便容易(用完直接扔掉~)。
濾紙,有白的、有咖啡色的。漂白的濾紙漂白的味道比較少喔~因為漂白的製作工藝,濾紙在使用酸素漂白之後,會洗2~3次,所以濾紙的味道會降低很多。而至於購買渠道,會建議儘量購買進口的,因為進口的濾紙,穩定性會更好、濾紙的本身的紙味也會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