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願意寫「連筆字」,可不能亂連,這2個行楷偏旁部首漂亮寫法。
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卻難,看此圖輕鬆學會漂亮結構,行楷偏旁部首包字頭。
這個偏旁部首,確實看起來簡單,但是動筆一寫就知道難度了。
不過,只要按照圖中的要領,就變得輕鬆易學。
圖中的寫法有兩種,一是橫折鉤的橫短於折筆(圖中左邊的)。這種主要應用於作偏旁部首的時候。
二是橫折鉤的橫長於折筆,這種主要是單個寫包字頭的字的時候。便於將字寫得圓滿一些。
下面來看例字:
左邊的寫法屬於行書,撇與橫折鉤一筆寫成。最後的點、提,連筆而成。
右邊的則是接近楷書的寫法,撇單獨寫,不與橫折鉤的橫連筆。
再看個例字:
圖中右邊的寫得較為快速,所以連筆地方多一些。
再來看例字:
這個字,注意:橫折鉤的橫與折筆的長度,儘量寫的橫長於折筆(或者相等),這樣顯得整個字圓滿大方。
很多人喜歡練行楷,可以看看這個100集完整的視頻課程:
行楷,即連筆字,是人人都愛寫的一種字體,因為寫起來很6,而且學起來也容易一些。
再比如,寸字旁,就是這樣一種偏旁部首,寫起來非常的簡單,還漂亮,只需掌握這個技巧或者叫竅門。
那麼,怎麼寫呢?先來看圖解:
圖中的註解很多,都要仔仔細細閱讀一遍,才能充分掌握其寫法。但是,有一個筆畫值得一提,那就是:豎鉤,注意起筆要停頓,然後往下行筆並非垂直的,而是有方向的變化。
這是最需要記住的一個竅門:起筆後,先往左傾斜,再往下,行筆到下端,再稍微往右下方拉伸,之後再次停頓,然後連接最後的點。這樣一來,豎鉤與點就變成一筆完成。
注意,豎鉤與點的連筆,要虛、細。讓點濃重一些。這樣顯得有勁,而且醒目。
看圖中的兩個寸字旁,稍有不同,左邊的,點的位置偏上,是按照楷書的結構特點寫的。而右邊的寸字旁,點的位置偏下,這是快速寫的時候非常利落的一種寫法,豎鉤寫完了順便一轉,就等於寫了點。點稍微重一點。
學會了這個竅門之後,來看例字:
看圖中的例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寸字旁的豎鉤,是整個字最靠下的地方。這是很多人不注意的,往往寫得偏上了。所以,正確的是:最起碼也得讓豎鉤的出鉤之處與左邊的筆畫相平,最佳的是讓鉤最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