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學毛筆字的時候整理總結的偏旁部首的寫法,集中到一起獻給大家,有需要的拿走不謝,包含了漢字各偏旁部首的毛筆寫法,並把多寶塔碑中的相關例字挑了出來,供大家臨摹練習。
這些偏旁部首都是平時書寫中常見的,跟著練習也差不多了。下面就一個一個列出來。
一、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
三點水和兩點水在漢字中經常出現。而且多在字的左邊,它們在漢字中一般所佔位置較小,這樣就可以右邊字的主要部分讓出足夠的空間,才會使整個字主次分明,體現出漢字結構揖讓的特點。 寫法:
1、 三點水「氵」上方的首點偏右,中間一點稍微偏左,最下一點又略微向右偏。三點水「氵」上下排列,多呈弧狀。
2、 楷書中三點間筆斷意連,遙相呼應,第二點與第三點尤為明顯。
3、末點是提點,用筆最重,出鋒指向下一筆的起筆。
對照三點水「氵」 看一下兩點水「冫」的寫法。除了少一點,「冫」在用筆上基本和「氵」相似,但形態上,「冫」比「氵」顯得短小、緊湊一些。
多寶塔例字:
二、左耳旁與右耳旁
漢字中的耳朵旁有時放在漢字右邊,叫右耳旁;有時放在漢字左邊,叫左耳旁。左耳旁與右耳旁形態相似。左耳旁與右耳旁的寫法區別:
1、左耳旁上部筆畫緊湊,形體窄長。右耳旁整體比左耳旁舒展寬鬆,不用擔心擠佔左邊空間。
2、左耳旁的彎鉤小,與橫折對齊; 右耳旁的彎鉤大,可略向右突出。
3、左耳旁的豎是垂露豎;右耳旁的豎是懸針豎。
多寶塔例字:
三、立刀旁「刂」
立刀旁「刂」,基本上是出現在字的右邊,佔據的空間也比較小,整體窄而長。
立刀旁偏旁的寫法如下:
1、立刀旁整體窄長,短豎稍靠上,整個偏旁的重心偏上。
2、短豎細,而豎鉤粗壯飽滿,它們之間的距離要保持適中,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多寶塔例字:
四、 反文旁「攵」
反文旁「攵」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偏旁,其構字能力較強,多出現在字的右部。反文旁「攵」與獨體字「文」的字形相近,因而得名。 反文旁「攵」 形體窄長,因為多放在字的右邊,所以要收左放右。要注意這個偏旁有四筆組成,其中兩個撇在形態、方向上各不相同。捺畫要寫得舒展有力。
多寶塔例字:
五、「火」字旁
「火」字旁在漢字中的位置可謂靈活多樣,大部分左偏旁,也可放在字的右、上、下等部位,具有很強的構字能力,所以帶火字旁的字也非常多見。火字旁「火」偏旁的基本寫法:
1、火字旁位於字的左邊的時候右部上下基本平齊,在一條豎線上,為了方便右邊筆畫的書寫。
2、撇為豎撇,挺拔有力,這樣顯得整個偏旁窄長。
3、上面兩個點之間筆斷意連,最後一個點收筆高於豎撇。
多寶塔例字:
六、穴寶蓋「穴」
含有穴寶蓋的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穴寶蓋這個偏旁是由「穴」字變化而來,大多出現在字頭。穴寶蓋「穴」字頭的基本寫法:
1、穴寶蓋「穴」整體寬扁,略向右上斜,並能足以覆蓋住下方。
2、首點居中中間位置,且要寫得飽滿,左點向 左下斜。
3、橫鉤向左下出鋒。
4、下面的兩點變形,向兩邊彎曲,注意和硬筆書法的區別。
多寶塔例字:
七、皿字底
皿字底也是個組字能力較強的偏旁,在結構方面,皿字底一般出現在字底。皿字底的寫法不容易掌握,要仔細查看其形態及各筆畫的書寫細節。具體分析如下:
1、皿字底總體上來看,形體扁寬,總體方向略向右上斜。
2、 四個豎畫間距均勻,上開下合。
3、 底橫的長度要把握好,寫得稍長一些,而且要寫成細腰橫,腰部略向上拱起,不要寫得太平,收筆較重。
多寶塔例字:
八、心字底
心字底當然是從「心」字來,心是象形字,既可獨立使用,又可作為偏旁部首。我們先分析心字單獨寫的時候的寫法:
1、 從總體來看,心字底形狀寬扁。臥鉤①為主筆,起筆後順勢向右下作弧線行筆,向左上出鉤。
2、三點②左低右高,在一條斜線上,相互呼應,筆勢連貫。
3、四個筆畫形成的空隙基本均勻。
多寶塔例字:
九、走之旁「辶」
走之旁是半包圍結構的偏旁,嚴格來說應該叫走之底, 走之旁「辶」比較難寫,各筆畫之間的協調性不好把握,下面來看看這個偏旁的規範寫法: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寫走之旁「辶」的時候,點畫要寫得圓潤飽滿。橫折折撇與點之間的距離較大。 平捺向右伸展,帶有波勢,捺腳一般不能上翹。
多寶塔例字:
十、小字頭
小字頭由獨體字「小」變化而來。常見的含小字頭的字有「光、黨、常、肖、尚」等,日常書寫中經常會遇到。用毛筆寫小字頭要注意以下幾點:
小字頭的兩點內收,左低右高。短豎①較高,上重下輕。左右兩點與豎的間距相當,左點②略低。右點③略高,寫成撇點。
多寶塔例字:
十一、戈字旁
戈字旁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偏旁,戈字旁在一個字的右半部分出現時,戈字旁多是一個字的主要部件,其中的斜鉤是這個部件的主筆。寫戈字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斜中取正。
2、橫畫輕靈,斜鉤是主筆,較長,要稍帶弧度向右下方行筆,不可過斜。
3、撇畫右上端與橫畫距離比較近,點畫③靠近橫畫。
多寶塔例字:
十二、「木」字旁
「木」字旁作為一個偏旁,不但構字能力強,其在漢字中的位置也是多種多樣,上下左右中,下面我們看一下木字旁的具體寫法:
1、木字旁作左偏旁的情況是最多的,這個情況下木字旁形體窄長,上緊下舒。為的是給右邊主偏旁留下空間。
2、豎畫是主筆,從橫畫中間偏右處穿過,筆畫較粗。古人在寫木字旁時,豎畫收筆時多出鉤。
3、撇畫斜直,起筆在橫、豎交叉點下面。與豎畫的角度不要太大,點與橫畫右部基本齊平。
多寶塔例字:
十三、提手旁「扌」
提手旁「扌」是由「手」字變化而來。提手旁「扌」一般在字的左側,提手旁作為一個偏旁,和單人旁、雙人旁及三點水旁一樣,整體瘦長,佔字的比例較小,讓出大部分空間給字的右邊主體部分。
1、整體瘦長,留出主要位置給右邊字的主體。
2、短橫向右上稍斜,不要寫得太平。
3、豎鉤從短橫的中間稍偏右處穿過。
4、提畫起筆比橫略左伸,從豎鉤的中間穿過。
多寶塔例字:
十四、「礻」字旁
「礻」字旁由「示」字演變 而來。一般用做左偏旁,「礻」字旁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上緊下舒,它的各筆畫的基本寫法如下:
1、首點一般寫成短橫,靠右邊對齊。
2、橫撇的橫畫短而斜,折筆處與上點 的右邊對齊。撇畫斜直不彎曲,撇尾與橫起筆處對齊。
3、豎畫起筆對準撇的中間,收筆為垂露豎,注意要直。
4、最後一點右邊不超過橫撇的折處。保持整個偏旁右邊靠一條垂線對齊。
多寶塔例字:
十五、 「 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 女」字旁的寫法如下:
1、 「 女」字旁形體窄長,左放右收。
2、首撇要由重到輕,點畫要由輕到 重。
3、第二撇與長點的交叉點對準第一 撇的起筆處。
4、橫畫先重後輕,有提畫的感覺。
多寶塔例字:
十六、米字旁
米字旁是由「米」字變化 而來。含有米字旁的字較多,米字旁在漢字中出現的位置也多種多樣,如出現在左邊、上面、正面、中間等,構字能力較強。大家在用毛筆寫"米"字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 米字旁整體修長,不要寫得精短。右側基本豎直齊平。
◆ 豎畫要直,從橫畫的中間偏右處穿過。碑帖中,豎畫在收筆處常會出鉤。
◆ 捺畫變點畫。
◆ 四周的筆畫有一種向橫與豎的交叉點會聚的感覺。
多寶塔例字:
十七、口字旁
毛筆書法中口字旁在漢字中的位置也多種多樣,可以在字的左邊,也可以在字的右邊,可以在字的上面,也可以在字的下面,不同的位置寫法上有一定的區別。
「口」字的寫法:
◆ 口字旁在左邊,字形不宜大, 上寬下窄。
◆ 兩側豎畫內收,左低右高。
◆ 折畫按筆較重。
◆ 底橫託住橫折
多寶塔例字:
十八、單人旁和雙人旁
單人旁「亻"和雙人旁「彳」多出現在字的左側,由撇和垂露豎組成。「亻"寫法如下:
◆ 單人旁較窄,姿態宜收斂。
◆ 撇畫斜直,不宜過長。
◆ 豎畫為垂露豎,豎畫起筆多在 撇畫的中間部位。
「彳」寫法與單人旁差不多,只是第一撇較短,第二撇較長,兩撇方向大致相同。垂露豎在第二撇的中間起筆。
多寶塔例字:
十九、草字頭
漢字中草字頭比較常見,只能出現在在字頭,並且也不能獨立成字。含草字頭的字大多與草木有關。需要注意的是,毛筆書法中的草字頭有別於我們現在簡化字中的草字頭,它是分為左右兩部分的,兩部分互相呼應。我們來看看毛筆書法中草字頭的基本運筆方法:
注意觀察,草字頭整體形態是左低右高的。在漢字中,草字頭不能寫得過寬過高, 左豎右撇要寫得短小。如上圖中豎①、撇②要內收,它們之間的距離要適當,不當離得太遠,也不能寫到一起。
多寶塔例字:
二十、「人」字頭
我們這裡講的是「人」字頭,不是單人旁。寫「人」字頭時,一撇和一捺都要舒展開張,能夠覆蓋下面的其他部分。基本筆劃要領如下:
1、人字頭宜寫得舒展,以便有足夠的空間書寫字的下面部分。
2、撇比較細捺稍微粗。
3、通常捺腳③比撇下面的尖要稍高一點。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4、撇和捺之間的夾角度數要適當,不可太小,也不能太大。
多寶塔例字:
二十一、禿寶 蓋「冖」與寶蓋頭「宀」
禿寶 蓋「冖」與寶蓋頭「宀」形態與寫法相近,所以我們放在一起學習。 禿寶 蓋「冖」與寶蓋頭「宀」只作為字頭使用,表示覆蓋的意思,整體較寬扁,以便給字下面的部分留下足夠的空間。 禿寶蓋「冖」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1、禿寶蓋「冖」左點①頭細尾粗,向左下按後回收,收筆圓潤。
2、橫鉤②的橫畫稍細,略向右上行筆。
3、鉤③向左下出鋒,通常指向字的中心,出鉤前稍頓收筆
寶蓋頭「宀」的寫法就是在禿寶 蓋的基礎上加了個點。
多寶塔例字:
二十二、月字旁
1、「月」字旁形體窄長,豎撇比豎鉤要稍短一些。
2、「月」字旁豎鉤一定要挺拔,腰部略微左挺。
3、「月」字旁橫畫間距均勻,略靠 中上部書寫。
多寶塔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