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江蘇—韓國企業家合作交流會暨第二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將在鹽城拉開帷幕,這次跨國合作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規模最大的經貿活動,中韓企業將在對接交流中深化產業合作,攜手發展。
2017年12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作為中韓(鹽城)產業園產城融合核心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扛起了建設產業發展高地、打造開放合作標杆的新使命。
深耕韓國,打造全面對外開放示範區
8月23日至27日,鹽城市委書記戴源率隊赴韓國考察訪問。此次訪問,在與中國駐韓大使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以及韓國大企業集團高層互動的同時,與現代集團、SK集團、LG集團和韓國區塊鏈研究教育院等達成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
構建新發展格局,意味著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作為鹽城的國家級國際合作園區金字招牌,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備受重視和關注。近年來,鹽城經開區全面落實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始終堅持高位謀劃推動園區建設,深化對韓交流合作,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擇商選資、項目建設、改革創新、人文交流等各項工作可圈可點。
依託韓資密集區、汽車科技園、電子信息港、東部光谷、臨港產業高地、現代服務名城六大產業載體,鹽城經開區產業新高地建設蹄疾步穩。聚焦世界500強、韓國前100強企業,圍繞建鏈、補鏈、強鏈,主攻外向型、巨人型、財源型、科技型項目,經開區加快發展汽車、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全力培育新能源汽車、光電光伏、電子信息三大產業集群,致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東部光谷、江蘇電子信息港。同時,重點突破重大韓資項目,突出重點韓企培育,全力服務SKI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招商、建設和推進。江蘇華人運通新能源汽車、韓國SKI動力電池作為鹽城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投產項目,產品將於10月30日雙雙下線。
產城融合,建設「韓風國際」新地標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堅持把在鹽城工作生活的韓國人作為『新市民』,與本市老百姓一視同仁。同時建立中韓空中『綠色通道』,幫助韓方工作人員及家屬乘坐航班抵達鹽城。」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說。今年5月1日,為中韓重要急需人員往來所設的中韓「快捷通道」正式開通,鹽城成為全國第3家、地級市第1家通過國家聯防聯控機製成功申請到重大項目復工復產包機的城市。自5月份以來,中韓「快捷通道」為DYK、SKI等重點項目和韓資企業的807名韓籍技術人員提供9架次包機服務。
鹽城韓資企業集聚,近千家韓企在鹽城總投資超80億美元。目前,鹽城與韓國全羅北道南原市、忠清北道堤川市等11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1萬多名韓國人常年在鹽城生活。鹽城市區分布著150多家韓國特色餐飲、娛樂、購物等場所,韓文標識隨處可見,鹽城成為許多韓國人的「第二故鄉」。
然而,作為產業發展的高地,城市建設一直是鹽城經開區的短板。對經開區而言,「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是一條必走之路,亟需補課。今年,隨著鹽城河東新城建設的全面展開,鹽城經開區順勢而為,大手筆建設韓風國際文化名城。
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展示形象、三年初具規模。規劃高端、品質卓越的韓風國際文化名城規劃總面積約6.4平方公裡,旨在打造歷史記憶與現實震撼交織、山水園林與溼地風光輝映的中韓合作城市新地標。
韓風國際文化名城以規劃用地1200畝的中韓文化廣場為核心,布局建設中韓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名品商貿、影視文娛、健康醫療、科研總部等「一中心四街區」,與寶能集團、綠地香港、中信正業、均和集團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全面會戰河東片區,打造鹽城大市區第三商圈。今年7月份以來,投資超200億元的「6+1」項目包陸續掛牌上市。中韓文化廣場中央水體初具雛形,中韓文化客廳12月將對外開放……一座宜業宜居、宜商宜遊的現代服務名城呼之欲出。
精緻服務,培育最佳投資熱土
「針對韓資密集的特點,我們不斷優化審批流程,精簡辦事環節,設立外資開辦專區,保障SKI等重大外資項目快速推進。」鹽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綜合處處長卞愛鈞說。面對疫情大考,經開區於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盡非常之力。韓國SKI動力電池項目一期工程「三年工期、一年完成」,疫情之下逆勢上揚,投資額從18億美元增加到20.1億美元,產能從20GWh提高到27GWh。
在服務外籍人員過程中,經開區同樣想盡辦法。2018年6月,鹽城經開區在全省率先獲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審批權限,為來經開區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員提供了極大便利。截至目前,累計為1500多名外籍人員辦理了來華工作許可證。
作為鹽城開放創新的最前沿,深化改革開放是題中之義。鹽城經開區積極承接審批賦權,在全市率先實質性運轉行政審批局,全面落實國家級開發區全鏈審批賦權清單,一次性劃轉承接行政許可事項190項,基本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深化「2330」改革和「不見面審批」,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40%,重點產業項目審批時間縮減2/3。加快落實中韓FTA政策,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鹽城跨境電商「1210」監管模式正式運行,鹽城跨境電商中通分撥中心開倉運營。
為優化營商環境「不留死角」,經開區圍繞服務企業「十必問」要求,排查化解突出問題。全面落實省「50條」、市「20條」政策措施,加快兌現「6補1免」穩崗就業激勵政策,減免235家中小企業房租8000萬元,兌現招商優惠政策近5億元,幫助企業新招工人6000名;組建具備30億元擔保規模的區財政性擔保公司,減免226家中小企業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3000萬元,全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1-9月份,全區註冊外資實際到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規上工業用電量五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分別增長136.3%、13.9%、51.2%、46.1%、10%,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精緻服務,讓鹽城經開區成為韓企來華最佳投資熱土。面向未來,中韓(鹽城)產業園已為鹽韓經貿合作交流、攜手共贏創造出更多空間和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