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賺50億,農夫山泉揭開暴利的賣水生意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界

龐大飲料帝國的背後,有一匹特立獨行的「孤狼」。

作者 | 周佳麗

報導 | 投資界PEdaily

成立24年,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決定赴港IPO。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夫山泉」)於4月29日晚間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

過去20年,坊間有關於農夫山泉上市的消息就未曾斷過。2003年8月,農夫山泉被浙江證監局定為「擬上市公司」。隨後的2008年5月,農夫山泉與中信證券籤署A股上市輔導協議,但始終沒上市。

一手打造農夫山泉的鐘睒睒,曾公開表示,「資本市場講究需求與被需求,農夫山泉沒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但他旗下的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卻於4月29日登陸上交所,市值約為43.63億元。在同一天,一家公司登陸A股,另一家公司衝刺港股,鍾睒睒鮮為人知的財富版圖吸引了無數目光。

一瓶礦泉水的生意:

毛利過半,賣水一年賺50億

農夫山泉IPO一事,終於敲定了。

4月29日晚間,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至此,一個龐大的瓶裝水帝國浮出水面。

1996年9月,鍾睒睒正式創立新安江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並將旗下飲用水品牌起名為「農夫山泉」,以此迎合都市人對於自然和純淨的嚮往。兩年後,農夫山泉推出550毫升運動裝,揮手砸錢將品牌和渠道推向了全國,並喊出了:「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廣告語。

鍾睒睒親擬的廣告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成就了今天的農夫山泉。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9年間,農夫山泉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收數據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2%,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8%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1%的增速。

淨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9.4%、17.6%及20.6%,同樣遠高於國內外軟飲料行業不足10%的平均盈利水平。這其中,包裝飲用水的貢獻度佔大頭。數據顯示,2019年,包裝飲用水的收入佔比達59.7%。

這些年,鍾睒睒開始拓寬農夫山泉的邊界,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等細分領域擴張,推出了農夫果園、尖叫、水溶C100、維他命水等熱銷品牌。在2019年,農夫山泉甚至還殺到大熱的咖啡市場。以2019年零售額計,農夫山泉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13.1%和15.7%,市場份額均居於中國市場前三位。

隱形富豪鍾睒睒和他的商業版圖

龐大飲料帝國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名字——鍾睒睒。

創立農夫山泉的那一年,鍾睒睒已經42歲。在人生的青年階段,他輾轉於紹興附近的各個大城小鎮,泥匠、瓦匠、木匠......什麼活兒都幹。高考恢復後,落榜的鐘睒睒去了《浙江日報》,在農村部當了5年的記者。這5年的所見所聞,為他後來的創業悄悄埋下了線。

1988年,國家批准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大批有志青年南下淘金。處於而立和不惑之間的鐘睒睒,也決心隨一波大流,過另一種人生。他去海南種起了蘑菇。這份初創的事業幾乎讓鍾睒睒破產,只能通過擺地攤、賣窗簾等小本買賣維持生活。

人生的轉折點在1991年,他成為娃哈哈口服液的代理商,幾年後,娃哈哈成了中國飲料市場的龍頭老大,鍾睒睒也殺入飲料行業。

不過先於農夫山泉,鍾睒睒在海南創立了養生堂,幹起了保健品的生意。不同於蘑菇創業的失敗,在保健品的生意上,鍾睒睒賺到了錢,也由此一戰成名。據了解,養生堂旗下有70多家公司。

除了「農夫山泉」之外,「養生堂龜鱉丸」「朵而」「清嘴」「成長快樂」「母親牌牛肉棒」等,均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位居前列。基於此,鍾睒睒龐大的商業版圖得以顯現,構建了藥業保健品、飲料飲用水、休閒食品三個營銷體系,且在每個營銷體系下,均有拿得出手的行業拳頭品牌。

農夫山泉拼命往前衝的24年,也是經歷風吹浪打的24年。輿論戰、對手戰、品牌危機戰......這24年裡,商場紛爭是常有的事。但在鍾睒睒看來,「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同行們在幹什麼、想什麼,我根本就不管。」

」在中國,最懂水的是農夫山泉,不是專家也不是什麼協會,「鍾睒睒說,「產品本身才是決定市場的唯一殺手鐧。」如今,他要把「殺手鐧」帶到資本市場。

IPO前,鍾睒睒持有農夫山泉約87.44%的股份,包括約17.86%的直接權益以及通過養生堂持有的69.58%的間接權益。IPO後,鍾睒睒及養生堂仍將是控股股東。

十年A股輔導不上市,如今反而赴港IPO

農夫山泉為何著急了?

回過頭來看,農夫山泉的IPO之路十分漫長。

早在2003年,農夫山泉就被浙江證監局定為「擬上市公司」。2003年8月28日發布於浙江監管局網站上的一則報導稱,「一年多來,杭州特派辦先後到農夫山泉等40多家擬上市公司中進行現場檢查,實地調研改制輔導情況。完成了31家擬上市公司的輔導調查評估。對5家擬上市公司的舉報事項進行了專項核查。」

再有動靜是在15年後,2018年8月,證監會浙江局官網發布報告稱,農夫山泉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期的輔導工作已經結束,將進行下一階段的輔導工作。此間,坊間關於農夫山泉要上市的傳聞,達到高潮。

直到2019年1月12日,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終止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輔導的報告》顯示,農夫山泉歷經中信證券10年的上市輔導,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輔導協議在2018年12月終止。

隨後,農夫山泉方面發布公告稱,公司十多年前就已接受上市輔導,一直在接受上市輔導,但一直沒有上市計劃。這也意味著,超過10年的上市輔導,也未能將農夫山泉送上A股。

這之間的沸沸揚揚,鍾睒睒也幾乎不理會,只拋下:資本市場講究需求與被需求,農夫山泉沒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

相較於對農夫山泉IPO與否的冷淡處理,鍾睒睒顯然對兄弟公司萬泰生物的上市進程要更上心些。2001年。因經營狀況不理想,萬泰生物股權轉讓頻繁,看中大健康版圖,鍾睒睒一舉拿下萬泰生物,直接及(通過母公司養生堂)間接方式持有其83%股權,成為萬泰生物的實控人。

自2016年6月開始,萬泰生物就已邁開上市的步伐,歷經三年,三次提交招股書,才如了上市的願。2020年4月29日,萬泰生物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價格8.75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8倍。當日收盤報於12.6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44%,市值約為43.63億元。

這一邊兄弟公司在上交所敲鐘,另一邊「不需要上市」的農夫山泉轉身奔向港交所,年過66歲,鍾睒睒如何盤算?

當前,國內瓶裝水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大,新品牌不斷崛起加之同質化嚴重,伴隨消費需求的變遷,消費忠誠度難以構建。這幾乎是所有瓶裝水品牌都面臨的問題。而放眼全行業,除了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康師傅和統一,同樣堅持「不上市」老牌水飲品牌娃哈哈也開始「搖擺「。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整體經濟環境、行業競爭環境等發生變化後,農夫山泉的戰略思維也發生了轉變。在這種變遷下,農夫山泉需要通過上市來加大全產業鏈、渠道、品牌以及國際化的投入。招股書也顯示,農夫山泉此次衝刺港股也意在開拓海外市場。

只不過,遞交招股書只是IPO第一步,農夫山泉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相關焦點

  • 賣1瓶水賺1塊2!農夫山泉獲準上市,創始人身家有望超千億
    賣1瓶水賺1塊2公開資料顯示,農夫山泉的前身是「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系養生堂旗下控股公司,成立於1996年9月26日,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憑藉「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語,農夫山泉誕生後便一炮走紅,隨著一句「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傳遍大江南北,品牌知名度迅速打響。
  • 農夫山泉申請赴港上市,比賣酒還賺錢的賣水生意怎麼做?
    農夫山泉申請赴港上市,比賣酒還賺錢的賣水生意怎麼做?賣水生意竟比賣酒還賺錢,農夫山泉有怎樣的生意經?農夫山泉缺錢嗎?從過去幾年的業績上看,農夫山泉保持了較高的業績增長。2017年—2019年,農夫山泉的收益分別是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2018年和2019年,農夫山泉的收益較上年分別增長17.1%、17.3%。這一增速遠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0%、6.6%的增速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2.7%、3.4%的增速。
  • 一瓶水,竟暴利30%!揭秘農夫山泉的那點「甜」
    但是顏先生當時出具了一瓶農夫山泉礦泉水的包裝瓶,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字——「純淨水」。正是這個瓶子讓農夫山泉一審敗訴。儘管農夫山泉後來在二審中勝訴,但這個有趣的訴訟依舊留在了公眾的腦海中。接下來,農夫山泉的營銷策略徹底改變,我們會在電梯裡看到那個有點甜的魔音變成了,「我們不生產水,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 賣水到底有多暴利?年入240億的農夫山泉堪稱大自然的印鈔機!
    農夫山泉的產品你最喜歡哪一款?是甜甜的2元一瓶的礦泉水,還是茶系列的茶π和東方樹葉,或者功能性飲料中的尖叫、力量帝維他命水,亦或果汁產品中的水溶C100、農夫果園?喝飲料之餘,你有想過農夫山泉一年可以賺多少錢嗎?農夫山泉的上市日已越來越近。
  • 賣水成首富?每瓶只賺8分錢的農夫山泉,才不是一瓶沒有故事的礦泉水
    1986年,他寫了一篇名為《白菊花生產的風波》的調查報導。報導中詳細披露了杭白菊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從每斤1.2元暴漲到每斤15元,最終暴跌至兩毛錢的故事。 這個故事似乎在某種程度上給了鍾睒睒以啟發,讓他參透了商品經濟背後的「暴利運作」套路。
  • 農夫山泉上市,「一瓶水」換來一個首富
    直到去年1月,農夫山泉還在稱,公司沒有上市計劃,且不需要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僅一年多的時間,農夫山泉為何突然改了主意,決定上市?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農夫山泉分別實現收益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49.54億元;當期對應毛利率均超50%,分別為56.1%、53.3%、55.4%。
  • 一瓶水毛利達六成農夫山泉賣水不只是「有點甜」
    今年4月29日,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鍾睒睒和整個飲料行業的生意邏輯也再次被放在聚光燈下。2017—2019年,農夫山泉的收入分別為174.9億元、204.8億元、240.2億元,增速分別達17.1%、17.3%,高於同期中國飲料行業5.0%、6.6%的增速,全球軟飲料行業2.7%、3.4%的增速。
  • 創始人身價超馬雲,2元一瓶的農夫山泉到底有多暴利!
    農夫山泉成功上市,暴利賣水生意被揭秘創立24年,農夫山泉終於等來了IPO的榮光時刻。1996年,鍾睒睒回到杭州建立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2001年,鍾睒睒把公司名改制為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此後「農夫山泉有點甜」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廣告語,響徹大江南北,農夫山泉也成為了國民級別的礦泉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9年間,農夫山泉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除了穩定的市場佔有率,農夫山泉上市即成「香餑餑」,與其業務的穩步上升息息相關。
  • 靠賣水1年狂賺49億,大自然「印鈔機」要上市了!農夫山泉背後隱形...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如今,「有點甜」的農夫山泉要把自己「搬」上市。創業邦獲悉,7月31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核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赴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 農夫山泉賣的原來是瓶子:包裝比水貴,毛利比伊利高
    在這個招股書中,市界發現,做瓶裝水生意不僅賺錢,而且賺的是大錢。因為一瓶飲用水最大的成本,不是水,而是包裝!農夫山泉號稱「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原來,這個「搬運工」搬運的不是水,而是瓶子。
  • 瓶裝水究竟能多賺錢?2元一瓶能掙到這個數!農夫山泉有點「錢」
    瓶裝水究竟能有多大的利潤是許多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個數字以前一直被「隱瞞」著,如今不得不公開。僅從農夫山泉的收入就足以證明瓶裝水的利潤。農夫山泉的招股說明書就說明了瓶裝水究竟藏有多大的利潤。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收分別為174.9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
  • 農夫山泉上市在即 鍾睒睒身價超2300億
    暴利 農夫山泉公布的招股書,此次IPO擬全球發行3.88億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2717.64萬股,佔比7%;國際發售3.61億股,佔比93%,另有15%超額配股權,農夫山泉最快可於9月8日登陸香港聯交所。
  • 瓶子比水貴,農夫山泉的巨額利潤從哪來?
    關於農夫山泉,有這樣一個段子:在賣水的公司裡,農夫山泉最會營銷;在營銷的公司裡,農夫山泉盈利能力最強。中國未來最有希望成為「可口可樂」的快消公司就是農夫山泉。2019年,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毛利率高達60.2%,同為巨頭的娃哈哈只有20%左右。
  • 賣水暴利:1塊錢的水賺6毛!上市前突擊分紅96億
    4月30日凌晨,農夫山泉在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農夫山泉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49.54億元,三年賺了119.52億。02賣水毛利率高達60%,利潤超「康統」之和二十年後的如今,就產品線而言,農夫山泉已在飲用水、果汁、功能飲料、茶飲料等飲料業細分領域展開全面競爭。
  • 農夫山泉市值超2100億!沒想到賣瓶裝水竟然這麼賺錢
    招股書顯示,農夫山泉2017年至2019年收益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2%。農夫山泉2017年至2019年實現淨利潤則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9.4%、17.6%及20.6%,年複合增長率為21.0%。 從其主營業務構成來看,農夫山泉產品線眾多。
  • 一瓶毛利1.2元,農夫山泉市值超3000億,你貢獻了多少?
    此前,農夫山泉更是認購火爆,擠爆了券商的伺服器,富途證券等多家券商出現無法認購情況:「因當前認購火爆導致訂單積壓較多,工程師正在緊急疏通訂單1】低調的富翁賣水的生意,讓農夫山泉維持著非常可觀的吸金能力。
  • 賣水的都能發家?繼農夫山泉後 元気森林估值達140億元
    近期,農夫山泉成功上市,其創始人鍾睒睒當了半個小時的中國首富的新聞,在網上炒的火熱。原來賣水的也可以這麼掙錢?!事實上,不僅是農夫山泉,元気森林的估值已經達到140億元。在洞察了當代年輕人,宅家文化、朋克養生,但是又希望自己通過「吃喝」,而不是鍛鍊身體更加健康的需求後,唐彬森在2016年創辦了元気森林飲料。該飲料,主打「0糖0脂0卡」,通過代糖保留了甜品飲料該有的味道。目前,該產品共有6種口味產品,包括醇香無糖烏龍茶燃茶,百香果茶等不同口味。當大家對於元気森林持以懷疑態度時,其迅速在一二線城市爆火,年輕人養生概念一炮而紅。
  • 農夫山泉獲批上市,一瓶一塊錢的水賺六毛,農夫山泉究竟多賺錢?
    4月29日晚,農夫山泉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19年,農夫山泉營收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2018、2019年的收益同比增速分別為17.1%、17.3%。2017-2019年,農夫山泉淨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49.54億元。
  • 大自然的「印鈔機」:農夫山泉1年利潤50億,全靠賣瓶子?
    農夫山泉賣的不是「水」,是「瓶子」看完農夫山泉的營收,有人不禁要問,賣個礦泉水都這麼賺錢嗎?答案是——賺錢,非常賺錢。以 2019 年為例,用於生產瓶身的PET塑料的支出,佔到銷售成本的31.6%;除了PET塑料,紙箱、標籤及收縮膜等在內的包裝材料佔到了銷售成本的31.5%。所有包裝材料總計佔據銷售成本的63.1%。顯然,包裝材料比水本身要貴的多。所以農夫山泉賣的不是水,是瓶子。而PET塑料是石油製成的,因此對於賣水的企業來說,石油價格的波動最容易影響成本。
  • 一瓶水的暴利:農夫山泉赴港IPO,淨利潤率超20%「秒殺」軟飲料
    然而,隨著上述招股書的披露,也正式揭開了農夫山泉的神秘面紗,在飲用水銷售收入佔比六成的農夫山泉中,2019年營收達到240億元,淨利潤率更是達到20%。外界不禁感嘆,一瓶水的利潤率還是可觀的。如果此次上市成功,農夫山泉將成為一家公眾公司,不再允許低調,農夫山泉下一步的走向將更加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