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界
龐大飲料帝國的背後,有一匹特立獨行的「孤狼」。
作者 | 周佳麗
報導 | 投資界PEdaily
成立24年,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決定赴港IPO。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夫山泉」)於4月29日晚間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
過去20年,坊間有關於農夫山泉上市的消息就未曾斷過。2003年8月,農夫山泉被浙江證監局定為「擬上市公司」。隨後的2008年5月,農夫山泉與中信證券籤署A股上市輔導協議,但始終沒上市。
一手打造農夫山泉的鐘睒睒,曾公開表示,「資本市場講究需求與被需求,農夫山泉沒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但他旗下的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卻於4月29日登陸上交所,市值約為43.63億元。在同一天,一家公司登陸A股,另一家公司衝刺港股,鍾睒睒鮮為人知的財富版圖吸引了無數目光。
一瓶礦泉水的生意:
毛利過半,賣水一年賺50億
農夫山泉IPO一事,終於敲定了。
4月29日晚間,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至此,一個龐大的瓶裝水帝國浮出水面。
1996年9月,鍾睒睒正式創立新安江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並將旗下飲用水品牌起名為「農夫山泉」,以此迎合都市人對於自然和純淨的嚮往。兩年後,農夫山泉推出550毫升運動裝,揮手砸錢將品牌和渠道推向了全國,並喊出了:「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廣告語。
鍾睒睒親擬的廣告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成就了今天的農夫山泉。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9年間,農夫山泉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收數據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2%,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8%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1%的增速。
淨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9.4%、17.6%及20.6%,同樣遠高於國內外軟飲料行業不足10%的平均盈利水平。這其中,包裝飲用水的貢獻度佔大頭。數據顯示,2019年,包裝飲用水的收入佔比達59.7%。
這些年,鍾睒睒開始拓寬農夫山泉的邊界,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等細分領域擴張,推出了農夫果園、尖叫、水溶C100、維他命水等熱銷品牌。在2019年,農夫山泉甚至還殺到大熱的咖啡市場。以2019年零售額計,農夫山泉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13.1%和15.7%,市場份額均居於中國市場前三位。
隱形富豪鍾睒睒和他的商業版圖
龐大飲料帝國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名字——鍾睒睒。
創立農夫山泉的那一年,鍾睒睒已經42歲。在人生的青年階段,他輾轉於紹興附近的各個大城小鎮,泥匠、瓦匠、木匠......什麼活兒都幹。高考恢復後,落榜的鐘睒睒去了《浙江日報》,在農村部當了5年的記者。這5年的所見所聞,為他後來的創業悄悄埋下了線。
1988年,國家批准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大批有志青年南下淘金。處於而立和不惑之間的鐘睒睒,也決心隨一波大流,過另一種人生。他去海南種起了蘑菇。這份初創的事業幾乎讓鍾睒睒破產,只能通過擺地攤、賣窗簾等小本買賣維持生活。
人生的轉折點在1991年,他成為娃哈哈口服液的代理商,幾年後,娃哈哈成了中國飲料市場的龍頭老大,鍾睒睒也殺入飲料行業。
不過先於農夫山泉,鍾睒睒在海南創立了養生堂,幹起了保健品的生意。不同於蘑菇創業的失敗,在保健品的生意上,鍾睒睒賺到了錢,也由此一戰成名。據了解,養生堂旗下有70多家公司。
除了「農夫山泉」之外,「養生堂龜鱉丸」「朵而」「清嘴」「成長快樂」「母親牌牛肉棒」等,均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位居前列。基於此,鍾睒睒龐大的商業版圖得以顯現,構建了藥業保健品、飲料飲用水、休閒食品三個營銷體系,且在每個營銷體系下,均有拿得出手的行業拳頭品牌。
農夫山泉拼命往前衝的24年,也是經歷風吹浪打的24年。輿論戰、對手戰、品牌危機戰......這24年裡,商場紛爭是常有的事。但在鍾睒睒看來,「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同行們在幹什麼、想什麼,我根本就不管。」
」在中國,最懂水的是農夫山泉,不是專家也不是什麼協會,「鍾睒睒說,「產品本身才是決定市場的唯一殺手鐧。」如今,他要把「殺手鐧」帶到資本市場。
IPO前,鍾睒睒持有農夫山泉約87.44%的股份,包括約17.86%的直接權益以及通過養生堂持有的69.58%的間接權益。IPO後,鍾睒睒及養生堂仍將是控股股東。
十年A股輔導不上市,如今反而赴港IPO
農夫山泉為何著急了?
回過頭來看,農夫山泉的IPO之路十分漫長。
早在2003年,農夫山泉就被浙江證監局定為「擬上市公司」。2003年8月28日發布於浙江監管局網站上的一則報導稱,「一年多來,杭州特派辦先後到農夫山泉等40多家擬上市公司中進行現場檢查,實地調研改制輔導情況。完成了31家擬上市公司的輔導調查評估。對5家擬上市公司的舉報事項進行了專項核查。」
再有動靜是在15年後,2018年8月,證監會浙江局官網發布報告稱,農夫山泉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期的輔導工作已經結束,將進行下一階段的輔導工作。此間,坊間關於農夫山泉要上市的傳聞,達到高潮。
直到2019年1月12日,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終止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輔導的報告》顯示,農夫山泉歷經中信證券10年的上市輔導,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輔導協議在2018年12月終止。
隨後,農夫山泉方面發布公告稱,公司十多年前就已接受上市輔導,一直在接受上市輔導,但一直沒有上市計劃。這也意味著,超過10年的上市輔導,也未能將農夫山泉送上A股。
這之間的沸沸揚揚,鍾睒睒也幾乎不理會,只拋下:資本市場講究需求與被需求,農夫山泉沒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
相較於對農夫山泉IPO與否的冷淡處理,鍾睒睒顯然對兄弟公司萬泰生物的上市進程要更上心些。2001年。因經營狀況不理想,萬泰生物股權轉讓頻繁,看中大健康版圖,鍾睒睒一舉拿下萬泰生物,直接及(通過母公司養生堂)間接方式持有其83%股權,成為萬泰生物的實控人。
自2016年6月開始,萬泰生物就已邁開上市的步伐,歷經三年,三次提交招股書,才如了上市的願。2020年4月29日,萬泰生物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價格8.75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8倍。當日收盤報於12.6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44%,市值約為43.63億元。
這一邊兄弟公司在上交所敲鐘,另一邊「不需要上市」的農夫山泉轉身奔向港交所,年過66歲,鍾睒睒如何盤算?
當前,國內瓶裝水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大,新品牌不斷崛起加之同質化嚴重,伴隨消費需求的變遷,消費忠誠度難以構建。這幾乎是所有瓶裝水品牌都面臨的問題。而放眼全行業,除了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康師傅和統一,同樣堅持「不上市」老牌水飲品牌娃哈哈也開始「搖擺「。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整體經濟環境、行業競爭環境等發生變化後,農夫山泉的戰略思維也發生了轉變。在這種變遷下,農夫山泉需要通過上市來加大全產業鏈、渠道、品牌以及國際化的投入。招股書也顯示,農夫山泉此次衝刺港股也意在開拓海外市場。
只不過,遞交招股書只是IPO第一步,農夫山泉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