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毛雨佳 通訊員 範楊
今天下午,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建金高速、千黃高速淳安段等杭州境內的多條高速公路將同步開通,杭州不僅將進入「二繞時代」,建德、淳安等縣市的高速公路網絡將進一步拓展完善,市民出行將更加快捷便利。
繞城高速西複線是杭州二繞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金高速串起了建德與金華;
千黃高速淳安段可以讓杭州主城區的市民更快速地到達千島湖景區。
每一條高速公路都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繞城西複線。張之冰 攝
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是杭州都市圈環線(二繞)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湖州德清練杭高速新市樞紐,穿過杭州市區西部,終於紹興諸暨境內的杭金衢高速直埠樞紐,全長149公裡。其中西複線杭州段全長87.6公裡,投資227.4億元,途經餘杭區瓶窯鎮、徑山鎮,餘杭街道、中泰街道、臨安區青山湖,富陽區銀湖街道、春建鄉等11個鄉鎮,設有瓶窯西互通等13個互通。
建金高速。張之冰 攝
建金高速公路是長三角「十橫七縱」路網布局中的「一縱」——寧金高速公路浙江段的一部分,也是G25長深高速的一部分,起於建德市楊村橋鎮,設楊村橋樞紐接已建的杭新景高速公路,止於金華市二仙橋東,設二仙橋東複合樞紐,路線全長約58公裡,項目總投資93.76億元,途經梅城鎮等3個鄉鎮,沿線設有梅城互通等6個互通,其中杭州段約28公裡,投資43.1億元。
千黃高速淳安段
千黃高速公路(淳安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4012溧陽至寧德聯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杭新景高速千島湖支線終點,終於淳安縣和黃山市歙縣交界處,途經左口等5個鄉鎮,線路全長約51.4公裡,項目總投資約95.3億元,沿線設有威坪、宋村等5個互通。
展現交通擔當 為保護文化遺產與生態環境讓道
2019年7月,杭州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背後,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杭州繞城西複線杭紹段工程的線路調整值得一提。
杭州交通部門始終將支持良渚申遺作為頭等大事。2017年,市交通運輸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布置西複線良渚申遺段線位調整相關工作,並跟蹤落實項目方案調整、審查報批、土地紅線調整等各項工作,西複線良渚申遺段線位調整方案獲省交通運輸廳批覆;2018年良渚申遺期間,市交通運輸局多次召開協調會議,落實相關區域施工單位進一步加強安全文明施工,為良渚申遺提供助力。
據悉,繞城西複線杭紹段在線位設計時就已規避良渚古城遺址核心區,最大限度保護良渚古城遺址。但在後續發掘過程中,文保部門發現西複線的線位依然涉及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蜜蜂弄、石塢、秋塢等多條壩體及環境,工程方再次讓出外圍水壩遺址,路程增加了6公裡,調整後的路段總造價約為19.26億元,和初步設計概算相比,增加約2.32億元,加上其他各類費用,總計需要增加約3億元。
為此,杭州良渚遺址管委會特意發來了感謝信,「感謝項目部克服重重困難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中作出的貢獻,守護了杭州沉澱千年文化底蘊的古遺址。」
一手抓文物保護,一手抓生態保護。在千黃高速和建金高速建設中,杭州交通部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突出抓好環境與生態保護。
作為全省唯一列入交通運輸部第二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範工程,千黃高速淳安段地處千島湖5A級景區,系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環保水保要求極高。自正式開工以來,全線邊坡防護以及復綠復耕工作全面推進,覆綠率達到100%,便道硬化率達100%,噪聲、揚塵控制率超90%。
作為浙江省內首條全線雨汙分離收集的高速公路,千黃高速淳安段全線設有270個汙水處理池,對汙水進行處理後達到零汙染排放,100%保護了千島湖二級飲用水源。今年11月,千黃高速還被授予了「最美綠色高速」的稱號。
建金高速建德境內的新安江特大橋,橫跨新安江,處於十分重要的Ⅱ類水源保護地。為避免日常運營中危化品車輛發生洩露,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處置雨汙水,新安江特大橋使用混凝土材料量身定做了「橋面徑流汙水處理系統」,實現汙染零排放,該項技術還在建金高速全線跨江河的大橋上運用。
收官「十三五」 全市高速公路總裡程突破800公裡
千黃高速淳安段
三大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標誌著「十三五」杭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完美收官」。
據了解,整個「十三五」期間,杭州完成公路水路機場建設投資1363億元,完成率為136%。
得益於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近年來,杭州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城市交通綜合能級得到不斷提升,支撐和推動杭州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隨著三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總裡程突破800公裡。
「三大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必將為率先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復工復產時提出,交通運輸是「先行官」,要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作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全省「四大建設」重大戰略的大通道,3條高速公路對於構建都市圈「大通道」至關重要:繞城西複線串聯起杭、湖、紹三地市,連接德清、餘杭、臨安、富陽、諸暨等杭州周邊區、縣(市),助推都市經濟圈、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千黃高速是浙皖兩省、杭州和黃山兩市溝通聯繫的第二通道,增強長三角、杭州與皖南、贛北聯繫;建金高速途經建德市、蘭谿市,是杭州都市區和金義都市區兩大都市區最便捷通道。
3條高速通車後,富陽場口工業園區、新登工業園區發展潛力將得到巨大提升,建德市、淳安縣交通也將明顯增強,千島湖景區、梅城古鎮,與浙中、浙南如金華市,安徽黃山市聯繫更加快捷。值得一提的是,高速沿線土地價值也將增值,物流成本將降低,加快產業向高速公路沿線轉移,帶動沿線經濟發展。
邁入「後二繞時代」 杭州交通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從城市發展格局看,三大高速公項目建成通車,也意味著杭州和都市圈發展邁入「後二繞」時代。
目前,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內面積約800平方公裡,「一主三副六組團」空間結構中的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錢塘新區、臨平副城等副城、組團均位於繞城外。繞城西複線(二繞)建成後,「二繞」內的面積達5000平方公裡,不僅可以緩解「一繞」的擁堵問題,城市發展空間和格局也得以拓展,還會帶來交通產業、物流體系的變革。
在前不久召開的杭州都市圈第11次市長聯席會上,正式通過《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在空間布局上提出「一環六帶」,即杭州「二繞」同城化發展環和杭嘉、杭湖、擁江(錢塘江)、杭湖衢、濱湖(南太湖)、杭黃六條跨區域發展帶。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杭州將加快打通「一繞」與「二繞」之間的中環,將杭州「十四五」發展的幾個重要板塊,如杭州雲城、錢塘新區、三江匯「未來城市」實踐區、運河新城等串聯起來,通過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擴大城市空間,布局物流網絡。
除了高速公路,杭州交通部門還在積極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如西站樞紐、機場樞紐等;軌道交通方面,正在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都市圈,通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努力打造人民滿意交通的杭州樣板,推動杭州這座城市更加開放和包容。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編輯 徐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