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形成扶貧合力 第一書記詮釋黔江精神

2020-12-26 湘湘帶你看社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日10時訊(記者 姜力菘)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重慶黔江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於2017年歷史性摘掉國家貧困區縣「帽子」,成為重慶市及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首批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的摘帽區縣之一,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全國首批「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推薦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

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背後,離不開扶貧路上默默付出的「第一書記」們。為了幫助貧困地區群眾快速脫貧,他們充分發揮「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黔江精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點子書記」全克軍——點「薯」成金助增收

由於交通不便,以前在武陵山區很多農產品都只能只產自銷,東西賣不出去,群眾很難實現增收,黔江金溪鎮平溪村同樣面臨這樣的情況。長期以來的貧困,也造成了當地村民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派駐全克軍到平溪村擔任第一書記。和很多駐村扶貧幹部一樣,全克軍的扶貧工作也是從走家串門開始。

經過前期走訪,他逐漸了解了平溪村的情況:土地貧瘠,村民以種植玉米、水稻、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為主。

「家家戶戶都種紅薯,無法外銷,村民都拿來餵豬了,就算本地賣也很便宜,如果能幫助村民把紅薯賣到外面去就好了。」一個點子從全克軍腦子裡萌生。

說幹就幹,在全克軍和鎮村幹部多方聯繫、積極奔走下,成功將8萬多斤紅薯買到了市裡,收入8萬餘元。

過去,2毛錢都沒人要得紅薯,賣到城裡就賣出了1元一斤的高價。100多個村民通過搬運、裝貨等方式還額外獲得了人均1000多元的勞務費。

消費扶貧點子首試成功,全克軍又在產業發展上打起了主意。借力扶貧單位到村調研的機會,組織村民把空置房間集中起來,組建「分布式客棧」,為前來調研的扶貧人員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

此外,全克軍還號召大家養雞,如今土雞養殖也成為了平溪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這裡的不少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並漸漸打響了「金溪山貨」這個品牌,全克軍也因也獲得了「點子書記」的美稱。

「就業書記」劉昶——另闢蹊徑治窮根

地勢崎嶇,土地貧瘠,金溪鎮山坳村作為黔江貧困村的典型代表,若想通過發展傳統農業來實現全面脫貧,極為困難。

產業基礎弱,要啥啥沒有,怎麼在先天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都不足的情況下助力村民脫貧致富?成了擺在第一書記劉昶面前必須要攻克的難關。

劉昶就職於重醫附二院,在院期間,細心的劉昶發現醫院的被服無論從質量還是價格上都不太理想,同時他也注意到醫院護工大多缺乏專業的護理培訓,質素也是良莠不齊。

「既然不能靠傳統農業來解決貧困問題,何不把希望放在第三產業上,把扶貧工作與醫院護工需求聯繫在一起。」劉昶越想越覺得有戲。出任第一書記後,便立馬將想法付諸行動。

首先,他聯繫了醫院後,在金溪鎮建立起護工培訓和被服廠,把鎮上的留守人員組織起來培訓,打造了「金溪護工」和「金溪被服」品牌。

如今,黔江區山之坳康復護理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金溪護工日漸發展強大,並在黔江各大醫院站穩了腳跟,駐山坳村第一書記劉昶表示,目前已經開展護工培訓多期,已培養出一批職業道德良好、語言行為規範、服務技能一流的高質量護工,「金溪護工」的名號由此打響。

不僅如此,劉昶還利用自己的人脈,積極聯繫市內各大醫院、學校,借力市衛健委扶貧集團的行業優勢,成功解決了被服銷路,金溪被服從此走上正軌。

通過發展第三產業,不僅幫助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實現了貧困戶致富增收。如今,「金溪護工」和「金溪被服」正助推著山坳村拜託貧困實現小康。

長春村第一書記田傑——村民心中的「背包書記」

黔江區金溪鎮耕地面積少,被當地人稱為「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條件惡劣,加之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一度成為全市十八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2017年8月,田傑被市衛健委扶貧集團派駐到金溪鎮長春村擔任第一書記,為村民們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走訪調研、政策宣講、推動項目落地、推進「三變」改革、提升「造血功能」、健康幫扶……這些成了田傑每天工作的日常,背包、護膝、膠鞋自然也成了田傑工作的標配,外出工作總放在隨身背包裡,因此當地老百姓送給他一個親切的稱呼「背包書記」。

為轉變村民「等靠要」觀念,他走村入戶當「說客」,扶起貧困戶脫貧志氣;為引導懶漢樹立脫貧信心,他帶頭督促、挨戶勵志引導;為興產業,他爭取到幫扶小組225萬蠶桑專項發展資金......

如今,儘管駐村時間到期,但田傑依然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他表示,長春村不脫貧,他就不離開。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黔江精神」再出發 「背包書記」美名傳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7日9時45分訊(記者 趙鐵琥)重慶黔江有善於扶貧、敢於脫貧的光榮傳統,早在「八七」扶貧攻堅時期,就創造出「寧願苦幹 不願苦熬」的黔江精神。在新時代脫貧攻堅戰役中,黔江區5000餘名扶貧幹部匯眾智、集眾力,用智慧和汗水弘揚黔江精神,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被群眾們親切的稱呼為「背包書記」「教育書記」「點子書記」。田傑是一名碩士研究生,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2017年8月,被市衛健委扶貧集團派駐到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任第一書記。2019年9月,田傑駐村已滿2年,本來是可以輪換回原單位的。
  • 凝心聚力勇擔當 把「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凝心聚力勇擔當 把「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2020-12-1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心聚力、網格防控,古城景區與大研街道共築堅固防線
    凝心聚力、網格防控,古城景區與大研街道共築堅固防線 2020-02-03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市第七人民醫院組織「書記引航擔使命,凝心聚力促發展」暨「樹...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貫徹書記引航擔使命,正風肅紀明紀律,加強黨性教育,鞏固思想之基,不斷提升全院黨員幹部職工的思想道德修養、廉潔文化傳播和文明城市建設水平,11月26日下午,南寧市第七人民醫院在八樓多功能廳舉辦「書記引航擔使命,凝心聚力促發展」暨「樹誠信行風,
  • 聚焦黔江生豬產業(上)|扶貧添路子 農戶增票子
    今(8)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聚焦黔江生豬產業》(上下篇),系統解讀黔江是如何做優、做強、做亮生豬產業這張產業名片的。印合村支部書記黃華勇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楊元祿和妻子身患疾病,其兒子早年因意外事故早早離開人世,給一家人帶來不小的打擊。楊元祿一家的變化讓黃華勇印象深刻。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楊元祿保留著傳統的農耕思維,埋頭田地苦幹。由於年歲較大,一年下來靠種植農作物的收入只能解決基本家庭開支,沒有辦法供孫子念大學。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被需要是幸福的」
    扶貧路上,中國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駐村「第一書記」們的腳步從未停歇,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書寫了動人的脫貧故事。王志偉,2016年3月受中國建設銀行白城分行委派,任大安市紅崗子鄉八家子村駐村第一書記。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第一書記作為外生力量入村, 是新時期群眾路線制度化的一種嘗試 (2) 2,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莊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現狀。同時, 第一書記作為一股新的活力, 也改變了村莊治理模式, 形成國家支持、村委主導、村民參與的新村莊治理格局。3然而, 一項政策的開展, 總會在實施過程中遭遇各種未預期的後果。
  • 瀍河區區委書記陳功主持召開書記辦公會
    11月22日上午,區委書記陳功主持召開書記辦公會。區委副書記、區長買允健,區領導郭素霞、馮景福、雷廣海、李玉瑞、賈鎖文、李浩偉參加會議,相關委局負責人和各鄉(街道)書記列席會議。  11月22日上午,區委書記陳功主持召開書記辦公會。
  • ...保小康•第一書記扶貧記②】毛紅領:用釘釘子精神抓扶貧,一錘...
    老人口中的毛書記,就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駐張北縣代家村第一書記毛紅領。2018年3月駐村以來,毛紅領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按照「抓黨建促扶貧、抓產業促發展、抓鄉風促文明、抓基礎促提升、抓公開促治理」的思路,推進駐在村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兩手抓,激發百姓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  村民郝建虎,在北京打拼20多年,並創辦了一家市政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1】「小查書記」扶貧二三事
    2018年,江蘇省「點穴式」扶貧片區盱眙縣黃花塘鎮新鋪村來了位年輕的女同志,鄉親們喊她「小查書記」。這位鎮黨委下派的第一書記,名叫查豔,別看她年紀輕、身板小,到任沒多久就在村裡打出了名號,大家紛紛說:「小查書記真能幹!」
  • 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啟動 直播「拼單」助力脫貧攻堅
    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暨永川區電商爭霸賽直播帶貨活動啟動。新華網 歐陽虹雲 攝6月19日,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暨永川區電商爭霸賽直播帶貨活動啟動,活動將持續至6月21日。  永川作為對口支援的區縣,近年來通過項目、資金、幹部交流等幫扶措施助力黔江脫貧。  今(19)日,利用6月消費促進月這一契機,兩地共同開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
  • 黔江4招齊發交出亮眼成績單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布會上獲悉,黔江到2019年已累計實現11580戶44683人脫貧、6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0.05%。黔江是重慶及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首批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的摘帽區縣之一,曾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全國首批「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推薦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
  • 第一書記羅濤:老百姓靠得住的「貼心人」
    2019年6月被派遣到灘坪鎮彥灘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隊長,成為了一名90後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立足本職、埋頭苦幹,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心血和汗水助力貧困群眾打開致富門、澆築小康路。成為了老百姓靠得住的「貼心人」,領導眼中的「好幹部」。
  • 6.19|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啟動,一起為好貨直播「拼單...
    永川黔江結對牽手以來,兩地的合作結下了累累碩果,幫扶促合作,合作打發展,利用6月消費促進月這一契機,共同開啟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一起助力脫貧攻堅!永川黔江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直播帶貨成為時下主流,雲上經濟助推時代生活,激發市場活力,助力脫貧攻堅。
  • 青島建行:聚力探索「善融商務」消費扶貧新模式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建行青島市分行依託建行善融商務企業級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聚力多方資源,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聚銀政合力,搭建「善融商務+銀政+貧困縣」消費扶貧新模式。
  • 貴州:千方百計發展生豬產業 黔江實現穩產保供背後
    2019年以來,黔江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市恢復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精神,千方百計發展生豬產業。數據顯示,今年黔江生豬規模化率達到60%,預計出欄生豬65萬頭,人均接近1.2頭,毛收入30億元左右。  黔江,繼續用出色的成績單證明這支農業產業的爆發力。
  • 第一書記李星:踏實奮進扶貧路 扛起責任與擔當
    (記者:白兵兵 戎彥美)渭南市華州區大明鎮唐安村第一書記李星,想為貧困戶所想,做為貧困戶所做,以實幹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脫貧攻堅。38歲的李星,是華州區委組織部的一名幹部,從2015年7月起開始擔任大明鎮唐安村第一書記,剛來村子時,李星走訪了解到,全村基礎設施差、貧困戶基礎大、產業薄弱,看到這些,他就卯足了勁,決心要大幹一場。大明鎮唐安村第一書記 李星:把這些事情不幹好,我自己心裡肯定也過不去,不甘心。
  •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自貿區 時間: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自貿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自貿辦副主任艾浩。
  • 龍巖市新羅區:科學施策穩就業 凝心聚力保民生
    順勢而為,創新求變促就業  新羅區堅持深調研、順形勢、求應變,通過召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院校」座談會,凝聚「政校企」合力,積極開展「黨員幹部掛鈎企業服務活動」,廣泛動員全體幹部職工參與,同時「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省內省外同時招工,傾心打造「服務民生不鬆勁、保障就業不停歇」的服務品牌。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4月2日,四川觀察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全省將集中表揚一批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市婦聯發展部四級主任科員,簡陽市石鐘鎮民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明星簡陽市武廟鎮黨委書記(二)自貢市盧 菲市扶貧開發局扶貧開發科科長羅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