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重慶脫貧攻堅系列主題第二場發布會在重慶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當天,黔江區對外發布近幾年來的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布會上獲悉,黔江到2019年已累計實現11580戶44683人脫貧、6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0.05%。
黔江是重慶及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首批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的摘帽區縣之一,曾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全國首批「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推薦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
這樣的「成績單」是怎麼「變」出來的?
一是讓「青山」變「金山」。抓住「山地特色產業」這個增收致富的支撐點,以實施「畝產萬元立體農業行動」為突破口,建設「煙+菜」「林+菜」「稻+鰍」「桑+菌」等立體農業基地15萬畝,引導7295戶貧困戶發展骨幹農業產業。
據統計,2019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5元,較2014年增長64.7%,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873元,比2014年增長72.56%,比全區增速快7.86個百分點。
二是讓「山區」變「景區」。黔江依託自身稟賦,建立「旅遊+扶貧」融合發展機制,建成4A級景區8個,連續3年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實現40%以上增長,帶動10萬餘老百姓吃上「旅遊飯」,其中的濯水景區被國務院扶貧辦作為旅遊扶貧示範區推介。
三是讓「窮窩」變「金窩」。投資1.5億元建成全市規模最大、唯一在城郊工業園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搬遷入住全區29個鄉鎮街道建卡貧困戶413戶1531人,整合易地扶貧搬遷、房屋收儲、宅基地復墾等資金,實現政府、企業、搬遷戶三不負債。同時,配套建設300畝食用菌產業園,群眾獲取菌種場投資股金、大棚設施租金、反承包經營薪金、務工酬金。
四是讓「助力」變「合力」。充分凝聚中信集團、山東日照、重慶永川、市衛生健康委幫扶集團的幫扶合力,探索「中央單位+地方」協作示範,以市場化方式投資120億元的三塘蓋國際旅遊康養度假區項目啟動建設;創新「山海協作」機制,打響「赴日照看海·來黔江看山」旅遊品牌;市衛生健康委幫扶集團為深度貧困鎮量身打造了「金溪護工」「金溪被服」「金溪農場」的「三金」扶貧品牌,280餘人在家門口務工,銷售黔江農特產品3000餘萬元,帶動金溪1854戶5354人增收致富,脫貧成果得到持續鞏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黔江已安排的扶貧項目458個,已開工440個,已完成147個。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郭發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