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十三五」以來
紅河州林草工作開拓創新
一串串增長的數字
記錄著紅河林草前進的足跡
一個個創新的決策
推動著綠色發展的不斷跨越
一項項工程的實施
讓紅河大地變得更加秀美
……
生態紅河(圖片來自紅河日報資料庫)
保護優先護綠
「十三五」以來,紅河州建立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相配套的林業法規體系,全州林業部門切實加強林業行政執法,全州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和林草執法部門相繼開展了「綠衛行動」「綠劍行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打擊毀林種植三七」等專項整治行動,對亂砍濫伐、亂徵濫佔、亂採濫挖、亂捕濫獵等破壞森林資源的「四亂」行為做到「露頭就打」。從2018年起,在全州開展森林督查工作,實行監測、核查、執法「三個全覆蓋」,森林資源違法圖斑行政案件查處、刑事案件移送、林地收回、植被恢復「四個到位」。
白雲山林區風光(王建昆 攝)
沿邊森林生態安全屏障——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片由綠春宣傳部提供)
綠春哈尼神山•阿倮歐濱森林公園 (張文湧 攝)
箇舊市戈賈森林公園(王建昆 攝)
5年來,紅河州累計辦理行政、治安、刑事案件10989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902.8萬元。林地收回5286公頃、植被恢復5054公頃。全州連續26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連年來一直穩定在4‰以內,1839.66萬畝天然林得到有效管護。
多元投入增綠
「十三五」以來,紅河州共籌集108.83億元國土綠化和退耕還林資金,通過實施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化草原修復、溼地保護修復、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儲備林建設等一系列林草生態建設工程,以通道面山綠化三年行動計劃為重點,以點帶面推進國土山川補綠增綠工程。
屏邊大圍山國家公園,特色各異的森林生態系統成為最好的綠色屏障(張洪科 攝)
州內許多主要交通幹道兩側綠意盎然,成為一道道綠色屏障(胡彥輝 攝)
個舊戈賈森林公園(潘泉 攝)
紅河州近5年投資108.83億元,實施營造林完成448.94萬畝國土綠化和退耕還林,實施城市和通道面山綠化及提質增效78.46萬畝。自2016年開始,在全州13縣(市)城市規劃區或城市周邊啟動建設了15個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累計完成投資近50億元,新建公園面積9.08萬畝。到2020年底,全州森林覆蓋率達57.22%,較「十二五」末期提高9.95個百分點。
發展優化用綠
紅河州近年把森林康養和森林旅遊、特色經濟林、珍稀用材林、林下經濟、國家戰略儲備林建設等作為發展重點,以林權制度改革驅動林草產業化發展,推進「三權」分置。5年來,全州林權(林木權)抵押面積59.32萬畝,圍繞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戰略,全力推進獨具紅河特色的林業產業發展。
彌勒太平湖森林小鎮 劉暢 攝
彌勒太平湖森林小鎮(圖片來自紅河文旅)
大力發展森林旅遊產業,建設了石屏龍韻養生谷 (圖片來自石屏旅遊、文旅頭條)
石屏縣龍韻養生谷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圖片來自紅河日報資料庫)
「十三五」以來,紅河森林康養和森林旅遊產業邁入發展快車道,全州累計完成投資20.25億元,開發建設了龍韻養生谷、太平湖森林小鎮等獨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森林康養基地,年森林旅遊人數1700萬人次以上,實現森林旅遊收入33.9億元,直接帶動其他產業產值3.71億元。
爭取政策扶貧
「十三五」以來,紅河州林草局充分發揮行業特點和優勢,投入貧困地區林草項目資金22.3億元,堅持生態補償脫貧與特色產業脫貧並重,精準脫貧和鞏固脫貧成果統籌,助推脫貧和綠化國土並行,實現了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的雙贏。
開遠市石漠化治理前後對比
紅河縣紅河谷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生機盎然(圖片來自紅河日報資料庫)
5年來,全州共安排1220多萬畝生態公益林管護任務,覆蓋全州527個貧困村,並按時足額將補償資金兌現到戶。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10萬餘畝,惠及貧困戶4.49萬戶17.31萬人,資金額度1.37億元。實施退耕還草28.83萬畝,惠及貧困戶3452戶1.38萬人,資金額度1億元,安排中央造林補貼12.5萬畝2250萬元,覆蓋全州52%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加大生態補償,帶動全州20萬人實現脫貧。在退耕還林區域大力發展林藥、林菌、林牧、林果、林旅、生態農家樂等生態產業,推進林業立體複合經營。到2019年底,全州林草產業規模化基地面積達1500餘萬畝,林草總產值達208.81億元,實現農民人均擁有5畝以上特色林,農民人均林業收入3500元。
蒙自市西北勒鄉石頭縫裡刨窮根
春桃種植不僅讓瀘西縣向陽鄉歹魯村荒山綠起來,還增加了農戶收入
金平黃牛克村發展林下砂仁種植,帶動群眾致富(圖片來自紅河日報資料庫)
全州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崗位11504個,共投入補助資金9483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月增收600多元,生態就業扶貧使全州4.68萬人脫貧出列。紅河州林草局在定點扶貧綠春縣平河鎮略馬、東哈、車裡3個村委會,抽調30名駐村隊員長期駐村蹲點,72名幹部職工掛鈎幫扶貧困戶348戶1392人。5年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178萬元,定點掛鈎幫扶的3個村委會目前已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
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圖片由州林草局提供)
護林員巡山護林(胡彥輝 攝)
我州「十四五」發展藍圖怎樣繪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你的意見將會被匯總整理提供給
我州「十四五」規劃編制單位參考
我們需要你的「聲音」和「支持」
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進入欄目
選擇相關關鍵詞即可獻策
↓↓↓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中國綠色時報
原標題:《和諧共生,綠色發展!我州這張成績單很亮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