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city,長沙show」「歡迎大家來到長沙」聽著某音裡的溫柔男聲,看著別人的長沙vlog,一杯又一杯的茶顏悅色這麼近,又那麼遠,心中的檸檬噼裡啪啦炸成了橘洲的煙花。
還在擔心自己一個人來陌生的長沙融不進去?
不用慌,這篇《長沙老口子偽裝指南》,帶你一秒變身地道長沙人。
NO.1
不要過於相信天氣預報,這是長沙老口子給第一次來長沙的人最大的忠告,其次是出門帶把傘,特別是在夏天。
雖然梅雨季節已過,但長沙薛丁格的雨依舊不講道理,說來就來,又急又密。甚至小學老師都可以拉班上戶外課,實地教學「瓢潑」二字。
路上上一秒還時尚優雅的都市麗人,下一秒可能就被淋成落湯雞。
一把傘,完美解決擠在路邊等計程車的困境。
當然, 如果你有幸在不下雨的夏天走出長沙車站,那麼恭喜你,免費體會到了芭蕉扇吹火焰山的滋味。
地面頭頂雙重炙烤,熱浪滾滾,再強力的妝面也活不過大汗淋漓。
一把傘,優雅自信昂首闊步踏進長沙的領域。
想要不露餡,長沙塑普必不可少。新一代的長沙人已經不怎麼說方言了,但同化能力堪比東北話的塑普始終離不開長沙。
塑普,顧名思義,塑料普通話,這個塑料可不是五條人的塑料感,塑普的塑料源於長沙人對自己普通話不標準的自嘲,差點意思的意思。
NL不分,劉奶奶買牛奶,是塑普的經典標誌。
塑普最關鍵的部分是音調,講究一個抑揚頓挫,百轉千回,突出一個朗朗上口,錯落有致。
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幾個塑普的萬能語氣詞:「啵」「啦」「咯」「嘞」。
(舉個例子:冬瓜山怎麼走咯?這個好多錢咯?五塊錢要得啵?)
還有一些特殊的字「嗦」(作動詞,能嗦的都用嗦來表示,嗦粉,嗦螺),「子」(常用於昆蟲動物後面,嗦蝦子,蜘蛛子,蟑螂不加)。
太麻煩?
那就簡單一句話概括——硬核撒嬌,
一本正經含茶度為0的嗲。
歡迎收聽語音教學——長沙妹坨讀《兔兔》選段:
靚仔靚女從廣東到了長沙就變成親切的滿哥(長沙音同「鍋」)妹坨。
這是現在少見的被廣泛使用的長沙話,當然還有「毛爹爹(dia dia)」大家都知道是誰,以及那句你一般聽不到的「鄉裡別」。
(鄉裡別為長沙方言,通常情況下代表鄉下人的意思
1、當你和朋友嬉笑打趣時,朋友說「鄉裡別」是開玩笑,無惡意
2、當你公共場合抽菸脫鞋、吐痰亂刻亂畫,路人說「鄉裡別」意為鄙視)
吃什麼,怎麼吃,這對長沙人民來說可是大事情。
湘菜的魅力有多高大家都知道,但長沙人民的一天必須由一碗粉開啟。
比起兩廣的早茶,河南的胡辣湯包點麵食,長沙早餐就靠這一碗粉打天下,單單一碗粉就足以讓離家在外的長沙人深夜在被窩「內牛」滿面。
圓粉、扁粉、寬粉、細粉、配上每家店秘制的碼子,嗦一碗,爽一天。
所以來長沙,可別窩在酒店民宿睡懶覺點外賣。
跟長沙老口子一起,早起一會兒,鑽到老巷子裡小攤小店面的老字號,你能嘗到長沙最純正的味道。
到了晚上,吃什麼,怎麼吃,這份糾結被擴成最大化。
燒烤、剁椒魚頭、辣椒炒肉、三層套雞、麻仁香酥鴨、花菇無黃蛋、拔絲湘蓮、蝦餃子、鮑汁扣鵝掌、長沙炒碼面、豉椒蒸魚、鳳尾腰花、紅燒豬腳、幹炒香辣蚌肉、乾鍋寒菌、紅燒黃鴨叫、炒羊肚絲、東坡方肉、麻辣仔雞、口蘑湯泡肚、髮絲百頁、刨鹽魚、醬板鴨……
真正意義上的從天亮吃到天黑,再從天黑吃到天亮。
當然,小龍蝦並不在老口子的糾結名單內,在老口子心中小龍蝦的地位堪比溜溜梅,有事沒事來兩斤,不嗦不是長沙人。
不過嗦蝦子的地點,老口子很少去文和友排隊,更多的選擇在天寶兄弟、湘江大碼頭、有間蝦鋪、聚味瞿家。吃飯一般不去太平街,冬瓜山才是真正的美食聚集地。
廣東人身體裡70%是湯,山西人身體裡70%是醋,那麼長沙人身體裡70%是辣椒,剩下30%是粉和蝦子,這含椒量川渝都得靠邊站。
在長沙,鈕祜祿·辣椒拋棄蔥姜蒜三兄弟,成功躋身主菜行列。
隨意走進家本地飯館,
剁辣椒、酸辣椒、泡椒、白辣椒、油爆辣椒、皮蛋衝辣椒……
更不要說辣椒油、辣椒粉、辣椒醬,每道菜都一定有椒椒子的存在。
「自打我進宮以來,就獨得老口子恩寵。
這後宮佳麗三千,老口子就偏偏寵我一人,
於是我就勸老口子一定要雨露均沾,
可老口子非是不聽吶。「
如果你約一個長沙妹坨出去吃飯,請悉知,微辣已經是她的浪漫。
別讓服務員難堪,乖,清湯鍋咱不點。
附:被辣到了怎麼辦?
1、冰牛奶 2、冰啤酒(未成年人、老人、孕婦勿飲)
3、白砂糖 4、用醋漱口 5、關愛自己,適量吃辣
從明天起,做一個長沙老口子
嗦粉,嗦蝦,出門帶傘
從明天起,關心辣椒和配菜
我有一座城市,面朝湘江,華燈璀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轉侵刪)
本期話題
#你最喜歡長沙的哪樣美食?#
一起來參與互動吧~
THE COVER OF CHANGSHA CITY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