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鬱蘭葉片芳香,萃取的精油氣味溫暖、清澈中又有點胡椒味,用來萃取精油者又稱甜馬鬱蘭,因含有沉香醇,氣味甜美,有一種讓人感覺篤定的安全感。
在芳香療法中,會利用它溫暖情緒的特質,給予憂傷寂寞的人心靈支持與安慰。古代人認為它可以「延年益壽」,而現代芳療派也認為該精油可以幫忙擴張血管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它的主要成分中除了單萜醇(萜品烯四醇)外,能強化肝臟及免疫系統的側柏醇含量也不低,故對內擅長掌握與強化自己,而加上高比率的單萜烯,對外則有超強應變能力。所以馬鬱蘭是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好用精油。
馬鬱蘭的花葉長相纖細,種子細小如粉末,風吹就散,所以需要土質松,且透水性佳,播種時也不能種太深,免得芽苗無法穿透土壤。因此與茶樹具有共同本性,很需要自己的空間,或擅長營造出特定氛圍好感受自己存在。
這般葉小、花柔、籽細、楚楚可憐模樣的植物,自古卻被歐洲人視為勇氣的象徵,因為真正的勇氣是先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包括清楚自己的局限、承認自己的渺小,不膨風、不強充,當然也不必妄自菲薄、過度貶抑自己。「認清自己」跟「要別人看清我」是兩回事,但人們總是由別人的眼中來看自己。
▼
馬鬱蘭精油特別能調理自主神經的失衡。自主神經,是較不隨意受外加意識影響,生命原本就內建存在的神經系統。
但如果企圖以意志去掌控它,也就是「強己所能」,無法認清自己底線,強迫自己硬要去做,不放鬆休息,最後易造成自主神經失衡。馬鬱蘭擅長處理的症狀,包括甲狀腺、憂鬱症、躁鬱症、腸躁症、失眠、欲望過度(性慾、口腹欲)等等。
馬鬱蘭也是能「節制欲望」的精油,因為認清所以不為難自己。
由於它本身具鎮靜、安撫的效果,很多芳療師會把它拿來治療失眠。
不過,在用量上還是要小心,就像它的名字裡頭有個「鬱」字,過量反而會讓使用者精神狀態遲緩,因此據說有些教徒會使用馬鬱蘭來克制對性的欲望,或對喪偶或因特殊原因必須節慾的人,會用馬鬱蘭來禁慾。
▼
甜馬鬱蘭
英文名:marjoram
拉丁學名:Origanumma jorana L.
植物科屬:唇形花科(Lamiaccac)
俗名:馬喬蓮、野荊芥、墨角蘭、茉喬蘭、山薄荷、香腸草
植物型態:半灌木叢最高可達五十公分,橄欖形業片披灰毛,白色或深紅色花序在上層葉腋。
產地:塞普勒斯、土耳其南部;現今還包括整個地中海地區和印度次大陸。
翠取部位:整珠
萃取法:水蒸餾法
色澤:無色
氣味:散發出溫暖芳草香
身心作用:
抗細菌、防腐(殺菌)、止痛、鎮靜
提神、安撫、和諧、平衡
甜馬鬱蘭精油化學成分
單萜烯:45-50%(主要為萜品烯)
單萜烯醇:38-45%(主要為萜品烯四醇)
酯:5%(主要為乙酸牻牛兒酯)
單萜烯醛:5%(主要為檸檬醛)
倍半萜烯:3.5%
▼
我們常用的馬鬱蘭,嚴格來講,叫做「甜馬鬱蘭」。而中文名稱被稱作馬鬱蘭的還有幾種。其中有的品種,並非馬鬱蘭所在的牛至屬,而是百裡香或其它唇形科。以下列舉其中幾個容易混淆的,供大家參考。
▼
秘籍一:鎮靜安眠
1、真實薰衣草+甜馬鬱蘭(總濃度控制在2%~5%),用以按摩全身。
2、泡澡,將甜馬鬱蘭滴入浴鹽(海鹽)中,攪拌後再放入浴缸裡,泡個鎮靜又舒緩的睡前澡。
秘籍二:減緩MC疼痛
由於甜馬鬱蘭具備強力的鎮靜功效,因此它對於女性月事來潮時子宮收縮產生的痙攣疼痛感,有很大的安撫、解痛的神效。
配方建議:茉莉1%+甜馬鬱蘭1%+佛手柑3%,三款精油,共調配成濃度約5%左右的按摩油,在經期前二周每天按摩下腹部,可以改善MC來時疼痛不適的現象。
秘籍三:消除肌肉疲倦與緊繃感
現代人很少運動,許多人在久沒動的狀況稍微出力運動後,便感全身發酸,肌肉僵硬,這時不妨運用馬鬱蘭改善這個不舒服的現象。
配方建議1:真實薰衣草+甜馬鬱蘭+佛手柑三款精油,以任意的比例調配成濃度3-5%的按摩油,用來按摩身體,可以達到放鬆、止酸、止僵的效果。
配方建議2:甜馬鬱蘭+姜,對於風溼性關節痛效果也很不錯。(濃度也是調配成3-5%左右)
秘籍四:暖化消化系統
容易胃寒的人,很適合以馬鬱蘭調配荷荷葩油按摩腹部,減少虛寒之不適感,可以常期使用保養腸胃。
配方建議:甜馬鬱蘭+肉豆蔻+甜橙+佛手柑,總計濃度可以在3-5%附近,亦可僅用甜馬鬱蘭按摩腹部,但濃度最多在2%之內,比較安全。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聽凡花堂主——孫浩然
真誠分享!
▼
點擊閱讀原文【HAA國際芳療師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