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根
黑龍江鶴崗有一特產辣根。辣根有辛辣味,作調味品或食用;植株可作飼料。辣根是腸胃的良藥,遇消化不良或腸胃脹氣時,可以下列方式來刺激消化:食用前,先洗淨,削皮、磨碎、加些許醋,用來沾魚及肉等油膩的食物。
一、辣根簡介
辣根,為十字花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名西洋葵菜、山葵蘿蔔等。原產歐洲東部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根有特殊辣味,含烯丙(基)硫氰酸(C3H5CNS),磨碎後幹藏,備作煮牛肉及奶油食品的調料,或切片入罐頭中調味。中國自古藥用,有利尿、興奮神經之功效。現代研究,它還具有較強的抗癌效果。
二、辣根的功效
辣根富含各種維生素和鐵、鈣、磷、鈷、鋅等礦物質。藥用內服作興奮劑,外用引赤;辣根具有利尿、興奮神經的功效。
三、辣根種植小貼士
辣根,春、秋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由於種子不易成熟,故採用無性繁殖。在收穫時選1cm粗側枝或根狀莖,切取長15cm左右作種苗,頂部平切,下部斜切,避免倒栽,每20根為1捆,埋與地下。選水位低、高燥的土地,掘穴1m深,下部墊草,放上辣根,再以草蓋,然後覆土,第2年3月下旬-4月上旬挖出種植。在選好地塊中施腐熟廄肥每lhm2施15000kg深翻30cm,耙細、整平,然後將作成高畦,畦寬(連溝)1.5m。先用筍刀打洞,距離30cm見方,洞應與畦面作30°-45°的傾斜,深25cm左右,然後將種苗插於洞中。注意種苗頂部向上,不能倒插,應低於畦面6cm。種後覆土或不覆土,有利出苗,不需要澆水,4月下旬出苗,苗高15cm時每1hm2施入人糞尿15000kg,35cm時施第2次肥。結合除草進行培土,防止倒伏。
四、辣根與芥末的區別
我們通常所說的"芥末"實際上是三種不同的東西,統稱"芥末",吃壽司用的辣根泥也被歸為芥末的一種。
1、一個是山葵,又叫山嵛菜。日本人稱WASABI,是日本料理必不可少的一個貴重調。山葵磨茸做成新鮮綠芥末做佐料,新鮮的山葵約為一百元左右,約重100g,鮮芥末味清香不刺鼻,入口咀爵時又充滿汁及鮮,而微辣的滋味,只要品嘗過鮮山葵芥末,你便會抱怨支裝芥末給你的口味。
2、二是辣根,又稱西洋山葵、西洋山嵛菜、山葵蘿蔔,學名Armoracia rusticana G. M. Sch.英文名Horseradish,製成品也稱WASABI,目前市售的山葵醬(青芥辣)和山葵粉大多因為成本的原因採用辣根製作,真正用山葵製作的產品至少售價它的5倍以上,辣根原產於歐洲南部和土耳其,早在80年前就由英國人引入上海,目前在我國上海、江蘇、山東、遼寧等均有栽培。
3、三就是我們國內傳統意義上的芥末了,芥末學名Black Mustard (Brassica nigra [L.] Koch)和White Mustard (Sinapis alba L.),英文名分別是Black mustard seeds 和White mustard seeds,是我們芥菜的種子,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均有種植,用它作成的芥末粉和芥末油,為我國北方的一種常見調料,主要用來拌菜,如常見的芥末黃瓜、芥末鴨掌、芥末雞絲等。
三種皆為十字花科植物,後者更為人們所熟識。而山葵和辣根則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開放的加深,我們引入的一個新品種。山葵是這三種之中的上品。辣根學名山榆菜,一種根莖類植物;芥末是從辣根中磨製,然後一般是加麵粉等原料加工成膏狀。在日本料理裡你說芥末,就是綠芥末。在西餐廳你要芥末,就給你的是黃芥末到中式餐廳, 一般就是芥末油了。芥末(Mustard),種子磨碎後和水混合就會產生刺激性辣味,可利尿,興奮,治療風溼。黃芥末在西餐裡燒烤時最常用做醃料,是用芥末籽作為原料,一般要加入一些奶油製成醬味道沒有那麼刺激,而略有些偏甜,也可作為麵包或肉類的抹醬,常用於熱狗,三明治;比如同樣是吃生的三文魚或者吃金槍魚,在歐美式的餐廳裡就給你的是黃芥末,日式餐廳就一定是綠芥末加醬油.芥末油常用於中式的涼拌菜,是以芥末籽為原料提取的精油,然後再與植物油勾兌而成。現在也有些廠家為降低成本,用化學合成方法得到芥末油中的辛辣成分,再勾兌植物油。這種就沒有什麼醫療功效了。芥末可以分為黃芥末.青芥末.還有法國芥末.大奘芥末等等的.前兩種偏辣日本菜使用的多.後兩種是西餐用的帶點酸味.辣根是西餐最多用的一種香料.為帶少許酸.不太辣吃下去的感覺象吃幹的椰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