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畫與詩配畫的區別

2020-12-08 Lfuzi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是其代表形式,琴棋書畫林林總總,其中詩詞便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它簡潔凝練,是一種濃縮的文章,又因其押韻有格律朗朗上口,也便於傳唱,它能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陶冶情操。至於書法繪畫亦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為視覺藝術流傳數千年,足見國人對其喜愛程度。唐朝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然也可有書法,其實那時不提書法,只是太普及的緣故。若將詩詞書法繪畫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其感染力毫無疑問會倍增,中華文化將更加光彩奪目。

宅家期間我創作了許多詩書畫,請注意不叫詩配畫了。為什麼呢?因為它已不是在畫上面題一首詩,而是將膾炙人口的詩詞以書法的形式書寫,放在畫面的主要部位,畫則根據詩的內容選取,可以是傳統中國畫,水墨丹青,也可以是西畫、攝影等等,重要的是能表達詩詞的內容意境。

需要先弄明白作品中哪個因素最重要,以往詩配畫似乎以詩文去配畫,那麼畫是中心,詩文是配角,所以在位置上靠邊站。我理解的詩書畫應以詩為中心,齊白石在金石書畫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但他說:「我的詩詞要高於書畫雕刻」毫無疑問詩詞高於書法繪畫,理所當然應置於畫面之重要位置。但觀以往詩配畫,詩文大都偏於一隅,是作者看輕詩文嗎?非也。若把詩文放在畫的主要位置,往往與畫的重要元素相衝突,以至於難以辨認。我的詩書畫作品是採用Photoshop等工具對詩書畫三者加工,使其協調,關係恰當,從而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還能進一步以書法之美增強畫面的感染力。此時畫面的主角已經不是配畫而變成以書法形式表現的詩詞了。

為了增強博大精深的古詩詞的感染力,需要對每一首古詩詞精讀,做到儘量理解其內涵、境界,而不是浮在表面,依此選合適的書體書寫,以及選擇相對理想的圖片。因此製作過程也是學習理解古詩詞的過程。當然我的做法以往不多見,還很不成熟,需要更多熱愛中華文化的朋友們支持幫助,甚至需要辯論。如目前網上流行的電腦畫和詩配畫多為簡筆畫、動漫畫、卡通畫、Q版畫,但對於為古詩詞配畫我均不傾向採用。

進入高科技時代,數碼圖像處理技術迅速發展和普及,逐漸滲入文化藝術領域,為圖文處理提供強大工具,對於傳統的詩配畫必將發揮更大作用。

附圖

齊白石的紫藤—傳統的詩配畫

題畫:陰密如雲敝日華,因聞香氣更思家,借山四野藤如海,樵牧何曾認作花。

蘇軾題西林壁—我作的詩配畫

相關焦點

  • 四川省詩書畫院現代詩書畫藝術展在臺北開展(圖)
    四川省詩書畫院現代詩書畫藝術展在臺北開展(圖) 2010年12月15日 09:0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拉奧孔》詩與畫的區別
    萊辛在《拉奧孔》中集中地論述了詩與畫的區別。第一,詩是時間藝術,畫是空間藝術。他指出:「既然繪畫在它的摹仿中所用的媒介或符號確實是和詩所用的完全不同——那就是說,繪畫用空間中的形體和顏色,詩用在時間中發出的聲音。」「因此,物體和它們的可見屬性是繪畫所特有的題材。」「動作是詩所特有的題材。」兩種不同的藝術就有了不同的表現對象,而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不過,萊辛也注意到了它們之間經過了特別處理。
  • 「藝術中國 雙年展」——王明方詩畫作品鑑賞
    出版有《國畫家—王明方》、《中國名家藝術成就展系列—王明方》《中國書畫百傑——王明方》等個人專輯。也 說 文 人 畫文/王明方元明以來,中國繪畫的主流是文人畫。詩書畫印乃文人畫不可或缺,也是文人畫家的必修課。尤其是題畫詩,因落款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落款的文辭多為詩詞歌賦。
  • 詩畫水木清華園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水木詩畫 關注公眾號,共享詞句的絢爛和色彩的韻律
  • 鄭板橋三絕:畫、字、詩
    他的詩、書、畫為後人贊為「三絕」。有詩為證:「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三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清·蔣心餘)。此詩對鄭板橋書畫特徵作了精確的藝術概括。我們先說說一絕板橋的畫。鄭板橋一生作畫,「五十餘年,不畫他物」,專攻蘭、竹。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其實多才多藝的板橋居士除了詩書畫,他還有創作對聯的頂尖技藝。鄭板橋由於有詩書畫「三絕」,所以他創作的對聯也經常與其他「三絕」交叉配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 詩書畫|虞立新:墨韻禪心
    ▲虞立新 畫作禪茶一味師論道書畫同源客賞心朗讀 / 李俊傑▲ 點擊聆聽 ▲禪詩三首虞立新夜宿五祖寺梅雨時來寒氣侵,東山將至暮雲陰景德鎮畫瓷一瓷都好去趁端陽,且把廬窯當畫坊。試出佳瓷爐火煉,將成妙品命題創。光華粉彩呈祥瑞,素雅青花現大方。寫就寒梅風骨展,祭追三楚屈原殤。二瓷都自古遠名揚,絕藝青花贊四方。十萬良工現才智,數千爐灶出優良。賈商雲集爭前席,遊客歸來收滿箱。
  • 揚州八怪題畫詩考釋:直抒胸臆,寄情於畫
    又如,高鳳翰早年便以詩見知於王士禎,後因科場失意而漸將精力移向書、畫、印等,晚年則以書、畫、印、硯見重於世,著作共收錄詩作2500多首,盧見曾為之作序:「西園數客吾州……工書畫,尤豪於詩,酒酣耳熱,揮灑煙雲,往往千言立就,文名籍甚。」
  • 賞一幅畫,題一首詩,可問題是你會寫題畫詩嗎?
    當然,這種處理是基於畫家高超的畫技,沒有這個,詩作者的筆也靈動不起來。其中的動態是通過幾個動詞,如「過」「漫」「飛」「潤」來傳達的。因此,作這類的題畫詩,一定要對關鍵的動詞進行錘鍊,儘可能地做到傳神。二、據實虛構,發揮想像。作詩有虛實相生之法。實者,其名物也;虛者,其宗趣也。非實,無以切名勒物;非虛,無以達旨傳神。
  • 《詩畫之間》:古往今來 詩畫一律的內涵
    詩、畫理論思想的交集和異同,是古今中外文藝理論家興趣濃厚的話題。錢鍾書先生曾在《中國詩與中國畫》一文中簡括地指出:「詩和畫既然同是藝術,應該有共同性;它們並非同一門藝術,又應該各具特殊性。它們的性能和領域的異同,是美學上的重要理論問題。」不過,在這篇文章中,錢先生的主要主張是詩的表現力優於畫。
  • 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上篇小覓分享了于謙的《石灰吟》,詩中那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確是于謙的人生的真實寫照。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鬆口一樣。立根:紮根,生根。原:本來,原本,原來。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 詩書畫藝術家胡金全畫作《笑臉蜘蛛》與《龍騰》創作心得丨趙軍評
    詩書畫藝術家胡金全作品《笑臉蜘蛛》趙軍點評:這幅畫簡直是奇思妙想!一隻蜘蛛爬行在崖壁之上,那是何等的驚心動魄之舉!詩書畫藝術家胡金全作品《龍騰》.趙軍點評:這幅《龍騰》畫出了混沌的狀態,順時針旋轉之勢隱喻著自然之無窮無盡循環之大道。
  • 龍江鎮文華社區舉辦第二屆詩書畫攝影展
    精選作品傳遞社區發展正能量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杜達報導:3日上午,由龍江鎮文華社區黨委、文華社區居委會、文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龍江鎮新市民商會聯合會聯合主辦的「厚德載物 智享文華 和樂豐華」文華社區第二屆詩書畫攝影展在豐華花苑文化活動中心舉行。
  • 光明文化周末版:詩堪入畫方稱妙
    作者:蘇惠崇  「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題畫詩多出自文人畫,有著特殊的審美標準:畫美、書工、詩妙。畫中蘊含著文人情趣,畫外流露出文人思想,具有文心、詩情、畫意。故古人以「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來讚譽題畫詩。
  • 千黛詩畫欣賞:再讀劉禹錫《賞牡丹》
    她在錘鍊詩畫表現形式時感悟到,藝道至簡,詩畫的極至,均顯「通和」「通美」之相:色彩即旋律,旋律亦著色;詩之書寫揮灑、畫之氣韻風行與內心的律動三位一體,理一分殊。 2018.3.15 應邀組織並參加「仁美冰魂冬奧雪韻」慶祝輪椅冰壺奪冠書畫主題活動。 2018.4.11《傾城之蝶》《問鷓鴣》兩書入藏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2018.4.28 隨同劉曦林先生等參加榮寶齋畫院和北京畫館組織的赴江西三清山、婺源採風,寫生詩畫作品見於《中國文化報》等多家媒體。
  • 山東省榮成市青山小學開展「英文詩配畫」活動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悅楊)為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展現學生綜合素養和英語風採;近日,山東省榮成市青山小學開展了一次"英文詩配畫"比賽活動。本次活動共分為You show I guess(你畫我猜)和Who's the top?
  • 田貴仁先生擠身詩、書、畫、印藝術大家之列
    詩書畫印四元素合四為一 ,起於元代。最早於唐宋時期,是以詩書畫的結合。到元代才有金石印章以畫的內容刻印表達作者之意而誕生,到清後期,能詩書畫印有機結合的藝術大家也是寥寥無幾。大凡能詩能畫能書能印者,皆為國之瑰寶,名垂青史。 自宋元以後名畫家多數是兼工書法或書法與繪畫。
  • 樂清籍山水畫家胡鐵錚 《物我同春》詩書畫慶金婚
    10月1日,國慶、中秋喜相逢,在樂清市城南街道中心公園西區三禾文化俱樂部,一場特殊的詩書畫展,吸引了樂清書畫界名人及各界知名人士前來參加。原來,這是樂清籍知名山水畫家胡鐵錚偕夫人金筱霞在這裡舉辦《物我同春》——詩書畫慶金婚專場,活動時間10月1日至6日,為期6天。
  • 詩人瀟瀟:詩和畫就像對攣生姐妹,很難說誰先呱呱墜地|另一種詩畫②
    如今,對我來說,詩與畫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有時是一首詩先出生,有時是一幅畫先發芽。給畫配詩,是因為畫不能完全表達我的心境,而詩可以為我的畫進行無邊的延續。給詩配畫,則因畫又是對我詩句的一種凝練,我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把這種凝練模糊。」
  • 著名畫家蔣昌忠對詩畫的感悟和作品欣賞
    藝術簡介蔣昌忠,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研究員),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申報中心書畫想圍繞這首詩來畫幾幅畫,但是由於第三幅畫的不足,起初的設想無果而終。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西洋畫是崇尚寫實,很直白,而中國寫意畫是崇尚寫意,在畫中含而不露,意蘊深刻,在創作中不重形似而重意蘊,重個性,就是齊白石說的,要在「似與不似之間」,一幅簡單的作品可以反映作者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