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廚房重度愛好者,好看的廚房設計,是我作為一個設計師一直在摸索和學習的東西。但是廚房不僅僅需要顏值,是否好用,也是評價一個廚房設計的標準。作為開放式廚房的推崇者,好用的油煙機,好用的適合中式料理的灶具,一直是我在設計中尋找的東西。
借著這次自宅裝修的機會,咬咬牙,去買了一套日式灶具,也算為今後喜歡折騰的客戶提前當一次小白鼠(本次裝修過程中,已經實踐了過去很多沒有嘗試過的工藝、產品,也算是一種修煉經歷)。
之所以選擇日本灶臺,基於幾個原因:首當其衝,肯定是顏值,三眼設計,玻璃面板,到不鏽鋼色蓋板,乃至在安裝過程中發現的產品細節,不得不說小日本的東西各方面考慮的都很周到。其次是功能,之前去日本在當地玩票性質學習日料製作時,和日本人聊起做天婦羅的油溫問題,日本人的要求是油溫控制在180°c來煎炸天婦羅。我當時提出疑問說,如果沒有電磁爐,如何去控制溫度呢,不能總憑經驗去做這事情吧?對方笑著回答,燃氣灶也可以……
後來才知道,是日本的燃氣灶真的可以,人家是可以設定油炸溫度的。除此以外,安全配置,也是強過國內一票產品:過熱斷火,燒焦斷火,遺忘斷火,真的非常重要。對於我這種發生過因為不小心睡著而水壺燒乾的人來說,以防萬一還是很必要的。
最後就是爆炒,廚房愛好者家裡的長輩更是做菜愛好者,爆炒火力要求高,是老人家唯一的要求。最後那個煤氣燒烤功能,反而是附加的,因為不能不要,而不得不保留的東西,談不上購買理由之一。
基於以上情況,並考慮到直接海淘轉運可能出現的玻璃面板破碎和單獨稅費問題(之前海淘日本晾衣杆遇到過此類問題),直接在淘寶找了一家日本廚衛專營的店家去購買相關產品。
結果好巧不巧,東西運到後準備安裝過程遇到了新冠疫情,施工人員跨省施工流程複雜,遂廠家建議讓我自行安裝,他們通過視頻進行指導。當然,實操結果是,安裝過程還是相對容易的(在櫥櫃設計一切都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的前提下),但依然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在此總結一下,給其他設計師或業主作為參考,避免本人這次走過的一些坑。
不同於其他國內產品,日式灶臺分為臺面部分和主機部分。上圖的照片裡,你已經可以發現明顯的不同。日式灶臺的按鈕並不是在檯面上,而是和主機部分連在一起。主機部分主要是由煤氣烤箱,操作面板以及電池盒組成。而這部分主機的存在,其實就成為之後設計中的一個難點。(當然這和我與櫥櫃廠設計師都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有關,太先入為主了。)
在傳統廚房的外觀無腦設計過程中,通常我都會如下畫圖:
即灶臺下抽屜和灶臺臺面寬度一致。因此,在本次櫥櫃設計溝通過程中,我也只是簡單的將最上方的調味料抽屜換成了灶臺主機,並沒有重新調整抽屜的寬度。即使我將機器在網上的說明圖紙發給對方設計師,幾家櫥櫃廠的設計人員也均沒有發現或者修改這個問題。
實際你可以發現,無論是600的機型還是750的機型,機身尺寸均是統一的600*220。日本人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你在產品升級的同時,並不需要重新調整灶臺洞口大小。但在櫥櫃製作過程中,由於還是按照過往常識設計的750的抽屜,導致機器周邊的櫥櫃面板需要返工。
而產品實際正確安裝後的效果是如上圖所示。
當然這個問題雖然影響美觀,但並不影響使用,後期也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修復的。最嚴重的問題,是在安裝過程中,機器可能無法放入櫃體的問題。
參考安裝說明,正確的放入方式如下圖所示:
但黑圈所示位置,其實就是安裝和櫥櫃設計中的難點。
紅圈所示位置我們暫且稱之為主機的「脖子」。脖子的高度大約為4.8cm,深度是6.5cm。那麼臺面製作和開孔時,就有很多講究了。
首先臺面高度不能超過4.5cm,這個高度務必要精準。即使要放尺寸,也不能低於4cm,否則會不美觀。但你需要注意的是,這個4.5cm是包含臺面本身,以及臺面下櫃體木板,是一個整體的厚度。
以本次採用的4cm巖板來說,由於巖板結構雖然恰好是4cm,但是巖板下有一塊支撐巖板的原始櫃體板,就導致整個臺面厚度達到了5.8cm,從而在最初的櫥櫃安放過程中是以失敗告終的。不得已切除櫃體板前緣後,才順利完成安裝。
所以說,當你選用石英石2.5cm左右的臺面時,其實通常不存在問題,因為2.5+1.8,恰好是4.3cm。而當你採用巖板時,有時部分客戶會採用0.8或者1.2的薄巖板作為灶臺臺面那此時在櫥櫃設計時,需要在前緣面板做隱形拉手(一舉兩得)。其他比如彈跳開門或者把手開門的方案,會使得你需要在主機上方單獨做2.5cm左右收邊條,會顯得不那麼美觀。
而關於黑圈部分的深度問題,依舊有幾個點需要注意。
首先你需要注意你臺面的款式,例如是否超出櫃體?臺面是否有下掛?在使用日灶的時候,儘量不要設計下掛太多的人造石臺面(比如5cm)。
由於這次設計的巖板是和櫃面平齊的,因此開孔到巖板前緣只需要6.5cm即可。如果臺面設計時超出櫃體一定距離,則需要加上這個尺寸。當你做好這些細節,灶具順利放入孔洞,基本是沒有困難的了。
當主機放入櫃體後,就需要進行煤氣管道的對接。林內lisse系列煤氣管對接的預留位置在灶臺左後方。需要先卸掉螺絲,取出裡面的塞子,才能進行管道對接。這裡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如果你灶臺主機下面直接是抽屜,那麼需要安裝一個彎頭(即圖中表示3),才能和煤氣管對接,否則抽屜收入櫃體時,會和管道對撞而無法關閉抽屜。如果灶臺下面是對開門,則沒有這種問題。此外,由於林內lisse系列的這種設計,下方你也同樣不能使用例如嵌入式廚電之類的設備,因為這類設備的尺寸很可能會受到煤氣管道的限制,設計過程中務必注意。
當你克服了以上問題,後續的安裝幾乎沒有任何難點,完全都是傻瓜式的操作,根據說明書慢慢拼裝即可。完成形態如下圖所示。
最後需要再說明的一點,即煤氣管道對接前,請先開通煤氣。在煤氣已通氣的情況下,先對煤氣管道進行放氣操作(整個放氣過程,時間或長或短,直到聞到煤氣味,立刻關閉室內閥門,進行通風)。接通煤氣後,打火要多嘗試幾次,可能會遇到部分灶頭可以點燃,部分灶頭暫時無法點燃的情況,可以多耐心試試。(普通國內灶臺並無此問題,這和此灶臺的內部安全設計邏輯有關。)
以上就是日灶的安裝總結,至於使用體驗,將會在畢業照之後一段時間再來分享。
對於日灶安裝設計的難點總結如下:
1)櫥櫃設計不同於傳統灶臺,下方如設計抽屜,建議寬度為600,而請勿隨意更改尺寸。
2)要給主機預留(含臺面)不小於220的高度,且臺面高度請勿大於4.5cm,如超薄設計,也需要注意細節問題。
3)對接煤氣管要使用專用彎頭。如自行安裝,請先網購三分轉四分煤氣管彎頭和煤氣波紋管。
4)對接煤氣管前先對管道進行放氣(建議由專業人士操作),聞到煤氣味後,關閉總閥,再進行管道對接。
5)請勿堵住灶臺主機和臺面之間的縫隙(灶臺通風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