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對於徐漾(化名)一家來說,曾是生死一線。作為浦東花木街道第一例發現的新冠肺炎病例,徐漾的父親回武漢老家後染上了病毒;母親也隨即被傳染。
幾天前,徐漾作為親密接觸者解除了隔離,並面對面接受了記者採訪。談到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他感嘆:患難的時候,幸虧有上海居委幹部等關心幫助,才走出了陰霾,一家人終於平安無事,將重新團圓。
圖說:小區漸漸恢復了平靜 宋寧華/攝
一家人2個患病
鼠年的新年,和往年似乎沒有什麼太大不同。老家在武漢的徐漾,是名「新上海人」,在武漢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來到上海,在陸家嘴的一家金融機構工作。妻子也在金融行業工作,女兒剛剛1歲多,徐漾的父母特地來到上海幫他照看孩子。
過年前,徐漾的爸爸想回老家看看,順便帶些土特產回來過年。徐漾說:「爸爸身體很好,不久前的體檢報告比我身體還好,什麼指標都正常。」
在武漢待了一陣子,老人提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回了上海。回來後,老人感覺沒力氣、胃口不好,還有點發燒,但吃了退燒藥,第二天燒就退了。家人都沒有太當回事,以為是路上累著了,休息幾天就好。
過了幾天,徐漾自己也去武漢出差了一趟,第二天返回。
也就是在這一天,徐漾的父親感覺很不舒服,還有脫水的症狀。徐漾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檢查下來,發現父親肺部有炎症。父親的病情急劇惡化,甚至一度呼吸困難、被迫插管,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
一度疑似硬是扛過來
但直到1月22日,徐漾才得知武漢開始流行新冠肺炎;他馬上告訴醫生,父親之前去過武漢。醫生趕緊為他父親做了核酸等檢查,確診患上了新冠肺炎,並決定由專門的醫護人員陪同,將他轉到金山的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住進隔離病房。
由於父親一度昏迷,無法和家人聯繫,讓徐漾心焦不已。壞消息接踵而來,1月29日,母親也出現了類似的症狀,被送進醫院,同樣核酸檢測為陽性,也被送進醫院隔離治療。
圖說:居民區書記和徐漾(化名)的交談 受訪者供圖
之後,徐漾也出現了發燒的症狀,到醫院檢查拍片後發現,肺部同樣出現炎症!醫院建議他到傳染病醫院住院隔離觀察。這期間,他服用了一些退燒藥、中藥等。徐漾感覺自己也「難逃一劫」,因為父親住院都是他幾天幾夜陪護的。但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再次檢查下來為陰性,並被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大概是小時候踢足球,一直比較重視體育鍛鍊的關係吧,沒想到硬是扛了過來。」
最艱難的日子
「對我們一家人來說,最難熬的就是父母住院、我也被隔離觀察的那幾天。家裡只剩下我妻子、女兒、丈母娘3個人。家裡房子不大,孩子還小,會不會被傳染,讓全家人草木皆兵、提心弔膽。」徐漾說,還好居委書記羅恂等給了家裡很大的幫助,一直和他的家人聯繫,給他們鼓勁,隔離期間幫他們送菜等,讓家人寬心了不少。
最艱難的日子正漸漸度過。如今,徐漾的母親已經治癒出院,正在酒店隔離,「也是多虧居委書記幫忙,本來各個賓館都不肯接收,在社區幫忙協調下,母親終於入住酒店隔離。」徐漾說,雖然還不能見面,但每天都會給她訂點餐食,有時候丈母娘也會包點餃子,送到房間門口。「雖然還隔著一扇門,說上幾句話,也寬心多了。」
徐漾父親的情況也在好轉,現在除了補充一點鉀,其他的藥都已經停掉了。「父親打電話回來,聽上去心情也不錯,離出院應該也不遠了。」
徐漾的生活、工作漸漸步入正軌。作為項目經理,由於疫情,很多項目需要外地出差,現在無法開展。但他先通過網絡等做前期的準備、網上辦公,「感覺一切都在慢慢好起來,多虧周圍人的關心幫助,並沒有因為我們是武漢人、家裡有病人就歧視我們;要不然真不知道怎麼才能熬過這些日子。」
問起疫情過後的願望,徐漾說,武漢是他的家鄉,武漢大學是他的母校,那裡有很多親戚朋友。「疫情過了,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看他們。再回母校看一看,春天的武大櫻花,美極了。」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