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疫情後未離開武漢的日本老人:想回市區看櫻花吃咖喱

2020-12-18 澎湃新聞

如果不是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的各大高校即將迎來新的開學季。在武漢的大學生圈子裡,一家日本料理聞名遐邇。

它從華師文化街起家,曾是許多附近大學生們下課後聚餐的首選。經過拆遷後,新的店鋪選址在武漢大學附近,仍在日復一日為學生群體和其他食客提供物美價廉的日式咖喱飯、布丁等料理。

這家店名為「頂屋咖喱」,曾是個二層小樓的店鋪,食客都聚集在頂樓,也因此得名,至今沒有改變過。該店鋪的創始人島田孝治今年已經73歲了,他來自日本福岡,從2010年來到武漢開店起,他已經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十年,被學生和熟客親切地稱作「島爺爺」。

島田孝治。本文圖均為受訪者受訪者供圖

「島爺爺」在35年前就已踏足過中國,他看過世界上不少美景,也去過中國不少的城市。

2010年,一位留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在武漢開了一家日料店,是現在「頂屋咖喱」的雛形。當時,「島爺爺」不顧親友反對留在了武漢,但開店沒多久,這名留學生就離開了。

經朋友介紹,島田孝治認識了日語專業畢業的湖北人丹子(化名),他們交流後一拍即合,他決定僱丹子做「頂屋咖喱」的店長。

來到武漢後,每一個異鄉人都是「島爺爺」的親人。他與丹子相識的六年時間裡,一到過年和其他節日,他們都會一起度過。至今未結婚生子的「島爺爺」,在生活上早已把丹子當作女兒看待。

除了經營咖喱店,島田孝治還在刻苦學習中文,他認為,生活的意義就是讀書。他會對著錄音機磁帶跟念中文,一隻手叼著煙,一隻手翻著書。

今年除夕,島田孝治和丹子的家人一起吃年飯。

早在1月17日,「頂屋咖喱」就閉店休假,丹子像往年一樣,把「島爺爺」接回她位於武漢郊區村子裡的老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的日料店如武漢絕大多數店鋪一樣,無限期延後開業時間。這位日本老人就一直住在村子裡,和丹子的家人為伴。

「我想我已經把自己當作武漢人了吧。」近日,他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我開心時、悲傷時都想和武漢人一起度過,丹子就像我的家人一樣,和他們一家人一起對我來說最幸福。」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島爺爺」始終堅守在武漢的天空下,他聽說武漢有地方的早櫻已經要開了,疫情過後,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看一看櫻花。

這是一個日本人對春的思念,對武漢日常生活的嚮往。

島田孝治與丹子家人去菜園摘菜。

以下是澎湃新聞與島田孝治的對話:

澎湃新聞:您

在武漢生活了多久,當初為什麼會來到武漢?

島田孝治:

我從2010年開始,一直生活在武漢。在武漢的一名留學生邀請我來到這個城市指導他做咖喱料理,我非常喜歡中國,想學習中文,因此留了下來。

澎湃新聞:

起初為何會想在高校附近開設日料店?希望向中國的食客傳遞日料裡的哪些美味和精神?

島田孝治:

因為咖喱以前是比較小眾的料理,年輕人比較能夠接受新事物。而且我也語言不通,希望能夠和年輕人多多交流。我只會做咖喱,不太懂太多所謂的精神。我的原則就是,做咖喱一定要撈泡泡,小火慢熬咖喱醬,越是看似簡單的事情,越要堅持努力做好。

澎湃新聞:

疫情期間,您的生活起居是如何安排的?無法出門的日子會不會感到無奈?

島田孝治:

因為我平時在家裡也是讀書、寫字,現在在丹子的老家村子裡也是做這些,所以對於我來說是很普通的日常。有時我會自己引火烤火,大家做飯,有時還會和大家一起去田裡摘菜。

疫情期間,島田孝治在家學習中文。

澎湃新聞:

住在武漢郊外的鄉村有怎樣的體驗?

島田孝治:

一般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是去旅遊景點,想去鄉村生活的外國人很少,他們也沒有機會。很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丹子,她的老家剛好在鄉村,讓我可以體驗到異國鄉村的生活。他們自己種的菜吃起來特別甜,有味道。家門口有很多的樹,綠化和空氣都很好。早上伴隨雞鳴起床,夏天的時候有青蛙和蟬鳴。

澎湃新聞:

您是如何看待武漢政府在面對疫情時作出的舉措,比如封城、禁行?

島田孝治:

這是很有效抑制疫情的措施,非常好。封城之後我們響應政府號召不出門,過年期間丹子家魚肉都有,而且有自己的菜園,生活沒什麼影響。

澎湃新聞:

您對武漢戰勝疫情有信心嗎?

島田孝治:

有信心,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武漢人。

澎湃新聞:

疫情結束後,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島田孝治:

聽說早櫻已經要開了,想回武漢市區看櫻花,當然還有吃咖喱,好久沒吃咖喱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放棄回國在武漢鄉下渡過疫情,日本咖喱爺爺一句話淚目了
    這次的主人公,是頂屋咖喱的島田先生。  竹內亮《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完整視頻戳這裡  疫情期間,在武漢開店十年的島田先生接到日本大使館撤僑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坐包機回日本,他說:為什麼叫我回去,我是武漢人啊。  於是,有了這段故事。
  • 「離開武漢前,想看看黃鶴樓和武大櫻花!」 戰疫玫瑰許下了100個...
    廣東省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河源市人民醫院歐陽慧:疫情結束後,我和隊員及家屬們,能再來武漢看櫻花。杭州市支援武漢第三批醫療隊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全體:願摘下口罩後的第二年,我們全體隊員能故地重遊,相聚於珞珈山東湖邊,攜手共賞櫻花。江漢區公安分局民警周婷:想去看一場五月天的演唱會。
  • 帶咖喱來武漢的日本「島爺爺」:無論憂喜,想陪中國度過
    △ 留在武漢的日本老人:武漢充滿愛意,想一直留在中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在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日本人島田孝治拒絕回國避險邀請,選擇留在他眼中「充滿愛意的城市」的發言,感動了許多當時同處艱難時刻的武漢人。
  • 疫情下的高三黨:想考去武漢看櫻花
    中午12點下課,步行5秒鐘到餐廳吃午飯,中午刷一會朋友圈和小紅書。下午2:00開始上網課,並複習地理、政治。6點吃過晚飯,看一段央視主持人大賽,提升知識儲備,接著複習到夜裡9點。洗漱之後,窩在床上,背半小時單詞,看看學習博主的vlog,在評論裡說下自己學習的心情,一天結束了。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對武漢的不舍:拒絕在疫情期間回國「你好,謝謝!」武漢疫情過去後,位於武昌區東湖村社區的頂屋咖喱武大店也恢復了營業,當地人熟悉的島爺爺,面帶笑容,熱情的用中文向周圍的人打照顧。整個社區,乃至武漢大學所有的師生,沒有不熟悉島爺爺的。街坊說,島爺爺是整個街區的吉祥物,大家見到他,就很開心。
  • 疫情過了,我想回武大看櫻花!一個新冠肺炎患者家庭走出陰霾的故事
    作為浦東花木街道第一例發現的新冠肺炎病例,徐漾的父親回武漢老家後染上了病毒;母親也隨即被傳染。幾天前,徐漾作為親密接觸者解除了隔離,並面對面接受了記者採訪。談到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他感嘆:患難的時候,幸虧有上海居委幹部等關心幫助,才走出了陰霾,一家人終於平安無事,將重新團圓。
  • 快來看,武漢的櫻花開了
    日軍不僅答應不會破壞武大,還從日本運來櫻花種在老齋舍前。實際上,是為了緩解侵華日本軍人的思鄉之情。 @維寧 武漢大學不過因為櫻花壽命的問題,你現在看到的已經不是最早那一批櫻花了。後來為了表示中日友好,日本又陸續向武漢大學贈送過櫻花。而更多的櫻花,是武漢大學後來自發引進種植的。
  • 【連線武漢】雷神山三姐妹:戰「疫」勝利後,帶孩子們去看櫻花
    戰勝病毒 帶一雙兒女去武漢看櫻花39歲的關曉宣是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呼吸內科醫生,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丈夫的眼中,她是一個感性的人。武漢發生疫情的時候,作為呼吸科醫生的她對丈夫說:「如果組建醫療隊開赴武漢,我一定去!」不久,這句話就成了現實。大年初三的晚上9點多,市紅十字會醫院的微信群裡發布信息:新一批的遼寧醫療隊組建,鼓勵醫護人員報名。
  • 武漢「復活」,武漢大學櫻花灼人眼,還會有昔日那麼多遊客嗎?
    武漢被稱為「英雄城市」,來自全國的醫護人員為了抗疫,默默犧牲自己的時間,甚至生命,來守護這座城,守護整個國。當被問及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情,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想去武大看櫻花!是的,現在正值櫻花盛開,往年的這個季節,武漢大學校園裡人山人海,絲毫不比五星級景區差。
  • 櫻花花語:生命!武漢櫻花盛開帶來生命復甦美好寓意,感恩守護者
    我昨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每一位守護在這座城市的你》,這裡面包含了所有一線的抗疫人員,有醫生、有護士、有後勤人員、還有許許多多默默付出的志願者。甚至還包含了為了疫情發生的吹哨人,以及為了抗疫而犧牲的烈士(其實我很不願意用烈士來形容他們,我更想稱他們為戰士)。當然,這裡面也有每一個為了疫情宅家的普通群眾。借用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在家不是隔離是戰鬥。
  • 武漢:爛漫的櫻花,不憂傷
    武漢:爛漫的櫻花,不憂傷文字/香襲書卷立春這天,襄陽古城的天氣出奇地好,天空湛藍,陽光溫軟。只是這樣的好天氣,也沒能趕走心頭的憂傷。日益刷新的疫情數字,揪著心,一扯就會生痛。網絡上鋪天蓋地的關於疫情的消息,讓這場肺疫更加有一層憂鬱的色彩。
  • 待到山河無恙後,想去日本北海道滑雪賞櫻花
    櫻花對櫻花的嚮往要追溯到中學時期看日本動漫,很多動漫裡都會有櫻花的場景,在藍色天空下,白色和粉色的櫻花瓣紛紛飄落,是一場浪漫的櫻花雨。這是武漢東湖的櫻花可惜從學生時代到現在工作,都沒有春日的假期,而我的城市又是不種植櫻花的,就這樣一年年錯過。
  • 「等你回來,一起去泰山路看櫻花」90後護士「姐妹花」寧波武漢兩地...
    又是一個12小時夜班,90後護士康蓉蓉走出了北侖區二院發熱門診。告別昨日的陰雨,陽光已迫不及待地衝破雲層和濃霧。拿出手機,對著天空,康蓉蓉錄製了一段視頻發給遠在武漢戰疫的閨蜜,她這樣寫道:泰山路上的櫻花快開了,疫情結束,等你回來,看櫻花。
  • 五一能去武漢看櫻花,吃熱乾麵,登黃鶴樓嗎?
    五一能去武漢看櫻花,吃熱乾麵,登黃鶴樓嗎?胡亞波介紹,現在武漢所有的學校都在做復學前的各項準備,包括消殺、安裝必要的體溫監測儀器、對教室食堂做一些必要的改造等。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開學還是要做到分批、差異化,首先考慮高三的學生。武漢高三學生的開學時間將與湖北省其它縣市高三學生的開學時間同步。其他年級視疫情好轉情況,按批次、逐步開學。屆時,武漢將出臺一個詳細的計劃,會向社會公布。
  • 嫁到武漢的揚州妹子把熱乾麵和櫻花設計成珠寶,武漢原來這麼美!
    等疫情結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按時上下班,看電影、吃飯,就覺得很好。9年來,她並沒有強烈意識到武漢跟自己的關聯,直到疫情暴發後,一些在武漢上學的人回家,網上就出現了很多排擠、歧視武漢人的言論,比如「武漢人傳播病毒」「武漢應該給所有人道歉」。 看到這些言論,慧子覺得內心很受傷,決定用畫畫的方式來為武漢正名。當這座城市沒有辦法敞開懷抱迎接賓客的時候,她想用珠寶設計特長,讓國人重新愛上她的動人魅力。
  • 當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日本櫻花遇上了下雪,罕見的雪吹櫻,70歲的日本...
    在日本的網友"光輝的輝" 問了一位年紀70歲的日本老人, 他說從來沒見過今年這樣特殊的雪吹櫻... 武漢的櫻花 應該也已經開了吧?
  • 十五隻貓的武漢櫻花旅,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這是一篇懷舊文,源於今天鋪天蓋地的武漢櫻花的直播報導。記憶追回到2018年4月15日,我們團隊在完成當時業績的情況下,踩著武漢櫻花花期的尾巴,去感受大武漢熱乾麵的魅力對武漢最開始的認識,是當大家還在為考清華還是考北大糾結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一定要選武漢大學,這種蜜汁自信可能來源於青春期假文藝少女,小時看的櫻花的漫畫,讀書時的黃鶴樓,像種子一樣發芽在心裡,不過後面的現實告訴我,本學渣不需要有這種煩惱
  • 日本島田老爺爺選擇留在武漢的現在怎樣了
    大家還記得在華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疫情爆發,那些選擇留在中國的外國人,現在怎麼樣了?》(特別篇)裡登場的一位在武漢開咖喱店的日本老爺爺嗎?沒錯,就是那位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沒有搭乘日本政府的包機回國,毅然選擇留下來的島田爺爺。
  • 疫情結束,在武漢最想做的十件事!
    真的想把春節重新過一遍,客廳擺上十幾個菜,春晚節目從晚上八點放到十二點,全家人再守一次夜,走街串巷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待到疫情結束,我們都會摘下厚厚的口罩,呼吸新鮮空氣,去看想看的風景。再去走一遍長江大橋,每一步都是對健康和自由的渴望。看著橋面上川流不息的車流,橋下來往穿梭的橋梁,這才是武漢充滿生機的樣子。
  • 日本名古屋事件當事者發聲:沒人吃退燒藥,抱歉讓武漢人背黑鍋
    地陪之前曾告知團友,日本籤證可免費延長到30天。但還有家人在武漢,他們只想趕回來,沒想到弄成這樣,還讓全武漢人跟著背鍋。⊙⊙// 現場一地雞毛當日下午4點05分落地上海後,19人在機場反覆接受疾控工作人員測體溫。信息登記,全部體溫都顯示正常,隨後被安置到錦江之星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