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雲辦公成了人們生活的日常方式,而網上授課、網上面試等業務也隨之猛增。巨大流量浮現的同時,諸多求職網站也不斷推陳出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正不斷發展在線化產品的58同城。
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網站
說起58同城這個網站還挺有意思,創始人姚勁波大學畢業就選擇了北漂。北漂少不了的就是租房,而在1999年,租房還少不了的是中介。那時候的姚勁波儘管滿身衝勁,但還是稚嫩。中介收取了昂貴的中介費後只帶他看了一套房,之後就好似了無音訊。
那筆中介費可以說是姚勁波的所有積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還有複雜的人心。初次與這座城市的交道,無疑令他很無助。於是後來的他的網站就叫58.com,音譯「我發」。
他想創造的是下一個阿里巴巴
姚勁波愛好很多,足球,桌球、遊泳…但要說起真正的愛好,那就是收集域名。姚勁波的藏品在當時就價值超過一個億,於是他創立了一個域名交易公司。公司被萬網收購後,他又從基層做起,從韓國人手中拿下「端午節.com」無償捐獻而名聲大噪。
而最為無心插柳的還是學大教育,儘管最終將其送到納斯達克敲鐘,但他實際想做的還是純網際網路。於是他研究了美國排名前百的網站,克雷格列表的中國模式讓他發現了個中商機,於是他便創立了58.com。
創業之初,姚勁波找了個小辦公室,員工告訴他,有位名叫軟銀的先生找他。這位軟銀先生就是著名風投公司軟銀賽富,而當風投的羊東到的時候,他們連個PPT都沒有準備,但500萬美金依舊到了他們的帳上。
姚勁波的構想很好,公司快速發展兩三年就能上市,但那時候的網際網路對於中國信息市場而言仿若天外來客,可模式複製卻是比比皆是。融資那筆錢燒的速度遠超過他的想像,甚至就走到連工資發不出來的地步。於是他變賣了幾個自己珍藏的域名。
後來軟銀賽富又追加了1500萬美元的投資,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姚勁波和兩個同事都要將辦公桌上僅有的一部電話打爆。而羊東追加投資的原因就是姚勁波如同進步青年那般激動地說:「58要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
市值650億,一年入帳155.8億
2010年學大教育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一夜之間姚勁波就有了上億的身價。但他更想看到的58同城在紐交所敲鐘。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年,58獲得了高達6000萬美元的投資。自此,58同城開啟了順風順水的時代。2013年上市之後,騰訊投資了7.3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2億元)。2018年的時候,58同城的用戶便高達5億。
作為行業獨角獸,58同城市值高達650億。而其近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我們也能看到,其全年總營收為155.8億元。一年入帳150多億,而其歸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收入達82.78億。由此可見58同城的斂財能力。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謂的成功背後總有著無數的徹夜難眠,才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