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醫改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堅持把建設「人民滿意」的醫院、為患者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作為醫院發展的第一要務,積極履行國家隊的使命與擔當,持續深化醫藥改革,不斷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全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醫院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一是醫療耗費用持續下降。阜外醫院作為國家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世界最大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以往心血管醫用耗材佔醫院收費結構中近乎50%甚至超過50%的比例。「十三五」時期,醫院積極推進推進醫藥分開和醫耗聯動兩項綜合改革,醫院通過「保質量、控均費、提效益」等舉措,物耗比連續五年持續下降,從70%下降到65%,62%,55%,再到今年的53%,技術佔比連續五年持續上升,從30%上升到35%,38%,45%,再到今年的47%,有效控制了醫保費用,全院在用藥品數量約800種。首批國家組織集採25個中選品種涉及我院有16個已完成集採任務。
二是醫療質量持續提升。改革以來,醫院醫療安全、醫療質量等各項指標穩中向好。2016-2019年,平均住院日從7.3天降至6.3天,併發症從0.3%降至0.2%,死亡率保持在0.2%的低位水平。另外,實現醫院管理者對醫院基於客觀數據的系統評價,同時利用仿真測算輔助醫藥改革,通過降低藥品、耗材的價格和不合理使用,提升服務效率,提升醫護人員收入,從而調動醫護人員主動參與改革的積極性,輔助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三是高值耗材管控效果顯著。我院自主開發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對耗材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加了高值耗材使用透明度。對於重點耗材重點監控,落實到醫生個人,制定相應管理制度約束醫生合理規範使用高值耗材,避免醫療尋租,均衡使用不同品牌的同類產品。2014-2019年,我院在臨床工作量日益增高的情況下,實現平均球囊、平均支架數量穩步下降。國產支架使用比例從51%上升到58%,高端生物瓣膜使用比例從72%下降到45%。
四是醫療服務持續改善。我院堅持改革與改善同步,把改善醫療服務作為推進醫院建設的重要內容,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建立清單臺帳,提出「暖心改善服務 愛心守護健康」的服務口號,重點推進醫療流程改進、優質護理服務,建立質量、效益、行風、服務「四維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環節質量精細化建設。作為北京市首批網際網路醫院,我院充分利用集成平臺和數據中心,打通網際網路診療的各個業務環節,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降低患者來院就醫風險。今年3月12日,我院順利通過北京市醫保局網際網路複診在線醫保報銷現場認證,成為北京市首家通過「網際網路+醫保」驗收的三級甲等醫院,3月31日正式開展網際網路複診開藥+就診醫保定點藥店取藥(或配送到家)的外配處方服務,實現患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由醫院送藥到家的一站式服務體驗,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及交叉感染風險。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