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呆在光明之中 從遠處凝視光明,朝它奮力奔去 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光與影 那是我置身建築的世界四十餘年來 從中學習到的一點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一位拳擊選手出身的野生建築師,憑藉才華稟賦和自學成才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普裡茲克獎。他,是在混凝土世界低聲吟唱的詩人,是突破傳統、獨樹一幟的鬼才設計師。
曾無數次幻想在某個下雨天,前往安藤大師那些天馬行空的願景,參觀名震日本的教堂三部曲、倍樂生之屋、表參道之丘,亦或是臺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杭州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被困住一整個下午卻也甘之如飴。輾轉擦肩多次後,終於在札幌郊外與大師初相遇。
「頭大佛」位於真駒內瀧野陵園內,是園區開幕30周年的紀念之作。安藤的建築語彙是「禪」。它是抽象的、肅穆的、深邃的、無雜質的創意幾何空間,讓每一個流浪的靈魂得以棲息安放
改造大佛的主要空間手法半露天的掩埋圓頂,是典型的安藤式構造。在近六十度傾斜的薰衣草丘陵下,藏匿似日式枯山水般靜謐的入口廊道,層層遞進,層層領悟,指引我走向那巨大的穹頂圓廳。
「當年安藤忠雄在萬神廟看了一天太陽的影子,從職業拳擊手變成了建築師」。Pantheon之於安藤的影響,不難從頭大佛的設計中窺探一二。對安藤而言,建築是人與自然的中介,是雖脆弱卻足夠理性的庇護所。圓廳牆壁密不透風,穹頂中央鑿壁開洞,「天空光環」是整座建築的唯一光源,而光源盡頭正是微閉雙目、正襟俯視的大佛。那束穿過黑暗、從天而降的光灑在我身上,恍若神諭降臨,透過光芒賜予我力量。
安藤所追求的「禪」與「道」,是對生活方式的反省與思辨——即剝離繁華世界的假象,揭露安逸感帶給人類的危機。 真駒內瀧野陵園內驚險復活節島巨石人面雕像,意外get一系列「假裝在南美」風格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