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日本,安藤忠雄之頭大佛!

2021-01-08 z思雨歡天娛地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呆在光明之中 從遠處凝視光明,朝它奮力奔去 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光與影 那是我置身建築的世界四十餘年來 從中學習到的一點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一位拳擊選手出身的野生建築師,憑藉才華稟賦和自學成才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普裡茲克獎。他,是在混凝土世界低聲吟唱的詩人,是突破傳統、獨樹一幟的鬼才設計師。

曾無數次幻想在某個下雨天,前往安藤大師那些天馬行空的願景,參觀名震日本的教堂三部曲、倍樂生之屋、表參道之丘,亦或是臺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杭州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被困住一整個下午卻也甘之如飴。輾轉擦肩多次後,終於在札幌郊外與大師初相遇。

「頭大佛」位於真駒內瀧野陵園內,是園區開幕30周年的紀念之作。安藤的建築語彙是「禪」。它是抽象的、肅穆的、深邃的、無雜質的創意幾何空間,讓每一個流浪的靈魂得以棲息安放

改造大佛的主要空間手法半露天的掩埋圓頂,是典型的安藤式構造。在近六十度傾斜的薰衣草丘陵下,藏匿似日式枯山水般靜謐的入口廊道,層層遞進,層層領悟,指引我走向那巨大的穹頂圓廳。

「當年安藤忠雄在萬神廟看了一天太陽的影子,從職業拳擊手變成了建築師」。Pantheon之於安藤的影響,不難從頭大佛的設計中窺探一二。對安藤而言,建築是人與自然的中介,是雖脆弱卻足夠理性的庇護所。圓廳牆壁密不透風,穹頂中央鑿壁開洞,「天空光環」是整座建築的唯一光源,而光源盡頭正是微閉雙目、正襟俯視的大佛。那束穿過黑暗、從天而降的光灑在我身上,恍若神諭降臨,透過光芒賜予我力量。

安藤所追求的「禪」與「道」,是對生活方式的反省與思辨——即剝離繁華世界的假象,揭露安逸感帶給人類的危機。 真駒內瀧野陵園內驚險復活節島巨石人面雕像,意外get一系列「假裝在南美」風格擺拍

相關焦點

  • 安藤忠雄:全球與日本建築作品
    安藤忠雄:全球與日本建築作品 1988 日本北海道 水之教堂
  • 安藤忠雄:越是淳樸的建築越能打動人心
    但在住宅完工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這對夫妻即將生下一對雙胞胎,而這套住宅對於四口之家來說,實在太狹窄了,怎麼辦?安藤忠雄竟然選擇買下自己設計的這套住宅,改建為工作室來用。安藤工作室所在的建築最初是他為一個年輕家庭設計的住宅。當建築接近完工之時,客戶發現他們懷了雙胞胎,建築師意識到房子太小,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團隊需求,工作室在1991年重建之前被擴建了三次。
  • 安藤忠雄:人心是很難居住在這個數字時代的
    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建築設計專業教育的安藤忠雄,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在於他始終在跳出既有的建築設計思維,始終在用挑戰自我的精神在工作。他設計了一個40米的隧道,參觀者從外往內穿過這一隧道才能看到大佛的真面目。而大佛除了頭頂之外,都被四周的人工土丘所包圍、遮蔽。從遠處看去,大佛頭在山丘頂端露出, 低頭望著自己眼下的信徒。挑戰不僅僅來自自己的工作,還來自他自己。2009年,醫生在安藤忠雄體內發現腫瘤,最後做了一個長達9小時的大手術。
  • 杭州也有安藤忠雄作品了!
    視頻: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可靠的材料、完整的幾何形狀、不被破壞的自然環境,是安藤忠雄建築設計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自然和人居這麼融合的地方,日本非常少見。」對良渚這塊土地的自然生態,安藤忠雄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之情,他表示將使用本地的石材和木料為原材料,並借景良渚當地的地形地貌來設計建築的外形。  在即將參與設計的藝術文化中心宅基地,安藤忠雄踏進泥濘的工地內部,仔細觀察著地形。
  • 詩化的建築丨安藤忠雄作品集
    安藤忠雄,日本建築師,出生於兵庫縣鳴尾濱。
  • 自學成才的「鬼才」大師——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著名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大阪,曾練習過職業拳擊,遊學美國、歐洲、非洲後,1969年回國創辦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7年始執教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退休後成為其終身特別榮譽教授。獲得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該獎堪稱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而這樣的一位大師卻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而是自學成才。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絕對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設計中的巔峰之作, 其他兩座教堂遠離塵囂,位於風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區,是一座老教堂的擴建工程,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座教堂得天獨厚的環境,但正是在這些諸多約束下,安藤忠雄創造出了另外兩座教堂難以企及的藝術效果。
  • 安藤忠雄-佛山和美術館
    和美術館(HEM)位於廣東順德,是由家族發起、安藤忠雄設計的非營利民營美術館。HEM關注從近代文化藝術思潮到國際視野下的當代藝術進程,通過為公眾呈現獨具魅力的展覽和多元開放的文化活動,希望憑藉自身的獨特性,建立起傳播的樞紐,挖掘跨文化的多元價值。
  • 建築家·安藤忠雄
    面對日本這個文憑至上的社會,「野路子」出身的安藤忠雄狠狠的反擊了一拳。「反擊」二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哪裡簡單。除了在建築上的天賦外,更讓人值得讚嘆的是安藤忠雄的那份意志力。△安藤忠雄最新作品位於廣州的和美術館從卡車司機、業餘拳擊手到享譽世界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是如何走過這一路的呢?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由日本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的,這是他系列教堂設計「教堂三部曲」之一,另外兩座教堂分別是風之教堂和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坐落於北海道夕張山脈東北部, 建造在群山之中的一塊平地上,在1987年竣工,其選址環境就已經註定了這座教堂與自然密不可分了 。
  • 安藤忠雄和他的建築設計
    安藤忠雄,生於40年代的日本建築設計師。喜歡他有兩個原因。其一,他是野路子出生的建築師,從沒上過一天大學,更沒學過建築設計(從事建築設計前,他是個拳擊運動員);這和我一樣,讀大學前也超喜歡建築學,一心想讀,結果卻去讀了個經濟學,未能遂願。
  • 安藤忠雄:不斷叩問建築的意義
    無論小型住宅還是大型公共建築,安藤忠雄或者說日本當代建築的探索對當前中國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 每一個建築師都夢想某一天能獲得普利茲克獎。安藤忠雄則是日本僅有的幾位獲獎者之一。後來媒體採訪他的獲獎感受,他說「我不想提起,我活在當下」。能把全副精神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是無數頓挫後領悟的境界。《建築家安藤忠雄》正是他回顧四十多年建築生涯的自傳,也是以耄耋之年面對中國讀者的感悟之作。
  • 大設計資訊|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著名建築師(日本)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7年擔任東京大學教授。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
  • 安藤忠雄和他設計的十大美術館
    作為一個非科班的「野生建築師」,安藤忠雄半路殺進了精英主義的日本建築界,依靠自學成才開創了屬於自己的風格流派,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成就了建築史上的一個傳奇。安藤忠雄出生於1941年的安藤忠雄,自小屬於放養生長,而且還是個打架高手,念高中後開始學習拳擊,沒想到還真的挺有打架天分的,練習了不到一個月竟考取了專業資格、進入拳壇成為了一名職業拳擊手,不過一次偶然機會,在領略到日本拳擊界名宿驚人的戰鬥力之後,心知差距的安藤忠雄當下決定放棄拳擊。
  • 鄭朝暉《安藤忠雄:棲居與建築的詩意裡》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一樣面對「光」,法國式的浪漫與日本民族的侘寂有著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們的努力,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他們重新定義了建築的意義。人類最早需要建築,是用來抵禦和防護的,封閉性是建築存在的基礎,但是當人類已經用了了足夠的力量和權力的時候,如何與周圍的世界溝通,如何向世界開放自己,就變得異常重要了。第二次與安藤忠雄邂逅,則是去年冬天在良渚文化村。
  • 本網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昨天早上8點鐘,安藤忠雄從日本出發,先是到達北京在國家會議中心做了一場演講,儘管入場券高達400美元/張,但現場還是座無虛席。然後,從北京迅速抵達杭州,在良渚的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中餐廳簡單地享用了晚餐。  這是安藤忠雄第一次來到杭州,他知道杭州是一個離上海很近的城市,更是一個清靜的城市,有天下聞名的西湖。當他了解到白居易曾是杭州太守,他再一次感嘆杭州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城市。
  • 永遠的「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95年,一個未曾接受過科班教育的建築師一舉拿下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克茲獎,震驚的同時卻讓所有人心服口服。這個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就是安藤忠雄,建築史上的傳奇人物。時年,高中畢業的安藤忠雄參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由大學教授創立的研究班,屬於大學教育的一種),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畢業生包括飯野和好、金子功、寺門孝之、山本耀司等人,畢業生大多都是如今在業界第一線活躍的創意工作者。
  • 安藤忠雄 | 真正的幸福,是向光狂奔去
    我是先知道光之教堂,後知道安藤忠雄的。某一年在日本遊玩,苦於傳統景點早已經觀光無數遍,玩不出新的花樣,別求著當地的朋友給推薦一些「高端」「小眾」「有逼格」的地方。光之教堂,朋友說,你一定會喜歡的。其實我心中第一反應是「天啦,我來日本看教堂!?歐洲逛的還不夠多麼?更何況,教堂,本身就是西方宗教的產物,日本人能建成什麼樣?」
  • 安藤忠雄:把自然引入生活的建築師
    光明日報記者 吳雲  安藤忠雄是一位日本建築設計師。在見到他在日本北海道的建築作品之前,我並不知道安藤忠雄是誰。但是在看到他的代表作之後,便一下子記住了他。它是安藤忠雄在1988年完成的設計作品。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教堂還可以設計成這樣。  而讀了安藤忠雄的自傳《建築家安藤忠雄》,對於這位建築家的作品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別是他的處女作「住吉長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與水之教堂的理念如出一轍。  住吉長屋是大阪市住吉老區並排三間長屋中正中間的那一間。這些長屋都是兩層高的又窄又長的箱式建築。
  • 安藤忠雄展·引領年底將開幕 今日起可購票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片山和之先生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第一次在自己設計的美術館中舉辦建築回顧展作為當今全球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之一,明珠美術館正是安藤忠雄在中國的最新建築作品,安藤將光之建築的經典設計理念與美術館空間完美融合,通過別出心裁的空間設計為中國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感官享受。 「安藤忠雄展·引領」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第一次在自己設計的藝術空間中舉辦建築回顧展。